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人里”,指的是村、町、乡里等人烟稠密的聚居之地。)
关键词:泥田坊/袖引小僧/震震/日和坊/舞首/一反木绵/豆腐小僧/火车/小豆洗/狂骨/火消婆/发切/烟烟罗/网切/川赤子
①泥田坊
泥田坊(どろたぼう)是福井县传说已久的妖怪,主要分布于北陆一带。它居住在田地里,生前是个可怜的老农,没日没夜地辛苦劳作,好歹置下了一片良田。可他的儿子却游手好闲,花天酒地,把田地全卖光了。老农操劳一生却一无所有,为此愤恨不已,死后化成了妖怪“泥田坊”。出于农民热爱土地的本性使然,泥田坊固执地守护着自己的土地。如果田间有人劳作时偷懒,它会突然从田地里钻出来,大声吆喝着提醒人们要勤力工作。
泥田坊最明显的特征,是原本眉下的两眼已经退化消失,但其眉间另外长了一只眼睛,类似于三目童子和二郎神的天眼。此外,它双手都各有三根手指,这三根手指,是五个手指(即智慧、慈悲、瞋恚、贫贪、愚痴)中的后三个,即缺失了良性的智慧和慈悲,只剩下后面三个恶性的象征。
根据福井县当地居民的说法,当深夜独自一人路经某些田地时,常会遽然发现田亩的正中央站着泥田坊漆黑的人影。这个黑影一边不停地喊着“还我田来!”,一边向行人丢掷泥巴。这些泥巴相当腥臭,若是不幸被丢中的话,臭味将至少持续两三天才能褪去。
②袖引小僧
在日本,“小僧”的意思是小鬼、小家伙。引,是拉、拽之意。袖引小僧(そでひきこぞう),就是拉袖子的小鬼。它属于幽灵族的一种,头大身子小,常出没于琦玉县附近,是个喜欢恶作剧的妖怪,琦玉县的居民几乎无人不知它的大名。黄昏时分,如果穿着和服或者浴衣走在偏僻小路上,四周又悄无一人,被袖引小僧戏弄的可能性就相当大。这时会突然感到衣袖被人从后面拉了一把,但转过头却又看不见任何人的踪影。继续再走的话,又被拉,转身看,依然没人……这都是神出鬼没的袖引小僧捣的鬼,它最喜欢看人们被自己捉弄得疑神疑鬼的慌张表情。
袖引小僧的前身是一个没有多少朋友的寂寞小孩,所以在外玩耍不回家的小朋友要是遇到了袖引小僧,小僧就会从背后强拉住小朋友的衣袖,口口声声哀求说:“来陪我玩嘛。”小朋友如果真的留下来,就永远也别想回家了。
③震震
震,震动;震震,形容因寒冷、害怕等原因而哆嗦震颤的样子。不过,震震并不是自己哆嗦,而是吓唬人,让别人哆嗦。人们因为遇到恐怖的事情,而胆怯、浑身颤抖、起鸡皮疙瘩,就是由于震震的存在而导致的。
由此可见,震震其实就是“癔病神”,利用人类的恐惧心理来作祟。它常常出没于墓地、荒郊、洞等令人不寒而栗的地方,出现时带着无限怨恨的表情,用冰冷的手指抚摸人的脖子或后背,把人吓得半死。
震震分雌雄两种,雄性震震会从女性的衣领处钻到衣服里面,受到侵袭的女性,身体将变得冰凉,直至背过气去。而雌性震震专门攻击男性,它浑身雪白,近乎透明,半浮在空中,长发呈碎波浪状。一旦认定某人是胆小鬼,就会钻入那人的体内,伸出冰凉纤细的手,抚摸此人的后脊梁,被吓的人往往心胆俱寒,惊恐不已。
④日和坊
相传在日本茨城,有一个妖怪叫日和坊(ひよりぼう),长得似布偶一样,有一个像太阳的圆圆大头,脸色红红的。只有在晴天时,它才会出现。村民们每次遇到日和坊,就知道数日之内必定都是晴天了,比天气预报还准。
