书城亲子怀孕分娩育儿一点通
12883900000024

第24章 宝宝8个月:动作更灵活

第一节 健康发育伴随宝宝成长

1 视觉发育

此阶段的婴儿已经有了初步的观察力,有较明显的探察周围事物的兴趣。他会观察大人们都在干什么;有时也会对一些很细小的东西发生兴趣,如掉在桌上的面包渣、大人掉在床上的头发丝等,他都会去观察。

2 听觉发育

此阶段的婴儿开始对话语越来越充满兴趣。当他最初了解父母话语的内容时往往表现的是顺从,逐渐地当父母喊他的名字时也会有所反应。

3 心理发育

8 个月大的婴儿开始有记忆力,但只能记一些简单的东西,如大人讲话或动作反复几次后,孩子就会期待着下一个动作或语言。也就是说,他已经记住或理解了前面的动作和语言,如满足了他的希望,他就会高兴得手舞足蹈。

孩子有记忆力,又会模仿,变得更加可爱了,但千万不要把孩子当做玩具玩。应该尽量多和孩子接触、交谈,以刺激他的神经系统的发育,这样,孩子的记忆力和模仿能力就能得到明显的提高。

8 个月大婴儿的思维能力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他会通过一些小的探索和尝试来发现一些问题。例如,给他一个带盖子的小瓶子,大人把盖子给他取下来,让他尝试着再盖上。一开始,他会把盖子拿反,或是把盖子放到瓶身或瓶底的位置。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慢慢地,他发现了盖子与瓶子的关系,也就知道该把盖子放在什么位置上了。

8 个月大婴儿的注意力比前几个月能够持续的时间更长了,尤其是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他的注意力会更集中。如果给他一个新鲜的玩具,宝宝会自己拿着这个玩具很专注地玩上一小会儿。

第二节 精心喂养粉嫩宝宝

1 营养要合理

在孩子整个长牙的期间,要继续每天吃一些小饼干、烤馒头片和水果条等,让宝宝练习咀嚼。

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的孩子,每天的给奶量应不变,分3~4次喂哺。每天绐孩子两顿粥或煮烂的面条作为辅食,还可以添加一些豆制品,佐以菜泥、果泥和肝泥等,鸡蛋仍然只吃蛋黄。

8 个月的婴儿每天进食营养如下:

母乳或牛奶750毫升,分3~4次喂哺。

粥一碗,分两次喂哺,可用研碎的面包片、烂面条一碗、麦片四大匙、半只土豆或1/3只煮软研碎的红薯替代。

蛋黄一个,或用研碎的鸡胸肉两小块、肉末两小匙、豆腐1/5块替代。

鱼肉每天20克,或鱼肉松两大匙。

水果每天50克,可喂食苹果1/4个、桃1/3个、香蕉半只、橘子1只。

蔬菜每天30克,可选择胡萝卜、柿子椒、圆白菜、黄瓜、白菜、番茄、茄子等新鲜时令蔬菜。

2 为宝宝制作猪肝泥

猪肝除了含有较丰富的蛋白质外,还含有较多的铁质和维生素B2,经常食用可以预防缺铁性贫血、口角炎等症。但是猪肝有些腥味,孩子们不太喜欢吃,这就需要在烹调方法上下点功夫,去其腥味,变不好吃为好吃。

为婴儿制作猪肝泥有两种方法:一是将生猪肝横剖开,或剥去外皮,用刀刮下如酱样的猪肝泥;二是先把猪肝煮熟后,再剁成细碎泥状,然后加葱、姜、黄酒等用少量油炒,可去腥味,烧好后加些味精提鲜。如果孩子还是不肯吃,可用7份猪肝泥和3份肉糜一起炒,也可去掉猪肝腥味。

对婴儿来说,每星期能吃上1~2次猪肝,能预防营养缺乏症。因此,更要强调烹调方法。采用猪肝与其他动物食品混烧,如猪肝丁和咸肉丁、鲜肉丁、蛋块混烧,或猪肝炒肉片等,孩子们大多喜欢吃。将猪肝制成白切猪肝片或卤肝片,在孩子进餐的时候,洗净手一片一片拿着吃也是个好方法。

