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怀孕分娩育儿一点通
12883900000021

第21章 宝宝5个月:爱玩是天性

第一节 健康发育伴随宝宝成长

1 视觉发育

5~6个月大时,婴儿的头眼协调能力较好,两眼随移动的物体能从一侧到另一侧移动180°,能追视物体,如小球从手中滑落掉在地上,他会用眼睛去寻找。喜欢明亮的颜色,如红、橙、黄色,特别是红色的物体最能引起婴儿的兴奋与注意。这时候孩子的视力可达到0.1,能注视较远距离的物体,如街上的行人、车辆等。对于这一月龄的孩子,可以用选择观看法来检查视力发育是否正常,这是一种筛查的方法,可以早期判断孩子的视力发育情况。家长可以带孩子去儿童保健部门进行这方面的检查。

2 听觉发育

这时期孩子在听觉方面也有很大的发展,听到声音后能很快将头转向声源,能区分妈妈和其他人的声音,对母亲的语言有明确的反应,对自己的名字也有所反应;喜欢听音乐,能表现出集中注意听的样子。

3 心理发育

5 个月的孩子睡眠明显减少了,玩的时候多了。如果大人用双手扶着宝宝的腋下,宝宝就能站直了。这时的宝宝可以用手去抓悬吊的玩具,还可以用双手各握一个玩具。如果叫他的名字,他会看着大人笑。在他仰卧的时候,双脚会不停地踢蹬。

这时的孩子喜欢和人玩藏猫咪、摇铃铛;还喜欢看电视、照镜子,对着镜子里的人笑;还会用东西对敲。宝宝的生活丰富了许多。

5 个月大的宝宝已经能够随自己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和表现出喜、怒、哀、乐等各种情绪。例如,当宝宝正在喝奶的时候,突然不给他喝了,他就会用哭来表示生气和不满。

第二节 精心喂养粉嫩宝宝

1 白开水——宝宝的最佳饮料

宝宝的最佳饮料是白开水。有些父母喜欢给孩子喝甜果汁等饮料,以代替白开水给孩子解渴,其实这是不妥当的。饮料里面含有大量的糖分和较多的电解质,喝下去后不像白开水那样很快就离开胃部,而会长时间滞留,对胃产生不良刺激。孩子口渴了,只要给他们喝些白开水就行,偶尔尝尝饮料之类时,也最好用白开水冲淡再喝。

宝宝喝水的科学方法如下:

(1)饭前不要给孩子喂水 饭前喝水可使胃液稀释,不利于食物消化,喝得胃部鼓鼓的也影响食欲。恰当的方法是,在饭前半小时让孩子喝少量水,以增加其口腔内唾液的分泌,有助于消化。

(2)睡前不要给孩子喂水 年龄较小的孩子在夜间深睡后,还不能自己完全控制排尿,若在睡前喝水多了,很容易遗尿。即使不遗尿,一夜几次小便也影响睡眠。

(3)不要给孩子喝冰水 孩子天性好动,活动以后又往往浑身是汗,十分口渴。此时,有的家长常给孩子喝一杯冰水,认为这样既解渴又降温。其实,大量喝冰水容易引起胃黏膜血管收缩,不但影响消化,甚至有可能引起胃肠痉挛。

2 宝宝吃鸡蛋莫过量

鸡蛋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铁和多种维生素,是很好的滋补食品,对婴儿的生长发育也有一定的益处,可适量食用。但婴儿过多食用蛋类则不利,甚至会带来不良的后果。

营养专家认为,婴儿最好只吃蛋黄,而且每天不能超过1个。另外,如果婴儿正在发热、出疹,暂时不要吃蛋类,以免加重肠胃负担。

不足6个月的婴儿,其消化系统的发育很不完善,肠壁很薄,通透性很高,而鸡蛋清中的蛋白分子又特别小,可以直接通过肠黏膜进入血液中,使婴儿机体对异体蛋白分子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可导致荨麻疹、湿疹等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生。另外,婴儿食用蛋清也不易消化,还容易引起腹泻。所以,不要给6个月以内的婴儿吃蛋清。

第三节 日常护理清洁宝宝身心

1 宝宝可以看电视

让婴儿看电视,会引起一些人的反对,怕对婴儿的视力有不良影响。其实如果看电视的方法正确,对婴儿还是有很多好处的。它可以发展婴儿的感知能力,培养注意力,防止怯生。

5~6个月的婴儿已有了一定的专注力,而且对图像、声音特别感兴趣。这时,不妨让婴儿看看电视,但看电视的时间不要超过2~10分钟。看电视的内容要有选择,一般来说婴儿喜欢看图像变换较快、有声、有色、有图的电视节目,如儿童节目、动画片、动物世界,甚至一些广告节目等,这些节目都可作为婴儿看电视的内容。但要注意,每次看电视可选择1~2个内容,声音不应过大,应使婴儿产生愉快情绪,而且不疲劳。

