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名老中医用药心得2
1258000000002

第2章 解表药 (2)

第一章 解表药 (2)

范中明经验 临床治痹,一般分风寒湿痹和热痹两大类。然部分痹痛患者,或因体质偏胜,或因感邪先后,表现为寒热杂陈者亦复不少。观其外症,局部不甚红肿,亦喜温熨,痛势甚剧,似属风寒湿痹,但又兼见口苦舌燥,溲黄便干,脉象有力等内热蕴伏之象。揣其机制,当是外寒里热,搏结气血使然,故很难以上述两纲统治之。范老对此类病人常采用寒温并用之麻黄、苍术、生石膏,屡收卓效。

考麻黄一药,自古即为治痹要药。防风汤、乌头汤、薏苡仁汤三方均伍麻黄,取其温散寒凝、宣通气血之功。临证体验:发表宜小量,恐过汗伤正;治痹则非大剂无以为功。常用量为20~30g,而断无汗出如水流漓之弊。其功类乌附,又无燥烈之偏性。配伍等量之苍术、生石膏,一则祛湿散风润燥,一则清宣里热,兼以监制麻黄过于发散走表。三药合用,以寒温并用之法,除寒热互结之机,合具散寒祛风、除湿清热之功。师法越婢方意,别开治痹门径。

如治余某,女,63岁,农民。患关节炎十数载,辗转求治于中西医,皆初服药有效,继服则罔效,甚以为苦。刻诊全身关节肿痛麻木,尤以两膝为甚,喜取暖物温熨。伴形寒微热,口苦心烦,大便不畅,舌暗红,脉弦涩。通观此证,患病经年,寒热互结,气血痹阻,交结难解。疏方于下:麻黄20g,苍术20g,生石膏20g,白芥子10g,当归12g,鸡血藤30g,鹿衔草30g,木瓜12g,蜂房12g,生地黄30g。另以全蝎、蜈蚣各3g,研吞,出入30余剂告愈。[沈万生.用药新伍拾零--学习范中明用药特色的体会.上海中医药杂志,1986(9):29]

米伯让经验 米老在治疗肾炎时,重视麻黄与附子的灵活运用。在治疗急性肾炎中,均以麻黄为君药,用量多在14~28g,小儿也用至17. 5g。在治疗慢性肾炎中,均以附子为君药,用量多在28~70g。麻黄和附子均具毒性,文献亦有中毒病例报道。米老在临床中用量之大,但未出现中毒现象,且治愈率甚高,其主要因素有二:①配伍得当。麻黄辛温味微苦,有发汗平喘、消肿利尿之功。麻黄发汗虽强,但方中常配大寒石膏以制之,白术补脾以扶之,附子扶阳壮水,甘草、姜、枣以和营卫,故汗出不多。米老通过反复临床验证,认为用麻黄应不分冬夏,关键在于辨证确切,配伍得当。若误用虚人或虚证,加之配伍不当,可出现大汗亡阳。②深研药理。附子辛热燥烈,有助心肾之阳、回阳救脱之功,常用于阴水证。以形寒肢冷,腰腿酸困,面色白,小便清,大便溏,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细等命门火衰之候为适应证。附子的主要毒性成分是乌头碱,但经炮制加工后,大量乌头碱已被破坏,加之附子排泄较快,又无蓄积作用,故临床大剂量使用无中毒现象。[米烈汉.米伯让老中医治疗肾炎浮肿经验.天津中医,1988(2):5]

刘韵远经验 小儿哮喘,是小儿时期肺系常见病之一,容易反复发作,不易速愈,逐渐形成痼疾。本病属于“本虚标实”之证,治当以“标本兼顾”为法。兹将用药一得分述如下。

1.炙麻黄与炙甘草相配 余治疗小儿哮喘,一般不用生麻黄,多采用炙麻黄,因小儿哮喘发作之际,常有自汗出,炙麻黄不仅可减轻发汗之功,相对可增强止咳平喘之力。若与炙甘草相配,除有助于止咳平喘解痉作用外,具有减轻麻黄之毒及辛散之功,更可避免心悸之弊,从而增强止咳平喘的作用而提高疗效。关于炙麻黄与炙甘草的用量问题,通过历年来临床实践证明,用量不宜过小,以达有效量为宜。凡年龄在1~3岁,日用量3g;3~7岁,日用量3~6g;7~14岁,日用量6~9g;但炙甘草的用量不得低于炙麻黄。本药无论春夏秋冬皆可使用,虽用量稍大亦无发汗之弊,若夏季自汗过多,可加麻黄根同用,或改以麻黄根代之,其用量宜倍于炙麻黄,平喘作用不减。

