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灵异灵异与玄学
12674800000003

第3章 蛊术

蛊术蛊,相传是一种人工培养而成的毒虫。放蛊是中国古代遗传下来的神秘巫术;过去,在中国的南方乡村中,曾经闹得非常厉害,谈虎色变,谁也不敢当它是假的。文人学士交相传述,笔之翰籍,也俨然以为煞有其事;一部分的医药家,也信以为真,于是,就想出许多治蛊的名堂。文字学上的蛊有多种涵义,主要的一种涵义作「腹中虫」解,从虫,从皿。皿是一种用器——盛饭的饭盒、饭碗或盛其他食物和饮料的用器都是;虫字象徵好几只虫「腹中虫」就是人的肚子里侵入了很多虫,也就是中了「虫食的毒」——一种自外入内的毒。众多的虫侵入人的肠胃发生了蠹蚀的作用就叫做蛊,又叫中蛊。

蛊在苗族地区俗称“草鬼”,相传它寄附于女子身上,危害他人。那蛊术

蛊术

些所谓有蛊的妇女,被称为“草鬼婆”。有苗族学者调查后认为,苗族几乎全民族笃信蛊,只是各地轻重不同而已。他们认为除上述一些突发症外,一些较难治的长期咳嗽、咯血、面色青黑而形体消瘦等,以及内脏不适、肠鸣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为主的慢性疾病,都是着了蛊。

属于突发性的,可用喊寨的方式让所谓放蛊的人自行将蛊收回就好了;属于慢性患者,就要请巫师作法“驱毒”了。这种令人生畏的蛊,并非苗人的专利。蛊术在中国古代江南地区早已广为流传。最初,蛊是指生于器皿中的虫,后来,谷物腐败后所生飞蛾以及其他物体变质而生出的虫也被称为蛊。古人认为蛊具有神秘莫测的性质和巨大的毒性,所以又叫毒蛊,可以通过饮食进入人体引发疾病。患者如同被鬼魅迷惑,神智昏乱。先秦人提到的蛊虫大多是指自然生成的神秘毒虫。长期的毒蛊迷信又发展出造蛊害人的观念和做法。据学者考证,战国时代中原地区已有人使用和传授造蛊害人的方法

传说中制造毒蛊的方法,一般是将多种带有剧毒的毒虫如蛇蝎、晰蝎等放进同一器物内,使其互相啮食、残杀,最后剩下的唯一存活的毒虫便是蛊。[1]蛊的种类极多,影响较大的有蛇蛊、犬蛊、猫鬼蛊、蝎蛊、蛤蟆蛊、虫蛊、飞蛊等。虽然蛊表面上看是有形之物,但自古以来,蛊就被认为是能飞游、变幻、发光,像鬼怪一样来去无踪的神秘之物。造蛊者可用法术遥控蛊虫给施术对象带来各种疾病甚至将其害死。对于毒蛊致病的法术,古人深信不疑,宋仁宗于庆历八年(1048年)曾颁行介绍治蛊方法的《庆历善治方》一书,就连《诸病而侯论》、《千金方》、《本草纲目》等医书中都有对中蛊症状的细致分析和治疗的医方。

蛇蛊、金蚕蛊、篾片蛊、石头蛊、泥鳅蛊、中害神、疳蛊、肿蛊、癫蛊、阴蛇蛊、生蛇蛊、情花蛊。

过去,有些人专以制蛊来谋财害命

癫蛊:传说多是壮族所为,把蛇埋土中,取菌以害人。

疳蛊:又谓之“放疳”、“放蜂”。据说,两粤的人,多善为此。方法是:端午日,取蜈蚣和小蛇,蚂蚁、蝉、蚯蚓、蚰蛊、头发等研末为粉,置于房内或箱内所刻的五瘟神像前,供奉久之,便成为毒药了。

