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名中医经验撷菁
1258200000011

第11章 方药运用 (4)

第二章 方药运用 (4)

治疗胆囊结石,一般均用排石剂,如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甚则大黄、栀子、玄明粉等,以一下之后,可以排出结石。事实上,并非用此皆能获效,亦有不少患者因此而病情增重者。

祝氏治此病极多,有一张姓患者,面容憔悴而带黑色,四肢无力,肝区隐隐作痛,有时牵引后背痛,数月以来,无一日之停。遍求名医诊治,冀能减少苦痛。某医生曰:“君患胆囊结石,已属确诊,痛则不通,不通则痛,应以排石为主。”用金钱草、鸡内金之类,毫无寸效。于是又换一医曰:“前医处方虽是,惟手段太小耳。”于前方中再加大黄、玄明粉、瓜蒌仁之类,日泻数次,甚觉萎顿,但结石未被排出。又至西医院外科,请求手术治疗。医师因患者身体虚弱,暂时不能手术,应俟体力恢复,再行手术为宜。患者辗转思维,毫无他法,后经友人介绍至祝氏处医治。祝氏了解其全部发病经过后曰:“治病须辨证论治,要有整体观念,如仅执成方以治病,非良策也。君身体虚弱,又患有结石,余用先顾正气,佐以疏肝胆之品,可一试之。”处方:黄厚附子12g(先煎),柴胡、川续断、枸杞子、枳壳、延胡索、制香附各9g,鸡血藤12g,炙甘草12g。先服4剂,精神较振,肝区隐痛及肩部反射疼痛均止,再服4剂,诸症悉除。

万福利:大补阴丸治疗化脓性骨髓炎

化脓性骨髓炎是由化脓性细菌引起的骨感染,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多系血源性感染,其他尚有外伤或邻近软组织感染而蔓延所致。西医主要使用抗生素及手术疗法,但久病患者,致病菌对抗生素已不敏感,骨质破坏形成死骨死腔、瘘道流脓反复,很难治愈。中医学中虽无骨髓炎之病名,但对本病早已有认识。如《灵枢·痈疽》篇中,将涉及股胫(本病好发部位)的痈疽命名为股胫疽,指出“其状不甚变,而痈脓搏骨”,表明脓液涉及骨髓。

《诸病源候论》中把本病分为“附骨痈”和“附骨疽”两类,以血虚寒凝多见而论,一般可归属于“附骨疽”或“流注”之中。在《千金要方》《外科正宗》等着作中均载有“附骨疽论”。随患病部位而异,尚有不同的名称,如生于大腿外侧称“附骨疽”;生于大腿内侧称“咬骨疽”;破溃出朽骨的称“多骨疽”或“骨胀”;发于足踝的称“穿踝疽”;窦道多支经久流脓的称“蜣螂蛀”等。治疗上,《疡科会粹》中总结了一套包括洗药、拔毒、去死肉、去腐骨、开口除脓、贴膏、收口、生肌等在内的外治之法,对临床有重要参考价值。20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探讨用中医药治疗本病,1960年出现了用中医药治疗骨髓炎数十例的临床资料。中西医结合和发挥中医“消、托、补”效应,疗效更为肯定。

万氏治疗本病,有典型病案一则:于某,男,12岁。于1973年8月13日就诊。其父代述:

患儿3年前右下肢疼痛,2月许局部破溃,流出绿色臭脓,迄今疮口不收。下午仍有低热,饮食欠佳,精神萎靡,嗜睡,时有呻吟,易怒,手足心热。患者形体消瘦,面容憔悴,皮肤干枯无泽,颧红,咽干口渴,舌质红绛,边尖赤,无苔,脉细数。局部有一瘘管,直径约,时流绿色脓液。X线透视:右肢中段呈现2cm边缘不清阴影,诊断为骨髓炎。此病热邪煎灼真阴,又大量分泌脓液,致阴液损伤太过。治宜滋阴养营,清养胃阴。方用益胃汤、大补阴丸加减。处方:西洋参5g,麦冬10g,生地黄10g,知母10g,黄柏10g,龟甲,玉竹10g,陈皮20g,砂仁10g,牡丹皮12g,鱼腥草30g。连服3剂,症有起色,神清意爽,饮食依旧。去西洋参易北沙参,去玉竹加白豆蔻,连服10剂病势大减,面现悦色,食欲渐增,潮热颧红、咽干、口渴等症均渐好转,患者已能坐起,唯体倦乏力、气短等症尚存。

舌苔薄白,脉细无力,疮口脓水大减。前法增黄芪50g,何首乌50g,党参20g,去沙参、黄柏。连服10剂,伤口愈合,病获痊愈。嘱服六味地黄丸、香砂养胃丸。后随访3个月,体重大增,已复回校学习。

