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内科病中医传统疗法精华
1258500000045

第45章 胃炎

第二章 胃炎

胃炎是指任何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炎症。根据临床发病特点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根据病变范围分为胃窦胃炎、胃体胃炎和全胃炎;根据病因不同分为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自身免疫性胃炎、应激性胃炎、特殊类型胃炎;根据病理改变分为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等。本节主要讲述急性、慢性胃炎。

急性胃炎是指因多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急性炎症,有充血、水肿、糜烂、出血等改变,甚至一过性浅表溃疡形成。若主要病损是糜烂和出血,则称之为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本病起病急骤,常有剧烈的上腹痛、嗳气、恶心、呕吐,部分病例合并肠炎、腹泻,甚则上消化道出血,严重时可出现发热、脱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和休克。

慢性胃炎是因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性病变。目前临床分类一般分为慢性浅表性和慢性萎缩性胃炎,其中萎缩性胃炎又分为A型(胃体病变)和B型(胃窦病变)。其表现主要有中上腹不适,饱胀,钝痛、烧灼痛,无明显节律性,一般进食后较重;其次,食欲不振,嗳气、反酸、恶心等消化不良症状亦较常见。本病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我国多数病例是以胃窦为主的全胃炎,后期以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和肠腺上皮化生为主要病理特点。

本病病情复杂,临床主要通过胃镜检查以确诊病变类型,其他检查如胃液分析、血清胃泌素浓度、壁细胞抗体和(或)内因子抗体的检测,对了解胃的生理状态、胃炎的病因分类、发病机制等均有更多的帮助。总体来讲,本病预后较为良好,绝大多数浅表性胃炎经积极治疗多能痊愈,仅少数发展为萎缩性胃炎。

胃炎属于中医“胃痞”、“胃痛”等范畴。

(病因病机)中医学认为,本病发生主要与饮食、情志因素、感受邪气、脾胃虚弱等有关。

1.饮食因素饮食不节、烈酒、辛辣之品等损伤脾胃,运化失职,湿浊内生、阻滞气机,或郁久化热、热伤胃膜,胃失和降致痞满、疼痛。

2.情志因素恼怒伤肝、肝木横逆、胃气受扰,或忧思伤脾、脾失健运、胃失和降,乃作胃痞、胃痛。

3.感受邪气饮食不洁,邪(主要是湿邪、热邪)随口入,侵犯脾胃,运化失职,纳降受碍,气机不畅,胃失和降致痞满、疼痛。

4.脾胃虚弱脾胃禀赋不足,或长期饮食不节,或年高体衰,脾胃虚弱,运化失司,无以运转气机、水湿,致气滞、湿阻、血瘀,胃失和降,故作痞满、疼痛。

本病病位在胃,与肝、脾两脏关系密切。病变初起以湿热阻滞、气郁不畅为主,久则脾胃气阴受损,或脾气虚弱或胃阴损伤,进一步发展可因气不行血,或阴不荣络致胃络血瘀。

(诊断要点)

1.急性胃炎有服用某些化学品、药物、酒类、饮食不当、暴饮暴食或进食被细菌污染的食物等病史,并出现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流涎、食欲不振等症状。病程短暂,在数天内即可好转或痊愈,有吞服腐蚀剂史,口腔或咽部有急性腐蚀损伤,胸骨后及腹部剧烈疼痛,频繁呕吐;严重者可呕血、脱水及休克。但应排除急性胆囊炎、胰腺炎及阑尾炎等其他疾病。

2.慢性胃炎以反复或持续性上腹不适、饱胀、钝痛、烧灼痛,进食后加重;伴嗳气、泛酸、恶心、纳差等为临床表现;上腹压痛不明显;胃镜检查及胃黏膜活检提示慢性炎症征象;B超及其他检查排除胆囊病与慢性肝病。

慢性胃炎的诊断主要是依据胃黏膜活检,尤其是判断慢性胃炎的程度、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和排除早期恶性病变价值较大。

(1)慢性浅表性胃炎:镜下黏膜可有以下各种表现中的一种或数种。①水肿;②花斑;③黏膜脆弱;④渗出;⑤糜烂;⑥皱襞增生;⑦黏膜下出血点;⑧黏膜不平;⑨黏膜出血;⑩肠上皮化生。

(2)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下除可有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各种表现外,还常有以下表现。①皱襞萎缩;②血管显露;③黏膜粗糙不平;④胃底、胃体黏膜皱襞肥厚性改变。

(辨证施治)

(一)急性胃炎

急性胃炎起病急骤,病程短,故以实证热证居多。而脾胃素有宿疾,突然加重引发急性胃炎者,多属本虚标实之证。急性胃炎的治疗首先是止痛,宜消食导滞以通畅,辛开苦降以疏通,温胃散寒以助通,解表通里以达止痛之效。

1.饮食积滞证

主症:胃脘胀满,疼痛拒按,嗳腐吞酸,甚则呕吐,舌质红,苔厚腻,脉滑紧。

治法:消导行滞,和胃止痛。

方药:保和丸加减。陈皮8g,清半夏12g,茯苓10g,山楂10g,神曲10g,莱菔子10g,连翘10g,木香(后下)6g,厚朴12g。

加减:若食积较重,脘腹胀满者,可加枳实9g,厚朴9g;若食积化热,大便秘结者,可加大黄9g,槟榔6g;若食积脾虚,大便溏薄者,可加白术9g,黄芪12g。尚可选用大安丸、平胃散、枳术丸、枳实导滞丸等方辨证施用。

2.寒邪犯胃证

主症:胃脘冷痛,遇寒痛甚,喜温喜按,纳少便溏,口淡流涎,舌质淡,苔白,脉沉紧。

治法:散寒止痛。

方药:良附丸加减。藿香12g,桂枝10g,白芍10g,香附10g,良姜10g,炙甘草6g,大枣6g。

加减:若寒重者可加吴茱萸6g,干姜9g;气滞重者可加木香6g,陈皮9g;若见寒热身痛等表寒证者,加紫苏9g,生姜6g;若兼见胸膈痞闷不食,嗳气呕吐等寒夹食滞者,可加枳壳9g,神曲12g,鸡内金12g,半夏9g以消食导滞,温胃降逆。

3.湿热中阻证

主症:胃脘闷痛,胸腹痞满,口黏纳呆,头身重着,口干尿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化湿,理气止痛。

方药:三仁汤加减。薏苡仁15g,白蔻仁6g,黄芩15g,黄连12g,清半夏12g,竹茹10g,厚朴12g,茯苓12g,竹叶6g。

加减:热盛便秘者加大黄12g,枳实6g;气滞腹胀者加厚朴6g,大腹皮9g;若寒热互结,干噫食臭,心下痞硬,可用半夏泻心汤。

4.肝气犯胃证

主症:胃脘胀闷,攻撑作痛,脘痛连胁,嗳气频繁,大便不畅,每因情志因素而痛作,舌红,苔薄白,脉沉弦。

治法:疏肝理气。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12g,白芍20g,川芎10g,香附12g,陈皮12g,枳壳15g,甘草6g,郁金15g,青皮12g,木香10g。

加减:疼痛较甚者可加川楝子12g,延胡索10g;嗳气较频者可加沉香10g,旋覆花1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