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名老中医用药心得2
1258000000050

第50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 (2)

第六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 (2)

吴成善经验 鲜半夏塞鼻治疗急性乳腺炎 根据《本草纲目》有用半夏和末随左右搐鼻治疗“吹奶肿痛”的记载,吴氏10余年来试用鲜半夏塞鼻治疗急性乳腺炎效果满意。用药方法:临用时挖取新鲜半夏块茎,洗净去外皮,塞入患侧或对侧鼻孔内(注意所取半夏大小要与患者鼻孔大小相近,过小易掉,太大则难以塞入),一般每天塞1次,每次1~2小时,必要时隔7~8小时后再塞1次。连续用药3天无效即改用他法治疗,有好转者则可继用至痊愈为止。一般是发病时间越短,痊愈越快。使用本品,除鼻腔局部有热辣感外,一般无其他不良反应。并发现鲜品比干品疗效更好。

刘某,29岁,小学教师,初产妇。产后第3天乳汁仍然不通,两乳胀痛,轻度畏寒,体温37.8℃,经用吸奶器吸乳效果不佳。诊断为急性乳腺炎。给患者鲜半夏两粒,左右鼻各塞1粒。约经15分钟,患者两侧鼻孔有热辣感,继之整个鼻孔附近均有温热感,而后有蚁走虫爬感自鼻—唇—口角—下颌—锁骨上窝—乳房。此时患者自觉有水样物流向乳头,解衣观之,稠浓的黄色乳汁已自动流出。这时将半夏从鼻腔取出乳汁仍自动滴4~5分钟才逐渐停止。患者全身顿觉轻松。次日开始哺乳,奶汁畅通无阻,一切恢复正常。[吴成善.半夏塞鼻治疗急性乳腺炎.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84(2):封四]

赵建民经验 笔者学习天津中医学院王士福教授的经验,重用半夏、胆南星治疗骨关节疼痛,后又用于肿瘤的治疗,取效颇佳。

类风湿关节炎 女,49岁,四肢关节疼痛肿胀2年,加重半月。约2年前突发双脚踝肿痛,后延及颈、肩、膝、腕、指关节,经化验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经中医治疗1年有余而好转,遗留双腕、膝轻度疼痛,停止治疗。今夏因受凉又发双腕、指关节肿胀疼痛,屈伸不利,不可触动,痛苦异常。化验血沉87mm/h,类风湿因子阳性。诊断明确,而求诊中医。除以上见症外,恶风寒,双腕部扪之发热,双肩双膝也有疼痛不适,眠差,饮食二便尚可,查舌质红,苔白腻微黄,脉沉滑。此风寒入里化热,痰浊瘀血阻于关节络道。处方:桂枝10g,赤芍12g,白芍12g,知母12g,制半夏60g,制胆南星60g,白芥子12g,独活12g,威灵仙12g,苏木20g,刘寄奴20g,全蝎8g,蕲蛇10g,桑枝15g,忍冬藤15g,7剂,药后疼痛肿胀均大减,加生地黄30g,继服10剂,各症减轻。继用上方3剂研末,每服6g,日2次以巩固,随访半年,已不肿不痛,只劳累后腕部稍有不适,嘱避风寒,勿劳累。

按:此案类风湿关节炎,属于中医痹证。王士福认为痹证关节肿痛者,多因湿邪流注关节,与顽痰死血相结,留滞不除。尤其在后期,常重用半夏、胆南星、白介子配虫蚁搜剔络道,效果很好。此例顽疾不去,用药十几剂后即效果明显,可为佐证。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女,67岁,双膝关节肿痛3年,加重1个月。约3年前逐渐出现双膝关节疼痛,时轻时重,断续中西药物治疗,平地行走尚可,上下楼费力,并出现右膝外翻。1个月前加重,疼痛明显,影响生活。平时腰亦不适,胃纳尚可,二便调。查体见双膝均套护膝保暖,均肿胀,右膝为甚,关节周围压痛广泛,关节活动受限,左膝活动度10°~120°,右膝活动度25°~90°,舌质暗红苔白腻,脉沉滑。X线片示双膝增生明显,右膝关节间隙变窄。诊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此老年肝肾已衰,痰湿阻络,气血瘀滞。处方:熟地黄20g,鹿衔草30g,炒杜仲20g,骨碎补20g,山茱萸15g,桑寄生20g,制半夏30g,制胆南星30g,独活30g,薏苡仁30g,川牛膝15g,蜈蚣3条,苏木20g,刘寄奴20g,全蝎8g,伸筋草15g。10剂水煎服。另生川乌、生草乌、生胆南星、生半夏各30g,泡50%乙醇7天后外搽患处,日3次,10天后痛减大半,腿脚轻快,活动度好转,继服10剂,痛已轻微,肿胀已消。原方加鹿角胶12g(烊化),继服1个月以巩固。半年后随访,已无所苦,活动自如。