3 宝宝吃蜂蜜要适量

蜂蜜甜美可口,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葡萄糖、果糖、多种有机酸和微量元素,是营养丰富的滋补品。因此,不少家长喜欢经常把蜂蜜加在水中给婴儿饮用,为婴儿增加营养,并使其大便通畅。这是不科学的。

蜂蜜在酿造、运输与储存过程中,常受到肉毒杆菌的污染,而肉毒杆菌的芽孢适应能力又很强,在100℃的高温下仍然可以存活。如果婴儿食入的肉毒杆菌在肠道内繁殖,婴儿肝脏的解毒功能又差,往往引起肉毒杆菌性食物中毒。中毒的婴儿可出现迟缓性瘫痪、哭声微弱、吸奶无力、呼吸困难等症状。另外蜂蜜还含有大量的激素,如果服用过量,还可能引起婴儿性器官早熟。

第三节 日常护理清洁宝宝身心

1 护理好宝宝的皮肤

皮肤是人体最重要的组织之一,在人体功能中有极重要的作用。因为皮肤在人体表层,所以受伤的机会较多。婴幼儿的皮肤娇嫩,更加容易受到伤害。家庭护理时,对孩子的皮肤保健是极重要的内容。

护理好婴幼儿的皮肤,首要的是保持清洁和干燥。冬天至少每周洗一次澡,夏季应当每天洗澡。洗完后换上清洁柔软的衣物。用尿布的婴儿要经常更换尿布,保持婴儿臀部皮肤干燥,防止发生尿布性皮炎。婴幼儿皮肤娇嫩且易受损,家庭要选用刺激性较小的中性洗涤用品,最好用婴幼儿专用洗涤香皂和护肤品。夏季做好散热防痱子,冬季到户外时注意防冻疮。

此外,要保持居室空气的通畅,勤晒被褥和衣物。室内物品要摆放有序,刀具、电器、加热器要放到孩子够不着的地方,防止孩子被碰伤、划伤、撞伤和烫伤。

合理的营养是保持皮肤健康的保证。要培养孩子不挑食的习惯,粗细搭配,在平时的饮食中,要多让孩子吃到新鲜蔬菜和水果,特别是胡萝卜和绿叶类蔬菜,以保证皮肤上皮细胞新陈代谢所需要的维生素。

充足的阳光有增加皮肤健康、抑杀细菌的功效。阳光中的紫外线有助于孩子骨骼正常发育,还能刺激血液再生,提高血红蛋白,使皮肤红润,增强机体免疫力,减少疾病发生。应当多带孩子到户外活动,接受紫外线照射。

2 不可过分逗宝宝

许多父母都喜欢逗孩子,但却不知道过分逗有害无益,轻者会影响小儿的饮食、睡眠,重者可能伤及孩子的身体,甚至乐极生悲。

(1)小儿进食时不宜逗乐 小儿的咀嚼与吞咽功能尚不完善,如果在他进食时与之逗乐,不仅会影响小儿良好饮食习惯的形成,还可能将食物吸入气管,引起窒息甚至发生意外。如果小儿在吃奶时把奶水吸入气管,还会发生吸入性肺炎。

(2)小儿临睡前不要逗乐 睡眠是大脑皮层抑制的过程,小儿的神经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兴奋后往往不容易抑制。如果小儿临睡前过度兴奋,往往迟迟不肯睡觉,即使睡觉,也会睡不安稳,甚至出现夜惊。

(3)不要抛举小儿 有些父母为了让孩子高兴,喜欢将小儿向上抛起,然后再接住,孩子大都爱玩这种游戏,往往要求家长反复地抛举。如果成人稍不留心或十分疲劳,便很有可能失手,摔坏孩子,造成终生遗憾。因此,最好不要采取抛举这种形式娱乐小儿。

(4)不要用手掌托小儿站立 孩子扶着会站以后,一些家长常常喜欢用一只手托住孩子的双脚,让其站立在自己的手掌上。这种做法是很不安全的。虽然家长的另一只手可做保护,但小儿一旦突然失去平衡,成人往往措手不及,后果不堪设想。

