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夫妻关系中的九根毒刺
12628300000007

第7章 恢复你们的默契——去理解对方

失去理解的婚姻将会怎样?

答案是它会变得很可怕很可怕。

如果婚姻中有任何一个人失去了对对方的理解,那么可怕的事情就会发

生。如同寒夜里的两盏孤灯,虽然看到对方的存在,却无法感受到他/她的温暖。自己又在寒风中摇曳闪烁,独自品尝着孤独和寂寞。关怀不在,共鸣消失,剩下的只有猜疑、敌意甚至对抗。虽然你们仍在婚姻之内,但心早已不知去向。这样,即使你们还有继续下去的勇气,也很难坚持长久。

这难道是你所期望的吗?

绝对不是。

所以,不要再相互隔阂,用你的心去理解他/她,用你的行为去靠近他/她,用你的爱去打动他/她,实现真正的理解,然后才能找到你们最大的幸福!为此你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你必须学会换位思考

试想,夫妻两个:一个整天在外应酬,一个全天在家照顾孩子。

在家的这样想:“我整天在家做家务,哄孩子,好累好烦,你整天在外吃饭、喝酒,还有……,我都不敢想了,唉,这样的婚姻,真的让我发愁。”

在外应酬的人这样想:“我整天忙这忙那,累死了,你在家里,哄哄孩子,做做家务,多轻松,还总要抱怨我,猜疑我,唉,真的好烦。”

如此下去,就只能猜疑越来越重。但如果你能够换位思考,情况就会有许多改变。丈夫想到妻子在家的辛苦,时常多一些安慰,闲时不是倒头就睡,而是帮着做一下家务,就可以化解妻子的许多忧虑;而妻子想到丈夫在外的辛苦,也不必在他刚一休息下来就急着让他帮自己做这做那,或者稍微晚一点回来就连续打电话去追问,这样当然就难免让早已疲惫不堪的丈夫心情更加糟糕。

我们必须拥有一种时时理解对方感受的能力。心理学上把这种认知对方感受的能力叫做换位思考。人与人之间的理解本来就难,再加上男人与女人有着天然的性格上的差异,如果不经常尝试着理解对方,很容易就会疏远。

婚姻中许多问题的发生,都在于缺乏这种换位思考所致。我觉得我很辛苦,你认为你也很累,既然都很委屈,那么为何不换个位置,都体验一下对方的感受,看看对方到底是不是真的辛苦?就算是经过这样的过程你还是不完全同意他/她,但有了这样一个反复地思考的过程,你就可以跳出自己的角度,从双方共同生活的角度去理解你们的分歧。你也许会发现,虽然他/她并不是完全正确,但至少有可取之处,这样你们就容易相互谅解,达成共识。

你甚至还可以尝试着从他/她的角度看自己,比如你把自己想像成他/她,然后看看他眼中的你是怎样的。这样你就更容易发现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如果你们两个都这样做,自然你们就可以更加完善,走得更近。

你必须多体谅对方的艰辛

每个人的生活都不易,若你不能体会他/她的不易,就很难理解他/她,更不要说产生共鸣。

一位妻子,没有吃过苦,没有社会经验,不懂得生活的艰辛,只是等待丈夫去赚钱养家,给她提供她希望的生活,却很少体会他的疾苦。而丈夫是从小在农村长大,生活很艰苦,再加上正处于事业的发展期,各方面的压力都很大,一时不能够满足她的期望,生活比较节俭。妻子却觉得丈夫不够爱她,为此经常与他闹情绪,要他做得更多。丈夫十分苦恼,本来他是十分爱她的,也明白她虽然闹情绪,并不是因为对他没感情。但由此带来的矛盾,却把两人搞得很不快乐。

妻子并不明白是自己把丈夫置于为难的境地,其实只要她稍微转换一下角度,考虑到丈夫的成长环境和所面对的艰辛,就可以理解他所承受的压力。

如果只想“我需要什么,我想怎样”就会自然地把自己凌驾于对方之上。结果是失去了沟通的平台,相互理解也只能成为奢望。所以,你必须多体谅对方的艰辛,如果只考虑自己的感受,只是要求对方按照你的意愿去做,他/她就可能会觉得无法满足你,会感到很累。他/她早晚会失去对你的热情,想各种办法来敷衍你。

