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名老中医屡试屡效方2
1257800000067

第67章 其他病证(1)

第21章 其他病证(1) (1)

风寒袭表——麻根细辛二陈汤(张希禹方)

(组成) 麻黄根15g,细辛4~5g,半夏15g,茯苓15g,陈皮10g,木香10g,柴胡15g,杏仁10g,砂仁10g,紫苏梗10g,冬瓜子10g,甘草5g。

(功效主治) 主治一切风寒袭表所引起的各种疾病。

(方解) 昆明市中医医院张希禹副主任医师,熟读经典,寓医理于临床,善用长沙诸方,临床经验十分丰富。临床自拟麻根细辛二陈汤,可治一切“风寒袭表”,突破了《伤寒论》“表虚”和“表实”、“有汗”和“无汗”之间的辨证,临床应用,每获良效,从而继承和发展了《伤寒论》。对疑难重症,善用附子。张师认为:邪之所凑,经脉阻滞,经气不畅则百病丛生,治病之旨在于疏通经络,条达气血,故在临床中辨证用药尤重六经,兼顾脏腑、八纲。拟麻根细辛二陈汤,用仲景理论指导临床应用,疗效显著。

本方麻黄根性甘平,功在祛寒敛肺止汗,疏调腠理,收涩之中兼具调畅之性,敛正气而不敛邪气;细辛性温而大辛,气盛味烈,性善走窜,直入少阴,托邪外透,达表入里,疏散风寒之力大,温经止痛之力强,既能发散在表之风寒,又能入里,祛除入里之阴寒,只有“窜透开滞”的特点,麻黄根细辛相伍,祛邪散寒,散中有收,散不伤正,收不留邪,宣肺司开合之职,寓“发汗”于无形之中。二陈汤健脾渗湿化痰、理气和中,为治痰的基础方剂,随证加味,用于各种痰饮;木香“乃三焦气分之药,能升降诸气”,善通行脾胃之滞气,为行气止痛之要药,行气健脾,疏泄肝胆;砂仁化湿行气,杏仁降肺之中兼有宣肺之功,紫苏梗发汗解表,宽胸利膈,冬瓜子清肺化痰,利湿排脓,柴胡疏肝解郁,升举脾胃清阳之气。小白附子为祛风化痰要药,附子为临床温阳有效药物。全方配伍,宣上(肺)、温中、畅下,通经利气,温散并行,开合相济,使经气条达,邪有出路,寒邪得去,温邪得清,脏腑安合。全方共12味,配伍严谨,实为开达三焦,通行十二经,温化寒邪之良剂。

(按语) 张师拟此方灵感源于蒲辅周老前辈用麻杏石甘汤治疗支气管炎外寒内热证(寒包火)“有汗无汗皆可用,年老体弱者用麻黄根代麻黄”。蒲老数十年用之多效。《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云“其在皮者,汗而发之”,以解表祛邪为治疗法则,《伤寒论》中太阳中风证治以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方用桂枝汤,太阳伤寒证治以辛温发汗、宣肺平喘,方用麻黄汤,就云南昆明而言,虽四季如春,但昼夜温差较大,气候多变,有谚语云“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冬”便是真实写照。故在昆明地区,麻黄应用很少,因气候特殊。用麻黄易误汗,但太阳伤寒之病又不得不发其汗,因此麻根细辛二陈汤酝酝而生。

麻黄根中药学言其功效敛肺止汗,张师多年临床认为其敛肺止汗,疏调腠理,收涩之中兼具调畅之性,敛正气而不敛邪气,既能祛寒又能止汗,祛邪不伤正,与细辛配伍祛寒止汗,寓发汗于无形之中,麻根细辛二陈汤不论有无汗出均可应用,故太阳病用麻根细辛二陈汤不但未违仲景本意,且升华了仲景理论,可谓是在《伤寒论》基础上的创新。临床中,通过配伍扩大了麻根细辛二陈汤的应用范围,广泛应用于太阳病经证、阳明病经证、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少阴寒化证。

(方源) 龙自亮.张希禹老师应用麻根细辛二陈汤经验.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29(2):41

少阳枢机不和——柴芩蒿薇汤(叶漳深方)

(组成) 细柴胡9g,黄芩9g,青蒿15g,白薇15g,生山栀子9g,甘草3g。

(用法) 煎2汁,分2次半空腹服,其中间隔3~4小时。

(功效主治) 和解清化退热。主治邪恋少阳,枢机不和,寒热往来。发热朝轻暮重,汗出热暂退,次日寒热又作,持续不解。大小便尚可,舌苔薄腻或薄黄,脉弦或细数。

(方解) 本方主要从小柴胡汤化裁而来,用细柴胡、黄芩和解清热为君,佐以青蒿、白薇清热凉血,治午后潮热,配以山栀子、甘草加强清热之功。

(加减) 病久体虚者加太子参15g;汗出多者加黄芪15g;舌红、口干者加地骨皮15g,天花粉15g;口苦苔黄腻者加厚朴6g,黄连3g,制半夏9g;恶寒明显而舌苔白腻者加桂枝6g,煨草果6g。

(验案) 王某,男性,57岁。每日下午微恶寒,发热在38℃左右,已有旬日。曾经抗菌消炎等西药治疗,寒热仍不退。发热虽不高,但每日寒热往来,汗出不多,胸闷纳呆,大小便如常,舌尖红苔薄腻,脉数。证属湿热蕴阻少阳,枢机不和。治拟和解清化湿热,用柴芩蒿薇汤加厚朴6g,广郁金9g,枳壳9g。服药2剂后恶寒除,下午发热减至37.5℃。但腹中不适,纳呆。前方加大腹皮9g,生谷芽、生麦芽各12g,炒六曲9g。上方服4剂后热退。纳尚欠佳,再善后调理而愈。

