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新股民炒股必备的10大兵器
12780900000001

第1章 序言

当今中国股市,自2007年6124点的“世纪之巅”向下寻底,期间多次波折,一波更比一波低,市场早已不是“买啥就赚”的大牛市阶段了。在大盘指数上上下下的过程中,广大股民“几家欢乐几家愁”,有些人深入研究股市、根据个股的技术走势进行操作,利用股市的波动轮回依然收获了真金白银。但是更多的中小投资者依然盲目跟风、追涨杀跌,在股市漫漫下跌的途中个人财富不断缩水。

中国股市有个传说:炒股赚钱的占一成,不赚不赔的占两成,剩下七成都是赔钱的。难道中小投资者的宿命真的只能是在这七成中吗?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种免费股票软件正在被越来越多的股民应用于自己的操作,打开任何一款股票软件,基本上都包含十几种或几十种技术指标图形,但是有多少中小股民能够真正理解和应用呢?难道这些花花绿绿的曲线图形都只是点缀股票软件的“花瓶”吗?

互联网的普及,让曾经的“信息鸿沟”正在缩小,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股票的各种炒作题材、神秘流传的“内幕消息”等在互联网上唾手可得,但是为什么投资者据此操作仍然“受伤的总是我”?这是因为在中国当前的社会环境下,造假成本很低,流传的这些信息可信度很差,大多数只是别有用心的人吸引散户“抬轿”的工具。那么在股市上,到底有什么不能造假?只有股价、成交量以及根据股价和成交量采用数学模型推算出的技术指标无法造假。

每一位投资者的目的都是为了赚钱,想在这个通货膨胀的年代让自己的财富不断增值。除此之外,从股市投资中赚钱,还能让我们体会到成功的美妙,让我们找回人生的尊严。

因此,为了战胜无处不在的假消息,为了保护自己的财富不被庄家卷走,为了让我们从股市中获取应得的收益,为了让自己在股市中赢得尊严,让我们回归技术分析,回到凭智慧、眼力、悟性取胜的王者之道。

让我们凭借技术分析的10大利器,识破陷阱,抓住黑马,既跟随庄家领略上涨之美,又抢在庄家之前胜利逃顶,最重要的,让我们依靠技术分析的强大武器,改变中国股市诞生以来的“七成”传说。

正是为了实现这些追求,作者根据自己多年对股票技术分析的研究经验,精心编写了这本《新股民炒股必备的10大兵器》。

本书特点

1.指标全

进行股票技术分析,除K线、均线等常用指标外,如能同时参考其他一些更复杂的衍生性指标,如MACD、DMI等指标,最终形成的结论将更加客观、准确,对操作的指导意义更强。为此,本书精心选择了10种技术指标,既涵盖K线、均线等常用指标,也着重介绍了数种衍生性指标,如MACD、RSI、DMI、OBV等,读者可以根据自己对各项指标的掌握程度,选择几种指标进行组合分析,减少误判、识别陷阱,为自己的投资操作提供更加全面的指导。

2.案例新

本书在介绍每一个技术指标的每一个买入或卖出信号时,都选配了一个经典案例,这些案例均选自最近3年内中国A股市场实例,更贴近当前的股市运行周期,符合近期股市运行逻辑,实用性大大提高。同时,根据A股市场的新特点、新变化,在100多个所选案例中既包括主板股票,又有中小板、创业板股票,对高价股、低价股等均有覆盖,充分阐释了技术分析方法的普遍适用性。

3.容易读

本书语言表达简洁通顺、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在枯燥的理论讲解中穿插多种表达方式,充分尊重了读者的阅读习惯。全书在结构设计上突出“模块化”的特点,每一项指标作为一个模块,既可以按顺序阅读,也可以按兴趣跳读或选读,不影响对指标的学习和掌握。读者可自行掌控阅读,根据自己的阅读情况进行技术指标分析的模块化组合。

4.空话少

本书在每一个指标模块中,在讲解具体买卖信号时,都采用统一的“形态→含义→案例”的顺序排列文字内容,各章节指向清晰,易读性好。更重要的是每一段内容均有意义,没有空话废话,节约了读者的宝贵时间。

本书内容

第1章详细介绍了股票技术分析最常见的K线指标,包括其原理、买入信号和案例、卖出信号和案例。

第2章介绍了均线指标原理及买入和卖出信号。

第3章介绍了成交量指标原理及买入和卖出信号。

第4章介绍了反映股市交易根本原因的指标:PSY心理线指标。

第5章介绍了MACD指标的原理及买入和卖出信号。

第6章介绍了KDJ指标的原理及买入和卖出信号。

第7章介绍了OBV指标的原理及买入信号、卖出信号和典型案例。

第8章介绍了RSI指标的原理及应用RSI指标的买入信号、卖出信号。

第9章介绍了BOLL指标的原理和买入信号、卖出信号。

第10章介绍了DMI指标的原理及买入信号、卖出信号。

本书着眼于股票技术分析的实践应用,理论少而精、应用多而全,力求帮助读者通过较短时间的阅读尽可能地掌握股票技术分析的10项技术指标。

本书语言生动、深入浅出,既适合刚涉足股市的投资者,也适合对股票软件、技术分析有一定基础和经验的股民,对于股票分析师、研究员、交易员等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总之,希望快速掌握股票技术分析工具的中国股市投资者,都能从本书中有所收获。

作者

2012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