第四节 不懈锻炼增强宝宝体能

1 练习独站

站立动作的出现,需要婴儿的腰部和下肢骨骼和肌肉组织发育完善作为保证。婴儿在6个月龄以后,下肢就有了一定的支撑能力,可以有意识地锻炼孩子扶持站立。

满8个月以后,稍加扶持,孩子就能越来越久地独自站立。在8~9个月龄对孩子有意识地进行扶持站立练习,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孩子不仅能越来越站得久,而且,很快就能自己扶持着婴儿床围栏、家具边缘等能够扶持的物体,小心翼翼地独自站立起来,扶站对于今后独立学步有重要作用。

扶持站立的过程,可以从开始的紧紧扶抓过渡到逐渐放松,让婴儿自己体会直立和平衡的感觉。

能站稳以后,每次站立的时间可以由短到长,然后从扶持站立,变为让孩子自己扶着栏杆站立。

到了9个月大,婴儿就逐渐能扶站得很稳当。到了10个月时,站立训练就可以进入独自站立阶段。

随着婴儿动作能力的的进一步发展完善,会逐步形成无需成年人扶持、自由地从坐位站立起来,再由站立位自主完成蹲下、坐下的动作。

等到孩子具备双腿稳定站立的能力以后,可以再接着训练只用一条腿支撑全身重量的能力,即做“金鸡独立”的模仿动作。把双手向前方展开,用一条腿支撑身体,站立片刻。

2 锻炼手眼协调能力

方法:让宝宝坐在你的腿上,两肘搁在桌面上,在桌上的盘子里放一个有盖的透明的杯子,里面装有彩色糖丸。先摇动杯子发出柔和的响声并让宝宝看到糖丸在杯中跳动,以引起宝宝玩的兴趣,再打开盖子(让他发现糖丸),把糖丸倒在盘子里,告诉他“这是糖”。你边说边示范把一粒糖丸从盘里拣起放进杯子里(要用“慢动作”),放进几粒后,让他用拇指和食指捏起小丸,再放进杯子里。开始时家长可以手把手教他,稍熟练后让他自己把糖丸放进杯里后再加盖摇一摇,发出有趣的声音。

目的:训练拇指、食指配合捏物的灵活性和手眼协调能力。

注意:玩时一定要有大人细心观察,防止宝宝吞食糖丸或发生呛噎、窒息。

3 进行皮肤锻炼

(1)皮肤按摩 按摩时可用少量婴儿护肤霜进行润滑,在宝宝面部、胸部、腹部、脊背及四肢有规律地轻揉、捏握。最好每日早晚进行,每次15分钟以上。

按摩可刺激宝宝皮肤,有利于血液循环、呼吸、消化以及肢体肌肉的放松与活动,给予宝宝愉快的刺激,也是父母与宝宝之间理想的交流方式。

(2)温水浴 温水浴可提高宝宝皮肤适应冷热变化的能力,既能使身体保持清洁,又可促进新陈代谢,增加宝宝食欲,改善睡眠,促进生长发育,有利于抵抗疾病。冬季给宝宝进行温水浴时,应注意室温和水温,做好温水浴前的准备工作,减少体表热能散发。

(3)擦浴 7~8个月大的宝宝就可开始进行擦浴。当宝宝进行擦浴时,室温应保持在16~18℃,水温为32~33℃,待宝宝适应后,水温逐渐降至26℃。用毛巾浸入温水,拧半干,在宝宝四肢做向心性擦浴,擦完再用干毛巾擦至皮肤微红。

第五节 启蒙教育开启宝宝智慧

1 学会撕纸有益开发智力

这个阶段,是婴儿双手协调动作能力迅速发展的时期。偶然被孩子拿到手的书刊、纸张,会被小家伙撕得乱七八糟——不要把孩子的行为当做是毁损、破坏和捣乱。要明白,宝宝的小手能精细、协调配合,准确地撕破纸张,又是一种体能、智力的飞跃性进步。

因此,发现宝宝能撕破纸张的时候,可以有意识地给孩子一些纸张,让宝宝学着撕纸、揉搓纸团玩,训练手指的精细动作能力。当孩子发现,通过自己小手的动作,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发出撕纸的“滋拉”声响时,会感到特别的快乐和欣喜。

孩子爱撕纸不是坏习惯,不用把孩子旁边的纸拿开,可以因势利导,教会孩子把大张纸撕成小纸片,然后再撕成碎纸屑,使宝宝初步认识到,自己具有改变外界环境的能力,从中得到乐趣。与此同时,也训练了宝宝手眼之间的协调能力,促进脑功能的健全和成熟。