2 培养宝宝独自玩

有些孩子在满五六个月后,只要妈妈一走开,马上就哭闹起来。所以,要设法让婴儿慢慢习惯一个人单独玩。如果妈妈一不在身边就哭,可先试着在孩子能看得到的地方让他自己玩,慢慢拉长距离。这样,孩子在床上或其他安全的地方可以单独玩半小时左右。

那些溺爱过度的孩子肯定任性、撒娇、很难自制,只要旁边一没有人就不高兴,大吵大闹,哭闹不休。培养孩子的自制力和忍耐力是育儿的一大重点。因此,千万不要过分溺爱孩子,尽量让他自己单独玩。

3 养成良好起居习惯

半岁以前的孩子,要从良好的睡眠规律和适度运动等多方面,培养良好的生活起居习惯。

规律正常的生活是基本要点。睡眠教育,要从培养孩子早睡早起的生活规律开始。刚出生不久的小婴儿,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睡眠中度过的,不必拘泥于生活规律的培养,但是从4个月开始,就要一点一点地培养孩子的生活规律。

早晨睡懒觉,和晚上熬夜是恶性循环的因果关系。所以,早上要尽可能让孩子早起。婴儿如果无法区分昼夜,在这时候决定起床时间是一件很勉强的事。并不是要把熟睡中的孩子强行唤起,而是在每天早晨定时地打开窗帘,在这个时间段里,即使不叫醒孩子,也营造了早晨起床的气氛。相反,到了晚上,就要把窗帘拉上,使房间暗下来,营造睡眠气氛。

早晨到了九点钟唤醒宝宝,晚上到了八点钟就哄孩子睡觉,根据孩子的身体状况,调整正常的生活节律。这样多次重复,慢慢地宝宝的生活规律就会被培养起来。到了晚上该睡觉的时候,如果宝宝还睁大着眼睛,妈妈不妨陪着孩子一起睡,也是一种好办法。

养成享用一生的健康生活习惯、良好的“绿色”生活理念,是家庭早期教育的内容,更是值得研究、学习和实践的科学育儿手段。

第四节 不懈锻炼增强宝宝体能

1 动作训练

(1)抬胸、翻身 5个月的婴儿俯卧时,不仅能抬头90°,还可用前臂支撑着抬胸。可用玩具吸引,促使宝宝向左或向右翻身为侧卧,开始时成人可用手托住孩子背部或搬动下肢帮助他翻身。从侧卧翻成俯卧,从俯卧翻成仰卧,如此反复几次。一面逗引,一面用语言加以鼓励,或用手稍加帮助。翻身成功了,可用亲吻、拥抱加以鼓励。每次在哺乳前1.5~2小时空腹时进行,可训练10~15分钟,每天2~3次。

(2)抓握 5~6个月时可训练宝宝用拇指、食指试捏取较小物件。如将小物件丢入大纸盒中,或从盆、碗中用手拿出小物件。可先示范让宝宝做,成功了用语言、亲吻等予以鼓励。进一步可与孩子玩蒙面游戏,先用彩色手帕或布块引起孩子注意,逗引他用手来抓,然后把布盖在他脸上,婴儿开始会手脚乱动或哭喊,可用语言引导孩子自己用手去抓掉,多次训练后,宝宝就能学会用手主动去抓下蒙在脸上的手帕,成功后要和孩子一起欢呼高兴。这个游戏可训练宝宝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动作与结果相联贯。

(3)翻身 5个月大的孩子如果还不能很好地翻身,就应该抓紧训练孩子。在大床上或在地上铺好席子,让孩子仰卧在上面,拿一个有趣的新玩具逗嬉。在孩子想抓时,把玩具向左侧或右侧移动,这时孩子的头也会随着转,伸手时上肢和上身也跟着转,最后下身和下肢也转,全身就能翻过来。开始时可以助孩子一臂之力,但主要还是鼓励孩子自己翻身。如果翻过来了,就要表扬宝宝,抱一抱或亲一亲,然后把孩子放回原位,让孩子重新再翻。在孩子能自由地由仰卧位变俯卧位后,会大大开拓视野,开始认识世界的一个新阶段。

