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生人生观的教育
12759900000007

第7章 学生人生观教育的理论指导(6)

从此,我们不难看出,我们的数学教育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一定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去获取知识。在教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对他们的精神品质加以培养和磨炼,对他们的德育人生观进行教育,这样对于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成效。

由于数学学科的特点,对学生的德育人生教育不可能象思想政治课那样进行专项的教育,只能结合学科特点对学生部分个性品质进行培养和磨炼,逐渐内化品质,以便养成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德育人生观念。比如我们在数学教学中主要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踏实、大胆的精神,磨炼学生的毅力,增强学生自强的信念,提高爱国主义情操,建立科学的学习态度,树立人生追求的目标等方面进行教学,就会取得一定的成效。

初中学生是个品质形成和发展的重要人生阶段,同时初中学生的个性品质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如何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兴趣,就显得举足轻重了。在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把“数学”比喻成一座美丽的花园。我们学习和研究的知识就花园中的一花一草,而那些重要的性质、定理就是花园中的名贵花草,数学难题就成为了生长在悬崖峭壁上的奇花异草,引诱着我们去采撷。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学科兴趣,同时也激励了部分学生去采撷那些“奇花异草”的勇气,树立起了人生追求的目标。

在建立起了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目标后,针对学生数学素质参差不齐的状况,在在教学中实施分层次教学,让所有的学生都学有所获,并在学习实践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或失败的沮丧,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逐渐使他们的兴趣转化为爱好,将目标内化为自主学习的动力。

为了让学生的兴趣得到转化,信心得到增强,目标得到巩固,动力永存,我们还采取了对学生的作业实施当面批改的办法。在当面批改学生作业时,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用研究和探讨的语气给学生指出来:“这里似乎有点不妥;这几步好象有点不当;这此地方需要再考虑考虑”等等,然后让学生自己支分析、去研究,教师只是在适当的时候从旁加以指点和引导。让学生自己去纠正错误,从错误中吸取经验,培养学生踏实学习的精神,磨炼学生的毅力,并在适当的时候给学生介绍一些成功者的事迹,让学生体验“失败乃成功之母”的真正内涵,不断强化他们的自信,增强他们自强有信念。

在习题课的教学中,我们先让学生讨论,然后让学生走上讲台来讲解,同时那些不同解法的学生也让他们上台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的感受,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大胆创新的精神。

在数学教学中,通过上述方法的反复实施,不断更新,不仅教学质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而且学生的个性品质也在不断的潜移默化:兴趣得到了转变、自信心得以加强、毅力得到了磨炼,学习有了目标。

我们教师不仅“教了书”,同时也“育了人”,使教育体系的灵魂——德育——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得到了充分的实施,同时培养了一大批有文化、有理想的未来科学家、专家,也培养了一大批具有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德育人生观念的、对社会有用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11.政治课教学对树立人生观的作用

树立人生观的作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决定》对素质教育的德育方面提出了十分明确的要求:要加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1)思想政治课中的时政教育在高中阶段,开设经济常识、哲学常识和政治常识,有助于学生深入认识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立志为社会主义作贡献;有助于学生深刻认识国家制度、民主制度、党政制度等问题,增强民主意识,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加强民族团结,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特别是高中阶段开设的时政教育课,更能使学生了解国内外大事,提高思想觉悟。

生活在市场经济中的当代高中生,其经济意识明显增强,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注重“讲实惠”。讲实惠是一个很难一言以蔽之的问题。古人云:玩物丧志。意思是说,过分追求物质享受就会丧志气和志向。可见,这种讲实惠的思想一旦急剧泛滥起来将是多么可怕,它不仅会毁掉一批人,还会毁掉社会主义事业。通过经济常识的学习可以帮助高中生树立正确的苦乐观和消费观!有助于学生克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认识人生的真正目的。所以必须加强思想政治课中的经济学部分。

(2)思想政治课中的人格教育培养和造就中学生健全而高尚的人格,是教育的根本目标,在高中的各学科中,政治课在学生人格的培养和塑造方面担当着重要而特殊的任务,具有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功能。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过程中,政治课教学更应重视人格教育。

高中生正处在少年进入成年的路口,他们对于人生的意义、存在的价值和理想还很模糊,很容易误入歧途。

通过哲学常识的学习,可以帮助高中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生死观,让他们了解一个人的成长不经过艰难困苦的磨练,就不可能获得完整的人生。

通过高中思想政治课哲学常识部分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克服厌世主义人生观、禁欲主义人生观等等。更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从而知道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3)思想政治课中的主权观念教育国家主权是指一国所固有的和处理其国内事物和国际事物不受他国干预或限制的最高权利。在当今国际社会,围绕国家主权问题而展开的矛盾和斗争不断发生,国家主权问题已显得越来越重要。

我们的高中学生,主权观念则相对淡薄。我们要充分利用高三思想政治课教材已有的内容,紧密结合澳、港回归、南联盟问题时政热点,加强对学生的国家观念教育,这已成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课题。

高中生中有很多一部分即将年满18周岁,我国宪法规定他们已经具有多项权利。通过政治常识的学习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和价值取向,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的实施自己应有的权利,完善我国的法制、民主!同时它还有助于学生克服集权主义、个人主义人生观、克服纯自由主义,成为一个爱国明礼诚信的人。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强而有力的接班人。