2.炙麻黄与银杏相配 炙麻黄为辛开宣肺、止咳平喘之专药,以治标实之咳喘;银杏为苦降敛肺、止咳平喘之专药,二药同用,一为辛开宣肺,一为苦降敛肺,一宣一敛,一升一降,使肺气宣降得宜,其咳喘自平。此乃标本同治、虚实兼顾之法。历年来二药合用治疗小儿哮喘发作期,疗效显著,虽连续服用亦无虚虚实实之弊。关于二药用量,凡年龄在1~3岁,日用量炙麻黄3g配银杏9g;3~7岁,日用量炙麻黄6g配银杏15g;7~14岁,炙麻黄9g配银杏15~20g。银杏的用量可大于炙麻黄1~2倍,因银杏为连皮壳打碎之药,其皮壳具有解白果仁之毒的作用,虽用量大些,亦无中毒之弊。(《燕山医话》)

陈瑞春经验 麻黄治咳量要轻 麻黄的功用止咳、平喘、利水。然而,临床用麻黄治咳嗽药量宜轻不宜重。因为肺为华盖,轻清在上,所以用麻黄治咳,旨在宣肺,用量宜轻。吴鞠通说的“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即是指肺药要轻用。再者,麻黄用量过大,有耗伤肺气之虞,每剂3~5g,用得恰到好处即可。

余毕生喜欢用麻黄治咳嗽,尤其是冬春两季咳嗽,麻黄是必用药。夏秋也不忌用麻黄,但用量都很轻。如果嫌其量轻不能祛病,可以用前胡、桔梗、紫苏叶、紫菀、款冬花、僵蚕之类药,辅佐麻黄宣肺,既达到宣肺止咳的目的,又无耗气或留邪之弊。先生还认为,如在小青龙汤中用麻黄,其量可用10g,因其有五味子的收敛,麻黄量大无碍。麻黄炙用,药力更缓和而有效,量稍大亦无妨。如果是在越婢汤中用麻黄,也不限于3~5g,可以用10g,甚至更多亦是常事。

这里指的是用麻黄治咳,即风寒束肺,肺气不利,金实不鸣的咳嗽,如用三拗汤(麻黄、杏仁、甘草)加前胡、桔梗、紫苏叶、僵蚕之属,以宣肺止咳,麻黄用量宜轻不宜重,借助前胡、桔梗等的辅佐,恰到好处。还要提出,用麻黄宣肺散寒,治风寒宿肺的咳嗽,只能加宣肺药,不能加清凉药,如瓜子金、大青叶、板蓝根之属。如在用麻黄的同时,加入大量的清凉药,治咳嗽的效果是不好的。(《豫章医萃——名老中医临床经验精选》)

周仲瑛经验 麻黄治哮 古今治哮方中,麻黄的使用频率约为58. 6%,为哮喘用药之首,因麻黄既善于宣通肺气,又长于降逆平喘,故为宣肺平喘的首选药物。因其辛温,功用主在宣肺平喘,发散表邪,故适用于寒实肺闭之证,如《药品正义》记载:“元气虚及劳力感寒或表虚者,断不可用。”

常用于治哮的麻黄类方中,寒哮有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热哮有定喘汤、越婢加半夏汤;寒包热哮有小青龙加石膏汤、厚朴麻黄汤;痰哮有麻杏二三汤(三拗,二陈加诃子、茶叶)、华盖散(三拗、桑白皮、橘红、赤茯苓)等,表明麻黄治哮总以实证为宜。麻黄的配伍应用,如能根据辨证要求,分别配药,又可较广泛地应用于多种证型,从寒实证扩展到热证,以至虚实夹杂之证,显示中医药治病的特色和优势。兹举要如下。①麻黄配石膏:辛凉宣泄,外解在表之风寒,内清肺经之郁热,适用于表寒里热之“寒包火”证。②麻黄配黄芩:清宣肺热,既可宣通肺气,又能清热化痰。

适用于痰热郁肺,肺失宣降之证。③麻黄配葶苈子:泻肺祛饮,宣泄肺气。适用于痰饮壅实,水气停滞所致之喘满痰涌。④麻黄配大黄:宣上导下,适用于肺胃热盛,痰热互结,腑气不通,肺气上逆之喘咳。⑤麻黄配细辛、干姜:温肺化饮,适用于外寒内饮,风寒束表,水饮内停,上迫于肺,肺失宣降之证。⑥麻黄配五味子:散敛结合,既可宣肺平喘,又能敛肺降气,适用于肺虚气逆,肺失宣降之证。⑦麻黄配熟地黄:滋肾平喘,适用于肺实痰壅,肾阴耗损,肺气上逆、肾虚不纳之证。⑧麻黄配黄芪:宣肺平喘,益气固表,一散一固,适用于寒痰阻肺,肺气虚弱,肺失宣降之证。

另一方面必须指出治哮未必尽用麻黄,如纯虚无实,或虚多实少,经投麻黄而少效者,不可再予。因其性辛温,虽升中有降,但以升散为主,而肺为娇脏,喜满恶燥,如久用或应用不当,可有耗气伤阴之弊。

