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林肉羊高效养殖技术
12651100000006

第6章 养羊的场舍与设施(1)

§§§第一节羊场场址选择与布局

一、场址选择

(一)地势应高燥向阳

因为羊喜干燥温暖的环境,一旦饲养环境过于潮湿,容易对羊只的繁殖机能、生长发育、机体健康以及产品质量等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应在地势较高、南坡向阳、排水良好和通风干燥的地方选建羊场。切忌在山洪水道、低洼涝地、冬季风口处建场。

(二)保证草料水供给

应充分考虑草料水的供给和放牧条件,这是发展养羊生产与当地生态环境和生产系统相适应的基础。例如,受季节性生态变化的影响,在我国的北方牧区和农牧结合区,需要有足够的打草场和四季牧场;南方有大面积人工草场的地区和草山草坡地区,要安排合理的轮牧草场。以舍饲为主的集中肥育肉羊产区、垦区及农区,应保证饲草料的来源或建有充足的饲草料生产基地。切忌在水源不足或受到严重污染的地方建场,以泉水和深井水作为肉羊的饮水最好。

(三)要适应生产用途的特殊需要

集中肥育羊场或种羊场,宜建在气候温和、饲草料资源丰富、地势较为平坦及具备屠宰加工条件的地区。北方垦区的羊场宜选建在垦区中心地带,因为这一地区羊群多以补饲农副产品和农田茬子地放牧为主;而平原农区的羊场则宜建在林带附近,既防止热天烈日曝晒又有利于采食树叶;高寒山区及草原地区羊场的建设,要尽量避开灾害性风沙冰雪的侵袭。因为目前我国南方饲养山羊多于绵羊,属于正在发展的养羊新区,为了防止潮湿气候所造成的各种不利影响,尤其是腐蹄病和寄生虫的危害,应选在低山丘陵区或中高山区建场。

(四)交通与通讯便利

从有利于商业性生产活动的角度看,羊场距离公路、铁路等交通干道应较近,以保证交通运输的便利;但从羊场防疫的角度考虑,应注意与附近单位、居民点和其他畜群保持一定距离。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新技术与新机具的应用越来越广,国内外合作也越来越多,所以良好的通讯条件和充足的能源供应显得越来越重要。

(五)要全面考虑发展计划

为了便于确定生产方向和扩大生产规模,羊场的选址既要与养羊业发展总体趋势和生态环境相适应,又要与当地畜牧业发展规划特别是畜禽品种区划相一致。因此,羊场应在主要发展品种的中心产区选建,以利于就近组织生产和推广。

二、羊场整体布局的原则

在改造旧房舍为羊场或设计新上羊场时,必须按照既定的总体规划来安排各种羊场建筑与设施,做到规范有序和布局合理。

(一)功能分区要合理

生活区、管理区、生产区和隔离区四部分是规范化的羊场应包括的基本区域。通常,在地势较高的上风头处安排生活区,全场的其他房舍在生活区都能望到是最好的,其中住房和办公室的朝向要利于遮阳(热带地区)或采光(寒冷地区)或避开风沙侵袭,距离场外大道应保持在40~50米;一般在地势较低的下风头处设置隔离区,是场内污道的走向,以防止疾病的传播或逆向污染。

(二)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羊舍等建筑物距离生活区应较近,以方便工人上下班步行。羊舍通往草料库、牧地等设施的交通也应以方便为宜,但为了利于防火,还应保持一定距离。

(三)羊舍排列利于生产操作

生产区内建有的各种用途羊舍既要根据羊只的用途符合顺序操作的要求,又要保持适当距离以利于通风、防疫等的需要。例如,羊场的羊舍一般分为种母羊舍、种公羊舍、羔羊和育成羊舍、肥育羊舍等四种。从生产操作角度考虑,种母羊舍与羔羊舍(或产羔舍)要相邻;种公羊舍应离人工授精室近一些,但与种母羊舍最好保持一定距离。

(四)要考虑全场的美观

要适当种植一些花木于生活区,生产区为了既遮阳又美化,可种植一些乔木。要在难看的物件以及粪肥前面种植一些灌木,作为屏风遮掩,或者将其隐蔽起来。房舍、围栏等要经常进行维修,要保持通道、院落、羊栏等的清洁。

§§§第二节羊舍建造

圈养羊的羊舍建设与放养羊的羊舍建设有不同的目的。作为供羊群休息睡眠场地的放养羊的羊舍,一般都没有运动场地,因为羊群在放羊时可以得到足够的运动。而对于圈养就要求应有一定面积的运动场地,否则,生性活泼好动的羊在过小的活动空间里,得不到足够的运动,就容易影响羊群的正常生长,甚至会给羊群带来一系列的疾病。

