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名中医经验撷菁
1258200000018

第18章 方药运用 (11)

第二章 方药运用 (11)

病例:史某,女,38岁。1964年1月24日初诊。患者自年起左侧面部及头部剧烈疼痛,类似触电。经中西药治疗3年,未见显效。最近一月发作尤甚,头面剧痛并引起呕吐。曾流产5次,失血较多。夜寐不安,舌尖红,苔根厚腻,脉细。治以养血柔肝,和络熄风。处方:煨天麻3g,钩藤12g(后下),生石决明15g,牡丹皮4.5g,赤芍9g,丹参9g,炙甘草3g,陈木瓜4.5g,忍冬藤12g,制胆南星9g,茯神9g。2月21日二诊:

服药后症减,近日头痛较轻,夜寐尚安,胃痛时作,舌尖红刺,苔薄白,脉细弦。再以平肝理气,佐化痰瘀。处方:石决明15g,蒺藜9g,桑寄生9g,钩藤9g(后下),陈胆南星,赤芍9g,丹参9g,木瓜4.5g,茯苓9g,炙甘草4.5g。后以前法出入加减。 3月13日五诊:头痛已减,胃中不舒,经脉窜痛,肝胃不和,肝火易动,舌尖红,苔薄黄,脉细弦。再以清肝调气、和胃畅中之法。处方:白蒺藜9g,蔓荆子9g,生石决明18g,穭豆衣6g,菊花,陈皮4.5g,香附9g,赤芍9g,木瓜4.5g,嫩桑枝30g。服药后面部抽痛消失,再以丸药调理而愈。本例头面疼痛已有3年病史,痛势剧烈,引起呕吐;5次流产,失血过多,以致阴血不足。

风阳扶痰瘀上扰,导致头面疼痛时作,乃本虚标实之证。各诊选用天麻、钩藤、石决明等以平肝息风,丹参、赤芍、木瓜等化瘀通络。最后以丸药调理,3年宿恙,得以治愈。

董廷瑶:滋阴下痰治癫痫

陆某,男,5个月。1982年5月3日初诊。患婴初生4个月起,渐发惊搐,近10天发作愈频。

每发神识迷糊,四肢抽搐,两目上翻,痰鸣吐涎。脑电图检查见有异常痫波。拟诊原发性癫。平时喉中痰多,下颌时颤,眠中作惊,便秘溲黄,唇红干裂,舌红苔薄。证属痰火惊痫。治以豁痰逐涎,清心开窍。处方:川黄连3g,钩藤6g,天浆壳5枚,全蝎1.5g,干菖蒲6g,天竺黄6g,天麻4.5g,胆南星3g,僵蚕9g,竹沥半夏9g,陈皮3g。4剂。另服保赤散0.3g,每天1包,分2次服。药后大便下涎甚多,状如腻油发亮,痰浊得降,近日惊痫不发,痰鸣减少,时有咳嗽,大便停药即结,小便黄赤,口渴喜饮,睡眠略安,唇燥面裂,舌红无苔。痰火初泄,阴液已伤,治以滋阴下痰法。处方:生地黄9g,玄参9g,麦冬9g,钩藤6g,天浆壳枚,天花粉9g,竹沥半夏9g,胆南星3g,天竺黄6g,天麻3g,生甘草3g。3剂。另服保赤散,3包,服法同前。连续服药1月余,惊痫不作,形神颇振,便下通调,干渴喜饮,仍闻痰鸣,舌红少津。痰浊大减,气阴两耗,治以滋养安惊。

癫痫是一种以发作性的短暂的大脑功能失调为表现的神经系统常见病。据国内外调查,其患病率大约为0.5%。本病确切的发病机制至今仍未完全阐明。目前根据癫痫的发病是否与某些因素有关而将其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类。继发性又称为症状性癫痫,是指有明显致病因素者如脑血管疾病、颅脑损伤、脑部感染等,也可以是某些全身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缺氧、代谢性疾病的结果;原发性又称为特发性癫痫,是指目前尚未查明原因者。值得注意的是,遗传因素在病因未明者中占有相当比例。

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药学文献——湖南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有关于本病的记载。到《黄帝内经》时期,又进一步对癫痫的病因、病理和临床表现做了更为详尽的阐述。《素问·奇病论》云:“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癫疾。”《素问·长刺节论》云:“病初发,岁一发,不治,月一发,不治,月四五发,名曰癫病。”

