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经学博采录
12724000000015

第15章 卷三(1)

曲阜桂未谷进士馥,一字冬卉,又字天香。其先贵溪人,以明初从征功,世袭尼山卫百户,[1]原名“《说文解字义证》”。清人陈庆镛作有“说文义证序”,缪荃孙作有“桂氏说文义证原刻跋”,分载《籀经堂集》卷七、《艺风堂文漫存》卷三,可参考。

[2]清人程瑶田作有“说文统系图跋”、翁方纲作有“桂未谷所说文统系图赞”、李祖望作有“说文统系图跋”,分载《解字小记》卷一、《复初斋文集》卷十三,可参考。

遂家焉。乾隆戊子,以优行贡成均,充教习,期满补长山训导。已酉举于乡,庚戌成进士,出宰滇南永平,年已五十五矣。后卒于官。进士负颖异之姿,贯通经史,博涉群书,尤潜心小学,精通声义。尝谓:“士不通经,不足致用;而训诂不明,不足以通经。”故自诸生以至通籍四十年间,日取许氏《说文》与诸经之义相疏证。为《说文义证》[1]五十卷,荟萃群书,力穷根柢,为一生精力所在。进士与段茂堂大令生同时,同治《说文》,学者以“桂段”并称,而两君两不相见,书亦未见,亦异事也。先是,屡议授梓而未果,近许印林①孝廉瀚刻之。淮浦陈颂南②给谏云,进士又绘许祭酒以下及魏济阳江式法安③、唐赵郡李阳冰少温、南唐广陵徐铉④鼎臣、徐锴⑤楚金兄弟、宋吴兴张有⑥谦中,元钱塘吾丘衍⑦子行之属为《说文统系图》,大兴朱笥河学士筠⑧尝为之记。[2]又就官滇南,追念旧闻,随笔疏记十卷,以其细碎,比之匠门木杮,题曰《札朴》。凡《温经》二卷,《览古》四卷,《匡谬金石文字》、《乡里旧闻》、《滇游续笔》各一卷。尝以稿本授山阴李柯溪少尹宏信⑨,少尹于十年后出资刻之,语多精当。如《书·洪范》“五福”,“五曰考终命”,进士谓此与“天禄永终”、“惟永终是图”不同,郑注“考,成也。终性命,谓皆生佼好以至老也”。

[1]清人庄述祖作有“洪范九五福解”,陈玉树作有“洪范五福无贵贱义”,分载《珍艺宦文钞》卷二、《后乐堂文钞续编》卷一,可参考。

[2]“故恶也”,注文原作“故致恶也”。

[3]《新唐书·韦陟传》原文作“穷治馔羞,择膏腴地艺谷梦,以鸟羽择米。”

[4]《左传》原文作“齐懿公之为公子也,与舆邴之父争田,弗胜。及即位,乃掘而刖之,而使蜀仆。纳阎职之妻,而使职骖乘。公游于申池”。

[5]“齐地无池”,杜注原文作“齐城无池”。

[6]“惟”,杜注原文作“唯”。

[7]《说文解字》原文作“草,雨衣”。

。又注“六极”、“五曰恶”云:“貌恭则容俨,形美而成性,以终其命。容毁,故恶也。[2]”据郑意谓容貌美好至老无残毁。案曾子⑩启手启足即为考终命,子夏失明不得为考终命。《孔传》谓“不横夭”,与“一曰寿”何异?《诗·关雎》“左右芼之”,《传》云“芼,择也”,进士谓《新唐书·韦陟传》“穷治馔羞,以鸟羽择米”[3],谓芼从毛,择物以羽毛,古有此训,故毛公用之。《春秋左氏》文十八年《传》“齐懿公游于申池”[4],杜注“齐南城西门名申门,齐地无池[5],惟[6]此门左右有池”。进士谓《尔雅》十薮,齐有海隅,《淮南》云“申池在海隅”,高诱注“海隅薮”。《史记·集解》引左思《齐都赋》注“申池,海滨齐薮也”,然则懿公所游之申池,谓海隅薮也。杜以为城池失之。又定九年《传》“衣貍制”,杜注“制,裘也”,进士谓裘当为衰字之误也。哀二十七年《传》“陈成子救郑,及濮,雨。成子衣制,仗戈”,杜注“制,雨衣也”,《说文》“衰,雨衣”[7],衰、裘形似,故误也。同一制字,此训雨衣,彼训裘,杜氏不应矛盾,后人因貍可为裘妄改之。书中语多类此。少尹在滇尝与进士上下其议论,互相商榷,几共忘其刻漏云。