为此,圈养羊不仅要具备保暖性强、舒适、干燥卫生、通风良好的休息睡眠场所,还要在羊舍外修建一个运动场地,面积应大于羊舍面积2~3倍,以便于羊群进行日光浴和活动,保证羊群的生长和健康需要。同时,在建造羊舍时要综合考虑饲养规模、资金状况、存栏羊只的数量、当地资源条件等,以降低生产成本,真正达到肉羊的高效生产。

一、环境要求

尽量满足羊对温度、湿度、空气质量、光照、地面硬度及导热性等各种环境卫生条件的要求,羊舍的设计应兼顾既有利于冬季防寒,又有利于夏季防暑;既有利于保证地面柔软和保暖,又有利于保持地面干燥的要求。

(一)羊舍温度和湿度

羊舍应保持干燥,地面不能太潮湿,空气相对湿度应低于70%。

产羔舍在冬季的最低温度应保持在10摄氏度以上,普通羊舍冬季最低温度保持在0摄氏度以上,夏季舍温以不超过30摄氏度为宜。

(二)通风与换气

具备良好的通风换气性能是封闭式羊舍的必要条件,以保证能及时将舍内污浊空气排出,保持空气的新鲜。

(三)采光

通常,羊舍的高度、跨度和窗户的大小决定了采光的面积。在气温较高的地区,过大的采光面积不利于避暑降温;而在气温较低的地区,较大的采光面积有利于通过吸收阳光来使舍内温度提高。

所以根据采光要求,窗要向阳,窗的面积应占地面面积的1/15,距地面高1.5米以上,防止羊体直接受到贼风的袭击。

(四)长度、跨度

要根据所选择的建筑类型和面积来确定羊舍的长度、跨度和高度。一般情况下,单坡式羊舍跨度为5~6米,双坡单列式羊舍跨度为6~8米,双列式为10~12米;2.4~3米为羊舍檐口的适宜高度。

(五)羊舍地面

羊舍的地面比舍外地面高出20~30厘米为宜,且为了利于排水,要铺成缓坡形。通常以土、砖或石块铺垫羊舍的地面,饲料间地面可用水泥或木板铺设。

二、羊舍要求

按照工厂化生产模式,不同年龄、品种、性别、体况的羊在圈舍养羊技术下要进行分舍、分栏饲养。

(一)成年羊舍

成年羊舍多为对头双列式,中间带有走廊。设计面积时,一般按照成年母羊每只面积为0.8平方米设计,成年种公羊每只面积4~6平方米,哺乳母羊每只按面积2平方米设计。

(二)产房

产房的大小要根据羊群大小和成年母羊的只数来确定,通常都设在成年母羊舍的一头。如果按100只母羊计,产房面积最低不能少于30平方米。要在产房内设产羔栏,其数量是母羊数量的1/10,还要设置双羔栏和单羔栏。双羔栏每栏为2.2平方米,单羔栏每栏为1~1.2平方米。

(三)青年羊舍

断奶后至分娩前的羊在青年羊舍内饲养。这种羊舍在生产上没有特殊的要求,所以通常设备简单,可采用单列式,舍内设置与母羊相同的颈枷。青年羊舍每只按面积0.6~0.7平方米设计。

三、羊舍结构要求

依据养羊的不同方式,来确定羊舍的类型,通常按屋顶可分为单坡式、双坡式和拱形等;根据通风情况分为敞开式、半敞开式和密闭式;按平面分为直角形、长方形和半口形等。

(一)长方形羊舍

这种形状的羊舍在我国被普遍采用。羊舍呈长方形,屋顶中央有脊,两侧有陡坡(两出水),又称为双坡式。以砖、石、土坯结构筑成墙壁,在南墙上设置门,通常门宽2~3米(双扇门最好),北墙和南墙都设有窗,南墙上的窗子数量多,面积大,北墙设一两个小窗口即可。

这种羊舍,冬天向阳、背风,比较暖和;夏季能透光、通风,比较凉爽,对羊的健康生长比较有利。如果羊场以舍饲为主,羊只多在运动场和舍内活动,舍内要有固定的草架、饲槽、饮水槽。如果是双列对尾式羊舍,则走道、饲槽等应靠两侧窗户;若羊舍为双列对头式,则中间为走道,走道两侧修建固定式饲槽。

