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林温室大棚蔬菜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
12613700000003

第3章 温室大棚瓜类蔬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1)

§§§第一节

瓜类蔬菜栽培的品种

瓜类蔬菜的种类较多,各种瓜类都有许多地方品种和新育成的常规品种、杂交种。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各种保护地设施的发展,在生产实践中已经筛选出一些适合不同保护地设施栽培的品种,农业院校和科研单位也在选育保护地专用品种,已经有些瓜类蔬菜育成了新品种。

从事瓜类温室大棚栽培,在选择品种时,要根据不同保护地设施,不同的茬口,销往市场的需要进行选择。

一、黄瓜品种

保护地黄瓜栽培,选择品种既要根据设施的性能特点,更要考虑茬口安排。不同栽培茬口的主要黄瓜品种介绍于下。

(一)冬春茬、早春茬品种

日光温室冬春茬、早春茬,塑料大、中棚春茬黄瓜栽培,需要选择耐低温、耐弱光、抗病,对日光温室和大、中棚适应能力强的品种。

1.密刺系统常规品种

长春密刺、山东密刺、新泰密刺等,都是从山东省新泰市果都乡高孟村露地春黄瓜地方品种一串铃和大青把中选育的,无明显的区别,所以称密刺系统。

该系统从大棚春季栽培开始,到日光温室冬春茬、早春茬栽培,始终是主栽品种,都表现比较耐低温、节成性好、产量高等特点。

2.冬棚1号

冬棚1号是山东省淄博市良种场由密刺系统中选育出的新品种,1994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山东地区把温室叫大棚,称日光温室为冬暖式大棚,定名为冬棚1号,作为日光温室专用品种。该品种植株生长势强,叶片肥厚,色深绿,茎粗,节间短,分枝中等。以主蔓结果为主,第一雌花出现在2~4节,以后每隔1~2节再出现一雌花,节成性好,早熟。

瓜条棒形,长25~35厘米,横径3厘米,单瓜重150~200克,瓜把短,嫩瓜深绿色,纵棱不明显,刺白色,小而密,肉脆,味浓,品质好。耐低温,耐弱光,适应性广,抗病性强。

3.中农5号

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的雌性型一代杂交种,1989年通过北京市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植株长势强,以主蔓结瓜为主,第一雌花着生在2~3节,以后节节有雌花。瓜条长棒形,顺直,长22~32厘米,横径3厘米,单瓜重150~200克,瓜把短,瓜色深绿,瘤小刺密、刺白色,肉清香而脆,皮薄,商品性好,早熟。抗疫病、枯萎病,抗细菌性角斑病和病毒病,适应性强,耐低温。

4.中农13号

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的日光温室专用型三交种。植株长势强,生长速度快,以主蔓结瓜为主,侧枝较强,第一雌花出现在2~3节,雌花节率50%,结瓜集中,连续结瓜性好,可多条瓜同时生长。瓜条长棒形,长25~30厘米,横径3厘米,单瓜重100~150克。瓜把短,瓜皮深绿色,有光泽,瘤小,刺密,白色,皮薄无棱,肉质脆,微甜清香,商品性好。高抗黑星病、枯萎病、疫病,耐霜霉病。

5.津春3号

天津市农科院黄瓜研究所1990年选育的一代杂交种。植株长势强,茎粗壮,叶片肥大,叶色深绿,分枝中等,主蔓结瓜为主,第一雌花着生在3~4节,以后每隔1~2节结瓜,单性结实能力强。瓜条长棒形,顺直,长30厘米左右,单瓜重200克左右,瓜条绿色,刺瘤适中,白刺,有棱,风味较佳,早熟。耐弱光能力较强,短时间5摄氏度低温对生育影响不大,抗霜霉病、白粉病能力强。

(二)秋茬、秋冬茬品种

塑料大、中棚秋茬和日光温室秋冬茬黄瓜,生育期间所处的环境条件与冬春茬、早春茬正相反,幼苗期光照强、温度高,昼夜温差小,温光条件适宜的期间较短,接着温度下降,光照减弱,日照时间缩短,需要选择对日照要求不严格、抗病力强的品种。

1.津杂2号

天津市农科院黄瓜研究所育成的一代杂交种,1987年通过天津市农作物品种审定,1989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植株长势强,叶色深绿,侧枝4~6个,以主蔓结瓜为主,第一雌花出现在3~4节。瓜条长棒形,长35~40厘米,横径3.3~4厘米,单瓜重250~350克。皮深绿色,白刺,棱瘤明显,头部有黄条纹。抗枯萎病、白粉病、霜霉病。