少尹亦精考证,《札朴》中多载其语。如《汉书》注有“臣瓒”,《水经注》称“薛瓒”。进士谓《后秦记》姚襄遣参军薛瓒使桓温,当即此人。少尹按陈霆《雨山墨谈》曰:“按晋中兴书监和峤尝领命校正《穆天子传》五卷,瓒乃其[8][8]陈霆《雨山墨谈》原文作“其”,原刊作“共”,现改正。校书官属郎中,传瓒也。后人取其说以释《汉书》,故有臣瓒注语。”此于臣字虽著实,而《穆天子传》文无与《汉书》可通,薛瓒之语为优。

又青州小麦有一种早熟者,俗呼“火麦”。进士谓“火当为稞,《集韵》‘青州谓麦曰稞’。”少尹案:“‘日永星火,以正仲夏。’盖仲夏之月,大火见于南方正午之位。今吴越间以夏令打菜子,去油以滓为饼曰‘火饼’。苏之太湖、甓社湖、洪泽湖,凡夏月出鱼皆曰‘火鱼’。今曰‘火麦’者,亦疑初夏耳。《方言》‘,火也’,郭璞曰‘楚语转也’,皆此意也。”进士又有《晚学集》八卷,《诗卷》四卷,进士孙朴堂秀才显訦编之。道光辛丑,孔绣山舍人宪彝刻之者也。集中如《阙里考》、《小谷考》、《漯水考》、《明堂月令考》、《薛君考》、《说隿》、《说隶》、《宰予与田常作乱辨》、《书夏小正后》、《书尔雅后》、《与汪艮庭论旸谷》[1][1]“汪艮庭”,疑系“江艮庭”之误。此篇名,《晚学集》作《与江艮庭先生书》。

[2]民国《曲阜县志》作“一卷”,《辛已丛书》本作“《诗话同录》五十卷”是。,皆足羽翼经传,阐明注疏。进士又著《诗话同席录》五十卷[2],又著《缪篆分韵》,集古印文次以《广韵》,凡五卷,以存缪篆一线云。

周编修永年,字书昌,山东历城人也。结茅林,汲泉侧,因称“林汲山人”。编修于饮食、衣服、玩好一不问,但喜读书。有贾客出入故家,得书辄归编修,凡积五万卷。编修见收藏家易散,有感于曹石仓及《释藏》、《道藏》,作《儒藏说》。约桂未谷进士买田筑“借书园”,祠汉经师伏生等,聚书其中,招致来学,苦力屈不就。生平雅慕顾亭林、李溶林、阎潜邱、方望溪,于乡人则称张稷若。尝与青州李文藻同修《历城县志》,朱笥河学士目以详慎。后成进士,欲入山治《仪礼》,会开四库馆,被征授翰林院编修、文渊阁校理。时名流多集辇下,往往乐与之交,然深相投契者,新安程晋芳鱼门、归安丁杰小雅、余姚邵晋涵二云数人而已。借官书,属桂未谷进士为《四部考》。佣书十人,夜以继日,会禁借官书遂罢。编修于经史百家之言览括略尽,观其大义,不雠章句,自谓文拙,稿本不存。桂未谷进士为作《周先生传》,论曰:“北方学者目不见书,又少师承,是以无成功,使先生讲授借书园中,当有一二后起者,顾吞志以殁,惜哉!”文灿窃谓:天下何处不然,岂特北方云尔哉!使宇内得如编修者数十辈,各筑借书园讲授其中,甲乙丙丁各尽所长,后起之士自当绳绳继继矣,辄曰“乏材”,岂其然欤!