(二)棚舍结合羊舍

可将这种羊舍大致分成两种形式,一种是利用原有羊舍的一侧墙体,修成前面敞开、三面有墙的羊舍棚,平时只在棚里过夜,到冬春产羔期再进入羊舍。另一种是向阳通风面为1.0~1.2米高的矮墙,矮墙上部敞开,其余三面有墙,外面作为运动场的羊棚。

(三)楼式羊台

这是楼式结构的羊舍,楼台离地面为1.8~2米高,楼板大多用竹条或木条铺设,有1~1.5厘米的间隙。木条必须宽窄、厚薄均匀、面平,结实,如果用竹片应将竹节修平。楼式羊舍适于温暖潮湿的气候特点,其优点是通风好,干燥清洁,羊只与粪便接触不到,有效避免了寄生虫的相互感染,也使羊只的发病率得到减少。造价高,投资大是这种羊舍的缺点。为了经济一些,最好将楼式羊舍靠山修建或利用废旧房屋改建。

(四)农膜暖棚式羊舍

北方寒冷地区适合用这种羊舍。用有三面墙的敞棚圈舍做基础,在距离棚前房檐的2~3米的地方建一个矮墙,高1.2米左右。矮墙中间留一个舍门,宽2米左右,在棚檐与矮墙顶端之间支撑上木杆,再将农膜覆盖到上面,并用木条进行固定,为了防止透风,可用泥土将农膜与棚檐和矮墙的连接处压紧。也可用两层薄膜覆盖,用木杆将底下的一层薄膜撑起展平,用竹片在上面支成一个中室,成拱形构造,约50厘米的拱高,利用中空层形成保温层。

用门帘遮挡舍门,要留一可关可开的进气孔在墙上,东西两墙都要有,位置约在距地面1.5米处,在棚顶最高处也留两个可调节排气窗,大小与进气孔孔径相当。在气温降至0~5摄氏度时,这种暖棚的棚内温度能比棚外的温度高5~10摄氏度;气温降至-20~-30摄氏度时,棚内温度能比棚外温度高20摄氏度左右。

它利用了白天太阳能的蓄积和畜体自身散发热量的原理,达到了保温防寒的目的。在暖棚舍养羊,要根据舍内的温度对进气孔和排气窗进行随时调节。要在羊出棚前将进气孔、排气窗和圈门打开,以使舍温逐渐降低,当舍内外气温大体一致时,再让羊出棚,否则舍内外温差过大,容易引起羊只的风寒。由于农膜容易被损坏,要注意时常观察修补,及时清除舍内的粪便,勤垫干土,以保持舍内的干燥清洁。

(五)简易羊舍

舍墙用泥土筑成或石块砌成,围墙用土石筑成,三面有墙,一面敞开;或四周用泥土筑墙,舍顶用茅草或其他避雨物覆盖,筑1.2~1.5米的半墙于向阳面,上面敞开。这种羊舍的优点是建筑简便,结构简单,投资较少,经济实用。光线充足,夏季空气流通良好,舍内凉爽。缺点是易受风雨侵袭,坚固性差,冬季较寒冷。

(六)山区、高原区在土崖处挖窑洞

这种羊舍冬暖夏凉。

(七)农家羊舍

可在夏秋季用铁丝网、木条、木棍等围成一个圈,只要羊钻不出来即可,圈内建一个能遮雨的上盖,冬春季再建一个能遮雪、四周不透风的简易小羊舍;也可利用空猪圈、旧屋等改建而成。这种羊舍适合于规模较小的饲养。

四、建造要求

(一)地基

土地干燥、坚实,可利用天然的地基。如果是疏松的黏土,需用砖或石块将地基砌好并高出地面,地基80~100厘米深。墙壁与地基之间最好要有绝缘防潮的油毡层。

(二)建筑材料

羊舍建筑材料要就地取材、经济实用,但要保证羊舍坚固耐用,使用寿命长。砖瓦、木材、石头、土坯、树枝和芦苇等都可以作为建筑羊舍的材料。规模较大的羊场和有条件的地方,可建造坚固的永久性的羊舍。

为了防雨水冲刷,用土坯建造的羊舍,应先用砖石垒砌1米高左右的墙基。建舍要量力而行,固定资产投资应尽量压缩,不能盲目建造高标准的羊舍,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或投资过大。不同气候条件下的羊舍应考虑其抗灾能力,以减少羊舍被破坏或不适宜所带来的损失。例如,北方气温低的地区,羊舍墙壁应适当加厚;多风沙的地区要在舍门窗上加盖板;盐碱度大的地区应特别注意墙基的防腐性应特别注意;夏季高温强日照辐射区,应设置遮阳物于运动场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