2 听觉训练

5 个月龄的婴儿能分辨出人的声音,对妈妈和爸爸的声音会感到很熟悉,听到父母呼唤自己的名字,会表现得很高兴。

对婴儿进行听觉训练,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去做。可以让宝宝聆听和识别周围环境中各种各样不同的声音,如风声、雨声、流水声、各种动物的叫声、不同乐器演奏发出的声音、汽车行驶声和鸣笛声等。

(1)听音乐 婴儿对听过的胎教音乐做出特殊的表情,则说明孩子的听觉记忆能力良好。如果没有听过胎教音乐,可以选择一些音质较好的摇篮曲,在孩子入睡前使用不太高的音量播放,让婴儿在旋律优美轻柔的乐曲声中入睡。固定一种音乐,逐步形成条件反射,以后孩子再听到熟悉的摇篮曲,就能很快入睡。

常听音乐不仅能增进婴儿的听觉能力,还有陶冶情操的作用,使他逐步感受到音乐所表达的艺术境界。

(2)呼唤名字 有人主张,从妊娠6个月的胎教时起,每天都应呼唤宝宝的名字。经过这样的训练,婴儿能在3个月大时,听到叫自己的名字就循声回头。即使没有经历过类似的胎教训练,婴儿也应当能在5~6个月龄时知道自己的名字。但是,对婴儿进行呼唤名字训练,要注意使用固定的名字叫孩子,不宜一会儿叫“宝宝”,一会儿又叫孩子全名,一会儿又叫乳名。经常乱叫,孩子会无所适从,延迟呼唤名字转头的时间。可以在公园或者别的有众多孩子的地方,先叫别的孩子的名字,再呼唤宝宝的名字,看孩子是否有反应。如果宝宝听到呼唤自己的名字,回过头来展现笑容,就要给予表扬和亲吻,鼓励孩子。

(3)循声寻物 能循着声音发出的地方,用眼睛寻找掉落到地上的物品,说明婴儿学会了循声寻物;听觉与视觉的联系敏锐了,能利用听觉寻找物品。

一般来说,婴儿能在出生后的125~155天,学会循着声响寻找发出响声的物件。可以在家庭中做训练宝宝的游戏,反复诱导孩子寻找的能力。爸爸可以在宝宝左边叫孩子,然后马上躲藏到妈妈的背后,看孩子是不是伸出头到妈妈背后寻找爸爸。而用发出声响的玩具训练婴儿时,可以先选用大一点的玩具,逐渐换成小的,由大及小地找,会使宝宝循声寻物的能力得到发展。

3 视觉训练

(1)照镜子 抱着孩子坐到镜子对面,让婴儿面对镜子,然后轻轻敲击镜子面上的玻璃,引导宝宝注意到自己映照在镜子当中的形象。宝宝应当能集中眼光注视自己的身影,然后对着镜子中的宝宝的映像微笑,并且发声。

照镜子是一项可以持续很长时间的游戏,从4个月开始训练婴儿面对镜子,婴儿能逐渐注意镜中的自己。进一步会明确关注自己的脸和小手,从开始单纯地抚摸镜子,进而会轻轻拍打自己在镜中的影子。到了5个月以后,孩子逐渐熟悉了镜子中自己的映象,妈妈可以和孩子一起照镜子,对着镜子中的母子映像做各种表情,逗引和诱导孩子笑出声来。

照镜子游戏不仅能训练婴儿的视觉,对于孩子建立自我意识、发展动作能力也有辅助作用。

(2)追视 追视,是指婴儿能专心地注视桌子上滚动的物体,用眼睛视线追随着物体的移动,可以锻炼孩子的观察和注意力。可以常抱起孩子,让婴儿观察移动得越来越远的物体;可让孩子观察上了发条的玩具、电动小汽车、滚动的皮球、飘在空中的气球、挂在床头上的彩色吹塑玩具等。也可以通过带孩子去户外活动的机会,让孩子观察街上行走的行人、飞过的小鸟、跑跳的小动物、爬行的昆虫、驶过的车辆等,来扩大婴儿视野和认知范围。