本例病经3载,已气阴大伤,故初以益胃汤、大补阴丸为主滋阴养营,益气托毒,潮热渐退后加用黄芪、党参等益气之药遂使伤口愈合。可见,内服药也可治愈此种重症骨髓炎。

朱培庭:养肝柔肝治胆石

胆石患者多阴虚朱氏发现胆石病多发于中老年人,常表现为胁痛隐隐,头目眩晕,口干口苦,大便干结,舌尖红起刺,或有裂纹,舌苔光,脉细数。证属肝阴不足。曾总结了274例慢性胆管感染、胆石病的辨证规律,发现属肝阴不足者有152例,占55.74%,而且50岁以上年龄组中,肝阴不足型所占比例达72.37%。究其因,大致有三。①自然因素。《内经》曰:“年至四十阴气自半而起居衰”,男子“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男子64岁而精绝,女子49岁而经断,夫以阴气之成,止供给得30年之视听言动已先衰矣。②疾病发展使然。胆石病间歇期,邪浊留恋,易暗耗阴血,在急性发作期,邪从燥化,燥热伤阴,此所谓“久病必虚”、“阴精难成而易亏”之理。③医者治疗使然。对于胆石病一般分为气郁、湿热、脓毒三型,施以大量疏肝理气、清热、燥湿、凉血、解毒之药,然而辛燥苦寒之药最易伤津耗血,劫伤肝阴而留肝阴不足之患。另有手术一法,更易直接损害肝脏的正常形态结构而至肝阴不足。据朱氏统计,胆管术后肝胆管残余结石患者中,肝阴不足型占77.72%,足以说明手术可损伤肝阴。

养阴益气是基础既然胆结石患者多表现为阴虚,治疗胆石病自然不能囿于“疏肝利胆”之陈规,朱氏独辟蹊径,倡“养肝柔肝”之法。养阴益气则是养肝柔肝的基础。肝阴不足,宜采用“补其不足”的方法治之,用生地黄、枸杞子、何首乌滋养肝阴。然而,知常达变,“阴阳相济之妙用也,善补阴者必于阳中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故陈氏每于方中加黄芪补气升阳以助阴生、太子参气阴双补。对于肝阴不足型胆石病如此,对于肝胆气郁型胆石病,朱培庭教授亦注重养阴益气,是为“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脾”之理,体现了叶天士倡导的“务必先安未受邪之地”的防治原则。

肝为刚脏不可伐胆石病病在胆而根在肝,胆病当从肝论治。然而,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肝气肝阳常有余,肝血肝阴常不足,从肝治胆切不可伐劫肝阴。一般认为,胆石病多属肝胆气郁,疏肝解郁法切中病机,柴胡、枳实、木香、陈皮、青皮为必用之药。朱培庭教授认为,即使是肝胆气郁型胆石病,疏肝解郁之药仍当慎用,此类药物辛燥居多,易耗气伤阴,用之失度,于病无益,反而加害。柴胡性能升发,易于耗气而劫肝阴,基本不用;枳实味辛苦,能破气,木香辛温香燥,有伤阴之嫌,两者很少使用;陈皮、青皮,辛温苦燥,性烈耗气,每每同用,但剂量很小。当患者有肝气郁滞之证时,多用玫瑰花、绿萼梅、香附等甘酸性平力缓之药。对于肝阴不足型者,置疏肝解郁之常法于不顾,重用养阴益气之药,真可谓丝丝入扣,步步可法。

先天后天宜兼顾肝与肾,肝与脾,关系均十分密切,有“肝肾同源”、“肝病传脾”之说。肾为先天之本,肝肾阴阳,息息相通,肾精不足,无以滋养肝阴,可致肝阴亏虚;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若脾虚气血生化无源,必至肝阴不足。因此,朱培庭教授在滋养肝阴时,不忘益肾健脾。益肾用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是取“六味地黄”之意;健脾用茯苓、白术、炙甘草,是为“四君”之法。脾胃于患者最为要紧,不管是什么灵丹妙药,如果倒胃口,大概不会有效果,因此,用药绝无败胃伤脾之药。常让患者少量进食后徐徐“品”药,如同品咖啡一般,实为治斯病的独到经验。

谢义达:清热理气治圆形红斑

侯某,女,21岁。主诉:两手、足背、前臂、小腿伸侧呈对称性圆形和不规则圆形的虹彩状斑,服用氯苯那敏(扑尔敏)、泼尼松(强的松)2个月,无效。检查:上述部位虹彩状紫暗色红斑,压之色淡,部分斑疹中心有小疱,个别皮疹中心凹陷。舌质紫暗,边缘有瘀点,脉弦涩。诊断为猫眼疮。证属心经血热,脾经蕴湿,复感风邪,致使气滞血瘀而成。治宜清热凉血,理气活血,化瘀消斑。处方:赤芍10g,丹参10g,川芎5g,红花5g,白芷5g,牡丹皮6g,竹节6g,三七6g,茜草,丝瓜络9g,腊梅花12g,路路通12g,鸡血藤30g,紫草15g。服3剂痊愈,随访至今未复发。