闽县陈恭甫编修寿祺,博极群书,湛深经术,所著《五经异义疏证》、《左海经辨》、《左海文集》已刊入《皇清经解》。所著尚有《尚书大传定本》、《洪范五行传定本》、《三家诗考证》、《东越儒林文苑传》[1][1]《清史稿·陈寿祺传》作“《东越儒林文苑后传》”。、《左海乙集》,骈体文共若干卷。亦工诗,著有《绛跗草堂诗钞》六卷,俱刊别行。编修之子名乔枞,字美文,一字树滋。以举人出宰江西南城,传其家学,尤深三家《诗》。著有《毛诗郑笺故字说》[2][2]《清史稿·陈乔枞传》作“《毛诗郑笺改字说》”。四卷,博采臧玉林、陈见桃、惠定宇、段茂堂诸家之说,复搜讨群书参考互证,以申明郑说,语皆精核。其《自序》述编修语云:“郑君笺《诗》,其所易《传》之义,大抵多本之齐、鲁、韩三家。如读‘素衣朱绣’为‘绡’,读‘他人是愉’为‘偷’,解‘艳妻’为‘厉王后’,解‘阮徂共’为‘三国’,此鲁说也。读‘邦之媛也’为援助之‘援’,读‘可以乐饥’为‘饥’,此韩说也。以‘十月之交’为‘夏之八月’,此齐说也。如斯之类,皆证据显明者。间有不言其读,而但于训释中改其字以显之。亦有仍用其字,而但于训释中改其义以显之。盖当时齐、鲁、韩并立学官,家习户诵,故《笺》所采摭不烦具征,诸家而治《诗》者无不知之。今三家《诗》亡,不能尽考,然举一反三足以征信。郑君深明于文字、声音、训诂、通假之源,折采微言,择善而从,囊括宏通,其学之卓出诸儒者在是也。”编修此言诚确论也。大令所著又有《齐诗遗说考》、《鲁诗遗说考》、《韩诗遗说考》共若干卷。

《禹贡》“黑水”、“三危”,自来说者多不能切指其地之所在,或又以三危为山名。寿阳祁鹤皋户部韵士云:“西藏即唐古忒,别称土伯特。凡四部,曰卫、曰藏、曰喀木、曰阿里,辖城六十余。卫在四川打箭炉西北,谚称前藏;藏在卫西南,谚称后藏。喀木在卫东南,阿里[1][1]原文“里”后有“居”字。

[2]清人陈澧作有“黑水说”、李绂、黄以周作有“黑水考”,汪之昌作有“梁州黑水辨”,谢瑶作有“道黑水至于三危解”,分载《学海堂三集》卷三、《穆堂初编》卷十九、《诂经精舍三集》卷二、《青学斋集》卷二、《诂经精舍六集》卷二,可参考。

[3]“《御制乌斯藏说》”,《辛巳丛编》本作“《御制乌斯藏即卫藏说》”是。

极西。《禹贡》曰:‘道黑水,至于三危。’[2]卫、藏、喀木统为三危,喀拉乌苏经其地入海,蒙古谓黑曰喀拉,谓水曰乌苏。在唐宋为吐蕃,元明即乌斯藏地。”语见所著《皇朝藩部要略》。谨案:乌斯之合音为卫,乌斯藏即卫藏,见乾隆二十九年《御制乌斯藏说》。[3]”文灿窃谓乌斯合音为卫,乌斯合音亦与危相近。古曰危,今曰卫,卫藏即乌斯藏,亦即危藏也。喀拉乌苏今名怒江,亦名潞江,经卫藏由缅甸入南海,户部之说洵不诬矣。户部性颖特,善属文,多闻博洽,伉爽介直。由翰林擢中允改户部,囚公谪戍伊犂。钦定《蒙古王公表传》百二十卷,户部在史馆时纂修也。所著有《藩部要略》、《西陲要略》、《西陲总统事略》、《西域释地》、《万里行程记》、《己庚编》、《书史辑要》、《珥笔集》、《袖爽轩文集》、《覆瓿诗集》、《濛池行稿》、《西陲百咏》、《访山随笔》共若干卷。

