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名老中医屡试屡效方2
1257800000042

第42章 内科病证(42)

第11章 内科病证(11) (3)

(加减) 气滞胀痛明显者加香附12g,郁金12g;血瘀刺痛明显者加三棱12g,土鳖虫10g;湿盛困痛者加苍术12g,秦艽10g,萆薢12g。阴雨天痛增怕冷者加桂枝10g,细辛4g,羌活12g。

(验案) 张某,女,27岁,教师,2003年11月8日初诊。患者于1个月前因患感冒有发热、咳嗽伴胸痛等症状。经内服感冒通及输液抗炎等治疗后热退,感冒亦逐渐痊愈。且胸痛逐渐局限于前胸上部右侧,并有肿胀,劳累时加重,右上肢活动轻度受限。自用芬必得内服治疗,效果不佳,遂来我院就诊。见患者神清,精神差,右侧胸肋疼痛,困胀不适,纳可,眠差,二便调,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查右胸第3肋软骨与胸骨交界处肿胀,皮色基本正常,压痛明显,上肢活动受限。胸部片示胸骨及肋骨骨质无异常。既往无肝病、胆囊炎、胆结石病史,无外伤史。腹部B超未见异常。血常规、血沉及心电图无异常发现。诊为右第3肋软骨炎。证属气滞血瘀。予基本方加香附10g,郁金10g,每天1剂,水煎服。药渣外敷,3天后肿胀、疼痛明显减轻,继续治疗7天,肿胀、疼痛消失,恢复工作。随访1年未见复发。

(方源) 时国富,刘又文,陈利国.名老中医毛天东应用仙方活命饮治疗肋软骨炎经验.中医正骨,2005,18(1):76

血证——宁血饮(储乃昌方)

(组成) 黄芪、党参、白及各30~60g,墨旱莲12g,川大黄9~15g。

(用法) 水煎服。川大黄煎5~10分钟,取汤先服;次煎墨旱莲片刻去渣存水,再入其他药物。

(功效主治) 益气,凉血,止血。主治各种血证。凡咯血、呕血、便血属气虚血热者尤为适宜。

(方解) 血得热则行,血热则血不循经而为血证,故先予川大黄釜底抽薪,旨在泻火凉血;然失血者必虑其气,故用黄芪、党参大剂补药,意在益气摄血;佐以白及、墨旱莲收敛止血,合而成益气清热、凉血止血之良方。

(加减) 唯咯血者每见木火刑金,则加黄芩、山栀子、黛蛤散、百合以平木固金;呕血便血常伴脾不统血,可倍参、芪加白术、槐花以健脾统血;若痰中带血或时有黑便不甚者,用白及丸(粳米粥伴白及粉作丸烘干)缓图。

(验案) 顾右,6月17日方。咳嗽数月,形瘦气馁,今忽吐血盈碗,脉浮而无力。损症,难许完璧,乃先予生大黄汤抽薪止沸,导血下行;继嘱病者二足置尿桶中浸之;再以良言安慰其心,导之以不可咽血。处方:生黄芪30g,百合、桑白皮、知母各9g,黑山栀子12g,肥知母4.5g,黛蛤散(包煎)、天花粉片各15g,当归头、炒白芍、甜杏仁、藕节各9g。煎汤调服,白及粉12g冲。次日咯血已少,继服2剂血止;续用白及丸、百合糯米粥调治。

(方源) 《上海历代名医方技集成》

贫血——加味举元煎(张海峰方)

(组成) 人参3~10g,黄芪15~30g,升麻6~15g,白术10~15g,红孩儿15~30g,醋炒针砂30~60g,炙甘草6~10g。

(功效主治) 升阳固脱,益气健脾。用于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

(方解) 缺铁性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多以气血两虚证候为主,单纯表现为血虚者较少见。故治疗这类疾病以益气养血为主要法则。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故补气尤重于补中气,中气健运,则能生血、统血。本方为《景岳全书》举元煎加味,举元煎以人参、黄芪益气固脱;升麻升陷;白术、炙甘草健脾。为升阳固脱、益气健脾之剂,为治疗气虚下陷、血崩、血脱而设。加红孩儿助消化,止吐衄;醋炒针砂(即铁落)补血镇静。两药加入举元煎,即成益气生血、气血双补之方,对气血两虚和血虚兼有脾虚不运者更为适合。