4 练习扶腋蹦跳

扶着婴儿的腋下,让宝宝挺直身体,蹬动双腿学蹦跳,是5~6个月龄婴儿适宜进行锻炼的运动。

只要把孩子抱直后,放在腿上或床上,婴儿会自己蹬动双腿,可以随着孩子一蹦一跳的节奏,上下稍稍用力辅助。这种活动,一般是宝宝最喜欢做的。

蹦跳一会儿后,孩子还可以站起来,在腋下抓紧,把孩子悬空提起来,左右摆动宝宝的身体,边摆边说“摆——摆摆!”孩子会逐渐适应腋下扶持着摆动,配合动作。

做完摆动后,最后把孩子向上举起来,“举高高”也是婴儿最喜欢和爸爸一起做的动作游戏。因为父亲有力量,运动幅度较大,这几种幅度大一些的运动,最能使宝宝开心。而这几项运动游戏,都需要身体的平衡能力,能锻炼宝宝的前庭系统,发展婴儿站立、摆动和抬高时保持平衡的能力。

在扶腋蹦跳时,孩子双腿能伸直并能短时间承受身体重量,证明婴儿下肢肌肉发育良好。

由于婴儿正在发育中,容易疲劳,扶腋蹦跳不宜做得时间太久。可以让孩子多做仰卧蹬腿、踢动悬空玩具的动作,不宜让双腿承受身体重量的时间太长。如果婴儿在扶腋蹦跳时,双腿弯曲不能承担身体的重量,就不适合做蹦跳练习。可以先练习仰卧蹬踢玩具的动作,做到两周以后,等到孩子的下肢发育适度以后再做蹦跳动作。

第五节 启蒙教育开启宝宝智慧

1 依恋抚慰品

到了这个月龄的孩子,已经开始对自身的独立性有了模糊的认识。

如果宝宝认识到自己离开了父母,孩子会在自己疲劳或不高兴的时候,使用一些方法来替代父母给自身的安全感。例如,抚弄一个可以拥抱或抓在手里的玩具、毛巾、毯子、一块手帕、一只奶瓶或一只橡皮奶嘴,也可能吸吮手指头或橡皮奶嘴。通过这些抚慰品,可以让孩子在不放弃独立性的前提下,获得快乐和安全感。吸吮手指或橡皮奶嘴,或者在婴儿床上吸奶嘴,都会让孩子感受到在父母怀抱里吸吮母乳的快乐。抚弄一个可以抱着或抓在手里的玩具、毯子、毛巾等,可以让孩子勾起自己被包裹着喂奶时,轻轻抚弄妈妈的衣服或毯子时的愉悦感。

孩子依恋自己喜欢和习惯的抚慰品,也是一种必然的心理过程,并没有什么害处。一般在孩子长到2~5岁的某一个时候,自然能戒掉这个习惯,只有少数孩子会保持更长的时间。在孩子长成男孩或女孩时,只需家长明智地提醒一下孩子就行了。

2 开始“认生”

抱着婴儿到户外活动时,孩子会开始警惕生人,往妈妈的怀里躲藏。妈妈带婴儿外出散步,遇到妈妈的熟人时,宝宝对待人家的态度会发生根本变化,完全不像一两个月以前,那种见人就爱笑的可爱样子,小面孔也会板起来,显得神情紧张,警惕地听着妈妈和别人说话。

其实,这是宝宝新的进步:能区分陌生人和熟悉的人了。并且,孩子会对妈妈产生依恋的情绪,在这个年龄段,孩子对亲人萌生依恋才是正常的情感发育经历。婴儿会在遇到生人时,把自己的身体藏到妈妈身后或者躲藏进妈妈的怀里,因为孩子感到只有在妈妈身边才能得到安全。从6个月一直到1岁半时,孩子对妈妈的依恋感会越来越明显。

应当保护孩子的依恋情感,经常不断地给予宝宝爱抚和呵护,使得孩子能从父母亲的爱抚和呵护中,得到安全感和依靠,他才能放心大胆地继续去探索和适应周围环境中的人和事物。

一般来说,随着孩子认识能力的逐步提高,认生现象会逐渐好转。

从小减少孩子怕羞、怕人的环境,多给孩子提供与人接触的机会,对于宝宝形成开朗、大方的性格,对于孩子的情绪教育来说,看似事小,实则事关重大。

3 环境刺激有益智力发展

婴儿从出生到3岁,各种能力突飞猛进地发展,和大脑快速发展密切相关。

环境刺激对宝宝智力发育空间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视觉、语言、听觉、运动和适应能力方面。

(1)视觉发展和环境刺激 刚出生的婴儿,通过出生后丰富的视觉刺激,逐渐形成复杂的视觉通道。这些视觉线路的畅通,由亿万个神经细胞有序地连接完成。这是人类遗传基因和环境刺激共同相互作用的结果。

