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林肉羊高效养殖技术
12651100000001

第1章 肉羊养殖概述(1)

§§§第一节肉羊的生物学特点与行为习性

不管是舍饲还是放牧,肉羊个体或群体活动都有其一定的规律性。只有了解和掌握了肉羊的生物学特性、行为特点和活动模式,才能更好提供各种条件和设施,以适合肉羊个体或群体习性的特点。

一、生物学特点

(一)怕热易惊,性情温顺

羊一般不怕冷,但怕热,喜欢湿润、温暖的气候,懦弱、胆小、容易受惊。母羊的母性较强,性情温顺,易调教。公羊的雄性强,有悍威,喜抵斗。

(二)腺体发达,嗅觉灵敏

羊的眼球位于头部最外端,瞳孔大,呈水平状,因此具有开阔的视野(190度~306度),但三维立体视觉比较差。运动中的羊为了看清物体,通常需要停下来仔细端详。羊喜欢光亮处,对光线反差很大的景象和阴影都有恐惧感。它可以对色彩进行区别,但远没有人的色彩知觉强。羊有很灵敏的听觉,如果遭遇突然的犬吠声或其他大叫声,会使其陷入难以平静的恐慌中。

羊有非常发达的嗅觉,远胜于人类。它们辨别植物种类和饮水的清洁度就是靠嗅觉,母羊靠嗅觉识别羔羊,公羊若要找到母羊,主要也是通过嗅觉,而视觉与听觉仅起辅助作用。在生产中,如果将寄主母羊的尿液涂洒在羔羊身上,则寄养容易成功。在羊相互交流方面,触觉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吃奶前,羔羊用头撞击母体,母羊即开始泌乳;成年羊间的相互交流也需通过触觉进行。据相关报道,山羊能对苦、咸、甜及酸味进行区分,尤其对苦味有特别的耐受力。

(三)适应性强

羊比其他家畜的适应性要强,但品种类型及分布区的自然条件不同,其适应性也会有所不同。如细毛羊不适应湿热环境,却对干燥的环境比较适应;早熟长毛种绵羊不耐干旱及缺乏多汁饲料的环境条件,但抗湿热环境的能力较强,而且可以抗腐蹄病;山羊体质强健,对各种恶劣的环境和气候都可以适应,在寒带、温带、暖湿带的沟壑、盆地、高山、丘陵、平地等都能适应。

(四)有较强的抗病能力

羊疾病少,抗病力强,一般不易发病。不像其他家畜对疾病比较敏感,羊得病往往到很严重时才会有症状表现出来。如果出现对精料、多汁饲料不积极采食,不反刍,不饮水等现象,都是初发病的征兆,饲主应留心注意,细心观察。

(五)繁殖力强

羊是多胎动物,大多数品种都能两年三胎或一年两胎,通常每胎可产1~3羔,故繁殖率高,繁殖周期短,非常利于扩繁增群,加快发展。

二、行为习性

(一)合群性强

羊性喜群聚,只要有领头羊先行出圈、入圈、饮水等,便会有其他羊尾随而来。因此,易于人工养殖进行驱赶。

(二)采食性能广、耐粗饲

羊齿利嘴尖,上下颚强劲,唇薄灵活,食用的植物种类很广泛。

它既能啃短草,也能采食各种农副产品与天然牧草。树叶、野草、农作物秸秆、茎叶、糠秕、籽实等都是可以被羊利用的好饲料。作为草食为主的动物,羊如果只吃草,也可以保证其生长;如果喂过多精料,而吃草量不足,则会引发其消化器官的疾病,使粪便变形;如果一次吞食的饲料过多,甚至还有可能导致其死亡。