你绝不能只要求对方去做,而忘记了去支持他/她

婚姻中最大的理解就是以实际行动去支持对方。丈夫在每天忙于工作

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操持家务更多的妻子做一些交流,晚归的电话,时常的问候,节日的共同劳作,共同教育子女,都是对妻子很好的关怀。妻子在以家庭事务为主的同时,也要多关心一下男人的工作生活。

一位丈夫是教授,妻子是一位很普通的技术人员。在别人眼里,他俩知识层次差别很大。别人就问他:“你们差别这么大,婚姻会幸福吗?”教授回答:“我下班时,她站在门前等我归来;我工作到深夜时,她会拿件衣服给我披上,然后轻轻地离开;我出差在外地时,她会天天打电话给我,叮咛我吃好睡好,更不要说,多年来如果不是她默默地付出,我也不可能有现在的地位。所以,我们很好,很幸福,这种幸福不是一般的夫妻所能够理解的,只有共同经历过才能体会到。”

在多支持对方的同时,还要少给对方增加负担。在主动付出的同时,另外一方面要减少自己的不合理的需求,少给对方添麻烦,如果双方都能这么想,那么夫妻关系一定会非常融洽。

你一定要学会用正确的方式交流

不正确的交流方式也可能使你们失去理解。

一位妻子抱怨说:“我又和他吵架了。有一天他回来晚了,我不高兴,闹了点情绪,结果他就说我疑心太重,说我疑神疑鬼,和他搞冷战。其实这完全是对我的误解。我真不是这样想,我只是那天多问了几句而已,平时都不是这样的。”

是什么造成这样的误解呢?也许就是她表现出的那一点点情绪上了。试想,当你面对一个人,他/她声色俱厉地对你说话,对你没有一点好态度,还要你做这做那,面对这样的情况,即使他/她说的是正确的,你会愿意接受吗?

所以,你一定要学会以正确的方式去与他/她交流,避免因为情绪化的语言、过激的言论造成你们之间的视角的转移,把原本对问题的关注转移到你和他/她情绪的对抗上来。多谈问题,多讲道理,少闹情绪,少搞对抗,相对而坐,把心里话说出来,心结解开了,理解也就自然加深了。

比如妻子见到丈夫迟迟不归,想问他,又怕他不高兴,这时可以委婉地问他:“这么晚回来,又加班了吧。”先让他觉得心里温暖,自然他就会愿意和你多讲。又比如丈夫对妻子无节制的购买衣服和化妆品感到不满,也不一定要严厉地对她说:“又乱花钱,以后不许再买了。”可以换一种方式:“你都这么漂亮了,还要买这么多吗?”对于这种说话方式,妻子一定会更愿意接受。无端的指责最容易伤害感情,话前三思,才能避免误解。

你必须学会平等相处

不平等的婚姻就不会产生相互的理解。因为你已经把自己放在了附属品的位置上。有了这样的前提假设,他/她就已经把你视为不能理解的人,再谈相互理解,自然就会很难。婚姻是两颗心的相互碰撞,若彼此眼里还保留着成见,又怎能谈到相互理解?如果不能平等地交流,那么即使你再努力,再投入,仍不能真正走进他/她的内心世界。

你也不能一味的忍让

理解对方不等于一味的忍让。

有人误以为,既然无法理解他/她,那就都让着他/她吧,这样我的婚姻该幸福了吧。让我多付出一点,来换回这个家的安宁。其实不然,一个人若得到太多,自己却从来没有体会过付出的艰辛,他/她就会觉得你的付出是很简单的事情。他/她不但不会珍惜你的付出,反而会更进一步,要你做得更多。这样的结果就是,你理解了他/她,他/她却仍然不理解你。

婚姻是双方平等的付出。你在理解他/她付出努力的同时,还要有意识地培养他/她理解你的能力。在你劳累的时候,让他/她为你分担一些家务;在你生病的时候,让他/她陪你去医院检查身体;在日常的家庭琐事中逐渐培养他/她关心你、体贴你的习惯。如果你总是什么都不让他/她做,他/她习惯成自然,在你需要的时候,他/她仍然无动于衷。这样的习惯一旦形成,要改就很难。爱不是靠单方面的付出来维持的,如果你想让自己的婚姻更加长久,就必须学会让对方理解支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