在婴儿期,如果没有丰富的视觉刺激,不仅视觉通道无法形成,还会使大脑视觉潜能丧失。在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对于婴儿视觉异常如斜视和弱视等,都要尽可能及早纠正。宝宝出生后前半年是视觉发育最快的时期,也是最重要的时期,视觉关键期长达4~5年。

(2)语言发展和环境刺激 只要孩子生活在正常的环境中,就都能学会说话。孩子通常先说单音字,后说双音词,然后说出整个句子。这种语言发育的过程,由人类大脑的遗传基因决定。婴幼儿学习语言比成年人要快得多,因为这个时期大脑处在突触生长顶峰期,提供了语言传递选择的最佳机会,而且神经系统有高度可塑性。

婴幼儿语言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条件,是必须处在某种语言的声音、意义和语法连贯组合刺激环境之下,大脑内的语言网络才能完成正确和持久的连接。对于婴幼儿语言刺激经验,应当在早期短暂的关键期内获得,愈早开始愈好。人类语言学习的关键期是从6~7岁以前开始,至青春期结束。如果在关键期没有机会接触语言,孩子的语言能力则会完全被破坏,而且不可逆转。因此,创造科学的语言环境,对婴幼儿的语言发展非常重要。

(3)各种能力和环境刺激 婴幼儿的能力,如听觉能力、运动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的培养,均需从小开始,给予良好的环境,使大脑的各种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与学习有关的大脑区域中,脑细胞生长更快,突触联系更广泛,促进更多的信息交流和处理。相反,脑细胞如果不被利用,细胞则会凋亡,突触会减少。外部环境对智力发展,尤其在婴幼儿发育关键期内,对智力开发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丰富的环境刺激与丰富的经验能促进宝宝大脑功能发育,剥夺环境刺激则会严重阻碍孩子的脑发育。

大脑的发育、智力的开发,还需要营养的支持和健壮的体格。因此,为了使孩子更加聪明,充分发挥大脑潜能,应当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外部刺激环境,提供充分合理的营养,保证良好的健康状况,让孩子生活在一个丰富的感知刺激的环境和充满爱意的家庭和社会氛围之中。

第六节 疾病防治保证宝宝健壮

1 及时预防接种

上个月给婴儿注射了三联针(百、白、破混合制剂)的第2针,这个月应注射第3针,这样就完成了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种疾病的第一次免疫注射过程。以后到1岁半、6~7岁时,还要加强两次免疫力。此后,孩子便获得了对这三种病的持续而良好的免疫力。

大部分孩子在注射三联针后都有些不适,常表现为发热、吃奶不好,在打针的局部稍稍有些红肿,孩子比以前爱哭闹了。对于这些现象家长必然很担心,其实这是正常的反应,一般2~3天就会好的。如果体温超过了38.5℃,可给孩子吃点退烧药。

2 警惕宝宝患有心脏病

小儿患有心脏病,一般多在周岁以内便能发现。烦躁不安、哭声高尖、吮奶无力、呼吸急促、哭闹和活动时容易气喘、口唇发青等,这些都是先天性心脏病的主要表现。稍大点儿的孩子能诉说胸闷、心区痛、心慌,在活动时更为明显。病情严重的还可出现指甲、口唇、面颊呈暗紫色,医学上叫做“发绀”。有的孩子还可出现下肢浮肿、杵状指(也叫“鼓槌指”,手指指端变粗,像打鼓的槌子)等。另外,心脏病患儿还常有几种特殊的姿势:抱着时双腿不伸直,而是屈曲在大人的腹部;坐着时,爱把腿抬到桌面;站立时,下肢常保持弯曲姿势;走路时,走一段就想蹲下来休息片刻。因为这些姿势都有利于减轻心脏负担,改善缺氧状况。

以上这些状况,在其他疾病中也可见到,所以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并可借助心电图、超声心动等方法得出准确的结果。

3 预防宝宝脑震荡

婴儿脑震荡不单单是由于碰了头部才会引起,很多是由于人们的习惯性动作在无意中造成的。比如,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快点入睡,就用力摇晃摇篮,推拉婴儿车;为了让孩子高兴,把孩子抛得高高的;有的带小婴儿外出,让孩子躺在过于颠簸的车里等。这些一般不太引人注意的习惯做法,可以使孩子头部受到一定程度的震动,严重者可引起脑损伤,留有永久性的后遗症。小儿为什么经受不了这些被大人看做是很轻微的震动呢?这是因为婴儿在最初几个月里,各部的器官都很纤小柔嫩。尤其是头部相对大而重,颈部肌肉软弱无力,遇有震动,自身反射性保护机能差,很容易造成脑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