2.中农4号

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的一代杂交种,1991年通过北京市和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于春秋棚室栽培。植株长势中等,分枝少,主蔓结瓜为主,第一雌花着生在4~6节,其后连续出现雌花。瓜条长棒形,顺直,长35厘米,横径3厘米左右,单瓜重200克左右。瓜皮深绿色,刺瘤小而密,浅黄色,无棱。品质好,耐疫病、枯萎病和炭疽病,轻感白粉病。

3.津杂3号

与津杂2号不同的是瓜条短约5厘米,横径细0.5厘米,单瓜重100克左右,产量低于津杂2号,抗疫病性强于津杂2号。

4.津杂4号

与津杂2号、津杂3号为同系列品种,长势及抗病性,基本与津杂3号接近。

(三)小拱棚和地膜覆盖品种

小拱棚短期覆盖和地膜覆盖栽培,属于露地栽培范畴,需要选择抗逆性强的品种,如津杂3号、津杂4号、绿宁1号等。

绿宁1号是辽宁省锦州市北宁大棚研究会选育的品种,第一雌花出现在3~4节,早熟,节成性好,瓜条长35厘米,横径3.5厘米,刺白色,较密,瓜把短,口感甜脆,抗病性较强。

另外,各地春黄瓜地方品种,都适合小拱棚短期覆盖和地膜覆盖栽培。

此外,适于日光温室早春茬和秋冬茬栽培的黄瓜品种津优5号是天津黄瓜研究所育成,原代号90-5。植株生长势强,茎粗壮,分枝中等,以主蔓结瓜为主,瓜码密,回头瓜多,单性结实能力强,瓜条生长速度快,从开花到采收比长春密刺早3~4天。瓜条长棒状,深绿色,有光泽,棱瘤明显,白刺,把短,商品性好,品质佳,腰瓜长35厘米,单瓜重200克左右。早熟性好,早春栽培第一雌花平均节位4.1节,从播种到采收根瓜65~70天。抗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能力强,耐低温、耐弱光。早春栽培每公顷产量可达90000千克,秋冬茬栽培每公顷产量可达75000千克。

适于塑料大棚春茬和秋茬栽培的黄瓜品种津优10号是天津黄瓜研究所育成,原代号39。植株长势强,第一雌花节位在4节左右,瓜条生长速度快,成瓜性好,从播种到根瓜采收一般为60天左右。

瓜条长35厘米左右,横径3厘米,单瓜重180克左右,颜色深绿,有光泽,刺瘤中等,口感脆嫩,兼抗黄瓜霜霉病、白粉病和枯萎病三种病害,尤其是抗霜霉病能力十分突出。前期以主蔓结瓜为主,中后期主侧蔓均具有结瓜能力。经品比及区域和生产试验,前期产量比长春密刺提高20%,总产量提高30%左右,每公顷产量80000千克以上,是早春塑料大棚与秋延后塑料大棚栽培的理想品种。

二、冬瓜品种

冬瓜有大果型和小果型两个类型,各有许多品种。大果型适于露地栽培和小拱棚短期覆盖、地膜覆盖栽培;小果型冬瓜适于棚室温室大棚栽培。

(一)小果型冬瓜品种

1.一串铃

北京市地方品种,长势中等,叶片掌状,深绿色。

以主蔓结瓜为主,第一雌花着生在4~6节,以后每隔1~3节着生一个雌花,雌花节率较高。瓜圆筒状,长18~20厘米,横径18~24厘米,单瓜重1000~1500克,瓜皮青绿色,成熟后有白色蜡粉,瓜肉厚3~4厘米,白色,品质中等偏上,耐寒性较强,耐热性中等。

2.一串铃3号

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由一串铃系统选育的品种。早熟,植株生长势中等,雌花出现早,节成性强,第一雌花出现于6~9节,隔3~5节结一个瓜,侧枝也有较强的结瓜性,可连续出现雌花,瓜较小,单瓜重1000~2000克。

3.一串铃4号

与一串铃3号同为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选育的新品种。生长势中等,叶片掌状,节间较短,第一雌花着生在6~9节,以后每隔2~4节见一瓜,有连续结瓜现象,侧蔓也可结瓜。瓜高桩形,底部略大,表面被有白粉,单瓜重1000~2000克。

4.早熟米

四川省农科院园艺种苗研究中心选育出的新品种。

蔓长3~5米,节间长8~10厘米,叶片五角形,掌状浅裂,绿色。

第一雌花着生在3~5节,雌花多,结瓜密,瓜呈短圆柱形,瓜长30~40厘米,横径20~25厘米,嫩瓜重2000~3000克,外皮青绿色,表皮平滑,肉厚3~4厘米,白色,肉质细密,品质优良,一般单株可结瓜3~4个,抗热和抗病性均较强。

