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名中医经验撷菁
1258200000044

第44章 辨证思路(18)

第五章 辨证思路(3) (5)

临床特点:皮疹发展迅速、颜色潮红,新生皮疹不断出现,鳞屑较多,表层易剥离,剥离后有筛状出血点,瘙痒较明显,常伴口干、舌燥,心烦易怒,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绛、苔薄白或微黄;脉弦滑或数。辨证:内有蕴热,郁于血分。治法:清热凉血活血。方用凉血活血汤(白疕一号)加减。处方:生槐花50g,白茅根50g,生地黄50g,鸡血藤50g,紫草根25g,赤芍25g,丹参25g。水煎服,每日1剂,重者每日可服1.5剂。方中生槐花、白茅根、生地黄清热凉血;赤芍、紫草、丹参、鸡血藤凉血活血养血。风盛痒甚者,可加白鲜皮50g、蒺藜50g、防风15g、秦艽25g、乌梢蛇10g;若夹杂湿邪、舌苔白腻、皮损浸润较深者,可选加薏苡仁50g、茵陈50g、土茯苓50g、防己25g、泽泻20g;大便燥结者,可加大黄15g、栀子;因咽炎、扁桃体炎诱发者,酌加板蓝根、大青叶、连翘、玄参;舌质较暗或舌有紫斑、皮疹深红者,可加红花15g;热过盛者,可加用清血散10g冲服(清血散方:生石膏100g、木香、玄参、滑石、升麻各100g。制法:上药煎汁,取朴硝500g,合拌后阴干,研成细面。

服法:每次服5~10g,每日2~3次)。外用方剂:初期多用无刺激性的清热润肤药膏外敷,后期则与血燥型相同。常用的有:①香蜡膏。香油200g,黄蜡50g,调匀外用。②普连膏。大黄粉10g,黄芩粉1.0g,凡士林80g,调匀外用,每日涂擦1~2次。③清凉膏。主要成分有当归、紫草、大黄。④洗疗。取褚桃叶、侧柏叶各250g,加水5L,煮沸20分钟后,凉温至~35℃洗疗,亦可放入澡盆浸浴,但水温不可太高,每周2~3次,对于急性进行期患者或皮肤潮红面积大、有趋向红皮症之可能者,不可进行浸浴。褚桃叶甘凉无毒,具有祛风除湿、清热杀虫、润肤止痒,泡浴后一般感到轻松,瘙痒减轻,皮屑脱落,泡浴后外用药膏,更能发挥其外用药效能。

2血燥型相当于银屑病静止期。临床特点:病程日久,皮疹呈钱币状,或大片融合,有明显浸润,色较浅,表面鳞屑少,附着较紧,剥离鳞屑后底面出血点不明显,很少有新疹出现,全身症状多不明显;舌质淡,舌苔薄白;脉象沉缓和沉细。辨证:阴血不足,肌肤失养。治法:养血润肤,活血散风。方用养血解毒汤(白疕二号)加减。处方:鸡血藤50g,生地黄50g,土茯苓50g,当归25g,丹参25g,蜂房25g,天冬15g,麦冬15g。

水煎服,每日1剂,重者每日可服1.5剂。方中鸡血藤、当归、丹参养血活血、舒筋活络;天冬、麦冬、生地黄养阴润燥、活血润肤;土茯苓、蜂房散风除湿解毒。若有脾虚湿盛,证见大便溏泻、下肢水肿、舌质淡而舌体胖有齿痕者,可加生薏苡仁50g、茯苓25g、白术25g、白扁豆25g、猪苓;若兼见阴虚血热、脉象沉细、舌质红而无苔者,可加黄柏25g、知母15g;若风盛瘙痒明显者,可加白鲜皮50g,蒺藜50g、苦参25g;血虚面色白、脉象沉细无力者,可加熟地黄、白芍20g。外用药:10%~20%京红粉软膏;2.5%~25%黑豆油软膏;黑红软膏;豆青膏(主要成分白降丹、巴豆油、青黛面)。

京红粉系汞制剂,大面积使用容易引起口腔炎,对肾脏也有刺激作用,故在使用时应注意口腔卫生,肾炎患者慎用;对汞制剂过敏的患者,禁用含京红粉的外用药;选用外用药物时,应由低浓度开始,最好选一小块皮损试用,如无不良反应,再用于全身,以免发生过敏引起红皮症。个别患者对汞剂过敏产生红斑反应,停用后即消失;有些患者曾发生口腔炎,停药和加强口腔卫生护理后反应即消失。

3血瘀型辨证:经脉阻滞,气血凝结。治法:活血化瘀行气,方用活血散瘀汤(白疕三号)加减。处方:鸡血藤30g,鬼箭羽30g,三棱15g,莪术15g,桃仁15g,红花15g,白花蛇舌草15g,陈皮10g。月经量少或有血块者加益母草、丹参。

