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话中国历史——司马锐中华史
12647000000002

第2章 中华民族

中国人有很多头衔,诸如华夏人、汉人、中华人,那么这么头衔都是哪来的呢?哪一个又是最正确的称呼呢?想解释这个问题这就有必要人类的起源说起。

从现代人的线粒体发现现代人类起源于十万年前的非洲,而类似北京猿人之类的早期人种很早就灭绝了,在最近一次的冰川时期,10万年前至4万年前之间的人类化石出土断层可以证明,这一时期整个亚欧大陆完全没有古人类生活的痕迹。

在十万年前棕色人种最早离开非洲,4万年前,棕色人种占领整个东亚大陆,创造了中国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形成了山顶洞人。八万年前黄白种人离开非洲,4万年前黄白种分离,黄种人向东发展,达到东南亚。1万年前,小冰河期结束,使得黄种人大量北上,战胜棕色人种,形成了古苗人。棕色人种被迫北迁,形成阿尔泰民族。5000年前白种的印欧人的一支——吐火罗人东迁战胜了古苗人。古苗人一分为三,一部分西迁,与游牧民族形成羌人,一部分南迁与南方的苗人一起称为三苗,还有一部分东迁,形成东夷人,后来都并入华夏人,吐火罗人带来的是文化,东夷人提供了人口基数。夏、商、周都是来自中亚的白种的吐火罗人建立的。这个时期正是印欧人的迁移把美索不达米亚的文明传播向全世界的时期,吐火罗人就是这些文明的首批受益者。

前秦时古苗人的后代秦人成功逆袭,吐火罗的华夏正式结束。建立汉朝的刘邦,本人是楚国人,楚国是蚩尤一脉的古苗人嫡系后裔建立的。楚国文化和中原地区的华夏文化是不同的,楚人建立的汉也是以楚人文化为中心建立的,汉初政治上的指导思想是黄老之术,黄是依托,老是老子,老子就是楚人,所以汉人就是楚人。孟子说楚语好像鸟语,楚国人说的这个鸟语就是汉语。秦汉的专制让中国人的思想一头扎进了死胡同几千年都出不来。司马迁之流为了配合统治者愚民,在他神奇的笔下把的夏、商、周这些外来的入侵者安排成和汉人是同族,是为了维护统治者的需要。

而进入帝国的秦汉对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激起了北方民族世世代代的仇恨,这些阿尔泰民族选择了对汉人进行复仇。阿尔泰三大民族,匈奴是白种人,通古斯人和蒙古人是棕色人种。匈奴是突厥人的祖先,鲜卑人和契丹人与蒙古同族,金人和满人则是通古斯人。因为阿尔泰民族起码是10000年以前就跑到北方了,而炎黄的时间是5000年前,所以他们之间不可能有联系。

魏晋南北朝几百年连年战乱,大量北方人口逃难到南方,三国东吴的孙权执政时南方才开始大规模开发,历史上才有了后来南方经济的繁荣发展,而在这之前广大南方是没人居住的荒蛮之地。西晋诸王的自相残杀给了阿尔泰民族复仇的大好良机,最后被鲜卑人建立的北魏统治。隋唐的皇室就有着鲜卑人的血统。李渊是西魏弘农太守,鲜卑大野氏人李初古拔的后代。唐朝的崛起也是有新鲜的血液入住的结果。建立隋唐的游牧民族是汉文化的继承者,是全新的汉民族。

南宋末年蒙古入侵中国,这次与之前辽、金入侵时汉人政权保留南方的半壁江山不同,这次汉人的政权彻底灭亡了。崖山海战最后一只汉人武装全军覆灭,陆秀夫背着南宋最后的幼帝跳海,残余的10余万军民一起跳海殉国。宋灭亡后文化意义上的汉人也就没有了。蒙古人对汉人采取了一系列高压政策,蒙古人不允许汉族人参与科举,一直维持中国社会的士大夫精英阶层灭亡了,汉文明实际上就已经中断了。没有了文化传承也就没了灵魂,南宋之后的中国人只能称为伪汉人。