按:此案骨性关节炎,老年常见。老年人肝肾之气已衰,筋骨难免受损,加以脾运化水湿之功亦弱,故老年人多有肝肾气虚挟顽痰阻络之腰膝痛。王士福教授常于补肝肾之剂中加豁痰通络之品,自制益肾疗骨刺方,用之可使肝肾之气壮,骨刺可得控而消。现代医学认为此疼痛与局部无菌性炎症刺激有关,其渗出似与中医痰证有关。其外用搽剂为朱良春老中医治肿痛之方,内也有半夏、胆南星之剂,笔者善用于老年膝关节肿痛,与内服之剂有相同之理。[赵建民.重用化痰药治验四则.山东中医杂志,2006,25(12):850]

欧阳勋经验 半夏性温味辛,生用效显,但要与生姜伴打,或宜加水久煎去其毒,用之不但无碍,多获显效。是温化寒痰的常用药。本草“十八反”中有半夏反乌头,所以有人认为半夏和乌附不能同用。其实张仲景《伤寒论》中就有小青龙汤为证,恶寒者加附子的经验总结还是可以配伍使用的。稀痰用半夏,稠痰用竹茹、天竺黄、竹沥、海浮石。葶苈子则泻肺中黏痰,也治胶痰。皂角治胶痰也很好,配制成皂角丸应用更好。葶苈子也常与大枣同用。所谓胶痰者指痰液黏稠胶浓者而言也。(《医林漫笔》)

半夏治失眠。半夏何以能治失眠?这要从睡眠机制谈起。古人认为卫气在白天行于体表,即行为阳分,夜晚行于内脏,即行于阴分。当夜晚卫气从阳气入阴分,阴阳之气,趋于协调时,人便入睡,无论何因影响到卫气由阳分进入阴分,就会失眠。《灵柩·邪客》说:“厥气客于五脏之腑,则卫气独共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阴虚,故不得瞑。”在治疗失眠时,除针对病因外,还须用作向导药,把卫气从阳分引入阴分,半夏是具有这种特殊功能的。古人认为半夏生于夏至后10天左右,认为夏至一阴生,这时正是自然界阴阳二气的盛衰开始发生变更的时候,因此可说半夏是从阴到阳的,所以古人认为半夏具有交通阴阳的作用。(《医林漫笔》)

天南星

天南星为天南星科植物虎掌、天南星、一把伞南星及东北天南星的块茎。味苦、辛,性温。有毒。归肺、肝、脾经。祛风止痉,燥湿化痰,散结解毒。主治中风痰壅,口眼斜,半身不遂,手足麻痹,风痰眩晕,癫,惊风,破伤风,咳嗽痰喘,喉痹,瘰疬,跌仆损伤,痈疮疥癣,毒蛇咬伤。

单苍桂经验 生南星治验眼胞痰核 有一女孩,年仅7岁。左上眼睑发现一形如蚕豆大的硬核,不痛,推之可动,皮色如常,迁延2年不消。曾就诊于市内某西医院,主张开刀治疗。其家长惟恐术后留有瘢痕,影响美观,于是,求众诊治。余视诊为眼胞痰核,用生南星1个蘸醋磨浓汁,外涂患处,每日2~3次,连续用药月余,核化而愈。(《单苍桂外科经验集》)