(加减) 临床应用可随症加减。

(验案) 邵某,女,41岁。贫血病史多年,经常头晕,甚则晕倒,乏力,纳差,恶心,便干。血常规检查:白细胞3.1×109/L,红细胞2.75×1012/L,血小板50×109/L。常服利血生等西药,效果不显。即服本方加鸡内金10g,炒麦芽30g,当归10g,阿胶10g,连服30余剂,症状消失,复查血常规已恢复正常。

(方源) 《豫章医萃——名老中医临床经验精选》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养血止衄汤(崔文彬方)

(组成) 生地黄炭15g,醋鳖甲30g,全当归12g,生杭白芍15g,川芎10g,炙黄芪20g,肉苁蓉20g,醋龟甲20g,粉牡丹皮10g,醋艾炭10g,贡阿胶10g,(烊化分3次冲服),炙甘草6g。

(功效主治) 养血滋阴,清热止衄。用于阴血亏虚,或血去气伤,所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症。

(方解)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症中医辨证有虚实之分。一般早期多属实证,为热毒内伏营血,或气火逆乱,络脉受损,血不循经所致,久则呈现阴血亏虚,或血去气伤之象,主要见证是皮肤、黏膜出现瘀斑,时发时止,血小板数绝对减少、头昏、疲乏倦怠,或低热颧红、齿衄、鼻血、妇女月经量多等。本方是治疗虚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症的经验方药。崔文彬中医认为紫癜的出现,主要是由于血渗于脉外而引起的,而血乃阴液,不论何种原因致使血液流离,溢于脉络之外,势必耗伤阴津,久则都会造成阴血亏虚,或血去而气伤的现象。并且提出在临床上切忌大辛大热之剂或过于苦寒之品,辛热辛散则使血管扩张而致流血不止;过于寒凉则使血液凝固不散,血不归经,蓄结成为瘀血,阻滞脉络损伤之处,影响局部血络的愈合,使之病情迁延不愈或加重。

根据上述的认识和临床实践,崔文彬中医采取以补为主的方法治疗,在一般情况下,清热凉血之品只一二味,治本顾标,恒有捷效。如本方即是以“胶艾四物汤”为基础所组成的,方中之“胶艾四物”乃养血止血之剂,其中不用熟地黄而用生地黄炭者,是因熟地黄较为滋腻,有碍脾运之弊,故以生地黄炒炭使其寒凉之性改为湿润,且能更好地达到养阴止血的目的。龟甲、鳖甲有滋阴清热之功,并用醋炙,一则是取其酸能收敛,有收缩血管,防止出血的作用;一则是能软坚散结,对于部分因长期反复大量出血而引起贫血的病人,临床上多有脾大的临床表现,用之可有软缩肝脾的效果。而肉苁蓉益精血的作用较好,对于促进血小板的生成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在临床上用量宜大。方中所用炙黄芪、甘草二味,可益气以生血(止血),是取血源于气,益气摄血之意。全方整个贯穿于养血益气,滋阴止血的法则,意在扶正补虚为主,仅用牡丹皮一味,清热凉血、活血,以清血中瘀热。补中有通,补而不滞,使之血得养则安,阴得济则火自息,气得复则统摄有权,则何愁为患。

(加减) 气虚甚者可加党参12g,焦白术10g,云茯苓10g,去牡丹皮、龟甲;离经之血滞留于体内而成瘀血者加红花10g,桃仁10g;伴有肝郁火旺者加醋柴胡10g,龙胆草12g。

(方源) 《崔文彬临证所得》

再生障碍性贫血——填精生血汤方(刘际汉方)