清朝时欧洲从工业革命中崛起,从小崇拜东方文化的英国人马嘎尔尼千里迢迢来到中国,结果被眼前的“文明古国”吓了一跳。清朝的官员可以从路边随便抓来百姓充当劳力,不但没有报酬还经常被毒打。其实这位英国朋友不知道,当时的中国人是已经被外族统治的亡国奴,满人统治者认为汉人只不过是自己的奴才而已。所谓的康乾盛世只不过是生存权的“盛世”,清朝盛行的文字狱根本不允许民间发表任何政治观点。《尼布楚条约》有满文、俄文、拉丁文三种文本,就是不见汉文的。清朝后宫里根本就没有汉人女子,别说妃子了连宫女都不要,倒是太监都是汉人。游牧的阿尔泰人经常骑马抢劫骚扰边界,因为头上留着大辫子,所以汉人称他们做“辫匪”,再后来了清朝时满族入侵者让中国人自己也留上了辫子,“辫匪”一词彻底作古。

所以实际上清朝是满族同化了汉族。

今天的中国人和古代汉人已经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民族。

元、清两次亡国的几百年时间导致大量的书籍被毁坏,今天中国的学者想研究学术上的问题只能跑到日韩去找中国的古书。韩国和日本对于汉文化的保留要比中国完整的多,他们也认为自己才汉文化的继承者,甲午战争时日本就打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旗号。

看过日本漫画的人都知道,日本人过七夕是相当浪漫的,而韩国的端午节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而这些节日都是源于中国的,但是在中国这些节日的具体内容形式早就随着蒙满入侵而失传了。还有更多的传统节日连名字都没人提起了。

日本的和服就是唐服,韩国的韩服就是汉服,而中国的传统服装早就失传了。1949年的时候,56个民族各选了一个代表在一起照相,代表56个民族是一家,结果其他民族都穿着自己的民族服装,唯独汉民族的代表不知道穿什么好,最后只能穿了一件西装。西装是哥特人发明的,衣服和裤子分开穿,而中国古代的服装都是一体的。

北方阿尔泰人的不断入侵造成了阿尔泰民族与汉人的混血。今天的北方人身材高大就是混血的结果,而逃难到南方的汉人因为地理的原因没有和北方的外族混血,所以他们在血统上最接近最初的汉民族。古代的时候汉语是八个音节,和今天的南方话同源,而今天北方的普通话的四个音节是北方阿尔泰语的统治者带来的。

因为元、清都是北方的阿尔泰民族建立的王朝,所以南方没有发言权,是北方的附庸。这就决定了北方人和南方人在观念上也不一样,北方人是统治阶级的后代所以思想积极,对社会有积极的认同感,而南方人是被压迫阶级的后代所以思想消极,对社会有低处的情绪。所以同样一件事分别发生在南方和北方情况则完全不同,比如在有人街上不小心散落钱,在南方就会被哄抢,而在北方就会有人帮着捡。

随着英国人的到来历史终于给了中国人一个契机,民主和科学经历了漫长的2500年前的终于传播到了遥远的东方。终于接触到外部文化的中国人恍然大悟,原来自己不是世界的中心,外面还有更大的世界。中国人开始重新定为自己的民族、思考自己民族的将来。随着大清王朝的倒台,对于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如何把全体中国人团结在一起便成了现实的当务之急。思考的结果一个全新的民族——“中华民族”闪亮登场。

想要弄清楚什么是“中华民族”,有几个概念是必须弄清楚的。古代说“中国”和“中原”是一个意思,古代的“朝”才是“国家”的含义。古代“中华”是个不确定大小的一个地理概念,而“中华”二字是汉朝以后才开始出现。“民族”一词,作为近代以来民族学的一个术语,是一个外来词汇,是在19世纪末叶从日本传入中国的,是指文化传统、思想观念、生活习惯相同的群体。在“民族”一词传入中国后,才产生了“中华民族”这个新词汇,所以“中华民族”是一个在近代出现的、相对于外国民族而言的政治概念。

“中华民族”一词,由梁启超首先提出,至今为止“中华民族”也不过存在了百余年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