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建筑中西建筑美学比较论纲
12870700000002

第2章 绪论(2)

古今中外的建筑艺术,地域范围与时间跨度极广极长,非本书所能涵盖,论述起来也难免顾此失彼、挂一漏万。为行文方便,对中西建筑美学比较研究的对象和范围作一厘定,就显得尤为必要。某些西方建筑史家通常按地域将东亚建筑、南亚建筑和西亚建筑称为东方建筑的三大类型,而将古希腊、古罗马以及中世纪的哥特式建筑称为西方古典建筑的三大类型。这种以欧洲为地理本位的地域分类显然不能适应本书立足于中国进行中西比较的需要。本书认为,“中、“西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而非绝对的划分,“中是指以中国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建筑,当然还涉及日本和印度的古代建筑,“西则指以古希腊、罗马为代表的欧洲建筑。在时间的跨度上,本书侧重于从远古社会到19世纪中叶这一历史时期的建筑。之所以选择这样一个地域范围和时间阶段展开对中西建筑艺术的比较,是有其理论上的考虑的。我们知道,中西建筑艺术各自产生于不同的文化土壤,各有其特殊的发展时期,因而呈现出各具特色的建筑风格,尤其是在19世纪中叶以前的中西古代建筑艺术,各自走着不同的发展路向,其间的差异就更加明显。可以说,在世界各大建筑体系中,中西建筑是起源最早、最具特色而且也最具活力的两大建筑体系。除此之外的日本、俄罗斯、印度等国家的建筑艺术,既不是典型的东方建筑,也不是典型的西方建筑,而是极富于自身民族的特色。另外,19世纪中叶以后,西方建筑观念的浸染对历史悠久、自成体系的中国传统建筑艺术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同时,中国传统的建筑观念对西方建筑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中西建筑观念在不同程度上有开始渗透融合的趋势。这样,19世纪中叶以后中西建筑的差异已远非此前那样明显了。

从建筑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西方在很久以前就把建筑作为一门艺术来研究,并把建筑放在很高的地位。早在古罗马时期,建筑学家维特鲁威就写出了《建筑十书》这一系统论述建筑的著作,书中所提出的“坚固、适用和美观的建筑三原则至今还有重要的影响。文艺复兴时期形成了以阿尔贝蒂等建筑理论家为代表的理论研究高潮,以后的古典美学家谢林、康德、黑格尔等也都对建筑颇为重视,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中国古代,建筑却没有受到如此的礼遇,中国文化在传统的观念上并没有承认建筑是一门艺术,与西方人在对待建筑的态度上有明显的差异,“西方人心目中的美术,只有绘画为中国人所承认,雕塑、建筑,以及工艺品都被认为是一种匠人的工作。艺术是一种诗意的(感情上的)而不是物质上的,中国人醉心于自然的美而不着重由建筑而带来的感受,它们只不过是被当作为一种生活上的实际需要而已栙。这一看法确实说出了某些事实。虽然建筑在中国也很早就受到重视,如在周代就设有专门的官员对营造活动进行负责,但它一直没有被完全看作是一门艺术,更没有形成为一门科学。历代关于建筑的专门论述就更少了,现存的仅有《考工记》、《营造法式》、《园冶》等为数不多的几部书。而且,在古代,建筑活动也只能被看作是匠人的事。相比之下,西方对建筑的重视程度要远远超过中国,这就使我们很难在这一方面找到一个比较的切入点。

另一方面,不同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也决定了中西建筑的比较并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对等性。中国自秦统一到20世纪初,虽有朝代的不断更迭,但就传统建筑而言,以土木为材的木构架建筑体系却是一脉相承的。建筑的类型和样式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有的只是不断的丰富和完善。尽管也有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但这种交流还不足以对传统文化和建筑造成实质性的影响,相反却在中国传统文化强大的同化力量之下,这些原本外来的建筑样式逐渐融入中国建筑的文化传统之中。所以,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脉络,总体上显得相对单纯并具有一贯性。而西方传统建筑则风格多样,尽管它们有着共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土壤,但分裂多于统一,并在不断的纷争中相互联系、彼此影响,阶段性的特征非常明显。如果我们取西方的某一个国家与中国相比,就容易忽视西方建筑文化的多样性以及各国之间的密切联系。而如果我们以整个西方与中国作对应研究,也难以对西方各民族和各地区的建筑文化作深入细致的分析。

实际上,中西建筑的异同,不仅是一种客观事实,而且还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感受。中西建筑是一个包含诸多文化因素的复合整体结构,但这个庞大的文化结构并不能离开文化心理这一根基而存在。以特定的宇宙意识为中心耦合起来的文化心理结构,构成了建筑文化意识的深层基础,并自觉或不自觉地外化为建筑艺术形式,人们的文化心理也总是伴随着这种文化活动的行程而得以建构。因此,本书试图以这一文化心理结构为比较研究的逻辑起点,以问题意识和宏观视野将论述内容分为六大问题,以期整体把握中西建筑的“异中之同和“同中之异。由于本书主要是以问题意识而不是以时间顺序为研究主线,所以,在行文中可以看到,某个时代的建筑因为论述的需要,可能被分为几个方面放在不同的章节中;而不同时代的建筑,由于某种相似的特征,也可能被并列在一起论述;而就某一具体的建筑而言,也有可能只强调它某一方面的特征而略去了对它的来龙去脉的叙述。

为了能够在人类文化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中,较为准确而严谨地揭示出中西建筑美学的不同内涵,使所论述的内容在紧紧围绕建筑这一核心的同时能够多方位、多视角地将影响中西建筑的人文因素、社会环境、自然条件等清晰地论述出来,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建筑发展的内在规律,本书分六个章节来加以论述。这六个章节又可以分为相对独立而又有机联系的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二、三章,分别从中西建筑的审美特征、时空意识和审美尺度三个理论层面,认为建筑作为人类情感表达的物态方式,追求和谐是其共同的审美特征。但中国建筑体现出的是伦理、心理的和谐,它是人文的,重在求善;西方侧重的是建筑的物理属性,追求的是物理、形式的和谐,它是科学的,重在求真。和谐也是时空意识在人们心理中的一种主观感受,建筑这一划分空间的艺术,使华夏之民从长期的农耕生活中体悟到“宇宙即建筑,建筑空间实际上是一种可以“流动的心理时间;西方人则把宇宙归结为可被测量的某种实体,建筑空间也就相应地被看作是一种物理的时空。建筑又是文化的一个缩影,反映着不同的社会功能,中国建筑以人的尺度体现着中国人乐生、重生的现世情怀;西方建筑则采用了超人的尺度,即神的尺度表达着对上帝和天国的迷狂与向往。第二部分,包括第四、第五章。从物质载体和装饰意匠两个维度,认为中西传统建筑虽都起源于木构,但却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用不同的建筑材料分别写出了“土木的诗篇和“石头的史书,正是上述观念影响和制导的结果。而中西建筑在装饰色彩、装饰图案以及装饰手法等方面的诸多差异,既受制于不同的物质材料,也是上述思想观念的直接反映和具体表现。第三部分也即第六章。19世纪40年代后,西方建筑经历了由古典到现代再到后现代的历史转折,审美观念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传统建筑在西方思想的影响下开始了现代转型,在自我调适、理性选择和融汇创新的发展道路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带给人们诸多的启示。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建筑文化再次面向世界并受到来自西方文化的强大冲击和挑战。在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的历史交汇点上,努力探寻一条既具有时代精神,又具有民族特色的发展道路,毫无疑问是中国建筑不容回避的重要课题,也是本书之所以选择中西建筑比较研究的根本原因与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