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每天学一点超级自控力
12879000000002

第2章 理智VS欲望——自控力认知(1)

达尔文在《人类起源》一书里写道:“当我们认识到自己应该控制自己的思想时,就是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境界的时候。”卡耐基认为,自控力是人类精神领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自控力实实在在地为我们生活所需要,对我们每个人都意义重大。认识自控力,了解自控力,有助于我们增进自信、加强自律,而不受制于任何外界因素,从而掌控自己,掌控人生。

Part1 人人都需要自控力

自控力是一种心灵的力量,

也经常被认为是一种美德。

成大事者都需要很强的自控能力,

一个人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

要当真正聪明的人,

不妨借鉴富兰克林的特殊训练。

◎自控力:一种心灵的力量

那唯独忽视自我克制的教育,它还比不上只教自我克制这一项的教育。

——《人性的弱点》

一位社会心理学家做过这么一个有趣的实验:

让十几位素不相识的人,围坐到一张圆桌边,给他们几个很普通的问题,不限时间地讨论。不久以后,他们中间已经自然而然地出现了一个“头”,其他人有意无意地认同他的权威并且接受他的建议。这个人以无形的力量影响着别人并让别人不知不觉地服从他。这种力量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却又极其清晰、真实、可感的存在。这并不仅仅源于对方的权力地位,更源于一种从强有力的个性中弥漫出来的气场。

很多优秀的人,他们品性各异,气质不同,但身上都有一种共同的东西,那就是能够使周围的气氛、环境被他的言行举止控制住、吸引住的感染力、影响力和威慑力。这种控制与吸引,并不缘于某种夸张激烈的表演性的情绪,而是基于一种明确的自控能力。就像在一个缤纷的晚会上,一个身着黑色礼服的女子,很静默地便把大家的视线吸引到她身上。而另外一些人,也许他们更博学、更富有、更显赫,但就是没有那种力量感。前者虽然衣着简朴、言语不多,但你马上能在一大群人中强烈地觉察到她磁性般的存在;而后者即便衣着醒目、派头十足,那种千人一面的无力感,还是使他们难免黯淡。

《获取成功的精神因素》的作者克莱门特·斯通对这种神奇的心灵力量有一段精彩的描述:

“一个拥有心灵力量的人,他也许是一位宗教领袖,也许是一位黑带柔道高手,也许是一位白手起家创立起大公司的总裁。他们为了达到现在这个目标,必定早在许多年前,就开始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他们必须全神贯注,放弃许多日常欲望,做出许多牺牲,体验许多挫折的滋味。在这样一个长时期磨炼之后,他们的心灵已经变得非常强劲、坚忍、健全、平衡,这种力量的获得,没有天赋,只有依靠时间的修炼。”

一个人一旦拥有了这种力量,它就如同依附在他身上,成为他的一个组成部分,再也无法被剥夺,因为这种力量并不是外在的权力、地位、财富,而是一种内在的自信、自制、自尊。一个人拥有了这种力量,同时也就拥有了控制这种力量的能力,这就像一个暴发户会热衷于炫耀财富,而成功的大企业家绝不会沉湎于恣意挥霍;一个街头流氓会寻衅滋事,而一个黑带柔道高手却不可能轻易地大打出手——力量与控制这种力量的能力,是在那个漫长的磨炼过程中,同时逐渐获得的另一种财富。

从根本上来说,这种心灵力量就是一种自我控制能力。一个人倘若能够真正地控制自己,也就能控制外界。绝大部分的人都会有共同的人性弱点:怯弱、犹豫、敏感、冲动、懈怠、易变……面对复杂的身外世界,他们往往难以把握自己。他们未必缺乏知识与才能,而是缺乏选择的自信。而一个拥有这种自信、自制力量而不受制于任何外界影响的人,也就自然地成为人们心灵可以依赖的“领袖”。这就是那句古老的格言所说的:“一个人,征服了自己,也就征服了世界。”

◎自控力是一种美德

一切美德都来源于自我控制。一个被冲动和激情支配的人也将会失去全部的道德自由。他会随波逐流,成为强烈欲望的奴仆。

——《成功之道全书》

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是必须具有自我控制的能力的。莎士比亚说过:“人类能够为尚未发生的事情做好准备,这也是因为人类有着自我控制这一美德。”与其他动物相比,人类单独具有这一美德。