张氏认为,银屑病属于中医“白疕”的范围,血热是本病发病的主要原因。然而血热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可以因为七情内伤,气机壅滞,郁久化火以致心火亢盛,因为心主血脉,心火亢盛则热伏营血;或饮食失节,过食腥荤动风之物,以致脾胃失和、气机不畅,郁久化热,因为脾胃为水谷之海、气血之源,功能统血纳谷而濡养四肢百骸,若其枢机不利,则壅滞而生成热。外因方面主要是由于外受风湿、燥热之邪,客于皮肤。热伏血络则发红斑,湿热燥盛致使肌肤失养,则皮肤发疹,搔之起屑,色白而痒。若风湿燥热之邪久羁,阴血内耗夺津灼液,则血枯液燥难荣于外。故根据临床的实践情况将本病分为血热、血燥和血瘀3种类型,但它们之间是相互关联和相互转化的不同阶段,张氏采取内服外用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顾伯华:牛皮癣症的分型辨治

顾氏临证治牛皮癣,细分7型而治。

风寒型多见于小儿和初发病例或关节炎型。皮损红斑不鲜,鳞屑色白较厚,抓之易脱,多冬季加重或复发,每于夏季减轻或消失,伴有怕冷、关节酸楚或疼痛,瘙痒不甚;苔薄白;脉濡滑。治宜祛风散寒、养血润燥。常用药物有净麻黄,川桂枝、制川乌、苍耳子、白芷、白鲜皮、地肤子、当归、鸡血藤、乌梢蛇(3g,研粉吞服)。有关节畸形、活动受限制者,加羌活、独活、桑寄生、桑枝、秦艽、威灵仙,减苍耳子、白芷。

风热血热型皮损不断增多,颜色掀红,筛状出血点明显,鳞屑增多,瘙痒,或夏季加重,伴有怕热,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质红,苔薄黄;脉滑数。治宜散风清热、凉血润燥。常用药物有桑叶、野菊花、赤芍、牡丹皮、蛇舌草、重楼、大青叶、白鲜皮、苦参、蒲公英、泽漆。

湿热蕴积型多发生在腋窝、腹股沟等屈侧部位,红斑糜烂,浸渍流滋,瘙痒,或掌跖有脓疱,多阴雨季节加重,伴有胸闷纳呆、神疲乏力、下肢沉重,或带下增多、色黄;苔薄黄腻;脉濡滑。治宜清热利湿、和营通络。常用药物有苍术、黄柏、萆薢、蒲公英、生薏苡仁、土茯苓、猪苓、泽漆、忍冬藤、泽兰、丹参、路路通。

血虚风燥型病情稳定,皮损不扩大,或有少数新皮疹但皮肤干燥,小腿前侧肥厚或有苔藓样变,在关节伸侧可有皱裂、疼痛,可伴有头晕眼花、面色白;舌淡苔薄;脉濡细。治宜养血祛风润燥。常用药物有生地黄、熟地黄、当归、赤芍、白芍、红花、鸡血藤、茺蔚子、肥玉竹、白鲜皮、豨莶草、灸僵蚕、乌梢蛇(研粉分吞)。

血瘀型一般病期较长,反复发作,多年不愈,皮损紫暗或有色素沉着,鳞屑较厚,有的呈蛎壳状,或伴有关节活动不利;舌有瘀斑,苔薄;脉细涩等。治宜活血化瘀、祛风润燥。常用药物有当归、丹参、三棱、莪术、益母草、桃仁、王不留行、槐花、牡蛎(先煎)、蝉蜕粉(分吞)。

肝肾不足型皮损红斑色淡,鳞屑不多,颜色灰白,伴有腰酸、肢软、头晕、耳鸣或阳痿遗精;舌胖,舌边有齿印,苔薄;脉濡细。若妇女怀孕时皮疹消失或减轻,产后皮疹出现或加重,伴有月经不调等症状,此属冲任不调,治宜补益肝肾、调摄冲任。常用药物有熟地黄、当归、白芍、制何首乌、仙茅、淫羊藿、黄精、耳草、地龙片(10片,分吞)。

火毒炽盛型多属红皮病型或脓疱型,全身皮肤发红或呈暗红色,甚则稍有肿胀,鳞屑不多,皮肤灼热,或密布散在小脓疱,往往伴有壮热、口渴,便干溲赤;舌质红绛,苔薄;脉弦滑。治宜凉血清热解毒。常用药物有鲜生地黄、赤芍、牡丹皮、金银花、连翘、生栀子、紫草、紫花地丁、土大黄、生甘草。

边天羽:辨分“三类”治银屑

边氏治银屑病,分为“热证”“瘀证”“燥证”三类,分别设清热法、活血法和养血法。进行期主要用清热法,用于不断出现新疹,疹色鲜红,全身泛发呈点滴状或斑片状,表面覆盖银白色鳞屑,揭去鳞屑,基底见有出血小点,伴瘙痒、心烦、怕热、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红苔薄;脉弦滑有力。方用清热凉血方。药用土茯苓15g,生地黄15g,茅根15g,槐花15g,紫草15g,甘草6g。