本来晴天对人们心情的影响是良好的,不过物极必反,古人多从事农耕,时常需要雨水滋润田地,如果连续十天半月都能见到日和坊,就说明连续数月都不会下雨了!所以有时候日和坊也被看成是旱灾妖怪。
⑤舞首
镰仓时代中期,神奈川县有三个落魄的武士相约到小酒馆喝酒,他们平时虽然要好,但经常喜欢为一些小事争执半天。这天,不知为了什么他们又吵了起来,三人都已经喝了不少酒,借着酒意,越争越气,肝火乘着酒势越烧越烈。初时还仅是口角,后来便拔出刀互斩起来。从酒馆打到海 边,结果三败俱伤,三颗头颅都落了地。这三个被砍下来的头掉进了海里,头发纠结缠绕,捆成一体,化成了妖怪“舞首”(まいくび)。
此后每逢涨潮之夜,波涛汹涌,三个狰狞的头颅就飞到半空中,露出森森白齿互相撕咬,浪声中依稀还能分辨出三个鬼头彼此斥骂的声音。
⑥一反木绵
“反”,是日本量度面积的单位,以长度而言,“一反”大约有11米。“木绵”即棉花,这里指的是以棉花制成的棉布。“一反木绵”(いったんもめん)就是一块长达11米左右的棉布妖怪。
一反木绵能在空中飞行,据称只要有人在夜间独自行路,它就会无声地飘忽而来,然后突然缠住人的脖子,使人窒息而死;或是卷起人的身体迅速飞上半空,再重重摔下。其身体质地奇特,用刀枪之类的利刃加以物理攻击,不能伤其分毫。唯有用黑铁浆染黑的牙齿,才可以把它咬开。因此,一反木绵出没频繁的地区,男性都有染黑齿的习惯。
⑦豆腐小僧
豆腐小僧(とうふこぞう)来自鹿儿岛,模样是个头戴大圆盘斗笠、身穿和服的小和尚。他的头部四四方方,异常地大,脚却只有两趾。 别看他表面上和蔼可亲,其实是个非常乖僻阴险的妖怪呢。每逢清晨,他便手捧一盘可口的豆腐站在大道上,友好地劝路过的人们吃豆腐,那样子特别诚恳。如果有人抵不住美食的诱惑,吃了那豆腐,身体里就会长出霉来!
⑧火车
生前恶贯满盈的罪人一断气,尸体旁立刻出现一辆燃烧着熊熊烈火的车子,这就是火车(かしゃ)。它专门负责拉载恶人的尸体前往地狱,取走的尸骸被切割成一块一块地抛入地狱,而灵魂则被火车做成糯米团享用。
⑨小豆洗
小豆,就是红小豆。在日本各地的河边或桥下,人们常会看到一位身着黑衣的怪婆婆,弯着腰,在“沙沙沙”地淘洗着红豆。不过其大而圆的眼睛并没有看着红豆,而是瞪着远方,似乎期待着什么人的到来。有时她还会龇牙咧嘴,唱起“是洗赤豆呢?还是吃人肉呢?”的歌谣。她,就是妖怪“小豆洗”(あずきあらい),也有人叫她“洗红豆婆婆”、“筛赤豆婆婆”、“小豆磨”等。
其实,“小豆”是个相当庞大的妖怪族群,相互之间的界定和区别并没有太严格的区分,目前比较常用“小豆洗”或“小豆婆”来作为这个族类的形象代表。一般情况下,小豆婆属于好妖怪,不但不会危害人类,还会将所磨的豆子做成红豆饭送给饥饿的人们吃。但是,如果有人试图从正面去看小豆婆长相的话,就会被其抓住,然后用筛子磨成肉粉吃下去。她身边的赤豆桶里放着一根孤拐棒、一个笊篱,既用来洗赤豆,又用来杀人。
另外,在大多数的文学作品中,对于小豆洗的来历,都认为是失恋的女孩在河边带着怨恨洗红豆,因为怨念积累甚重,女孩的身体化成了无数的红豆。红豆逐个散裂开来,又都化为浓浓的血水,血水蒸发后所形成的怨气,最终便聚集成妖怪小豆洗。
⑩狂骨