(4)思想政治课中的科学人生观教育高中时期哲学常识教学,有助于学生正确对待现实世界、社会实践。克服虚无主义,享乐主义,树立乐观主义人生观,初步建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同时思想政治课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阵地。科学理论、正确的思想如果不去占领,各种伪科学、反动的迷信邪说就会乘虚而入,因此,必须加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功能,大力宣传科学知识,清除一切伪科学以防止毒害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发挥政治课教学作用的途径

社会发展到高科技的时代,人的生活、工作、学习、事业,仍然受到世界观、人生观的支配。不管你相信不相信,承认不承认,一个人不是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就是树立资产阶级或封建落后的世界观、人生观,这是无法回避的现实,我们必须正视这一现实。高中阶段是一个人发育成长的重要阶段,是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高中生树立正确人生观的途径有很多种,其中高中政治课教学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中政治课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

(1)强化思想道德教育

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德育先于智育”。英国教育家洛克也说:“我认为一个人的各种品性中,德行是第一位的,是最不可缺少的”。这也说明德育教育无论如何都应放到学校工作的首位,不要只抓升学率而把德育虚化或程序化。而且,应避免说教和与学生实际脱节。德育应自然而然融于学校的其他教育之中。

在学校教育中,对学生实施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包括思想政治课、班主任工作、党团或少先队活动以及其他课程中的德育渗透等等,其中思想政治课以课堂教学为基本形式,是学校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最主要途径。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主要是通过课程教学得以实现的。

(2)讲解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关系人们在生活中自发形成的人生观,往往是不系统、不明确、不稳定的。只有在一定的哲学世界观基础上形成的人生观,才是系统的、明确的、稳定的,即自觉的人生观。人生观与世界观是密切联系的。

世界观是人生观的理论基础,他给人生观提供一般观点和方法的指导;人生观是世界观的一个方面,是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贯彻和应用。

一般说来,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而一定的人生观总是这样那样地表现着一定的世界观。树立了科学的世界观才能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一个人的一生,在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有人感叹生命的短暂和个人的渺小,认为,人生在世就应及时享乐。这种人不明白,没有别人的奋斗,怎么会有他人的享乐更不明白对人类对社会一无所予的人更渺小、生命更短暂。

只有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社会进步的事业中,为这一事业去奋斗、去奉献,他的生命才会在自己的那份贡献中获得延续,他个人的存在才能与社会和历史融会为一个伟大的集体。新时期的青少年只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才能为社会主义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3)加强对人生观的引导在平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常关注社会和人生的热点问题,并从世界观和人生观的角度去分析这些问题。如当青年报刊开展“关于人的本质是否自私问题”讨论时,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在分析活动中加以指导。这种通过时间活动而或得的人生观、世界观方面的认识,往往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回产生更大的积极作用。

(4)掌握人生观形成的规律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人生观教育,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生活经验和实际思想情况。

高中学生各方面正逐步趋向相对稳定和成熟的时期,思想品质具有从“经验型”、“情感型”和“理论型”、“理智型”过渡的特点,自我意识和对立意识显着发展,加之生活经验的积累,对自然和社会已进入探索阶段。

因此,可以对他们进行初步的马克思注意科学世界观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教育,使他们正确认识人的本质和人生价值,初步掌握科学的方法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5)进行人生观的正面教育高中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雏形期。随着高中学生生理、心理发育的日趋成熟,随着他们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成人意识的日趋强烈,随着他们的社会意识和参与意识的迅速增强,高中学生读世界观、人生观问题的认识水平也在逐渐提高。对高中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教育是有心理和思想基础的,教师应加强对他们进行基本的人生观、世界观的理论教育。

针对学生实际,教师还要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并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必然遇到和必须解决的人生课题。使他们初步掌握判断人生观、世界观方面是非美丑的标准,并以此去衡量各种客观事物,指导自己的行动。

(6)理想教育同人生观的结合对高中学生进行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不应脱离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提出一些高不可攀、可望不可及的要求,要从新世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出发,以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共同理想为基本要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生的目的、意义,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索取与奉献、享福与创造、环境与毅力、机遇与奋斗、学习与早恋等关系问题。

人生观对青年学生的影响如一切为自己的极端个人主义人生观,吃喝玩乐的享乐主义人生观,悲观主义、虚无主义人生观等。

(7)发挥社会实践的作用学校教育不应只是短时教育,教育工作者更应该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应加强学生学习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动态地观察、体验社会生活,为将来适应社会、参与社会、解决社会问题奠定基础。这就要“促进学生社会性的发展”。教材处理上也要打破本本主义,而应关注时世、关注生活,所谓“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8)正面人生观榜样示范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是我们党的传家宝。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千千万万的革命烈士,事事艰苦奋斗的光辉典范。朱德的扁担、毛泽东的补丁衬衣,周恩来穿了十多年的中山装,这其间都有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通过典型事例给学生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榜样。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对人生观形成有重要作用,必须加强它的地位,使其更好的发挥对人生观形成的作用。

12.体育教学中对学生人生观的培养

体育教学主要以室外课为主。是师生的双边活动,也是以身体和思维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项特殊活动,不仅在于育体,而且在于育心。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体者,载知识之舟寓道德之舍也,无体则无的智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