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如何解脱(禅·心灵·灵性)
12630000000012

第12章 药师信仰是人间佛教的推进器

太虚大师说:“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

慧能大师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可见,人成,即完成了佛成的基础;净化的人之国的到来,即意味着净化的佛之国的到来。

药师信仰,即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信仰,立足于现世,愿景于来世。重视此岸,向往彼岸。认为,只有幸福的今天,才有美好的明天。明天是今天的水到渠成、必然结果。放弃了当下,把握不了当下,也就丧失了未来。

释迦牟尼佛说:“人生难得,佛法难闻。”药师佛对此作出了积极响应。因为人生难得,所以,药师佛誓愿让人生消灾延寿,争取幸福美满的极致。他启示我们,多生存一天,就多了一天的希望,在这一天里,我们可以做许多好事,积许多善功善德。也因此,于后生,多了一分把握,少了一分风险。因为佛法难闻,所以需要消灾延寿。消灾延寿,是为我们的闻法,创造更多的机会。因为闻法,我们生命的巷子尽头,才现开阔地,才有日月之光辉照耀。

佛教说,要应机逗教。之所以要应机,是因为有机之不同。我常想,实践人间佛教,药师信仰是很对机的。它不仅肯定了现实、人间、人的价值,还给出了消灾延寿的方法;它不仅肯定了有情众生当下幸福美满的重要性,也向众生指出了未来迈向极乐净土的光明之路。这光明之路就是药师法门,这极乐净土就是东方净琉璃极乐世界。人间与佛国、此岸与彼岸、现在与未来、可以一举两得,在药师法门中,得到了完美的统一。

佛陀之开悟,悟的重要理论之一就是四圣谛:苦、集、灭、道,即人生是苦,苦有原因,原因可灭,灭有方法。消灾延寿药师法门,就是为了验证这四圣谛,为了灭苦,可见,是非常契合佛陀本怀的大法门。这也是药师法门在巴利语系、汉语系、藏语系佛教中都普遍得到信奉与推崇的原因。而且这种信仰还盛传到日本、韩国等。

更应感恩的是,末学有幸住持颇有知名度的药师道场——福州开元寺。该寺已近1500年历史,自唐代以来,即为药师佛道场,配套构建了药师佛殿、药王菩萨殿、药上菩萨殿等,同时弘扬密教。因为密教而弘药师法门,还是因为药师法门而弘密教,史料不足,已不得而知。但可以确信的是,当时印度高僧般若恒罗在开元寺常住时,乃密教与药师法门并弘。也许,这就是开元寺后来一直秉承药师法门传统,并成为日本真言宗创始人空海大师与天台宗中兴祖师圆珍大师在中国学习之地的原因之一。及至近代,该寺宝松和尚大力弘扬药师法门,同时募建堪称国内最大规模的佛教医院于药师殿旧址,救济缺医少药的贫苦大众。后来,为祈祷和平,抗议战争,他自焚己身,惊天动地,以警世人,人们信为药师佛之再来。20世纪80年代,该寺住持提润法师继承宝松和尚遗风,弘扬药师法门,创办福建省佛教中草药门诊,以佛教中草药秘方救死扶伤,致力于筹备创办福建省佛教医院。其遗愿:希望开元寺光大药师法门,弘扬佛教医药传统。

虽生老病死,成住坏空,但苦集灭道,信解行证。从太虚大师到赵朴初居士,再到星云大师,从人生佛教到人间佛教,佛教在保持宗教神圣性的同时始终不忘关注人间社会。这正是药师法门的核心特色,它使有情众生不但未来得救——顺利无误地进入我们东方人最适合去的东方极乐世界,于西方极乐世界来去自由,而且于现实中得救——灾消寿延,获得人生的健康幸福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