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天才宝宝全脑开发大百科500例(0~3岁男孩)
12741100000008

第8章 音乐驾驭能力开发训练

81.随音乐舞动

游戏过程

在宝宝醒着的时候,选择一个安静的环境,放一些胎教的音乐,或者放一些舒缓、优美、轻柔的曲子,所播放的音乐的声音不要太大,要比平常说话的声音再稍小一些。在播放音乐的同时,妈妈也跟着哼唱旋律,然后慢慢举着宝宝的小手或小脚,随着节奏来回摆动。

温馨提示

在游戏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播放音乐的时间不要过长,最好一遍是在4分钟左右就可以了,这样能够有效防止宝宝疲劳。

82.轻声哼唱

游戏过程

在宝宝精神状态比较好的时候,妈妈可以和宝宝面对面,然后给宝宝唱一些简单的歌曲音调,如“啦啦—啦—啦—”,反复唱给宝宝听,唱的时候速度要尽可能地慢一些,然后等到宝宝发出:“啦啦—啦—啦—”的声音。不管宝宝所发的声音是不是正确,妈妈都要亲一下宝宝以示鼓励,然后随着曲调和宝宝一起“唱歌”。

温馨提示

宝宝在出生的时候就有音乐感知能力,所以经常给宝宝哼唱一些音乐对于宝宝音乐能力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83.发出响声的玩具

游戏过程

把一些能够发出声音的玩具放在宝宝视线的范围内,如八音盒等,然后把这些玩具弄响,让宝宝听,一直到宝宝注意到为止。或者拿着一个铃铛,在宝宝的面前、脸的左右及脚的方向有节奏晃动,“叮铃—叮铃—叮铃铃”,在铃声当中,宝宝是不是感觉到非常好奇呢?

温馨提示

通过游戏让宝宝对不同的声音进行认识,同时进一步促进宝宝音乐节奏方面的发展。

84.敲小鼓

游戏过程

首先为宝宝准备一个小鼓,然后拿着小鼓和小锤子向宝宝介绍一下这些分别是什么。当宝宝的视线集中在鼓和小锤上面时,敲击小鼓。稍微停顿一下,看一下宝宝有什么样的反应,再次敲击小鼓,等到宝宝能够确认声音是从小鼓里面发出来的时候,再连续敲击。妈妈帮助宝宝拿住小锤,一起来敲击小鼓。

温馨提示

在游戏的过程中,妈妈要不断对宝宝进行夸奖,宝宝就会对这个新鲜的事物感兴趣,以此来训练宝宝对于声音、节奏的认知能力。

85.起床歌

游戏过程

每天早上起床的时候,妈妈可以一边为宝宝穿衣服一边给宝宝唱歌。妈妈可以选择哼唱《起床歌》,“小宝宝,起得早,睁开眼,咪咪笑,咿呀呀,学说话,伸伸手,要人抱。”妈妈在哼唱歌曲的时候要始终面带微笑地看着宝宝,这样就能让宝宝感受到来自妈妈的温暖和深切爱意。

温馨提示

听音乐能够促进宝宝右脑的发育,轻柔的音乐能让宝宝安静下来,使宝宝的情绪得到放松,在音乐声当中,能有效培养宝宝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86.音乐声中的摇摆

游戏过程

首先选择一些轻柔、舒缓的音乐,如民谣或华尔兹,或者给自己的哼唱进行录音。然后把宝宝抱在怀里,随着音乐摇摆,迈着舞步,并且跟着音乐的节拍旋转,当妈妈跟着音乐进行哼唱的时候,宝宝就会被源于妈妈胸部的振动刺激到,这样宝宝就会感到非常愉快。

温馨提示

无论是音乐,还是跳舞,都能够让宝宝从内心感到愉快,也能有效促进宝宝对音乐节奏的感知能力。

87.拍拍手、跺跺脚

游戏过程

妈妈可以为宝宝唱一首非常经典的歌谣,“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妈妈可以用动作和声音来演绎一下歌词。在刚开始的时候,妈妈要柔和地唱,当唱到“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的时候,要先略加停顿两个节拍,同时再拍两下手,妈妈也可以手握着宝宝的手,当唱到拍手的时候,抓着宝宝的小手轻轻拍两下,当唱到跺跺脚的时候,就握住宝宝的脚假装跺脚,让宝宝按照歌曲的节奏活动身体。

游戏目的

游戏不仅活动了宝宝的身体,在轻柔的儿歌声中,宝宝也体会到了音乐节奏所带来的美好感觉,有效地锻炼宝宝对音乐节奏的感知能力。

88.自制小鼓

游戏过程

首先为宝宝准备几个能发出不同声音的小鼓,妈妈也可以将几层保鲜膜或一张厚纸包裹在罐头口或其他圆形容器的封口上,一个小鼓就做成了。妈妈坐在地板上,把宝宝抱坐在两腿中间,然后把小鼓放在宝宝前面,妈妈可以用手掌、手指和手掌给宝宝做一个示范,示范一下如何敲鼓,妈妈可以在敲鼓的同时用嘴巴发出一些有节奏的声音,让宝宝体验一下节奏的不同。