治疗则以针灸为主。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有“若僵惊,起如狂”的描述,指出了本病的发作也有精神失常的表现。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首次使用了“癫痫”的病名,并将癫痫的临床证候做了较为全面的归纳。金元以降,医家开始重视痰浊与癫痫的发病关系。朱丹溪认为:“痫证有五,无非痰涎壅塞,迷闷心窍。”

《丹溪心法》提出“大率行痰为主”的治则。以后,痰浊成为医家公认的主要病因。到明代,楼英在《医学纲目》中明确指出了本病属脑系疾病的概念。清代李用粹在《证治汇补》中又提出了阴痫、阳痫的分类方法。而王清任则对瘀血阻络的病机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创制出多首以活血化瘀为主的治疗本病的专方。

本病的病因可分为先天与后天两种。先天因素多指母孕时卒受惊恐,或胎育中罹患疾病,误用药物,或父母原有癫痫之患;后天因素则包括七情不遂、六淫外客、跌仆击打及产育损伤等。此外如饮食失慎、劳累少眠、久病体虚等均可诱发癫痫发作。风痰闭阻痰浊内盛,肝风内动,痰随风动,上逆闭阻气机,蒙闭心神,故发癫痫;痰火上扰肝火偏旺,火动生风,煎熬津液,结聚为痰,风动痰升,阻塞心窍而发痫疾;痰瘀阻窍头部跌仆,瘀血内停,气机阻滞,痰浊蕴结,痰瘀互搏,蒙闭清窍,横窜经络,发作癫痫。正气偏虚,痫证反复发作,日久不愈,致心血不足,肾精亏虚,脾气不健,肝失濡润,故见痫证频作及一派虚弱之象。

谢秋声:凉血化湿治多疣

陈某,男,25岁。1977年6月2日初诊。自1974年起双手背侧出现皮肤赘生物,两年来逐步蔓延至面、唇、颈部等处,数量日渐增多。曾用各种中西药治疗,未能见效,而新的赘生物不断出现,尤以口唇及手背越来越多。检查:皮疹为针头样至指甲样大小不等的赘生物,表面粗糙不平,呈花蕊状或乳头状突起,多为污褐色。共计全身赘生物数为289个。诊断为多发性寻常疣。疣色紫褐,舌苔黄腻,舌边有瘀斑,系与血瘀湿热有关,属湿毒瘀滞之证。治以凉血化瘀,清热散风,利湿解毒。处方:当归12g,生地黄30g,赤芍12g,牡丹皮12g,丹参,桃仁12g,三棱9g,莪术9g,苦参9g,地肤子12g,僵蚕9g,白鲜皮12g,干蟾皮9g,炙百部9g,生甘草9g,蒲公英30g。每日1剂,水煎2次,分2次服。第三煎加白矾15g取药液外洗。连用42剂,面、口唇、颈、四肢伸侧、足趾、手指处疣全部消退,且皮损部色斑变淡,逐渐与正常肤色一致。舌缘仍有瘀斑,前药续服。7月12日五诊:寻常疣全部消失,仅色素沉着,为巩固疗效,续服原方7剂而痊愈。

寻常疣是病毒引起的皮肤病。本病例疣发多达个,面积之广,病程之长,实属罕见。患者精神异常痛苦。患者曾服平肝潜阳、活血化瘀之药不效。综观病史、体征,见舌苔黄腻,舌质暗边布紫斑,诊为“湿热”、“血瘀”,治以凉血化瘀利湿、散风、解毒之法,收到了满意疗效。

疣是常见的表皮赘生物,由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所致,可分为寻常疣、扁平疣、跖疣和尖锐湿疣四型。以往认为这些病是慢性、良性的,但近来发现此类病毒感染后,亦可导致皮肤癌等恶性肿瘤,因而引起人们的注意。

疣,在中医古籍中称为“疣目”、“千日疮”、“刺瘊”、“扁瘊”,俗称“瘊子”、“老鼠奶”等。古代文献对本病的记载首见于《五十二病方》。《灵枢·经脉》认为:“手少阳之别,名曰支正……虚则生疣。”明代薛己《外科枢要》则指出:“疣属肝胆少阳经,风热血燥,或怒动肝火,或肝客淫气所发。盖肝热水涸,肾气不荣,故精亡而筋挛也。”认为本病病在少阳,其病机以虚证为本,本虚标实。《诸病源候论·疣目候》载:“人手足边忽生如豆,或如结筋,或五个,或十个,相连肌里,粗强于肉。”《外科启玄》载:千日疮“生于人手足上……生上千日自落”。在治疗方面,古代以针灸和民间单方验方为主。针灸治疣,《灵枢·经脉》《甲乙经》主张取用支正穴,而历代文献更重视灸法的治疗作用。

