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20年后,你拿什么养家
12768000000012

第12章 供大于求的未来房市

舒晓是从事会计工作的,她先生是一家民营企业的老总,在2008年房价——

处于低谷的时候,他们预测到之后的房价可能会上涨,于是在市中心投资了两套房,加上他们自己居住的一套,已经有3套房子了。

果然,从2009年开始,房价就一路飙升,根据数据统计,2009年的房价比2008年上涨了近24%,其中商品住宅价格上涨了25%,舒晓夫妇很庆幸自己有眼光,市中心的两套房一拿到手,就近乎赚到了一套房的本钱。

再看着房价一天天高涨,舒晓就想,老了就过着收租的生活或者干脆将房子卖掉,换回的钱养老该没问题吧?对于房市,他们抱着乐观的心态。

舒晓在同学聚会上,见到了当年的老班长,班长在上学的时候就对一些时事很有见解,常常能有一些独辟蹊径的看法。吃饭时,大家就聊起了当下的房价,老班长说:“楼市的泡沫,已经越炒越大,但西方有句话说‘上帝欲让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看看当今房子被大家炒的程度,已经达到了疯狂的地步,这样的局面,能持续多久呢?”

“大家想想,改革开放后,我国就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在以前,人们的观念是多子多福,但伴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和人们自身认识的提高,晚婚晚育和独生子的风气已经悄悄蔓延。”班长在教育局工作,正好有这方面的资料,于是就拿出今天刚做好的一份统计表,给大家看。

“中小学人数正在大幅度下降,这说明什么?”班长望着大家。

“我们未来的人数在减少,那么未来的房子给谁住呢?如果说现在的房市是需求大于供给,那从这份数据中明白地显示出未来的房市就会是供给大于需求。而需求少了,大家现在手上持有的房子,就会因为没人买而降价或者低价转手,甚至空置。”

2009年我国中小学学校数及学生人数呈下降趋势“人数在减少是一方面,可能我国的人口基数较大,大家也没什么感觉,总人口不还在增加吗?但是,你们想,现在大家都因为楼市很热,都想购房,有了一套还想买两套,而我们的父母,如果是在城市居住的,可能也有自己的房子,那么,我们的下一代呢?在他们成年后,我们可能已经从双方父母手中继承过来两套房,而我们自己还有一套房,未来的孩子,即使自己不买房,也至少拥有这3套房。如果大多数家庭都是这样,那之后的房子还有人买吗?如果没人买,那他们手上拥有的房子,不就只能贱卖了吗?”班长认真地分析着。他又在纸上画下这个模型给大家看:

“不会吧?班长你说得这么严重,政府出台了几拨儿政策,房市不还是一样很热吗?而且我国人口基数大,而土地又是稀缺的,地段也不可能复制,住房肯定会因此而增值啊。”舒晓不服气地问班长。

“你说的有一部分是对的,其实炒房者炒的就是土地的稀少和土地的增值,以及地段的不可复制。土地的确是有限的,但是如果拿土地和石油相比,哪个的需求大?哪个更具稀缺性呢?要论不可再生性,土地比不上石油,可是你们看石油的价格不也经历了多次大跌吗?人们一旦找到可替代能源,对石油的依赖性就可减少,即使没了石油我们不还能生活吗?而土地呢,土地上的房子,其实可以盖了拆,拆了再盖,如果拆掉一个6层楼,再盖起来30层的,不就一下增加了5倍吗?而许多旧城旧村,多数都是低矮的房子,如果拆掉后再建,就可再扩大许多房源,如此看来,是供不应求呢还是供过于求?”

“那地段呢?我在市中心买的房子总还能保值吧?”舒晓继续问道。

“地段的重要性其实主要是对于商铺而言,比如,上海的南京路这样一流地段的商铺比起四等地段的价格会高5倍,但住房就难说了,可能高一倍都很困难。而随着互联网、自动办公设备和手机电脑的普及,新商业中心和淘宝网店等百花齐放以及快递送货上门的周到服务,加之公交、高铁、地铁等交通设施的完善以及私人汽车的增加,城市中心逐渐成为拥挤、空气污染、噪声污染等恶劣环境的代名词,有钱的人更偏向于到郊区住别墅,人们挑选房子的地点也不断增多。现在可能一个城市有五六个所谓的好地段,而未来可能会发展成为五六十个,这地段因素就被逐渐淡化,而由于地段造成的房价悬殊的情况也就会逐步改善。”

班长做总结:“总而言之,未来的房市很可能是供大于求的市场,形成买方市场后,卖房者就没有什么话语权了,那时买房者给的价你不卖,也总会有人卖的,因此,投资房产也并非完全靠得住!”

舒晓听了这一番言论,心里已经有些着急了,本来还指望靠自己投资的房子来养老呢,要按班长的分析,这赔本都指不定是哪天的事呢。看来,自己还是要对政策和市场进行分析分析,万一不行,就趁房价还高的时候卖了吧,现在卖还有得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