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名老中医用药心得2
1258000000073

第73章 其他药 (1)

第十章 其他药 (1)

硫 黄

为自然元素类硫黄族矿物自然硫,主要是用含硫物质或含硫矿物经炼制升华而得的结晶体。味酸,性热。有毒。归肾、脾、大肠经。温肾壮阳,除湿杀虫。主治阳痿,遗精,尿频,带下,寒喘,腰膝寒痹,脚冷疼弱,寒疝腹痛,心腹冷癖,久泻冷痢,便秘,疥疮,顽癣,秃疮,湿毒疮,妇人阴蚀,阴疽恶疮。

刘尚义经验 1977年仲夏,曾治一男患者,30来岁,五短身材,腰粗肚圆,满月脸,面色晦暗,举手投足,反应迟钝。据其自述,1975年初患感冒,头痛鼻塞,肢体疼痛,曾自服一些治感冒的中西药物,过了好几天,出现下肢麻木、举步维艰以致不能行走,小便失禁。单位即将其转至贵州省人民医院,诊为“急性脊髓炎”。输液打针。经用大量激素及其他药物后,病情开始稳定并趋好转,渐能行走,后嘱其出院,将息治疗。返回瓮安后,两腿行走无力,麻木,走路左右摇摆,其症最突出者为两足冰冷异常,6月炎夏与其幼子同榻而卧,双足偶抵儿身,竟将其子冰得大叫,于此可见其冰冷之一斑。此外还兼见阳痿、腰膝疲软等肾阳虚证。舌胖有齿痕,诊得六脉沉细无力。两年来西医中医遍请;西药中药杂进;单方验方皆用;温肾助阳同服。所服附片、干姜、肉桂总量不下数十斤,也曾服用过鹿茸、仙茅、淫羊藿、巴戟天、韭菜子等制成的丸药,但终不济事,疾病一直未瘳,遍身苦处,难以名状。面对此肾阳衰惫、沉寒瘤冷之顽疾,沉思良久。

余早年喜读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每每以其对药物的高见而叹其才秀矣。其中的“服硫黄法”印象颇深,曾亲尝以验其毒性,几经尝试体验,证明其无毒,指出“其毒也即其热也”,“其功胜桂附”,施之于人,“生硫黄其效更捷”。当下即用此纯阳之药,以愈彼纯阴之证,不必投鼠忌器。“离照当空,阴霾自散”。又忆及张景岳:“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之告诚,用熟地黄、桑椹、沙苑子、白芍、黄精、玉竹、牛膝煎汤,吞服生硫黄每次约3g,取其“由阴引阳”之意。牛膝引药下行,直趋病所。适瓮安县雍阳医院中药房有多年存储之半瓶天生磺约60g,病人听我述其功用,愈病心切,全部买走,约4天后,病人径直来分院宿舍,喜告曰:“两足冰冷已除。

”问及天生磺服法,言之已在3日内将60g天生磺全部服完,余惊愕之,病人却不以为然,说:“这两年我吃的药要用背兜背,这半瓶药算什么?”计算一下,平均每日服20g,超过正常服药量之一倍。病人告曰:“服用硫黄的当晚。双足即感燥热,身上亦热烘烘的,2天以后,双足已不冰凉,但无力麻木依然。”病人服药效验,增强了愈病的信心。余见缠绵痼疾竟收效于二三剂药石中,心甚悦之,愈发跃跃欲试,以图全功。再仔细候脉问症看苔。病久入络,难以骤期霍然,酌古参今,拟用膏剂缓图,方用两仪膏加马钱子粉早晚服用,其方用熟地黄、党参加冰糖,常法收膏,膏将成时,倒入白酒1杯,再入制马钱子粉调匀,每日早晚服用1汤匙,如此坚持天天服用,约达半年,病势日减,旬日见面,病者每每以手加额,连称“奇病遇高手”。1978年寒假,余返贵阳,开学时回瓮安相遇,他告诉我,阳痿已愈。(《南方医话》)

蛇床子

为伞形科植物蛇床的成熟果实。味辛、苦,性温。归肾、脾、肝经。温肾壮阳,燥湿祛风,杀虫止痒。主治阳痿,阴囊湿痒,宫寒不孕,阴痒肿痛,寒湿带下,湿疮疥癣,血风瘙痒,风湿痹痛。

刘炳乾经验 蛇床子治疗心律失常 赵某,女,38岁。1997年1月9日初诊。患者无明显诱因心慌3个月。初未在意,后因发作频繁,曾就诊某医院,诊为吞咽房速。经过普鲁本辛、心得安等药治疗2周,未见明显效果。吞咽诱发心慌持续1~2秒;进餐后多持续1~2分钟。既往无心脏病。心脏听诊:吞咽时,即刻闻及短阵快速心率。心电图:吞咽房性短暂心动过速。心脏彩超检查无异常。食管亦未见其结构及功能异常。现进食心悸,头昏胸闷,气短乏力,睡眠偶被惊醒,腰酸膝软,月经错后,白带多,舌淡、苔白腻,脉沉滑。综观脉证,为脾肾阳虚,痰湿瘀阻。宜温阳健脾、散寒除湿、宣痹通络。独取一味蛇床子60g,水煎分2次服。二诊:药尽3剂,自觉心悸痊愈,吞咽时未闻及早搏及心动过速。再进3剂巩固疗效。随访月余未见复发。