温馨提示

在游戏中,可以用筷子来作鼓槌,用面巾纸或棉花在筷子的顶部裹成一团,然后用胶带粘紧,这样一个自制鼓槌就做成了。

89.摇摆的床单

游戏过程

播放一段轻柔的音乐,让宝宝坐在准备好的床单里,爸爸妈妈各自拉着床单的两角,承托住宝宝的重量,在音乐的节奏声中,像摇摇篮一样向右、向左摇晃床单,在摇晃的过程中,爸爸妈妈不要让床单摆动幅度太大,摆幅要适中,当音乐停止的时候,爸爸妈妈的动作也要停下来。

温馨提示

在游戏中,首先要确保宝宝在床单里面很安全,爸爸妈妈随着音乐旋律一起摇动的时候腰也要随之摆动。让坐在床单里的宝宝感受到音乐的节奏。

90.音乐中的旋转

游戏过程

首先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这个时候妈妈可以抱着宝宝随着音乐跳舞,同时旋转身体,让宝宝也随之旋转360度,宝宝对于这种游戏会比较喜欢,不仅不会哭,反而会非常高兴,这个时候的宝宝会活动他的四肢来表明他非常快乐。

温馨提示

在乐曲声当中游戏要比安静地旋转所起到的效果好,这让宝宝对舞蹈和音乐都产生兴趣,但是注意不要播放太过劲爆的音乐,这样会刺激宝宝脆弱的耳膜。听着音乐跳舞,能够促进宝宝的音乐能力。

91.蹲蹲舞

游戏过程

播放节奏比较明快的音乐,妈妈扶着宝宝的腋下,让宝宝站在妈妈的腿上或比较硬的床上,然后让宝宝的双脚蹦一蹦,双腿也蹲一蹲。在明快的音乐声中宝宝会表现得非常兴奋,甚至会挥动着小手来配合,小腿也越蹬越有力,播放乐曲的时候,尽量帮助宝宝配合上乐曲的节奏。

游戏目的

配合着音乐的节奏,让宝宝跳一下蹲蹲舞,不仅能够提高宝宝对音乐的感受能力,还可以锻炼宝宝的身体,促进宝宝体能、头脑的平衡发展,在游戏过程中,要及时对宝宝进行鼓励和赞扬。

92.发出声响的容器

游戏过程

对于宝宝来说,有很多塑料制品都很适合宝宝用小手进行抓握,空的小饮料罐对于宝宝也是合适的。可以在这些小容器里面放入不一样的物品,如往里面放入花生豆、大豆、大米等,这样就能发出不同的声音了。紧接着,以轻快节奏的音乐为背景,让宝宝坐好,然后把这套新型的节奏乐器拿到宝宝的旁边,然后开始“当啷当啷”“沙沙沙”“咚咚咚”地摇晃。

温馨提示

在游戏的过程中,宝宝对容器里发出声响的东西非常好奇,所以想要把容器打开,那么在游戏之前妈妈最好选择比较大的填充物,如乒乓球,通过游戏能有效培养宝宝对音乐节奏的感知能力。

93.马儿跑

游戏过程

让宝宝反坐在儿童椅上,让宝宝双手抓住椅子靠背的两边位置,然后把椅子的四条腿作为支点,上、下、前、后进行摇动,也可以向左右方向摇动。在宝宝摇晃的时候,妈妈要为宝宝唱一首儿歌:“马儿跑,马儿跳,马儿背上好宝宝,小鱼游,小鸭叫,我们一起做早操。”摇摆椅子的速度要根据宝宝的接受程度和兴趣而定。

温馨提示

在摇晃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培养宝宝的胆量,也让宝宝学会如何保护自己,同时让宝宝掌握了节奏感。

94.音乐小指挥

游戏过程

播放一首有强弱变化、节奏比较鲜明的音乐。让宝宝背坐在妈妈的腿上,妈妈从宝宝的背后握住宝宝的胳膊,然后和着音乐的节奏打拍子,并且伴随着音乐节奏的高低强弱,让手臂的动作幅度不断变化,乐曲停止的时候指挥也要立即停止。逐渐让宝宝配合着妈妈的节奏多进行几次游戏,再次播放音乐的时候,宝宝就会有节奏地挥动手臂。

温馨提示

在游戏中,不要使太大的力气,因为宝宝的胳膊还很脆弱。通过游戏不仅能够锻炼宝宝的音乐节奏感,也锻炼了宝宝肢体的运动能力。

95.随着节奏敲打

游戏目的

通过游戏让宝宝初步感受到音乐的节奏,直到能够随着音乐一起进行游戏。

游戏过程

首先妈妈把准备的工具都放在宝宝能够碰触到的地方,其中有奶粉罐、塑料盘子、小瓶子等。然后妈妈可以为宝宝示范一下,敲击自己面前的小乐器,做完示范之后,鼓励宝宝自己去敲这些小乐器,然后宝宝就会随着妈妈的节奏一起来敲打了。在游戏过程中,妈妈也可以给宝宝播放一些音乐作为辅助的背景,让宝宝继续敲打。

温馨提示

要选择宝宝精神好的时候进行游戏,并且随时关注宝宝在游戏中的情绪变化,也可以隔一段时间更换一下所播放的音乐,这样不仅锻炼了宝宝对音乐节奏的感知能力,也有助于增强宝宝对于音乐的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