泥鳅蛊:用竹叶和蛊药放水中浸之,即变有毒的泥鳅。

石头蛊:用随便的石头,施以蛊药而成的。

篾片蛊:将竹片施以蛊药后便成。

金蚕蛊:据说这种蛊不畏火枪,最难除灭;而且金蚕蛊还能以金银等物嫁之别人

蛊或有形或无形,中毒极易,但辨认之法,是应该万分注意的。中毒后的辨认之法:(1)以生黄豆(黑豆也可以)食之,入口不闻腥臭,是中毒。

(2)以灸甘草一寸嚼之,咽汁随之吐出的,是中毒。

(3)插银针于一已熟的鸭蛋内,含入口内,一小时后取出视之,如蛋白俱黑者,是中毒。

蛊毒非常厉害,能使人惹病丧生,虽有方法医治,也不应轻易去尝试。据说预防之法有:

(1)凡房屋整洁,无灰尘珠网的,是藏蛊之家,切勿与之往来。

(2)凡食茶、水、菜、饭等物之先,须用筷子向杯碗上蛊术

蛊术

敲动的,是在施毒,急须向主人问道:“食内,莫非有毒吗?”一经问破,可免受毒。

(3)携同大蒜头出行,每饭,先食大蒜头,有蛊必吐,不吐则死,主人怕受连累,当然不敢下蛊。

(4)大荸荠,不拘多少,切片晒干为末,每早空心白滚汤送下(以二钱为度),纵入蛊家,也可免害

(5)蛊之由饭酒中毒的,分外难治,故出外宜以不饮酒为原则。

解除毒蛊的方法,最普通的,是用雄黄、蒜子、菖蒲三味用开水吞服,使之泻去恶毒。金蚕,最畏头嘴似鼠,身有刺毛似蚝猪箭的刺猬,故刺猬是专治金蚕蛊的特殊药品。其他如蜈蚣、蚯蚓,每每也可以治蛊。

情蛊:苗族特有的『情蛊』又名情花蛊,是苗族女孩子特有的,用“心血”加“蛊”练成,每日以心血喂养,十年得一『情蛊』,此『情蛊』可下在饭菜中,也可下在服饰上,苗族女孩子都以此『情蛊』下在自己的情郎身上。”每月『情蛊』会发作一次,那种感觉应该是撕心的。中了『情蛊』的人如果不吃解药的话,在『情蛊』发作的时候,大多数人忍受不住痛苦,自杀了。

血婴蛊,相似于降头术里的养小鬼,但比降头术中的残忍许多。首先,要有一个一出生便夭折的婴儿,但哪里会有那么多一出生就夭折的婴儿呢?不可思议,一些不怀好意者,是如何让婴儿一出生就“夭折”其次,有了婴儿之后,要一个未满十五的处女,用她的血,来喂养这个婴儿,等到婴儿能够睁开眼睛后,把处女做成”活蛊“,使之成为婴儿生长的“培育皿”

(何谓活蛊,就是活活的把人做成一种蛊,拿来养活或者炼制另一种蛊)直到婴儿能够完整被炼蛊人所操控,发出第一声啼哭声为止。那么那个活蛊,就会被那个婴儿(这时分曾经不是婴儿了,有婴儿的外形,可力大无量,一口利牙)活活吃掉····

很多地方提到“血婴”,大家或许有点懵,那是什么东西?其实血婴望文生义,血养的婴儿。只不过弄一个血婴,关键几条人命··所以一旦要用到血婴,那么那个蛊术或者降头术,都是有极大的反噬的风险的。

我曾经听说过关于血婴的故事,是一个女神婆的大徒弟,后来嫁去了另一个寨子,由于本人的孩子夭折了,她便有点疯了,拿本人的孩子,炼成了血婴,害了寨子里好多人···

中国民间,有一个口头语叫“整蛊”,是用来形容遭到别人无端的作弄、伤害。蛊是中国巫术中的一种,以云南苗疆最盛,也最神奇和负有盛名。据说中了蛊术,就必须听命于放蛊人的差遣,并定期回到施蛊人那里服用特制的解蛊药,续命一年。也只有施蛊者帮你拔除蛊毒,才有可能摆脱蛊毒的残害。

有关放蛊的传说,大多来自云南边境,以苗女的善于放蛊最为闻名。而一些苗人也只是听说有放蛊这回事,大多未亲眼目睹过。传闻最多的是边境的野人山,那里地形险要,峰峦叠嶂,山上的人与外界极少接触。直到今天,这里还流传着许许多多怪异的故事…