甘聚珊经验 病毒性肝炎病程中,其发热程度不同,初、中期之热多属湿热蕴蒸发热或肝郁发热或血瘀发热,久则致气虚发热、阴虚发热、血虚发热,均应慎用清热解毒药。除热入营血心包,而致神昏之谵语者急需用安宫牛黄丸之外,少用胆南星2~3g清泻肝火、解毒。配栀子、柴胡舒肝解郁,清热除烦,以达表里两解。诸药合伍,能清,能利,能解,凉而不伤正,寒而不凝滞。

曾治张某,男,42岁,半月前感冒发热体温39.5℃,经用解热止痛及抗生素等西药,发热一度得退,复又发热恶寒,两目微黄,口苦心烦闷,不欲饮食,胸胁胀闷,肢体倦怠,肝功化验:总胆红素125μmol/L,直接胆红素 89μmol/L,GPT:178U,抗HAV(+),舌红苔黄,脉弦数。证属表邪未解,入里化热,湿热蕴蒸之黄疸。治以清热利尿,退黄。处方:茵陈30g,胆南星2.5g,丝瓜络5g,金银花15g,大黄10g,服2剂后,下黑秽兼黏滞大便2次,热减,胸胁宽舒,前方改大黄6g,再进6剂体温正常,黄疸尽退,化验检查各项均正常。(《陕西省名老中医经验荟萃第6辑》)

朱良春经验 天南星善止骨痛 天南星苦辛温,其性燥烈,专走经络,为开结闭、散风痰之良药。临床每用以治湿痰、寒痰、风痰、咳嗽,中风、癫、痰涎壅盛和破伤风抽搐、口噤、风痰眩晕。若配川草乌、地龙、乳香、没药,即《局方》小活络丹,为痹症常用成药之一,专治痰瘀阻于经络,肢体关节疼痛、麻木。朱老在痹证研究的实践中体会到:天南星功能燥湿化痰,祛风定惊,消肿散结,尤善止骨痛,对包括类风湿关节炎在内的各种骨痛均具有良效。盖久痛多瘀,亦多痰,凡顽痹久治乏效,关节肿痛,活动受限,多是病邪与痰瘀凝聚经隧,胶结难解,故常规用药,恒难奏效。必须采用透骨走络、涤痰化瘀之品,如蜈蚣、全蝎、水蛭、僵蚕、白芥子、蜂房、天南星之属,始能搜剔深入经隧骨骱之痰瘀,痰去瘀消,则肿痛可止。证之现代药理研究:天南星确有明显的镇痛、镇静作用,故用之多效。

天南星有毒,内服必须经过炮制方可使用。一种方法是用生姜、明矾浸泡至透,再晒干,是为姜矾制南星;另一种方法是直接火炮后用,即李时珍《本草纲目》所说:“火炮则不毒”,是为炮南星。朱老治痹证多用姜矾浸泡的制南星,汤剂用量10~20g。(《朱良春用药经验集》)

欧阳勋经验 南星胎盘散治白血病及子宫颈癌 生南星1份,胎盘粉3份,拌匀装入胶囊,每次2粒,日3次,开水送,15天为1个疗程,休息数天再服,连服数个疗程。主治白血病及子宫颈癌有显效。(《医林漫笔》)

李现林经验 南星味苦辛,性温,入肺、肝、脾经,功能燥湿化痰,祛风定惊,消痞散结,消肿镇痛。南星临床上常用品有生南星、制南星及胆南星3种。生南星有毒,临床多外用,具有良好的消肿止痛作用。内服多用制南星,其常用量为10g。笔者借鉴著名老中医王士福教授治痹之秘在于重剂的经验,重用制南星治疗多种骨关节疼痛,取得良好的效果。

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病、疑难病,在其急性发作期多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积液、关节活动受限、皮温增高等急性滑膜炎的表现,常可导致关节破坏而留下残疾。笔者采用加减木防己汤加制南星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多获良效。处方:防己25g,薏苡仁、生石膏各30g,木通、黄柏各10g,制南星60g,桂枝6g,独活15g。水煎服,每天1剂,3周为1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