(组成) 当归、黄芪、龟甲各30g,鹿角胶、山茱萸、枸杞子各25g,白术20g,女贞子、何首乌、龙眼肉、阿胶各15g,炙甘草、花生衣各6g,木香5g。

(功效主治) 补脾益肾,填精养血。用于再障。

(方解) 综《内经》“损者益之”“劳者温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之训。认为本病在治疗上应以补脾益肾、填精养血为大法,故自拟填精生血汤,验之多年,效如桴鼓。 “脾旺健,气血生”,疗此疾必强后天之本。参、芪、术、草乃益气补脾之圣药,应为首选。山茱萸、鹿角胶、龟甲、女贞子扶阳补阴,滋肾生精填髓,重振先天,再固根基。枸杞子、何首乌、阿胶、龙眼肉、当归生精血,扶虚损。花生衣收敛止血,木香行气导滞。

(加减) 心悸者加茯神、酸枣仁养血安神。出血不止者加牡丹皮、丹参去瘀生新。温热缠绵者加柴胡、地骨皮以退虚热。虚寒肢凉者加附子、肉桂以回阳救逆。

(方源) (《疑难杂症临床经验》)

汗出——止汗汤(孙一民方)

(组成) 生地黄6g,玄参15g,沙参、石斛、麦冬、山栀子、连翘、竹叶、龙骨各9g,牡蛎、浮小麦各30g,五倍子9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主治) 养阴,清热,止汗。用于阴虚内热之汗出。手足心热,烦躁,汗出后身爽。脉数,舌尖红,少津。

(方解) 本方由养阴、清热、止汗三组药组成。养阴组:以生地黄、玄参、沙参、麦冬、石斛养心肾之阴以除虚热。清热组:以山栀子、连翘、竹叶清心经之热,并引热随小便排出。止汗组:以龙骨、牡蛎、浮小麦、五倍子收敛止汗。

(按语) 汗出一证原因颇多,一般认为发热恶寒而汗出者属表虚汗出;白天汗出者属阳虚自汗;睡中汗出者属阴虚盗汗。临床上以阴虚内热汗出较为多见。不仅晚上盗汗多属此类,白天汗出亦多属此类。如白天烦躁汗出,往往易误诊为阳虚自汗,若用黄芪之类固表止汗,虽能暂时收到一定疗效,但多不能消除烦躁,效不巩固,有时还能加重病情。因为这是阴虚生内热所致汗出。如患热性病后阴虚,烦躁,汗出,有时病人自感有热气上冲,这是由于内伏邪热,热邪不清之故。治疗应以养阴清热药治其本,同时佐以止汗药治其标,方能收到较好的疗效。

汗为心之液,心经之热迫液外溢为汗,所以清热必以清心经之热为主;肾主五液,养阴必以滋养心肾之阴为主,这是治其本。上述所用清心热、养心肾阴的中药多具有清脑、调节神经功能的作用。因此上方不单是见汗止汗,而是从整体观点出发,治病求因,辨清汗出一证的宿因、病机内在联系,通过养阴清热来调节神经功能,消除汗出的根本原因以达到止汗的目的。

祖国医学的阴虚内热汗出证,临床往往与现代医学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而致的汗出很相似,阴虚内热汗出的机制是否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关,有待今后进一步探讨。

汗出用药规律:①汗出:龙骨、牡蛎、浮小麦、五倍子收敛止汗。自汗为阳虚,用黄芪、浮小麦等固表止汗。盗汗为阴虚,用生地黄,沙参、麦冬等养阴。躁汗(烦躁汗出)为阴虚内热,用山栀子、连翘清心,石斛、麦冬滋阴。②手足心热:生地黄、牡丹皮、赤芍养阴清热。③口咽干:玄参、石斛、麦冬、天花粉养阴生津。④无力:沙参、玉竹、桑寄生、功劳叶养阴益气。

(方源) 《临证医案医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