有一个贫穷的苗族青年,四处流浪去找工作,而不愿待在家里过苦日子。那一年正碰上农田欠收,极少人请雇工。有一天,他来到边境的野人山,向一户人家借宿。这人家有个美丽的女儿,看上他忠厚老实,便招他入赘,留在山上干活。每日,青年下田干活,女子在家编织。两口子的感情非常好。就这样好几年过去了,青年也渐渐忘掉了家乡

有一天,青年正巧在田间干活,一个老和尚刚巧经过。他抬起头跟老和尚打了个招呼,便低下头继续干活。老和尚却诧异地打量着他,上前说道:“年轻人,恕我直言,你是否遇上了什么不好的事情啊?”“不对,我看你的脸色就知道了,你是否在这山中居住?”青年便把他离家到此,娶妻定居之事告诉了老和尚。和尚点点头,说:“我有一事相告,不过你千万要镇静,否则会招来杀身之祸。你的妻子甚是古怪,你若不信,今晚你可假装睡着,偷看妻子在做何事,明天上午我在这儿等你。”

这青年虽然不太相信和尚的话,但还是决定偷看妻子会做些什么事。深夜,身畔的妻子似乎睡着了。当他蒙朦胧胧,正要睡去之际,听到妻子轻轻唤他数声,他假装睡着了,不予回答,妻子便坐了起来,悄悄下床。青年轻睁双眼,偷偷窥看妻子。只看妻子坐在梳妆台前梳头画眉,打扮妥当之候。脚不动,身不摇,人便飞出了窗外。青年忙起身到窗口外一看,不禁魂飞魄散。

原来外面空地有一颗大榕树,树的周围有数十颗人头在飞舞,人头上的双眼在黑暗中发出碧绿的光。青年倒回床上,因惊恐而一夜未睡。快天亮时,妻子又飞了回来。良久,青年听到妻子走出户外,不久又听到她切菜做饭的声音。等到妻子来叫他去吃早饭,他推说不饿,便飞也似的跑到田里,一看见和尚便跪倒在地,磕头如捣蒜地请他救命。

和尚说:“我也无法救你,不过你若是想暂时离开此地,我倒有个办法。你只消说思念父母,想要返乡住一段时间,她必会答应的,不过她会与你约定一个回家的期限,期限一到,你一定要赶回来,否则性命不保。这是你最后的一线希望。”

青年无可奈何,也只能如此了。回家后,他便恳求妻子,让他回乡探望双亲。这苗女起初不答应,但禁不起他的一再请求和保证,便答应让他回家。相约以一年为限,一年之内一定要赶回来,临行时苗女送他许多金银珠宝,然后依依不舍地挥泪而别。青年在父母的家中时间过得飞快,一年的时间就快到了,双亲催促儿子赶快启程。青年想到这可能是永别,便迟迟不肯动身,直到期限逼近,才匆匆上路。到了野人山麓,呼闻雷声,接着暴风狂至,青年只得在山脚下避雨。不料雨越下越大,又引起山洪爆发,去路被阻挡了,他心急如焚。待雨稍停,便不顾一切地赶路,爬山涉水,不胜其苦。

青年正走着,乎觉腹中绞痛难忍,四肢逐渐涨大。在接近村落,摇见家门,他终于不支倒地,痛苦死去。这时,苗女也正在家中焦急地等待,她对丈夫下了蛊毒,眼看时辰将近,她拿着解药走出门探望,可是,她看到的却是丈夫的尸体。她虽然伤心,却又感到安慰,庆幸丈夫并没有辜负自己。于是她拿出毒药,在丈夫身边服毒自尽。村人见状,便在村便把两人合葬了。

“蛊”究竟是什么东西呢?据记载,若是谷子存放太久,谷子表皮变成一种飞虫,这就是蛊了。在《左传》昭公元年中写道:“谷之飞,亦为蛊。”这种飞虫,应该是没有毒的。而用来害人的,是由人工培养出来的一种毒虫。这毒虫培养的方法是:把几百种毒虫放在一个容器,不喂它们东西,让它们彼此互吃,到最后剩下来的那一只,便是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