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如何淡定(禅·心灵·灵性)
12648100000010

第10章 吴哥之殇

北国之春,南国深夏。

呼吸着吴哥的空气,在吴哥的山水中行走,犹如触摸吴哥悠远的历史、吴哥幽古的时空。

那些微雨的清晨、微云的傍晚,吴哥的桥,或者说行道,枕着岁月的沧桑。那里,静水无言,但我,却感受出了其中的酸楚,泪与汗。

谁能说,当年,这里没有白骨作垫,不是血肉为浆?

行道下的幽深静水,在我的眼前,映现了千万暹粒勇士的雄姿。他们身穿盔甲、手握剑戟,喊杀声惊天动地,尘土飞扬,遮天蔽日。

有人问我:这条行道,走过了多少人?我回答他,这条道被人走了多少年。他惊奇地问我:为什么其中400多年没人走?是啊,为什么?但确确实实是这样,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历史的故事,可以让你一时熙熙攘攘,也可以让你顷刻寂寂无声。

从行道步入吴哥的建筑核心,默默地坐在某个窗口幽古的石上。没有刻意地选择那里,也没有刻意要沉思些什么,就这么待着。陌生游者的相机闪光,似乎提醒我,我该在这里做点什么,才能更圆满地前来,更圆满地走。于是,我也用相机照了一些后无来者的雕刻。奇妙的是,被照的雕像,我与之有着似曾相识的感觉。莫非多少载来,我曾于此出入过?或者,我就是其中的一员工匠?

一殿一殿、一巷一巷、一步一步地行进,我似在打开一朝一朝、一代一代悠远的历史。吴哥的创建者,他是否会想到,是否愿意去想,多少年后,他的生命杰作,他的灵魂丰碑,会是今天这样乱石横陈、乱草丛生?

站在吴哥的最后一殿,回想着最前面的一殿,想象着千百年来,纷纷扰扰于其中的芸芸众生,他们从吴哥获取了什么?他们为吴哥付出了什么?他们都别了吴哥而去,或为尘,或为灰,迹不在,影不留,包括那堪称伟大的吴哥创造决策者。

我不是一个凡事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探询者,更不是一个有求必应的答案提供者。有时候,我常想,问题本身就是答案。走在吴哥,谁都会这么问:谁的力量成就了吴哥?在我认识的人中,有人说,是政治的力量;有人说,是军事的力量;有人说,是爱情的力量;有人说,是孝心的力量;有人说,源于私欲与虚荣。但就是没有人说,是宗教的力量。带着这个问题,我曾试图寻求神佛的答案,但他们没有给我明确的启示。我只看见,神微笑着,佛微笑着,在日升月落、月升日落间。这没有答案的答案,这不是答案的答案,让我忽然想到,这也许就是为什么,政治,没有保住吴哥王朝;军事,没有挡住暹罗军队;爱情,没有保全嫔妃们的宫室;孝心,也没有使帝王的父母寿命长生、居所不坏;而私欲与虚荣,更没有使吴哥于完好不坏、历久长新。但宗教,做到了吗?宗教,也没有做到。可宗教,事先就告诉了我们这一点:无常永远,没有永恒。因此,宗教,我又觉得,在这点上,它又似乎做到了什么!

此次,陪同我们走在吴哥的,不是导游,而是司机。谈起吴哥的历史,他既自豪,又悲哀。谈到吴哥的今天,他既充满失落,又满怀希望。他没有忘记告诉我,数百年来,柬埔寨的历史就如吴哥的岁月一样,充满火药,充斥着哀伤。是啊,走在吴哥的腹地,没手没脚的人们排在路边,以演奏传统音乐乞讨。据说,他们就是地雷的产物。

别离吴哥回暹粒的路上,望着路边零星的苍老大树,零落的历史遗迹,我在想,虽然历史与时空不可能循环反复与轮回再现,但我还是希冀吴哥那过往的璀璨与辉煌能够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