(方源) 《上海历代名医方技集成》

疏肝解郁——加减柴胡疏肝散(张学文方)

(组成) 柴胡12g,芍药10g,川芎10g,香附10g,枳壳10g,甘草3g,郁金10g,三棱10g,焦山楂15g,延胡索10g,丹参15g,麦芽12g。

(用法) 清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 疏肝解郁,活血止痛。主治: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或犯胃克脾之胸胁胀满不舒或胁痛、胃病,乳房胀满,或走窜作痛,叹气或喜长出气,舌质暗红,舌下脉络粗张,脉弦涩。

(方解) 古今之疏肝解郁方剂甚多,诸如四逆散、逍遥散等,应用很广,各有优劣。张景岳之柴胡疏肝散,在四逆散的基础加减,侧重于疏肝解郁,和血止痛,其疏肝理气、和血止痛作用较强,临床用之效果较理想。我们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发现,肝气郁结实是众多疾病过程中的一个常见证型。故以柴胡疏肝散为基础,改造成为“加减柴胡疏肝散”。原方中陈皮和胃,主理脾胃气滞,与枳壳同类,故去之。因此,方中柴胡、香附、郁金三药,皆疏肝解郁之首选药物,用为主药;川芎、丹参、三棱、延胡索活血兼可行气,以化气滞血瘀之证,又可止痛;白芍敛肝阴,枳壳理脾气;焦山楂、麦芽消导健胃,又佐疏肝活血;甘草调和诸药。故方重在疏肝活血,兼可以敛阴止痛,对肝气郁结较重,甚至气滞血瘀,犯胃作痛者,疗效颇佳。

(加减) 脾气虚者加白术、茯苓,胃阴虚者加沙参、玉竹、石斛,肝阴虚者加女贞子、枸杞子,肝郁有热者加黄芩、川楝子,肝气犯胃寒热错杂者加黄连、干姜,气郁血滞或痞积者加鳖甲、牡蛎。

(按语) 加减柴胡疏肝散具有疏肝理气、活血止痛的功效。临床广泛用于各种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较重所致的病证。如肝炎、肝硬化、肝气犯脾克胃之胃炎、胃神经官能症等。方中疏肝之药较多,量不宜过重,柴胡性升散,疏肝一般用6~10g即可。三棱、延胡索行气活血止痛,肝区胃脘不痛者可去之,或只用一味即可。

(方源) 《疑难病证治》

肝郁血虚证——逍遥散加味(李翰卿方)

(组成) 生白芍9~30g,当归6~15g,生白术6~9g,云茯苓3~9g,薄荷1.5~3g,甘草3~4.5g,柴胡1.5~4.5g。

(用法) 煨姜引。用水煎服,或做成水丸用开水或姜水送服。

(功效主治) 此系治因受不顺意的刺激,郁郁不乐,迁延日久,不能痊愈,且影响了消化和吸收的功能及血液循环的充分供给,从而引起一切病变之方也。

主症 ①必须有感受不顺意刺激的事实(有经常感受刺激的,有一时一事感受刺激过甚,无法释解,迁延日久的)。②必须有长时期郁郁不乐的表现,如不苟言笑,多哭善怒,长嘘短叹等。③必须有胸满(也有兼痛的,轻者自觉胸中不舒,往往在诊脉时有太息的现象)、胁痛(左边痛的最多,也有两边都痛,或右边痛的)、寒热(有早凉暮热的,也有早不发凉,但午后一度发热的,这一症状必须注意“阴虚”的兼证)的症状。④必须有左手脉沉(最多是关尺部分,也有六脉俱沉的)的脉象。说明:以上四条症状,轻重多少虽有不同,但缺者很少。

副症 ①头面部的症状:头晕,头痛(其痛多在左半边,两半边痛的也有,但都是慢性的、有时间性的),颊部发赤。②耳目部的症状:耳鸣,耳痄痛。目眩,眼花,两目干涩,目暗。③鼻部的症状:鼻孔干燥。④咽喉口舌部的症状:咽干,喉痛,口苦,口酸,口燥,口渴,恶心欲吐,呕吐,吞酸。⑤颈项乳部的症状:瘰疬,乳岩。⑥全身及四肢部的症状:手足心发热,五心烦热,肢体发痛(血不荣筋),骨蒸潮热。⑦腹部的症状:小腹重坠或闷胀,腹中满痛,胃部嘈杂不舒。⑧饮食方面的症状:食少,喜冷性饮食,喜饮,但喝得不多。⑨大小便方面的症状:大便燥,大便溏,小便不利或涩痛,尿道肿痛出脓。⑩睡眠方面的症状:嗜睡,失眠。皮肤方面的症状:皮肤瘙痒,皮肤干燥。呼吸方面的症状:干咳。月经方面的症状:月经赶前、错后、前后错杂,崩漏,经闭,青带,赤带,白带。

禁忌证 凡不是由于不顺意的刺激所引起的病证,都不得使用本方。即使是因受不顺意刺激引起的病证,如果不是郁结日久,以致形成如主症栏所表现的一切症状,而是因暴怒形成的猝厥或吐血,以及阴虚、肝阳上逆等证,也不得使用本方。

慎重证 头晕、头痛、午后发热等症,都需要慎重。因为这几种症状多兼阴虚或火盛,这种病如用柴胡稍多,即会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