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创业学绝味:一根鸭脖的商业奇迹
12612000000007

第7章

这就像冯仑大哥讲的“野蛮成长”,有独特的历史机遇和九死一生的幸运,最后有那么几个人杀出来成功了。他们除了成功,就是成功,但成功不等于成功学,学问得是可以总结分享的,但大多数野蛮成长出来的大哥,除了有一些传奇的惊心动魄的故事,他们成功了也讲不清自己为什么成功,像陕北、鄂尔多斯有些煤老板那样最近炒房炒矿栽了跟头,也说不清自己为什么栽了跟头。

今天的年轻人能学野蛮成长吗?去靠概率和勇气博取成功?勇敢和冒险精神在任何时代都应该有,但光靠这个,一不小心栽到沟里,怎么对得起人家父母?

不想学的,你就学不会

海底捞的服务某些方面是让人感到眼前一亮,比如等座的时候,服务员给顾客做美甲、擦皮鞋;上一份拉面的时候,服务员会给客户跳一段拉面舞,让客人很感动。但在我看来,这并没有什么神奇的,就是给客户带来惊喜嘛,这从商业思想来说很正常。

我大学毕业的时候,有些同学就去做销售工作,当然销售工作也是需要很多专业知识的,但有些同学还得陪客户喝酒、卡拉OK,服务客户的程度比海底捞厉害多了。比如代理医疗器材,我的同学想尽手段满足主治医生们的需要,甚至他们全家的需要。这个我能够理解,我也佩服,但我就学不会,因为我的性格干不了这些。

像海底捞这样以出人意料的服务为自豪的餐饮企业,其实我知道不少:比如我见过有个店叫“光头村”,所有服务员,包括女孩子都剃光头,以示卫生,同时也是个营销的卖点;还有一段时间有些店学习日本人推广“跪式服务”。这些都有吸引客人的作用,但能持续多久很

难说。

不过假如我要是搞餐饮的话,我却不大喜欢这样的方式,我卖的东西必须卫生好吃,这是最本质的。对客人礼貌大方就行了,要给客人美甲、擦鞋,这种感觉,我也说不出不好在哪里,可我总觉得怪怪的。也许也只是在某些地方卖火锅相对适合这种方式。到其他很多地方,这种方式恐怕会水土不服。

我甚至觉得如果海底捞不做一个餐饮企业,以这么一种快乐服务的文化基因,做一个家政服务公司可能会更加成功,竞争力更明显,甚至能全球扩张。

海底捞是一家来自四川的子弟兵式企业。海底捞的员工基本来自四川简阳,还有云南和陕西一些地方。其员工大多是农村户口,在城里没有安家,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我在这些地方发现一个共性——这些地方的人都比较追求“安逸”。所以海底捞给员工提供洗衣、住宿、打扫卫生等后勤服务恰好迎合了员工对安逸生活的诉求,也很不错。让员工省去了做家务的烦恼,也更加能够安心地工作。这样一种模式换在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员工身上就未必行得通了,各地的人性格也有差异,人家可能情愿你多发些工资,让大家选择自由一些。这样有地域和行业局限性的特色,别人也学不会。

绝味是一株“杂交水稻”

既然上述种种我们都学不会,那么什么才是我们学得会的呢?我认为:那些门槛低,但真要做好学问很大的创业才是我们能够学得来的,而且其经验要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绝味”便是一个非常值得大力推广和学习的例子,而且这样的经验是可以移植嫁接的。

前面讲到的海底捞、郭家富、煤老板们,不能说他们就没有经验,但是他们的经验局限性太大,就相当于原生水稻有个特点:自花授粉。即使有些特色优势,也是“学不会”,不能传播,无法定向

积累。

“绝味鸭脖”之绝,在于它天然就具有可以总结推广的“杂交优势”,它的老板老戴既不是“官二代”“富二代”也不是“鸭脖子世家”,或者自小拜师苦练了绝世的鸭脖子秘方。他如果坐在陌生人身边,甚至会有些腼腆,除非聊起来了,你才会发现他爱思考、爱研究、读的书很多。你走在大街上遇见他,绝不会觉得他和平常人有什么不同。