因此,发现孩子学会把纸撕破后,不仅不要阻止宝宝撕纸,相反还要多鼓励孩子多撕、撕碎、撕出花样来。这样做,有益于训练婴儿手部动作的精确性和感觉的灵敏度。

2 开发右脑

人的大脑右半球,主管人的想象、颜色、音乐、节奏等。开发宝宝的右脑,可以令孩子具有神奇的创造能力。通过手指精细动作的训练、语言学习、借助音乐和运动锻炼,都能达到开发右脑的效果。

(1)语言学习 人们经过长期研究得出一个结论,儿童学会两三种语言跟学会一种语言一样容易。因为当孩子只学会一种语言时,仅需大脑左半球,如果培养孩子同时学习几种语言,右脑就会参与其中。

(2)爬行 妈妈们会经常要求宝宝不要在地上爬行,怕弄脏衣服,嫌不雅观。然而要刺激右脑,最好的方式就是从小就训练爬行,这对未来的平衡感和运动细胞都有帮助。

(3)借助音乐 大脑的右半球负责完成音乐、情感等功能,称为“音乐脑”。如果宝宝在幼儿期能经常学音乐、听音乐,可以开发“音乐脑”,提高孩子的智能。还可以在孩子做其他事情的时候,创造音乐环境。因为音乐由右脑感知,左脑不受音乐影响而继续工作,能在不知不觉中锻炼孩子的右脑。

(4)运动锻炼 有意识地让左手、右手多重复几个动作,可以刺激右脑,激发灵感。右脑在运动中对鲜明形象和细胞的激发比静止时快得多。由于右脑的活动,人脑的左半球活动受抑,人的思维会摆脱逻辑思维,创造性灵感常常会脱颖而出。

3 培养宝宝的勇敢精神

胆小、怕与父母特别是与母亲分离,是8个月大婴儿的正常心理现象,它说明婴儿已经能够敏锐地辨认熟人和生人。因而,怯生意味着母(父)子依恋的开始。同时,它也说明婴儿需要在依恋父母的基础上建立更为复杂的社会性情感、性格和能力。

怯生是婴儿心理发展的一个正常过程,通常会在短期内自然消失。研究表明,怯生的程度和持续时间与教养方式有关,在这以前的几个月里,可以经常让婴儿看电视、逛大街、上公园,到客人家去,和洋娃娃玩,听收音机里的人讲话,经常在他面前摆弄新奇的玩具等。婴儿熟悉的大人越多,越习惯于体验新奇的视听刺激,那么,怯生的程度就越轻,时间也就越短。

要注意,今后的几个月是婴儿与父母形成巩固的亲子关系的重要时期。大人不要长期离开自己的婴儿,同时要拓宽他的接触面,特别是让他及早步入“同龄小社会”,鼓励他与年龄相仿的孩子接触、玩耍。对孩子不要过度保护。这样,勇敢、自信、开朗、友爱、善于与人相处、富有同情心和竞争心等现代素质,就会在婴儿的心里扎下根,就能使婴儿在未来社会中健康和快乐地成长。

第六节 疾病防治保证宝宝健壮

1 及时注射麻疹疫苗

麻疹疫苗是麻疹病毒活疫苗的简称,接种后可预防小儿发生麻疹。接种时间为出生后第8个月。

为什么要在小儿出生后满8个月时才接种麻疹疫苗呢?这是因为新生儿可通过胎盘从母体中获得麻疹抗体,使小儿具有暂时的抗麻疹能力,但出生后8个月左右麻疹抗体逐渐消失。为了预防麻疹的发生,必须在母体抗体消失后进行麻疹疫苗的接种,才可使免疫获得成功。否则,在抗体消失前接种麻疹疫苗,母体抗体可将疫苗病毒中和,使疫苗产生的抗体减少,影响免疫效果。因此,心急的妈妈千万不要认为疫苗接种越早越好,提前接种反而会适得其反。

如果小儿在接种疫苗之前已患过麻疹,就不需要再接种麻疹疫苗了,但千万不能将小儿得的风疹或宝宝湿疹或药物疹等误认为是麻疹。因为小儿出疹子的疾病很多,出疹子不一定都是麻疹,这时应请医生诊断一下。