闽县龚海峰郡守景瀚,资质明敏,少读书日诵数千言。乾隆三十六年成进士,告归教授闾里十有四年,研究经史、时务。凡古今因革必穷源竟委,求所以通变宜民之道。及捧檄三秦,百废具举,政声洋溢。嘉庆元年川楚贼起,总戎命郡守参军事,时督府兼四川军事,复奉命总统三省,幕府文书及四省军务皆属郡守,擢兰州知府。郡守昼省戎机,夕治军书,夜缀奏草,几乎百函并发。从军五载,马首东西而未尝一夕安寝。军中所撰《抚议》、《平贼议》、《坚壁清野议》诸篇,率皆洞达治体,晓畅六略。大府以其法行于蜀及汉中,卒以藏事。论者以郡守经世之学、先几之明,上与庙算符契,非凡贤所能及也。嘉庆七年冬,入觐仁庙,温谕垂询军事甚悉,未几疾终京邸。所著有《邶风说》三卷,《祭仪考》四卷,《说祼》二卷,《离骚笺》四卷,《循化厅志稿》八卷,《淡静斋文集》八卷,《诗钞》六卷,皆所手定。其属稿而未能成书者,《孔志禘祫考》、《读书录》共若干卷,藏于家,皆说经者之圭臬也。

侯官林芗溪孝廉,尝为余言其乡人有谢甸南广文震,笃学嗜古,精熟“三礼”,性亢直,交友有缓急,生死以之。读史传百家之言,必实事而求可用,旁逮篆隶、金石、星卜、形法、医术,靡不通晓。乾隆乙酉,举于乡,试礼部屡黜。往来河雒、关陇、荆益之间。匹马踟躕,周览古来用兵形势、成败得失,辄喟然悲咤。酒酣纵谈,覼举天下山川厄塞,画成地图,口若波涛,袞袞可听。乾隆末,自四川归,过汉中,语人曰:“终南亘七百余里,连跨数郡,秦蜀门户也,守险安可忽?郧庸以西,夔巫以东,巴阆之北,武都之南,大山老林,蚁蝝其间,今将吏狃承平而弛控驭,不数稔,难其作乎?”及嘉庆初邪教起襄阳,蔓延秦蜀,果以南山为巢穴。朝廷于是即山内置大帅,宿重兵,改五郎营为宁陕镇,广文言皆验。所著有《读礼杂记》、《孟子年谱》、《五经纬考》、《樱桃轩诗集》二卷。

又有林崇达孝廉茂春,邃于经学,读书渊博,所著有《左传补注》,近已散佚。又有《文选补注》手稿,旁行斜上,近为他人所窃,更名曰《文选旁证》,刊以行世,郭象、何法盛之流可深浩叹。其《畅园诗稿》旧存陈恭甫先生家,今向其嗣君索之,亦未之见也。又闽县有何道甫孝廉则贤,质朴无华,博涉群书,尤深文学,所著书有《读经札记》、《晋史补略》、《琉球使礼服答问》、《涉史漫笔》、《史通何氏偶笺》、《昭代碑传表志文辑》、《名人轶事随录》、《东越著述所见录》、《东越历朝文辑》、《皇朝东越文辑》、《蓝水书塾丛笔》共若干卷,《文集》八卷,《诗草》四卷。又有林梅心布衣万春,精于反切之学,著有《十四经集韵》,为人质朴淳茂,与弟菊潭友爱,世称为“二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