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名家教你读医案(第2辑)
1257700000081

第81章 博采创新治疑难 (1)

第18章 博采创新治疑难 (1)

张学文疑难杂症医案理法方药思路评述

张学文,1935年生,男,陕西汉中人。陕西中医学院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其祖父和父亲都是陕南名医,幼年即在严父的指导下,背诵《医学三字经》《濒湖脉学》《药性赋》《汤头歌诀》等及四大经典著作。14岁随父行医,18岁时在原南郑县中医统考中以优异的成绩出师,独立悬壶。1956年考入"汉中中医进修班",2年后复考入陕西省中医进修学校(陕西中医学院前身)中医师资班学习,毕业时以优异成绩留校任教。翌年又参加卫生部委托南京中医学院举办的"全国首届温病师资班",跟随全国著名内科专家孟树江教授进一步深造,使临证水平(特别是治急症与疑难病)有极大提高。

自出师之日起,他就随时将学习心得与临证感悟录之于笔端,50多年中共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所著《张学文中医世家经验辑要》《医学求索集》《疑难病证治》及《中风病》等10余部医书。其在中医急症、中医脑病和温病、化瘀祛痰法治疗疑难顽症等诸多领域都总结出了一整套独创的理、法、方、药理论,以"颅脑水瘀论"尤为著名。他在突破传统瘀血学说前提下,又将瘀与水、热、毒作为脑病的四大因机,开辟了中医治疗脑病的新途径。他的20余项科研成果分别获院级、省级和卫生部科技成果奖。荣任国家科技部"十一五"攻关重点--名老中医临床经验传承研究课题的16名传承导师之一;并获"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优秀指导老师";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先后培育出姜良铎(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周永学(陕西中医学院院长)等30多位研究生,均已成为享誉全国、闻名海外的中医药专家。退休后还为广东、浙江、陕西诸省带教高级学徒7人,并不顾古稀高龄,奔波于全国各地讲学、诊病,传播中医急证研究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成就。2009年被评为最年轻的首届国医大师。

拜读国医大师张学文先生大作《疑难病证治》,获益殊深。其对疑难病证基本概念的阐发,明晰透彻,言简意赅;其所附医案,丰富多彩,证治一贯,启迪心智。兹撷要如下。

一、疑难病证理论阐微

张师认为疑难病证至今尚无统一、确切的定义,但大体可解释为"症状纷杂、证候疑似、辨证不易、诊断难明、疗效不佳"的一大类病证。《灵枢·九针十二原》曰:"疾虽久犹可毕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指出了疑难病证之所以诊断难明、治疗乏效,关键是人类的认识水平有限,尚未掌握其诊疗技术。明代大医家张景岳论述到:"医不贵能愈病,而贵能愈难病……,病之难也,非常医所能疗。"指出了疑难病证的辨治是衡量一个医生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

张师长期致力于疑难病证的现代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临床成就与理论创获。他认为,疑难病证主要指中医范畴内的疾病而言,除难治外,还有难于辨证和诊断之意,但不少疑难病证还是可辨可治的,只是受到个人临床经验、整体医疗水平的制约而已。同时指出,现代难治病,是一个新概念,其诊断并不难,难在世界公认没有好疗法或疗效不佳。因此,中医疑难病证与西医难治病的概念大相径庭,不应混淆。

二、疑难病证治案鉴赏

案1 中风(高血压,脑梗死)

王男,63岁,西安市饮食公司干部。1993年4月10日初诊。患者因左半身麻木3个月,在西安某医院住院治疗1个月。诊断为"脑梗死""颈椎病""高血压",经西药治疗有改善而半身麻木不除。刻诊:左半身麻木、无力,神疲气短,头部麻木,颈项不舒,精神差,记忆力减退,语言不利,左手功能差,握力弱,纳食可,舌质淡,苔薄,脉弦缓。辨证:气虚血瘀络阻,肾亏风动痰生。治法:补气活血,益肾息风,兼化痰浊。处方:炙黄芪30克,丹参、生山楂、路路通、桑寄生、川牛膝各15克,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地龙、天麻、远志、天竺黄各10克,水蛭5克,6剂。

6月6日二诊:上方服用近2个月,麻木消失,气短乏力改善,半身功能无障碍。唯颈椎病症状仍在。故仍以上方去天竺黄、远志,加伸筋草15克,葛根、太子参各12克。

10月16日三诊,患者断续服药数十剂诉诸症已愈。嘱其注意生活起居,常服清脑通络片或丹参片,以预防再发。

原按:此案之治以补阳还五汤为基础,补元气通瘀阻,补气以活血而不伤正气;加丹参、生山楂、水蛭、路路通,以加强活血化瘀通络之力;桑寄生、川牛膝补益肝肾;天麻、远志、天竺黄化痰祛风。一方中具有补气、养血、活血、益肾、化痰、祛风等多种功能,用药弃重剂而求平稳,坚持服药而无燥化伤阴之弊,故历经半年而终获良效。

评述:张老所用补阳还五汤系近现代临床常用治中风之方。需要指出,使用本方的宜忌当进一步明确,如体属阳盛燥热而有血溢脉外倾向者当慎用,必求方证的对,方体相应。其次,融汇治"气、血、风、痰、肾"多法于一方,似嫌过于庞杂而力难专达。