《五十二病方》《备急千金要方》、清代顾世澄《疡医大全》,都有在疣体上直接灸治的记载,《针灸资生经》建议在灸治的同时配合药物外擦,《医宗金鉴》还列有“灸赘疣穴歌”等。单方验方治疣,以药物外敷、涂搽为主,如《肘后方》用盐外敷,《备急千金要方》

用杏仁烧黑研吊或用松柏脂涂疣体,还有用石硫黄搽的记载,清代《疡医会萃》也有用莴苣汁、蒲公英根汁外涂的记载。此外还有其他外治法,如《本草纲目》用狗尾草穿刺,《医宗金鉴》用药线结扎等。有些方法,具有简便易行的特点,验之于临床,疗效令人满意。

现代中医治疣方法甚多,临床资料也很丰富。

熊梦周:生精健脾治斑秃

叶某,男,53岁。患者于1983年3月间,突然头发从前左侧开始,自左至右,自前至后成片脱落而成斑秃。其脱发处皮肤变薄,瘙痒,扪之即有头发脱落。伴头痛头晕,心悸气短,夜寐不安,胃纳差,面色无华。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证属气血不足,肝肾亏虚。

治当滋养肝肾,养血益气。处方:阿胶珠15g,熟地黄20g,鸡血藤20g,炙甘草5g,炙何首乌,桑葚子30g,枸杞子20g,墨旱莲20g,广角参15g,炒白术15g,怀山药15g。服药8剂后,脱发完全停止,头痛头晕、心悸气短、夜寐不安、食欲缺乏均有好转。生精化血,全赖水谷精微转化,当加重健脾益气之药。处方:太子参20g,焦白术15g,怀山药15g,炙甘草6g,阿胶珠15g,熟地黄20g,桑葚子30g,枸杞子20g,广角参15g,鸡血藤15g,炙何首乌15g。服药10剂,头部脱发部位开始有极柔细的新发生出。继服30剂,头发长势良好,浓密如常。

此患者由于长期紧张劳累,眠差纳少,气血大伤,肝肾亏虚之证显见,终至斑秃之疾。发为血之余,为肾所主,肝为血之府库,故滋养肝肾,益气生发为其大法。但须滋不宜腻,腻则碍脾,伐生化之源;养血不宜燥,燥则动血生风。遵此法调治,服药30剂,喜告痊愈。

斑秃,又名“圆秃”,俗称“鬼剃头”,是一种以头部突然发生局限性斑状脱发为特征的常见皮肤病症。其发病原因至今尚未完全搞清楚,一般认为可能与自身免疫、遗传等因素有关,而精神因素则是诱发及加重本病的原因。亦有部分找不到明显原因而发病的,给临床治疗带来一定的难度。

中医学无斑秃之病名,依据其临床症状,多归属“油风”范畴。本病的文献记载,可追溯到《黄帝内经》和《难经》时代,如在《内经》中有“毛拔”、“发脱”、“发坠”等病名,《难经》称之为“毛落”。历代医家在病因症候及临床治疗方面又进行了补充和发展。如隋代巢元方称之为“鬼舐头”。《诸病源候论》曰:“人有风邪在头,有偏虚处,则发秃落,肌肉枯死,或如钱大,或如指大,发不生,亦不痒。”明代陈实功在《外科正宗》中首创“油风”之名,认为此“乃血虚不能随气荣养肌肤,故毛发根空,脱落成片,皮肤光亮,痒如虫行,此皆风热乘虚攻注而然”。对本病的病理机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在治疗上,陈实功采用内治与外治结合的方法,提出:“治当神应养真丹服之,外以海艾汤熏洗并效。”《疡医大全》收集了不少有效的外治单方验方,如“生姜切片,擦落发光皮上,数日即长”等。《医宗金鉴》尚有局部刺络法治疗的记载。这些方法至今仍有其临床实用价值。首篇运用中药治疗斑秃的报告发表于1956年。自20世纪70年代起,集中观察的大样本论文逐步增多。通过40年来的研究工作,医家们对本病的辨治规律的认识日益深入。病因病机方面,在原来“血虚”、“血热”的基础上,通过临床观察,发现血瘀亦是导致斑秃的主要病理之一,丰富了病机学说。辨证分型目前虽尚未完全统一认识,但正趋于逐步接近一致。对本病的治疗,多采用益气补血、滋补肝肾、活血祛风为主。在继承传统的内服、外治熏洗方药的基础上,不少医家自拟专方专药,疗效甚佳。

朱仁康:温阳健脾治湿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