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名家教你读医案(第2辑)
1257700000036

第36章 颈肩疼痛

(二)颈肩疼痛

颈肩疼痛,一般表现为颈项、肩部肌肉的酸胀疼痛、拘急不舒。因为情况复杂,可以呈现出各种症状,西医总称为颈椎病综合征,而以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三种为多见,且经常兼见。西医治疗非常棘手,既无有效的药物可服,牵引难以解决根本问题,手术效果也不理想。

案4 颈椎病,多发性脑梗死

李某,男,59岁。2000年7月4日初诊。自诉患颈椎病十多年,3年前拍片,可见第4、5、6颈椎轻度骨质增生,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有多发性脑梗死,常年颈部发胀,头昏沉,胸懑,咽喉梗塞,时而一侧头痛,记忆力、视力下降。1周前,因吹空调,引起颈肩强直疼痛,右侧头痛头晕,畏寒,不出汗,恶心欲呕,脉浮,舌苔淡白。处方:葛根30克,大枣、威灵仙各15克,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苍术、羌活、香薷、厚朴、半夏、白芷、川芎、茵陈各10克,附片5克,服5剂。

7月10日二诊:药后微汗出,全身松解,要求继续服药,希望能得到根治。处以"颈椎宽松散"加减:炙草乌、葛根、黄芪各30克,白芷、丹参、川芎、白芍、骨碎补、天麻、诃子、僵蚕、山茱萸各15克,羌活、三七、穿山甲、威灵仙、白芥子、牛蒡子、鹿角霜、乌梅、全蝎、蜣螂、九香虫、补骨脂各10克,附片、竹蜂各5克。以上诸药研末,为蜜丸,每丸重10克,日2次。

8月23日三诊:多年以来的头痛、昏胀大为好转,咽喉梗塞基本消失,精神仍较差,视物模糊,睡眠不好,舌胖淡,脉弦滑,再以"颈椎宽松散"加减:附片、葛根、黄芪、水蛭、楮实子、枸杞子、紫河车各30克,白芷、远志、石菖蒲、丹参、川芎、白芍、僵蚕、骨碎补、天麻、山茱萸、羌活、三七、穿山甲、威灵仙、白芥子、鹿角霜、全蝎、蜣螂、九香虫、补骨脂各10克,大海马1对。以上诸药研末,为蜜丸,每丸重10克,日2次。连续服3个月后,感觉一切正常,视力也有好转,颈椎片维持原来的结论,但多发性脑梗死结论已被否决。观察至今,未曾复发。

原按:这是典型的颈椎病先治标、后治本的例子。治标用葛根汤加减,不用黄芪,是因汗不出;不用麻黄改用香薷,是因时处夏月,古人云:"夏月之香薷,犹冬月之麻黄也",香薷除了能温寒解表之外,尚能祛暑利湿;加厚朴,取香薷饮原方之意;再加半夏,复取厚朴半夏汤之意,和胃止呕,消除咽部梗塞;加白芷、川芎,散寒止痛;加茵陈,清利湿热,于夏月颇宜。治本则用颈椎宽松散加减,坚持服药数月,最终取得根治的效果。

评述:颈椎病与多发性脑梗死已成为困扰当代中老年人的多发病与疑难病,目前西医只能采取对症处理与康复治疗,尚无特效与根治方法。作者以辛温通络、虫蚁走窜之自拟"颈椎宽松散",始5剂煎服投石问路,生效后原方出入为丸恒治3月,诸症悉除,更为惊奇的是多发性脑梗死征象亦消失。作者指出,多发性脑梗死、脑萎缩、早期老年性痴呆,可能与颈椎病动脉长期受压迫导致脑部供血供氧不足有关,这类患者从颈椎病着手治疗,可能是一条新的途径。

蜣螂,俗称“推车虫”“铁甲大将军”,性味咸寒,入肝、胃、大肠经。国医大师朱良春指出该药可破癥结,通二便,拔毒去腐,消肿止血,内服外敷,用途甚广。但自宋元以降,医家畏其峻厉,多局限于疡科外治,使良药明珠投暗。朱师临床用治多种内科疾病(参见《虫类药的应用》),尤以治顽固性便秘为佳。马继松对不完全性肠梗阻,以其配通腑降浊之品,效佳。竹蜂为蜜蜂科昆虫竹蜂的全虫,甘酸寒,可清热化痰定惊。海马甘咸寒,朱师认为此药可温肾壮阳,活血化瘀。芜湖地区群众冬至喜服此药。中年以上男性肾阳虚者,常配本品1对,与熟地黄、红参等同用,效果满意。在《我是铁杆中医》一书中,彭坚用虫药之佳案屡屡可见,其紧步朱师后尘,对虫类药应用进行了大胆延伸与开拓,堪称中青年中医的典范。

案5 颈椎综合征

黄某,女,27岁。2004年5月14日初诊。患者头晕,睡眠不佳,颈椎和两肩胀痛,须捶打方舒,每伏案工作时加剧,月经前后加重,右手指尖常发麻,工作紧张时,常出现心悸,心悸的感觉似乎直冲喉咙,几分钟之后才平息,多次做颈椎拍片和心电图检查,均未发现问题。察其面色油红,有数粒痤疮,舌苔黄腻,询其月经每提前四五天,量多,月经来之前白带多,色黄,脉滑,此为湿热为患,处以益气聪明汤加减:葛根50克,白芍、薏苡仁、山茱萸、豨莶草、苍术各30克,黄柏、木瓜、茯神、香附子各15克,炙甘草、升麻、蔓荆子各10克,7剂。

5月23日二诊:服上方后,颈肩酸胀疼痛、手尖麻木、头晕、心悸、睡眠不佳均有好转,月经将来,白带增多,颜色偏黄,脸上痤疮加重,舌苔黄腻,脉滑,处方:葛根50克,白芍、薏苡仁、苍术、土茯苓各30克,黄柏、木瓜、金银花、蒲公英、地榆、生地黄、地骨皮各15克,炙甘草、升麻、牡丹皮各10克,7剂。

6月1日三诊:服上方白带减少,服至5剂后,月经即来,比原来推后4天,经量有所减少,5天干净,此次月经前后颈肩疼痛程度均较以前大为减轻。处方:葛根、白芍、薏苡仁各30克,黄柏、黄芪、木瓜、生地黄、地骨皮各15克,炙甘草、升麻、当归、山茱萸、苍术、龟甲各10克,7剂。

以上三方,前后服2个月,颈肩疼痛诸症均痊愈,月经提前及白带多亦好转。

原按:本例患者一系列症状,多为颈椎松动、椎体与椎间盘衔接不严所致。这类患者,在青少年中特别多,拍片检查,常看不出骨质增生、心电图ST波改变等器质性变化,需要医生从经验出发,给予准确的判断。本例患者表现为湿热内蕴,故一诊处以益气聪明汤去人参、黄芪,加木瓜、山茱萸、薏苡仁、豨莶草、茯神、苍术、甘松、香附子等清热利湿、柔肝舒络、理气之品,如此加减后,疗效立显。二诊月经将来,白带色黄,与颈椎病的病机基本吻合。故仍用一诊方加生地黄、地骨皮、牡丹皮,即合傅青主清经散清热凉血,加蒲公英、地榆止带,加金银花、土茯苓消痤疮。三诊湿热减退,加黄芪、当归、龟甲以益气养血、滋阴潜阳。调治2个月得愈。

评述:该患证见多端,按西医分型,颈椎病四大类型症状各占其全,然而,中医治病的首要原则是遵循"有是证用是法(方、药)",主张"随证治之",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杂乱无章地堆砌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