之所以说绝味有杂交优势,是因为老戴一开始就是以一种职业的理性的心态来创业。他在卖鸭脖子之前,曾有过十多次创业经历,从卖冰棒到卖保健品,在很多领域都有不错的业绩,后来他将这十多次创业和工作积累的营销和产品方面的经验,再结合与一些咨询公司合作所产生的科学决策模式,跨界杂交,运用在一个传统的鸭脖子领域,带来革命性的行业升级。

像鸭脖子这样的创业项目门槛低,但是要做大做强却很难,这样的项目就非常值得借鉴:首先所需启动资金少,老戴当年自己零零散散凑了不到百万便开始创业,这样的资金量对于当前的大环境而言算是非常廉价了。其次不需要我们有独一无二的条件,老戴本人既非天赋异禀,也非名门望族。而且他的创业方法论也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比如他一些基本的理念:先要做成,再求做好;重点突破,饱和开店。即使我从来都没有动过要开鸭脖子店的念头,也觉得对我很有启发。

我之所以会以“绝味鸭脖”作为介绍创业方法论的案例,是因为老戴对于企业的发展是有理论的自觉意识的,一些看似大胆的举动,背后有他一套扎实的调研、分析、决策的方法论机制。用老戴自己的话说,他总把精力用来思考几年以后的事情,而且不时征询他所信任的顾问、伙伴的意见。他的成功,在每一个时期做出正确的选择,不是野蛮成长歪打正着,而是理性和推理的结果。

这是令我激动的工作,就像当年袁隆平发现了那株长得特别高大的水稻一样,正是因为袁隆平发现了在稻田中那株水稻与众不同,他才会去思考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通过取样研究,袁隆平从这株水稻背后提炼出可以用来培育其他水稻的方法,最终通过持续改良杂交水稻,造福人类。过去水稻亩产几百斤,现在都快突破一吨了,可预计的未来只要这个方法是可操作的,产量还有相当的改进的空间。因为“学不会”,所以作者对海底捞的未来还有没有持续的发展并无把握的判断,只能走一步看一步。而我们可以看到因为“学得到”的方法论,我在调研的过程中,就有这种理论自信,绝味和老戴的团队几乎是必然的在未来还会持续改进,取得更大的业绩。

我们从“绝味鸭脖”这株“杂交水稻”中提炼出老戴的创业方法论,并传播出去,就像袁隆平推广杂交水稻技术一样,至少可以对中国传统的餐饮行业进行一场基因改良。

精英点评

每一根鸭脖子都有用户体验

今天互联网上谈的最多的就是用户体验,好的产品要让用户尖叫,要让用户用了还想用,用了还想推荐给别人。在食品行业,也许是因为区域的分割和产品的非标准化,这方面的趋势还不是很明显。但在多年之前,“互联网思维”这个词还不这么时髦的时候,老戴就开始研究他的鸭脖怎么产生用户黏性,怎样把一个传统作坊式的卤菜变成一个工业化的标准产品,变成年轻人可以口口相传的时尚食品,可以说每一根鸭脖中都蕴含了用户体验。

这几年他闯出一条路子,此书将经验的“干货”总结出来,向社会上的创业者们推广,是一件非常好的事。

周鸿祎 360董事长

精英点评

商业成功不在于你所从事的是老行业还是新行业

在大家都在谈论互联网上的商业英雄的时候,我读到了《创业学绝味》这本书,它讲的是一个传统小吃怎样借助互联网思维、连锁经营和现代管理模式,用8年做到了每年40亿零售额。这是一个普通人、普通行业的传奇,我更愿意向大家推荐。

绝味靠卖鸭脖子做大,也能做到几十亿,这位老总的成功,再次证明所做的行业是新的还是老的,不重要;是时髦技术还是老掉牙的技术,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专注、细化、精化,是在商业模式上的创新!

郭宇宽多年在研究中国本土的商业模式,能够找到绝味这样确实传奇,但外界还了解不多的案例再加上透彻的解剖,无疑是成功的力作。

陈志武 耶鲁大学商学院教授 开放力论坛首席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