(二)大果型冬瓜品种

1.巨丰1号

河南省兰考县蔬菜研究所从引进的冬瓜中选育的新品种。蔓长可达9米,生长势强,分枝多,叶为心脏五角形,第一雌花着生在25~26节,以后每隔5~6节着生一朵雌花,瓜为长筒形,长80厘米左右,横径40厘米左右,单瓜重40~50千克,最大可达80千克。瓜表皮有稀疏的白色茸毛,皮薄,肉厚9厘米,种子腔小,肉质细嫩,耐贮运,抗病性中等。

2.车头冬瓜

北京市地方品种。植株生长势强,叶片掌状,色深绿,以主蔓结瓜为主,第一雌花着生在15~20节,以后每隔2~3节着生一朵雌花。瓜呈方圆形略扁,中等大小,长24~26厘米,横径30~35厘米,单瓜重7.5~10千克。瓜皮灰绿色,有白色斑点,成熟时有白色蜡粉并有少数针状刺毛,肉白色,厚约4.5厘米,纤维少,肉质较细密,品质优良。

3.早熟青杂

湖南省长沙市蔬菜研究所育成的一代杂种。植株生长势强,第一雌花出现在主蔓8~10节,以后间隔6~7节着生一朵雌花。瓜长筒形,长40~50厘米,横径8~13厘米,单瓜重4.5~8千克,每株可留两个瓜。嫩瓜皮色墨绿,密被茸毛,蜡粉较少,瓜肉厚,质地致密,品质优良,早熟,抗病性强。

4.粉杂1号

湖南省长沙市蔬菜研究所育成的一代杂种。植株生长势强,主蔓18~20节出现第一雌花,隔7~9节再出现雌花。

瓜呈长柱形,单瓜重18~23千克,最大可达35千克,嫩瓜皮深绿色,密被蜡粉和茸毛,肉厚,质细密。耐贮藏,耐运输,适应性广,抗病力强。

三、西瓜品种

温室大棚栽培的西瓜,因为价位较高,宜选择果型较小,形状美观,风味甜美,含糖量高,肉质沙脆的早熟品种。

1.京欣1号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与日本西瓜专家欣田森一合作选育的一代杂种。全生育期90天,植株长势中等,从雌花开放到果实成熟需30天左右。叶型小,主蔓8~10节出现第一雌花,以后每隔5~6节再出现一朵雌花。容易坐果,果实高圆形,果皮浅绿色,上有17条墨绿窄齿条纹和蜡粉,外形美观,瓤色桃红,质细松脆,汁多味甜,纤维少,中心含糖量11%~12%。皮厚1厘米左右,耐贮藏不耐运输,单瓜重4~5千克。

2.金花宝(P2)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种子公司选育的中熟种。植株长势强,耐旱不耐湿。主蔓7~9节出现第一雌花,第二雌花出现在13节前后。从雌花开放到果实成熟30~35天,果实椭圆形,果皮浅绿色,有墨绿色宽条带,瓜瓤红色,肉质沙脆,中心含糖量10%~11%,单瓜重5~6千克,最大10千克。

3.京抗1号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选育。植株长势中等,生育期90天,雌花开放至果实成熟30天左右。果实圆形,绿皮有明显的条纹,果肉桃红色,中心含糖量10%以上,品质好,耐贮运,单瓜重可达5千克以上。

4.京抗3号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选育。生育期90天左右,主蔓8~10节着生第一雌花,以后4~6节出现一朵雌花,雌花开放至果实成熟30天左右。果实椭圆形,皮绿色,覆有明显的齿形条纹。果肉桃红色,中心含糖量11%,肉质细脆多汁,品质优良。抗病性强,兼抗枯萎病、炭疽病,耐重茬,可缩短轮作年限。

果皮韧,耐运输,单瓜重5千克以上。

5.郑杂5号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选育的杂交种。

植株生长旺盛,生育期85天左右,从雌花开放到果实成熟需28~30天。5~6节开始出现第一朵雌花,以后隔3~4节着生一朵雌花,极易坐果。果实椭圆形,皮浅绿色,有墨绿色宽条带,果皮光滑、整齐、美观。皮厚1厘米,瓜瓤大红色,质松脆,中心含糖量10.5%~11%,平均单瓜重4~5千克。抗病性与耐旱性均较强,较耐运输。

6.郑杂6号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选育。根系发达,发苗早,长势强,抗旱力强,生育期85~100天,雌花开放到果实成熟32天左右。果实高圆形,窄条纹,形状美观,皮厚1厘米左右,瓜瓤大红色,肉质沙脆,风味甜美,中心含糖量10%左右,单瓜重5.5千克左右,最大可达11千克。对采收成熟度要求不严,九成熟采收最适宜。

7.郑抗2号

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所选育的早熟品种。抗枯萎病和炭疽病能力较强,生育期85天,植株长势中等,易坐果。果实椭圆形,皮浅色,网纹青绿细密,大红瓤,肉质细脆多汁,味甜,中心含糖量12%左右,平均单瓜重6千克,最大可达10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