(三)消化吸收能力强

羊有瘤胃、网胃、重瓣胃、真胃四个胃,有较大的胃容量,约占消化道的2/3,属于反刍动物。瘤胃能将饲料中50%~80%的粗纤维分解掉,使其变成易消化的低级挥发性有机酸和碳水化合物;并能合成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12和维生素K,且能将非蛋白质含氮物质合成质量高的细菌蛋白冶。羊的第二个消化特点是小肠很长,其肠道的长度是体长的20倍。小肠内的脂肪酶、转糖酶、蛋白酶能将细菌蛋白冶分解、吸收,构成绵羊的蛋白质。羊的消化道能将食物充分消化吸收,有很高的饲料消化吸收率。

(四)爱清洁

羊非常爱清洁,通常在采食前总要先用鼻子闻一闻,靠灵敏的嗅觉分辨食物的好坏。它们往往宁可挨饿也不愿吃被践踏、污染、有异味、怪味、霉烂变质的草料;也不会饮用不洁的水。因此,一定要保证饲喂羊的草料、饮水的清洁新鲜。

(五)喜欢干燥,厌恶潮湿

羊喜欢干燥的生活环境,通常情况下,舍饲的羊站立或休息时都喜欢在地势较高的干燥地方。如果让羊在潮湿低洼的环境里长期生活,往往容易使其感染蹄炎、肺炎及寄生虫病。所以,应在排水畅通、地势高、背风向阳的地方建设羊舍,羊舍内还应建羊床(羊床可距地面10~30厘米),以防潮湿,可供羊休息。

§§§第二节肉羊的生产性能

(一)屠宰率高,肉质好

肉羊有很高的屠宰率,通常都在45%左右,最高的甚至可达60%;肉羊的肌肉丰满,肉质好,柔嫩多汁,含有较高的赖氨酸与精氨酸,脂肪中的胆固醇含量低。

(二)生长速度快,消耗少

肉羊的生长发育比较快,特别是羔羊在断奶前的生长速度最快,日增重平均在200克左右,而且消耗的饲料很少,每日只需0.2~0.4千克的精饲料,0.4千克左右的优质青干草,精料重比可达到2:1。

(三)板皮质量好

一般情况,肉羊的毛都比较稀且粗,产毛量不多,但板皮比较厚,而且质量好,均匀而富弹性。如马头山羊、波尔山羊以及小尾寒羊等都能产出上等的羊皮。

(四)综合经济效益好

肉羊的饮食以草为主,辅以精料;简单的羊舍构造,并不需要复杂的机械设施,所以投资少,饲养成本低,见效快;羊肉及羊皮价格稳定,有良好的市场销路。因此,肉羊养殖既适合一家一户分散饲喂,又适合大规模、工厂化经营,都可以获得稳定的收摄氏度。

§§§第三节我国养羊业现状及前景

我国有悠久的养羊历史,且有丰富的品种资源,居世界之首的羊只存栏量,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但我国的肉羊发展起步较晚、基点低,和先进国家的差距较大,这些也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当前我国养羊业的首要任务就是怎样正确认识生产现状,解决存在的问题,将发展潜力更好地挖掘出来,以促进肉羊生产健康、快速地发展。

一、我国羊肉生产现状

(一)传统的羊肉生产方式占主导

归纳起来,可以将国内外的羊肉生产分为两种方式:一是羊肉生产主要利用地方绵羊、山羊进行,当年的羔羊当年就可以屠宰,还有一些无繁殖力或老龄的羊经过短期育肥后屠宰;二是在引进的繁殖力强、产肉性能好的绵羊、山羊品种之间进行杂交或将引进品种与本地品种进行杂交生产肥羔。

国外主要是采取第二种方式进行羊肉生产,而我国以第一种方式为主。第二种生产方式的季节性比较明显,多为屠宰大龄羯羊和老龄淘汰母羊,羊肉的质量并不高,羔羊肉的产量也比较少。虽然有较多的饲养数量,而且分布较广,但一般都是分散饲养,规模化饲养很少,全舍饲较少,多以放养为主,导致不能在养羊生产中推广、普及和应用科学技术,而只能按传统的一把草冶饲养法和靠天养羊冶的观念,从而使养羊业的快速高效发展受到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