狂骨(きょうこつ)是居住在古井里的骨骸妖怪,相传是被弃尸于井中的冤死者所化。若在寂静的深夜从荒凉的古井边经过,会听见从古井中传来嘎嘎嘎的可怕声音,令人寒毛直竖。狂骨就在这恐怖的声响中飞舞而出。它浑身以白布包裹,骷髅头下挂着单薄的骨架,一边浮荡在空中,一边对路过的行人轻声说:“喝水吧!快喝水!”如果照它的意思喝了水,便可无事离去;胆敢拒绝的话,狂骨浑身的骨头便发出格格的响声,接着跳起狂舞。看了舞蹈的人,如中邪魅,将立刻疯狂并投井自杀。
日本著名小说家京极夏彦曾以此为题材,写了一部名为《狂骨之梦》的长篇小说。
⑾火消婆
火灾发生的原因多种多样,有自然的因素,也有人为的结果,但并不是所有火灾都能找到源头的。有些莫名其妙的火灾,常常超出人类知识的范畴,这类火灾一概被归诸为神的无名怒火,称为“不知火”。只有“火消婆”(ひけしばばあ)才能控制不知火的火势不再蔓延。
⑿发切
发切是出没于理发店的妖怪,它的双手和嘴部,均呈利剪型,相当锋利。它最拿手的小把戏是趁人理发时,偷偷溜到身后将人们的头发剪下来,令头发变得稀稀落落、斑秃不平,即俗称的“鬼剃头”。
⒀烟烟罗
人烟稠密的地方,总有各种烟:炊烟、香烟、烟雾、烟花、烟尘……烟烟罗(えんえんら)就是一种寄身于烟的妖怪,由于烟飘渺无形,随风变幻,所以烟烟罗也可以幻化成各种形态。它最常出没的地方是灶间、篝火、烟斗上,出现后会让人视线模糊,面前朦胧一片。不过烟烟罗纵有一身的变化,却什么具体的事情也做不了,只能凝成一股薄薄的烟,笼罩着天地间的惆怅。
⒁网切
网切(あみきり),又名剪刀怪、网剪,身体像虾糠一样弯曲,有着鸟喙般尖尖的嘴,以及如螃蟹一样强而锋利的大螯。这对前肢上的巨螯,极具攻击性,是网切赖以生存的利器。
网切的前身是贫家女孩使用的剪刀,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能轻易舍弃,特别是女孩子的头发,就如生命一样宝贵。但也有一些女子为生活所迫,不得已剪下自己的头发拿去卖,以此换取生活费。她们边哭边剪下自己的头发,泪水滴在剪刀上,凝聚悲哀与怨恨的剪刀便化成了妖怪“网切”。
相传网切能够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没有人的时候,就四处划剪渔夫用的网、民家洗完晾在外头的衣服等,以此试验自已的剪刀还利不利。特别是在蚊虫肆虐的炎热夏季,网切还会潜入民居卧室用大螯将蚊帐剪破,让蚊子可以从破漏的洞中钻进去吸取人血。此等行径可谓颇为神经质。
出于嫉妒心理,网切也时不时地窥视有钱人家的千金小姐,将她们的头发剪掉,直到她们成为光头为止。
⒂川赤子
川赤子(かわあかご),别名“河婴儿”,是一种栖息在沼泽或池塘地带的妖怪,一般由3到6岁左右的河童分化而来,在某些地方也被称作“川太郎”、“川童”。
川赤子总喜欢在夜晚时,隐藏在野外的草丛中,装出婴儿的哭声来欺骗路过的行人。要是有好心人循声前去查探,川赤子刻意布下的圈套就得逞了。行人会亦步亦趋地被婴儿的哭闹声引向附近的沼泽地,随后双足会陷入泥潭中难以自拔,直至遭受灭顶之灾。川赤子的这种行为完全不像善良的河童族,应该算是族内的败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