便秘甚者加川大黄10g;若皮疹初起,呈点滴状,疹色鲜红,鳞屑不多,口干舌燥或扁桃体肿大者,可加解毒的金银花、板蓝根、大青叶各15g;若皮疹由点滴状丘疹扩大而变成斑片,表面鳞屑较多,皮疹以上肢或躯干上部为甚,尤在头部较多,可加荆芥10g、防风10g、牛蒡子10g、蝉蜕6g;若用一般疏风药无效时,可加虫类息风药如蜈蚣、乌梢蛇之类;若皮疹以下肢为多,胸脘满闷,四肢沉重,舌苔白腻,有湿浊不化者,加利湿药如茯苓15g,薏苡仁15g,防己10g,以化湿浊;若皮疹由鲜红逐渐转为暗红之斑块,舌出现瘀斑者,可加活血药如赤芍15g,当归尾15g,红花10g;脉洪大属肺胃邪热者,可加生石膏30g,知母10g。

皮疹基底潮红肿胀,或因抓搔而有少量渗液结痂,皮疹以下肢较多,胸脘满闷,口苦咽干而不欲饮,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或濡缓者,药用土茯苓30g,茵陈,黄芩10g,栀子10g,苦参10g,白鲜皮10g,薏苡仁15g,茯苓皮15g,金银花15g,甘草6g;皮损肥厚,呈地图状斑块,浸润明显,色泽暗紫,舌有瘀斑者,药用土茯苓30g,三棱10g,莪术10g,皂角刺,陈皮10g,苏木10g,红花10g,赤芍15g,当归尾15g;若皮疹偏重于下肢,苔黄腻者,药用土茯苓,茵陈30g,三棱10g,莪术10g;病情迁延日久,热象已消,无新疹发生,皮疹潮红减退,鳞屑覆盖较多,基底浸润肥厚,患处出现有裂痛或伴疼痒,咽干,舌淡红、苔白,脉濡细或沉细者,药用土茯苓30g,大熟地30g,蜂房15g,当归15g,何首乌15g,白芍12g,丹参12g,麦冬10g,天冬10g,玉竹10g,甘草6g。根据皮疹分布、颜色、性质的不同,作为对银屑病辨证的依据。

边氏认为,辨证皮疹的寒、热、风、湿对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头、面、上肢及躯干上部的多属于风,下肢的多属于湿;皮疹基底潮红,多属热邪燔于营血;苔黄燥为热在气分,黄腻为热在肝胆,舌质淡红、胖淡为虚,苔白腻为寒湿;脉弦滑为热证、痰证,病位在里,脉沉细或濡细则为虚寒,病位在表。临床上有时舍症、脉、舌而重疹,有时舍疹而重症、脉、舌,具体情况应分别对待。

顾伯华:“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治愈白癜风

吕某,男,45岁。1978年10月初诊。主诉白斑初见于面颊,渐渐蔓延整个颜面及耳垂前后。发病2年,近几个月来白斑增多扩大。患者素有头晕目眩、脑响耳鸣、精神倦怠、心悸少寐等症。诊查:苔薄质淡,脉细无力。证属营血不足,血虚生风,气血失和,温煦受阻,肌肤失荣。治当补益心脾。方用归脾汤加减。处方:全当归9g,川芎9g,丹参9g,生地黄9g,熟地黄9g,赤芍9g,白芍9g,川桂枝4.5g,炙甘草4.5g,黄芪15g,党参9g,白术9g,煅自然铜12g。上药加减服用4月余,血虚诸证明显好转,面颊部白斑色素新生,白斑转褐而愈。

本案由内风而得,当循“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医理来论治,补益心脾,常用归脾丸、四物汤加减。方中桂枝有疏通经脉、助养血活血之功,并能调和营卫,气血足,营卫和,经脉通,肌肤腠理得荣,痼疾定能得瘥。

白癜风是一种色素代谢异常的常见皮肤病,无明显诱因,西医认为可能与遗传、自身免疫、内分泌及精神等因素有关。由于病因不明,治疗也无理想的办法。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很早,《五十二病方》中已有治疗“白处”的记载,并有二则方剂。

隋唐时代的《诸病源候论》、《备急千金要方》始称“白癜”、“白癜风”或“白疙”,并指出其病机为“风邪搏于皮肤,血气不和”,在治法上则以祛风为主。后世医家及医籍中还有“白驳风”之名,《医宗金鉴》主张“施治宜早”。现代中医对治疗白癜风的临床报道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病因、病机和治法上的认识不囿于前人旧说,通过临床观察,发现气滞血瘀和肝肾不足是本病的两大主要病机,运用活血祛瘀和滋补肝肾治疗本病,大大提高了临床疗效。在治疗方法上,除中药内服、外用之外,还有不少针灸内容如体针、耳针、隔药灸、艾条熏灸、穴位埋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