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生活问禅:禅理小故事中的大智慧
12754000000001

第1章 前言

禅,是让心清凉的生命智慧

禅一向以“不立文字,以心传心”相标榜,要求人们超越语言文字,透过种种现实的存在去把握人生的真谛。但“非言无以传”,历代杰出的禅师都留下了方便教学的言语教法。然而,禅宗和佛经故事,往往意在言外,话里深藏机锋。他们口上说南,实则偏偏又是在说北,但你千万不要惊讶,在他们那些故事里其实南北都是一样的。就如同看天是看,看地是看,看天看地都是看一样,重要的是你在看东西,在于“看”,而不在于看什么。

通过品读这些经典的禅宗故事,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审视内心,恢复内心本有的清明与智慧。其实,人出生以来即有至性、真情,只因后来被错误的心态和观念污染了、荼毒了。如同血溅净水,这时便失去了干净纯洁,失去了和睦雍容,以至于最后变得迷生忘死……我们生活的世界,风尘弥漫,道路纵横,稍有偏颇,就会误入歧途;我们复杂的心灵混沌迷茫,无所适从,稍有执著,就会走火入魔……

佛法,就是要你唤醒良知,涤净灵魂。它以“人”为本,以“生命”为皈依,只承认生命本身的真实;一切事相随时变迁幻化,起起灭灭,是虚假不真的。所以,佛经千帙万卷,炜炜煌煌,都是本性的灵光。佛法注重真真切切的开悟和彻内彻外的实践,“理可顿悟,事要渐修”。

禅宗自六祖惠能大师以后,分为“南顿北渐”,即所谓南宗禅与北宗禅。南宗禅是以《金刚经》印心,北宗禅则以《楞伽经》印心。六祖大师最初在故乡岭南听人念诵《金刚经》而契入佛法。后来他到了黄梅,听五祖讲说《金刚经》,当下茅塞顿开,彻悟清净的本来面目,受五祖弘忍大师传法印心,最终成为禅宗六祖,为中国禅学开启了经久不衰的黄金时代。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如果能有一些禅的智慧、禅的幽默、禅的自然,生活就会变得不一样。如同菜里放了盐,菜的味道就会更加美味可口;又如同在客厅里栽了一盆花,顿时能使满室生香,增色不少。所谓“平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心里有了禅,如同有了光明一样,能够照破内心的黑暗。这样,生活就能够自然、洒脱、自在,人们也就不会产生紧张与烦恼的情绪。所以有人说:“若将禅心过生活,何愁烦恼不能了?”禅,正如一捧清清凉凉的凉水,飘飘洒洒地落下,让人如醍醐灌顶,浇灭人们心头腾腾燃烧着的让我们痛苦不已的欲望之火、无名之火,恢复内心世界本有的清凉与寂静……

当你疲倦时,当你内心迷茫时,在本书中畅游一番,就会感到有一个风月无边的广大天地。你心中的迷茫便如拨云见雾一般消散开来,啊!原来一切如梦亦如幻!请不要执著,速速把心清净下来!不要让尘境污染你的纯真心,不要让世情剥掠你的爱心,赶快埋弃一切妄想是非,就此泅出生命的苦海,恢复你内心和谐光明的理想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