临床特别要注意掌握其禁忌证:①头额汗出清冷,心悸喘促,气息短促微弱,有喘脱征象者;②痰少而黏,不易咳出,咽干,手足心热,舌红,苔少或光剥,脉细数等真阴亏损者;③平素肝阳上亢者。(《中医医案医话》)

黄吉赓经验 麻黄和麻黄根——宣敛并用 麻黄首载《神农本草经》:“味苦,温。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癥坚积聚。”《本草备要》:“治痰哮气喘。”先生认为,麻黄是治疗肺系疾病的要药,其宣肺之力较强,既可用于平喘,又可用于一般宣肺药治疗无效的咳嗽,所以临床应用较多。但在使用麻黄时要注意下列几点。①麻黄的用量:先生认为,麻黄用药,应因地因时因人斟酌定量。对城市居民、体质虚弱、老人或幼儿,应注意用量。

特别在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中,由于患者年龄偏大,且常伴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病,或有前列腺肥大等慢性病,用量不宜过大,一般在3~6g。若麻黄量大,易耗伤肺气,并且出现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失眠,老年男性出现排尿不畅、尿频等症状,所以用药以前,要仔细询问患者,检测心率,对长期使用者,用量不宜大于9g。②麻黄的选用:发汗散寒解表,可选用生麻黄,其辛散作用较强。宣肺平喘止咳,多选炙麻黄,使其辛散作用较弱。③麻黄的配伍:发汗解表,配桂枝则发汗力增强。宣肺平喘,若为寒邪咳喘配杏仁、甘草;内有痰饮配细辛、泽漆、半夏;若为肺热配射干、桑白皮、杏仁、黄芩等同用。宣肺利水治风水,常配白术、生姜、茯苓等。④麻黄与白芍合用或麻黄与甘草合用,可减少其不良反应。

麻黄根,古人认为其专用止汗。《本草纲目》:“麻黄发汗之气,驶不能御,而根节止汗,效如影响。”《肘后方》:“麻黄根、龙骨、牡蛎,外治大病瘥后,多虚汗,及眠中流汗。”《别录》:“止汗,夏月杂粉扑之。”据先生经验,在咳痰喘哮的治疗时,可用麻黄根和麻黄配伍,既共有平喘宣肺作用,又有麻黄发汗,麻黄根敛汗;麻黄升血压,麻黄根降血压的互相监制效应。他常在咳痰、哮喘伴多汗的患者中合用,麻黄根一般常用量为6~8g。对于用麻黄后出现副作用而不能耐受者,可用麻黄根来代替麻黄。(《授业传薪集:曙光名医临证经验荟萃》)

洪广祥经验 麻黄用于咳、喘、水肿等证。

1.麻黄在咳喘中的运用

(1)麻黄为治咳嗽的首选药:寒热之邪客肺,均可影响肺的宣降,而上逆作咳,肺失宣肃是咳嗽的共同病机,因此,宣肺也就成为咳嗽的基本治法。故咳嗽毋论寒与热,均可以麻黄宣肺为治咳的首选药,通用方是:生麻黄10g,南杏仁10g,生甘草6g,矮地茶15g,白前10g。用于外感或内伤咳嗽,常收到较好疗效。如寒痰明显者,加干姜6~10g,细辛3~6g,紫菀10g,款冬花10~15g,以宣肺散寒止咳;热痰明显者,加生石膏30g,黄芩10g,鱼腥草30g,以宣肺泄热止咳;湿痰明显者加法半夏10~15g,陈皮10g,茯苓15g,以宣肺燥湿化痰止咳;外感风寒重者加苏叶10~15g,生姜10~15g,以辛温宣肺;外感风热重者加连翘16g,薄荷6g,以辛凉宣肺;兼慢性鼻炎或过敏性鼻炎者,加辛夷花10g,苍耳子10g,鬼箭羽10~15g,防风10~15g,路路通10~30g。

(2)虚喘可用麻黄:喘证虽有虚实之分,但虚喘中亦多见虚中夹实。尤其是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所致的喘证,不仅有肺肾两虚、摄纳失常的虚喘本证。同时还可见痰瘀阻肺、肺失肃降、气道壅塞的实证,故麻黄亦可用于虚喘。然组方时必须在辨证论治的前提下,进行合理配伍。如阳虚喘证,多配伍熟附子、肉桂、紫石英等以温阳纳气定喘;阴虚喘证,多配伍熟地黄、胡桃肉、山茱萸等以滋阴纳气平喘;气阴两虚喘证,多配伍生脉散、白果等以益气养阴平喘。且虚喘用麻黄,一般宜炙用,这不仅可以缓和麻黄辛散之性,同时还有补益作用,用量一般以10g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