人类之所以优于其他动物,靠的是良好的道德自由。自我控制帮人类控制本能的冲动。物质生活和道德生活也是靠自我控制区分开来的。品格的主要基础也是这种自我控制能力。

在《圣经》中,掠夺成性的强者不会受到称赞,只有对能够支配自己灵魂的人,才会给予高度的礼赞。那些能够控制自己思想和言行的人才是坚强的。要想成为一个圣洁的、有道德的、能够自我节制的人,你就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和保持纯洁的心灵。

习惯通常决定着一个人的品格。在不同意志力的控制下,习惯可能成为仁慈的主人或是可怕的暴君。也就是说,我们可能是快乐的臣民,抑或是充满奴性的奴仆。习惯可以让我们走向成功或是毁灭。

严格的训练才能培养出良好的习惯。那些流氓无赖和没见过世面的乡村青年,以及很多看上去没有明天的人,他们也能在严格训练后成为坚强勇敢、乐于牺牲的人。只有训练有素的人才会在战场或是如莎拉·桑驰号起火的危难时刻显示出真正的勇敢,他们能够冷静判断,并且表现出英雄般的气质。

性格的形成受到道德训练的重要影响。正常的生活秩序会因为缺少道德约束而变得混乱。正常生活秩序要靠培育自尊意识、进行服从的教育和增强责任感来维持。那些遵法守纪的人一定都是能够自力更生和自我控制的人。道德品质会因他的良好道德训练而变得高尚。克制自己的欲望才能让他的道德变得高尚。他要想不被嗜好所支配或是失去理智,他就必须坚守良心和道德的法则。

郝伯特·斯宾塞说:“那些有理想的人类追求的伟大目标就是——严格的自我控制。他们不会受到欲望的左右,也不会被冲动掌控。他们会在深思熟虑后做出行动。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这样。”

家庭是进行道德教育的最佳地点。学校的作用较为弱一点,社会这个实际生活的大学校作用比学校还要小。道德教育会按阶段进行。一个人过去的道德教育影响着他现在的道德状况。一个缺少严格训练和良好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人,不但难以获得幸福,甚至还会给社会带来灾祸。

完善的道德教育训练是教育适当的家庭必备的,这种让人难以感觉到的道德训练无处不在。社会的秩序、安全和正义由道德与法律的力量共同维护。品格的基础是靠道德教育形成的,可要融入生活道德教育,就必须形成习惯。

有这样一件事记载在西摩本尼克夫人的回忆录里,说明了严格的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故事说道:有位女士同丈夫游历了欧洲大陆,他们参观过许多精神病院。在观察了许多病人后,这位女士认为,大多数精神病人与孩子很相似,就像没长大一样。他们在童年的时候,愿望往往被轻易地满足了——这种情况很少会出现在受到良好自我约束训练的大家庭里。

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家庭、性格、健康和早期道德训练的影响,可是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个人的自我调节和克制。对于嗜好和习惯,一位优秀教师如此评价道:“它们对幸福的影响很大,可是它们可以像语言一样教授给人。”

约翰逊博士也为自己忧郁的气质而苦恼,这是由于不幸的童年生活而造成的。但是他说道:“一个人性格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个人的意志决定的。”我们能够养成容忍和满足的习惯,同样也会养成喜欢抱怨、贪得无厌的习惯。对于一些很大的幸福,我们可能看得很不重要,可是对于一些不良行为,我们却夸张地进行描述。我们会因此受到细微苦难的摆布而使气质变得病态,可是我们也有机会不受影响,保持开朗的气质。要是我们能够充满希望,乐观向上地看待事物,我们就能如同受到良好习惯影响般健康地成长。约翰逊博士认为:“要是人们都能够去关注事情好的一面,就会获得一笔不断增加的巨额财富。”

◎成大事者皆需自控

要想改变世界,那些人必须先改变自己。

——《成功之道全书》

一个人无论有多么过人的天赋,如果没有自控力,就绝不可能把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致。

对于法拉第的性格特征,廷德尔教授的描述就如同绘制了一幅精美的图画——一幅自我克制、为科学事业刻苦努力、辛劳付出的图画。法拉第在这幅图画中展现了自己的性格特点,他倔强、脾气古怪、容易冲动,可是也有温和敏感的一面。廷德尔教授说:“他火山般炙热的激情潜藏在温文尔雅的外表之下。他容易冲动,而且脾气也很暴躁。可是他火焰般的激情在高度的自我控制下变成了生命的活力,这股力量没有被浪费,它变成了一束光芒。”

自控的品格存在于法拉第的性格之中。他在投入了全部精力的化学事业上获得了杰出的成就。在科学的探索之路上,他抗拒了所有诱惑。廷德尔教授说:“他父亲是位铁匠,他当过装订工的学徒。他没有选择十五万英镑的巨额财产,而是选择了科学事业。最后,他离开人世时,身上没有一分钱。可是,英国科学名人的光荣榜上,四十年里都是他的名字独占鳌头。”