吞咽房速,应归属心悸范围,但病机有别常见证型。探其发病机制,缘于痰湿内蕴,经脉痹阻。盖吞咽引发的经气,因循经“下隔、属胃、络脾”之和降运序失司,遂越经流注少阴,逆冲于心,扰乱心神,而发为心悸。据《本草经疏》所述“蛇床子苦能除湿、温能散寒、辛能润肾、甘能益脾。”本例独用蛇床子,取其下能温肾助阳,中能健脾燥湿,上可宣痹通络。一药多能,标本兼治。既协调心、肾、脾胃脏腑之功能,又宣通经脉之痹阻,故而胃气和降,气行有序,虽无安神之功,但获安神之效。[刘炳乾.蛇床子治疗脉管炎、心律失常.中医杂志,2000,41(8):456]

蟾 蜍(附药:蟾皮)

蟾蜍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和黑眶蟾蜍的全体。味辛,性凉。有毒。归心、肝、脾、肺经。解毒散结,化痰利水,消积杀虫。主治癥瘕积聚,痈疽疔疖,瘰疬恶疮,温热发斑,咽喉肿痛,破伤中风,疯狗咬伤,恶性肿瘤,咳嗽痰喘,臌胀水肿,洞泻下痢,小儿疳积,麻风疥癣。

蟾皮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和黑眶蟾蜍除去内脏的干燥品。味苦、辛,性凉。有毒。归肝、脾、肾经。清热解毒,化痰止咳,利水消肿,除湿杀虫。主治痈疽肿毒,瘰疬,肿瘤,咳嗽痰多,水肿腹水,湿疹,疳积腹胀。

张震夏经验 张某,男,50岁。患肝病已10年,近年来经常腹胀,饮食减少,经检查确诊为肝硬化伴腹水,迭经中西医治疗病情毫无好转之势,且有渐进之象。住院一月来经输血浆、白蛋白,抽腹水等治疗,虽症状有所改善,但出现尿闭、神志恍惚等症,患者执意要求出院。此时,恰遇他的哥哥张震夏老师返故里探视(张震夏系上海中医学院教师)。张震夏先生见其兄腹胀如鼓,喃喃自语,循衣摸床,唇焦舌燥,脉弦细数。即嘱以新鲜蟾皮5张分别反贴于脐、两胁下、少腹左右,每日换1次。并以粥汤频频少许喂之。3日后,患者神志清,尿量增。再以干蟾皮15g合原服的党参、茯苓、白术、甘草、槟榔、泽泻之类煎服。旬余腹胀渐减,饮食增加。月余能起床少坐。年余体健如常人。20年来复查肝功能均正常,现虽年已古稀,尚胜任会计工作。余遵师训以此法治肝硬化临床百余例,也多见良效。[陈恩济.张震夏用蟾皮治肝硬化.上海中医药杂志,1992(11):27]

王化文经验 蟾附散治疗水肿病(慢性肾炎) 蟾附散是我收集的一个流传在民间治疗水肿病的有效经验秘方。把制附子粉碎成细末,从蟾蜍口内填入,至蟾蜍的肚子鼓起为止。蟾蜍外面裹上一层黄泥,在火上焙干后将泥土去掉。再把药蟾研成细末,分作7包,每天1包,开水送服。服完后不愈可继续配制,服至病愈为止。

蟾附散治疗水肿病,主要用于后期呈高度水肿时有效。祖国医学认为水肿病后期的主要病机是阳虚阴盛。同时还认为肺为水之上源,肺窍的闭塞不宣,也是造成水湿不能排泄的原因之一。《内经》云“三阴结谓之水”因此,治疗水肿病不仅要温肾阳,健脾运,同时宣窍启闭也很重要。附子温阳消阴;蟾蜍体内含有蟾酥,性味辛温,能宣窍启闭,通利水道。由于阳复阴消,高源闭启,水肿自然清退。

曾治疗一周姓农民,31岁。于1971年3月发病。小便不利,全身浮肿,经县医院检查诊断为肾炎。住院108天肿消出院。2个月后病复发,经多方治疗,肿仍不退,时轻时重。至1974年9月病情加剧,呈高度水肿。给服蟾附散,每天1包。10天后小便增多,浮肿渐退,至今未复发。(《宁夏中医药学术经验汇编·第一集》)

梅中青等经验 笔者近几年来用蟾蜍消癥散及蟾蜍消臌汤内服外敷,治疗重度肝硬化腹水11例,取得较好疗效。外敷药:蟾蜍消症散①:活蟾蜍1只,剖开腹部,不去内脏,撒入蒲黄粉15g,贴于肝区包块上6~8小时,每日换1只,连用10天。蟾蜍消症散②:活蟾蜍1只,剖开腹部,不去内脏,撒入莪术粉10g,贴于肝区包块上6~8小时,每日换1次,连用10天。①②方选用其一。对晚期重度肝硬化腹水者,在肝区外敷蟾蜍的同时,可用甘遂末10g加入鲜鸭跖草60~90g捣烂敷于脐穴周围部位,每日1剂,每剂敷1~3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