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20年后,你拿什么养家
12768000000007

第7章 老龄化社会的巨大压力

步入中年的张进最近看书发现,自己居住的城市的总和生育率已经出现了不断下降的趋势,近年来已经降到了0.7~0.9.国际上将2.1的生育率作为“更替水平生育率”,即从长期来看可以维持人口新老更替的生育率水平,1.5以下的生育率为“很低生育率”,1.3以下的就是“极低生育率”,而本市的生育率俨然已经是极低生育率了。这也就意味着,这座城市将步入严重的老龄化社会。

根据国家老龄委的统计,中国的老年人口由年均增加311万人发展到年均800万人。1990年人口普查时,显示的生育率为2.3,在2010年年初,我国的老年人口已经达到1.69亿人。可以试想,在生育率低至0.8的情况下,我国未来老年人的数量将会在人口总数中占据一个庞大的比例。

张进想想自己和身边的朋友,由于生育孩子所付出的照料、住房、医疗和教育成本的不断加大,加之生育孩子还要耗费时间,甚至需要放弃工作机会等,导致大家都不愿意多生孩子,许多家庭最多只生育一个孩子,有的甚至宁愿做“丁克一族”,根本不考虑生小孩。

当然,一方面是时代的进步,另一方面是抚养孩子成本的加大,使得社会逐渐步入老龄化。老龄化的社会对自己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呢?

人口的老龄化和高龄化,对于社会保障体制的财务可持续性将产生直接的冲击。例如,张进居住的城市,人口出生高峰期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当年出生的人群目前已经开始陆续进入退休年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赡养率,已经升到了1:1.5,即1.5个在职职工负担一个离退休人员,比起全国1:3的平均水平高出一倍,照目前的养老保险制度和人口的发展趋势,本市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维持收支平衡所需的财政补贴将不断增加,以后的公共财政将更加不堪重负。

张进想起自己家里,已经是四世同堂,爷爷奶奶已经85岁高龄,基本丧失了自理能力,需要专人护理。如果自己到了爷爷奶奶这个年纪,老龄化已经非常严重,那么,谁来照顾自己,谁承担自己的养老开支呢?这都是严峻的问题。

公司为张进购买了社保,社保中有养老保险,但是根据这个老龄化的速度,未来赋闲在家的老人远多于工作的年轻人,这个巨大的矛盾,恐怕是目前的养老政策难以顾及的。张进不禁对此深表担忧。

而且老年人的需求,并不是养老金所能保障和解决的,高龄化高峰期老年人的生活照料问题就是未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而今天的“80后”、“90后”,正是10年到20年后老龄化高峰时期担当照顾重任的主力,但在这几代人中,独生子女占了相当一部分,像张进自己,兄弟姐妹就比较少。如果要担任起照顾父母甚至祖父母的重任,恐怕就要“脱产”,而“脱产”意味着什么?他们的生活来源断了,这必定是不能实现的,但如果不脱产,那么工作的重任和照顾多个老人的重任,还要附加孩子的抚养重任,就会将这些“社会栋梁”压垮。

而鉴于中国的历史原因,老年人可能有70%以上对于自己的养老是支付能力不足的,单靠社保这一块,很成问题。如果有朝一日,中国人口15亿中有4亿多人是60岁以上的老人,有3亿多人是65岁以上的老人,若没有一个合理的规划,这个后果不堪设想。

想到这里,张进对未来充满了担忧,许多人赖以生存的养老金都难以养老,我们的老年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