安格迪尔,这名历史学家面对拿破仑的政权毫不屈服,他是法国少有的几个不畏强权的文人之一。他贫困潦倒,每天只花最低的消费去买面包、牛奶,维持生活。一位朋友对他说道:“我每天节省一点,是为了讨得征服者欢心,我要在日后送礼给马伦戈和奥斯特里兹。我每天存的钱与你用的钱差不多。你现在如果生病了,就只能靠救济金来过活了。你要想生活下去,也要像其他人那样讨好皇帝啊。”安格迪尔不屈地说道:“要是那样的话,不如让我去死!”然而贫困并没有夺走他的生命,他活了九十四岁。临死前,他说:“我这个将死的人依然活力无穷啊。”

这种杰出的自控品格在詹姆斯·奥特勒姆身上也能发现。他是以另一种方式来表达的。他能克制自己有利的生活条件带来的影响,这一品质就如伟大的亚瑟王身上具有的一般。他一生表现出的高尚精神是所有人都敬佩的。对于某些他不赞同的政策,他不会逃避,依然会尽全力贯彻执行。对于侵略新德地区,他个人不赞同,可是纳皮尔将军认为他带领的部队是做得最好的。征服者在战争结束时无所顾忌地在新德地区进行抢掠。奥特勒姆说:“我反对这场战争,对于这场行动,我也是不会加入的。”

哈克洛夫攻打拉克瑙时,他带领一支强大的军队前去支援。此时,他体现出了强大的自我克制能力。他是哈克洛夫的上级,有权担任战场的总指挥,可是他愿意听从这位部下的调遣,让他统领全局。克莱德勋爵说:“奥特勒姆大将因此受到了大家的敬仰。他愿意与他人共享这份荣誉。这种品格是多么的崇高啊!”

只有在任何事情上都能够自我控制,才能拥有平和与光彩的人生。人类是不能缺少容忍与克制这两项品德的。理智不能受到脾气的左右。那些坏心情、坏脾气、刻薄的表现和嘲弄他人的行为是要尽量避免的。这些恶习会在人们疏忽大意时乘虚而入,埋藏在我们本性中,甚至控制我们的心灵。

杰出的人物都具有容忍和宽大的品格。茱莉亚·韦奇伍德夫人说:“所有精神礼物里最珍贵的就是理性的宽容。”佛朗西斯·霍纳在信中写道:“那些直率、冒失和热情的朋友里总会有好的榜样。可是那些意识狭隘、与他人意见往往不合的人,总是挑起是非,毫不在意他人感受,这种人也往往会在政治上与那些局外人说东道西。”我们自己身上可能也有本人无法察觉的怪癖。就像南美一个村落里,人们普遍患有大脖子病,那里的人认为,没得病的才是不正常的人。一次,他们看到路过的一群英国人。“看看那些人的脖子,太小了!”他们如此嘲笑道。

只有尊重他人才能与人和睦相处,从而得到他人的尊重。我们不能苛求别人都拥有与自己一样的处世方式和性格。面对不同品性的人,我们只有拥有宽容的心态才易于与之交往。

人们会因为别人对自己的某项特点或爱好提出意见而苦恼。那些总以自己为出发点考虑问题的人容易心情烦躁,由此导致坏脾气。这种现象在生活中普遍存在,也反映出那些人缺少宽厚仁慈的品德。我们毫无必要为了他人不怀好意的态度而烦恼。乔治·郝伯特说:“我们的口无遮拦,最终会害了我们自己。”

画家巴里总喜欢与人争论。一次,他前往罗马,在那里遇到了罗马的艺术家和艺术爱好者,他们对油画与绘画经营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争论。他的同乡兼好友埃德蒙·伯克是位胸怀大度的人,他写了封充满感情的信给巴里,信中写道:“亲爱的巴里,我不会欺骗你,你要信任我,世界的邪恶可以靠武器来制裁,可是要想与他人相处得更加融洽,就要学会节制、温和与宽待他人,还要能够自我反省。在有些人眼中,这样的行为会显得卑劣,可这才是伟大并且崇高的品格,它会使人变得更加冷静,还会让好运降临在我们身边。对于流言蜚语、欺骗和暴力争端,只有具有了平静的心灵才能从容面对。我们就算不是为了他人而进行和睦的交往,也要为自己的利益考虑,总之友好的关系对我们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