麻疹疫苗的免疫效果好,持续时间也长,在小儿7周岁时再加强免疫一针。

接种麻疹疫苗后一般反应轻微。只有5%~10%的小儿于接种后6~12天发生短暂的发热,但体温不超过38.5℃,并出现皮疹,持续2天即消退,往往不易被发现。小儿的精神、食欲均不受影响,也不会出现流泪、咳嗽等症状。皮疹仅见于胸、腹、背部,皮疹消退后无脱屑,也不留褐色斑。

对鸡蛋蛋白有过敏史的小儿应慎重使用麻疹疫苗,以防止发生接种后的过敏反应;在发热、疾病的急性期应暂缓接种;注射丙种球蛋白后至少1个月才可接种麻疹疫苗,而接种麻疹疫苗后两周才可注射丙种球蛋白,以防止丙种球蛋白中的抗体减轻麻疹疫苗的作用。

2 及时治疗宝宝的隐睾

隐睾是男孩较常见的生殖器发育异常。如果不及时发现,延误治疗会影响生育,对孩子的一生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应引起家长的重视。

隐睾的发生率约为千分之一,其中双侧隐睾占10%~20%。正常情况下阴囊壁能调节局部温度使其略低于体温,以维持睾丸的正常功能。未下降的睾丸停留在腹膜后,受体温影响,1岁以后就出现超微结构变化,两岁后基本丧失生精能力。青春期后,绝大多数隐睾会发生萎缩,如系双侧,则会影响生育能力。

位置不正常的睾丸,尤其是位于腹膜后者,发生肿瘤的机会较正常人高20~40倍左右。所以家长一定要在孩子出生后10个月内注意检查孩子的阴囊,如发现问题,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1岁以内的隐睾仍有自行下降的可能,可观察,并用药物治疗,效果不满意者,可改行睾丸下降固定术。2岁以后隐睾保留意义不大,还会有恶变的可能。临床经常见到由于家长的忽视及医学常识的缺乏,造成孩子进入青春期后或准备结婚时才发现隐睾,那时就会造成难以挽回的遗憾。因此家长千万留意自己孩子的阴囊,及早发现问题并及时治疗。

3 预防高热惊厥

高热惊厥是小儿最常见的症状,多为上感、扁桃腺炎及各种急性传染病初期引起的。体温上升越快、体温升得越高,越容易发生惊厥。患儿多为6个月至3岁的孩子,惊厥多在发烧后24小时内发生。发作时患儿会突然意识丧失,两眼直视、斜视或上翻,头向后仰,面部和四肢肌肉抽动,手握得很紧,一般会持续数分钟。多数每次发热只抽一次,发作过后神志很快清醒。

这种高热惊厥又叫单纯性高热惊厥,愈后一般不会发展成癫痫,对智力影响不大。有些高热惊厥发生在6个月以前或6岁以后,多在发烧时发生。抽风时间往往超过15分钟,抽风多为局限性或两侧不对称,中等程度发烧也可发生惊厥,一次发烧可抽风几次。这种惊厥又叫复杂性高热惊厥,预后比单纯性高热惊厥差,部分患儿会发展成癫痫,应该去小儿神经科门诊做进一步检查。

惊厥发作时,家长应就地做下列处理:让患儿侧卧,防止呕吐物吸入;解开衣领和腰带;用干净布包裹牙刷柄或筷子放在上下磨牙之间,防止舌头被咬伤;枕冷水袋,用白酒兑少量温水擦拭降温;指压人中、合谷穴止痉;若咽部有分泌物应设法吸出;如有条件,可给患儿吸氧。若惊厥不缓解,应及时去医院儿科看急诊。

因高热惊厥容易复发,所以孩子每次发烧时,家长不要给孩子穿得过多、盖得过厚,即不要“捂孩子”,积极用物理方法或药物退烧。即使体温不高,也应及时服退热药。

内热重的孩子感冒时容易发高烧,而且体温上升很快,也容易出现高热惊厥。所以平时不要吃得过多;舌苔厚、腹部胀满时应吃些消食的中成药,如促脾消食丸、婴儿素等。大便秘结的孩子,应服用小儿牛黄散、清降片等缓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