案2 脑血栓形成

王男,63岁,农民。1975年6月28日以左半身瘫痪7天就诊。患者头昏晕,面部发热发麻,肢体沉重,痿软无力,舌强语蹇,右侧肢体不能自主运动。血压140/90mmHg,心肺未见异常。患侧肢体轻度肿胀,舌暗苔薄白,舌下静脉明显曲张,脉沉弦细。西医诊断"脑血栓形成"。辨证为风中经络,气虚血瘀。治法:益气活血,化痰通络。处方:炙黄芪、丹参各30克,川牛膝12克,钩藤(后下)、丝瓜络、茯苓、山楂各12克,赤芍、地龙、桃仁、红花、僵蚕、天麻、菖蒲、当归各10克,3剂,水煎服。后又加入胆南星10克,竹沥1匙,服6剂。

服9剂后,肢体已能运动。继用上方稍加化裁,至同年7月28日,诸症大减,手肿消退,可独立行走,脉象和缓。至11月随访时,患侧肢体功能恢复,行走无障碍,唯手指感觉稍迟钝,可做家务劳动。后处以益肾健脾之剂以巩固疗效。

原按:此病属中风中经络之证,以气虚血瘀、痰湿阻滞、兼有肝风为主要病机,故始终以活血益气、化痰通络、开窍息风为主法。由于病情出入不大,始终守方服用,终获良效。临床实践证明,对脑血栓形成这种病情变化不大的病人,只要辨证准确,一定要坚持守方,不可因其短期无效而改弦易辙。其次,要及时治疗,一般对发病在3个月以内甚或半年之内的病人效果较好,若超过1年以上,治愈甚为困难。

评述:同为中风之病,证型有别,治遂不同。前案为气虚血瘀,肾亏生痰,治以补气活血,益肾化痰;本案系气虚血瘀,风中经络,两者同中有异,治法相殊,虽仍用补阳还五汤,但却伍天麻钩藤饮及活血化痰的丹参、山楂、川牛膝、茯苓、僵蚕、菖蒲等,方证相合,数剂效显。张师指出,"对脑血栓形成这种病情变化不大的病人,只要辨证准确,一定要坚持守方,不可因短期无效而改弦易辙。"可谓经验之谈,值得后学牢记。张师在书中将中风病证概括为"四期(先兆期、急性发作期、恢复期、后遗症期)六证(肝热血瘀、痰瘀阻窍、瘀热腑实、气虚血瘀、颅脑水瘀、肾虚血瘀)",简明扼要,极具实用价值。

名中医汪履秋认为:“(中风)中脏开窍为先,火盛通腑为要,化痰要贯穿始终,治风首当治血,中气尤需调气。”堪称点睛之言,愿吾辈深刻领悟,并验于临床。

案3 高颅压综合征

裴男,18岁,学生。患者以发作性神志不清、四肢抽搐伴头昏痛5月余为主诉,门诊以"高颅压综合征"收入住院。患者于5个月前上课时,突发头痛,继之神志不清,四肢抽搐,昏仆于地。急送到本地区传染病院,查脑电图示中度异常改变,经治20余日未效(诊断不详)。转某医院按"高颅压综合征"予以脱水剂降颅压及激素类药物住院治疗3个月,昏迷及抽搐暂止,但头目胀痛仍剧,伴头昏恶心,倦困乏力。遂转来我院求治。入院查体:一般可,神志清,精神差,呈向心性肥胖。头颅发育正常,眼球活动自如,双瞳孔等大等圆约2.5mm,对光反射存在,颈软。神经系统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头颅CT示:双侧额顶区低密度阴影斑约1.0cm×3.6cm。MRI示:右额叶前部呈炎性病变。脑电图示:中度异常。脑脊液常规检查示:清亮,透明,细胞计数15个,蛋白(-),糖(+),压力420mmH2O,眼底检查示:双视网膜动脉痉挛、水肿。中医四诊所见:头目胀痛,头重昏蒙,恶心欲呕,视物昏花,身困纳呆,面白虚胖。舌体胖大,边有齿印、质淡,苔白腻,脉沉细数。

辨证为颅脑水瘀证,治以脑窍通口服液为主(为通窍活血利水方,稍事加减精制而成),以醒脑通窍,化瘀利水,每次1支(10ml)口服,日3次。43天后,头目胀痛及昏视恶心消失,精神转佳,虚胖减轻,苔转薄白,脉沉细。复查脑电图正常:脑脊液常规示:清亮,透明,细胞计数5个,蛋白质(-),糖(+),压力200mmH2O;眼底示:视网膜动脉痉挛,水肿消失。遂按临床基本痊愈出院。嘱带脑窍通口服液15盒,续服以巩固疗效。1年后随访,继用药后诸症再未发作,已恢复正常学习。

案4 脑外伤综合征

谢男,36岁,农民。患者于3周前从20米高的桥上摔下,当即昏迷,头身多处受伤。被急送当地医院,按"脑挫裂伤"经用脱水剂降颅压、抗感染等措施施救,5日后苏醒,却出现失语、反应迟钝、右侧肢体运动失灵伴二便失禁等症。住院2周余,病无改善,回家调养。家人邀张师诊视。诊见精神呆滞,失语,口舌偏,口角流涎,右侧半身不遂且手足肿胀,二便自遗,舌体胖,质紫暗,脉弦滑。遂断为颅脑水瘀证,予益母草30克,丹参、茯苓各20克,川牛膝15克,川芎、赤芍、桃仁、红花、炮山甲、石菖蒲各12克,三七粉3克(冲服),水蛭粉1克,麝香0.1克(冲服),水煎服,14剂。服10剂后,语言渐出,神情灵活,右侧肢体亦可抬动,时能示意欲排解小便。并诉头目胀痛,视物昏花且视歧,舌体仍胖质紫暗,苔薄白,弦滑之脉象已稍减。守前方加减,连续服药3个月后体力渐复,诸证渐去,10余年来仍能参加一般体力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