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恋爱心理学
12721400000012

第12章 “美丑”相配,有何不可呢

在长期的恋爱发展史中,人们形成了一些固定的,并不一定正确的恋爱认知。受到这些恋爱认知的影响,错过了原本应该很美好的爱情。现在我要告诉你的是,这些认知很有可能是错误的,认清它们,理智恋爱,才是可取之道。

在我们的周围,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一位英俊潇洒的男士身旁,站着的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美女,而是有点“丑”的女孩子;同样,一位貌似天仙的美女旁边站着的男性长得实在不敢恭维。于是我们往往有种想法,不如将他们换一换。

很多时候,我们总觉得有夫妻和情侣彼此不般配,其实,爱情的基石不是美貌和地位,也不是金钱和虚荣;它是彼此双方那份最真挚的依恋,那份最纯美的感动。一般来讲,选择恋爱对象是个人的私事,只要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德,任何选择恋爱对象的标准都是可以被接受的。心理学家认为,有些选择恋爱对象的心理是片面的,容易使人在婚恋中误入歧途。常见的误区有以下几种。

1.过分追求美貌。

这一误区多见于男性。很多时候,中国男性对美女的追求可以用“孜孜以求”来形容。历史上,很多英雄难过美人关,他们往往是爱江山更爱美人,甚至不少男性因为迷上倾国佳人而遭遇不幸,于是就有了“红颜祸水”的概念。其实,错误的往往不是女性,而是男性的自制力不够。

2.一见钟情。

男子口若悬河、才华出众,女子美丽可爱、楚楚动人,相互吸引,一见倾心,随即结为伉俪,既风情又浪漫。这种文学作品中的爱情模式,现实生活中亦屡见不鲜。所不同的是,悲剧多,喜剧少。这是因为,一见钟情仅仅是被对方的某一优点强烈吸引,彼此缺乏了解,当缺点和弱点在婚后逐渐暴露出来时,就会感到非常失望和难以忍耐。

3.青春美貌成婚姻筹码。

有相当一部分的年轻女性把自己的容貌当成和男人讨价还价的筹码,她们重视外表的程度远远超过其他方面。很多女性,往往舍得花费大量的钱财来投资服饰、化妆品等,因为她们清楚地知道,自己越漂亮,钓到金龟婿的可能性就越大。

4.自卑封闭。

这一误区多见于大龄女性。这类女性认为,年过30还独守闺房是件不光彩的事,因而最怕别人谈婚论嫁,也最怕别人以关心的口吻询问自己的婚事,并对自己悲观失望,认为爱情再也不会光临,从此与爱情无缘了。这类女性不善交际,不愿在婚姻问题上采取主动态度,甚至不愿与结过婚的同事来往。她们往往将自己关在个人的小天地里,喜欢独处,交际范围十分狭小,这样就大大减少了她选择恋爱对象的机会。

5.攀比虚荣。

选择恋爱对象时特别看重别人的评价和外界舆论,没有自己的主见,因而常常面对众多的异性朋友举棋不定。他们常以自己同层次的人的恋人或配偶为镜子,要找一个不比别人差的。人各有长,世上没有各个方面都比别人强的十全十美的人。有这种选择恋爱对象心理的人,很容易落个“顾了面子,误了青春”的结局。

6.过分看重标准。

在恋爱面前,几乎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所谓的“标准”。比如身高、相貌、事业、家庭等。当然,一旦有了标准,我们寻找恋爱对象时就有了更加明确的针对性和方向性,但是这些标准也往往减少了所谓的“缘分”。

有这么一个女孩,从懵懵懂懂地知道爱情开始,她就在自己的心底开始设计自己心目中白马王子的模样:他身高不能低于1.78米,体形要标准,身材要好看,皮肤是那种健康的颜色,眼睛中应该充满深沉,要有自己的事业和追求,并且有一个良好的家庭背景……她列了多条标准,可以说,她的白马王子绝对是世界上最完美的男人。然而,经过多年的寻觅之后,她心目中的那个他依旧没有出现,女孩依然没有放弃,坚持“宁缺毋滥”,直到皱纹慢慢爬上眼角,霜色慢慢染白两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