本病的发生不仅与气候有关,且与体质、脏腑功能、感受邪气等也有关。从临床的皮损呈鲜红色、紫红色和虹彩状色,以及好发于手足背和四肢的伸侧部位,严重者波及颜面、全身甚至口腔黏膜等表现来看,其中与心脾密切相关。凡心脾久郁湿热,或心脾素虚,感受风热或风寒之邪,必然引起营卫失调,气血凝滞,运行不畅,脉络受阻,郁于肌肤而成斑。抓住“血瘀”这一主要矛盾,分别与益气、散寒、清热、解毒、祛湿、疏风等法配合应用,可收到较好的疗效。治疗本病主要药物是为活血化瘀药物;其次是温阳益气的附子、肉桂、黄芪、党参、细辛等;再次是通络药物及部分清热利湿之药。由此可见,本病是以寒冷性多形红斑多见,而风热夹湿者相对较少,治则及用药相对集中,提示了中医治疗本病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本病又名渗出性多形红斑,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常伴有黏膜损害,严重时也可伴有内脏损害。本病好发于春秋季,多见于青年女性,西医无治疗办法。《诸病源候论》中称为“冷疮”;《医宗金鉴》因其“形如猫眼”,故又称为“猫眼疮”;也有根据本病常发作于雁来之时,称为“雁来风”及“雁候疮”。此外还有“血风疮”、“寒疮”等。有关其症状,《医宗金鉴》形象地描述为:“初起形如猫眼,光彩闪烁,无脓无血,但痛痒不常,久则近胫。”病因病机方面,《诸病源候论》认为是素体血虚者“重触风寒”所致,明代《疮疡经验全书》认为本病是由“肝经血热,脾经湿热,肺经风热”交感而成,而《医宗金鉴》 认为“脾经久郁湿热,复被外寒凝结”而成。在治疗方面,古代常用的方剂有消风散、清肌渗湿汤、真君妙贴散、地黄饮子等。现代中医治疗多形红斑的报道始见于1963年,用清热燥湿、活血散瘀治疗本病20例,全部治愈。用益气活血温阳等中药治疗,可调整人体免疫功能,解除血管痉挛,降低血液黏聚度,达到“流通血脉”的目的。

朱仁康:凉血软坚治痤疮

寻常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是青春期的常见病,多发于15~30岁男女青年。一般认为,本病多由于青春期间雄激素分泌增加,皮脂腺发育旺盛,使皮脂腺毛囊管壁出现角化,堵塞皮脂的排出而形成,且与遗传因素有关。但其确切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西医学亦无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患者常因影响面部的美容而深感苦恼。应用中医中药治疗本病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痤疮在中医学中相当于“痤”或“痤痱”,或称之谓“肺风粉刺”、“面疮”等。最早的记载见于《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汗出见湿,乃生痤痱……郁乃痤。”不仅指出了汗湿为其主要病因,且“郁”字总括了本病的病机所在。晋代《肘后备急方》提到本病发生在面部,故称面疮。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说:“面疮”者,谓面上有风热气生疮,头如米大,亦如谷大,白色者是。”比较详细地描述了本病的症状。《医宗金鉴》中对本病的症状、病因、治法、方药等作了更为全面的论述:“此证由肺经血热而成,每发于面鼻,起碎疙瘩,形如黍屑,色赤肿痛,破出白粉汁。日久嘴成白屑,形如黍米白屑。宜内服枇杷清肺饮,外敷颠倒散,缓缓自收功也。”现代中医治疗本病的首篇论文发表于1958年。后来医家们通过临床实践,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对古代“郁乃痤”的病机认识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补充和完善。在治疗方面,除沿用传统辨证分型进行论治外,强调内治与外治并重、辨证治疗与专方治疗并重、药物治疗与针灸治疗并重。在治法上亦有所创新,如在服药方面,有采用周期服药法治疗女性患者。

中医针灸治疗本病的有效率在90%左右。本病的机制研究,近年来也开始引起重视,如进行了血清锌、铜及维生素A、维生素E值的测定,结果发现,均比健康人明显降低,提示了痤疮患者体内微量元素代谢均呈紊乱现象。实验研究亦表明,患者的血黏度较正常人为高,且较正常人产生过多的皮脂。这些均显示皮脂代谢紊乱,血液循环不良是发病的重要因素,与中医认为瘀血、湿热致病说颇为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