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名家教你读医案(第2辑)
1257700000003

第3章 法古裁今治急症 (3)

第1章 法古裁今治急症 (3)

五诊:1975年1月31日。神佳咳减,口渴、舌红绛亦均好转,口舌溃疡渐小,脉细有力。阴液渐复,痰热亦有化机,证势趋稳,仍应养阴生津化痰。鱼腥草30克,生地黄12克,赤芍、牡丹皮、杏仁、淡竹叶各9克,木通、茯苓、川贝母各6克。2剂。另:鲜石斛30克,麦冬12克,皮尾参9克。煎汤代茶。此后,以养阴益气、健脾补心之剂调治月余,痊愈出院。

原按:本例亦为热厥,病情重笃。入院不久,即出现胸闷气急,腹满痛拒按,便秘呕吐,苔干焦等一派肺热叶焦,移热大肠,阳明热实,阴液烁伤之证。治当以救其阴液为首要,故仿黄龙汤急下存阴之法。然患者腑气虽通,而阴液已伤,热蒸营血。阴不复则热难清,所以迭服犀角地黄汤合养阴重剂,病情始稳定好转。可知热厥一证,非独邪热内陷所致,阴虚也可成厥,也就是内经"阴衰于下则为热厥"之谓,张老认为这种阴虚之厥,一般见于热性病之后,热病伤阴,舌红少苔,神清,四肢欠温,可用生脉散治之,严重者,可予三甲复脉之类。

评述:前贤曾曰“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线生机",故张老初诊便取《温病条辨》的新加黄龙汤弃生地黄、海参、甘草,防腻膈壅中,易北沙参、石斛、厚朴养胃阴,降胃气,以助纳壮体,尤妙者,将吴鞠通在原方中的人参改用皮尾参。

皮尾参一药,余遍查手头的本草书籍及1977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江苏新医学院所编著的《中药大辞典》(上下集共789万余字)等书,均未获相关资料,后又询及我校药学系王宁教授,继又专程拜访芜湖市张恒春制药厂(系解放前全国中药店四块半金字招牌中的半块招牌)退休的78岁章熙贵副主任中药师,均告知:皮尾参为质量较次的一种白参(考人参加工方法有4种:即红参类、糖参类、生晒参类及其他类,其中的生晒参类即白参,味苦甘,气清香,性平),其补气之力逊于白参,却又远胜党参;但其价格却低于白参,故张老在方中选用此药。

对患者症状及脉象、舌象的全面分析,不拘泥于古说,不机械施治是张老灵活游刃于临证,而每每取得得心应手之效的根本。

案9 呕血、便血(十二指肠炎并发出血)

阮男,68岁。一诊:1975年5月1日。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常头晕心悸,近胃脘不适,嘈杂吞酸,昨起大便色黑,量多,曾晕厥1次,口苦,脉弦小,苔黄腻。肝阳上亢,湿热内蕴,阴络损伤而便血,拟苦寒泻火,化湿泄热,方以《金匮》泻心汤加味。槐花炭12克,炒黄芩、白及片、制半夏各9克,大黄炭6克,佛手片4.5克,炒黄连2.4克。3剂。

二诊:1975年5月4日。大便先黑后黄,量不多,胸脘不舒,口干苦,脉弦小,苔薄黄腻。肠胃湿热蕴滞尚未清彻,仍守前法出入。炒槐花12克,炒黄芩、大黄炭、制半夏、江枳壳、焦山楂、炒神曲各9克,炒川黄连2.4克。2剂。

三诊:1975年5月6日。大便色黄,隐血转阴,心腹烦热,口干便艰,脉弦滑,苔黄腻渐化。湿热未净,肝胃不和,拟小陷胸汤加味,以宽胸泄热。全瓜蒌、火麻仁(研)各12克,制半夏、云茯苓、川楝子、白蒺藜各9克,佛手片4.5克,炒黄连3克。3剂出院。

原按:本例便血,乃由脾胃湿热蕴积,损伤阴络所致,故用泻心汤泻脾之湿热。本方以大黄为君,有祛瘀生新、泻火止血之功,能止血而不留瘀,张老甚为赞赏。此外,从本例可知,古人所谓下血“色暗者,寒也;鲜红者,热也"之说,未必全面,属寒抑属热,尚须结合临床症状、脉、舌去全面分析,不可机械从事,方能达到药证相符,应手取效。

评述:宋代名医严用和在所著《济生方·下痢》中曰:“大便下血,血清而色鲜者,肠风也,血浊而色黯者,脏毒也"。后人多以此论结合仲景所言“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下血先血后便,此近血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将血出于便后且色深暗,责之于上消化道出血,其中以十二指肠溃疡为多,倡用《金匮》治"虚劳里急,诸不足"的黄芪建中汤。而张老由口苦、苔黄、嘈杂、吞酸,虽血黑却仍断为上亢之阳与内蕴湿热互结而伤络之故,放手施用大黄黄连泻心汤加味,3剂则血止。考大黄黄连泻心汤为仲景治热痞而设,张老根据异病同治之理,巧妙移用治便血,三诊又将仲景治小结胸病的小陷胸汤用来善后,足见其对《伤寒杂病论》的研究已臻出神入化之境。

临床中变化万千,必须灵通,不可胶柱鼓瑟,惟有证脉合参,详审细察方能驾驭病势,得心应手。如本医案集中载录的反胃证患者谢女与张女两案,经过对证候的详究细审,从均有泛酸涌苦、口干便艰、舌红苔黄腻等表现,认为绝非虚寒所致,其组方投药均未泥于“反胃本属火虚"(《景岳全书》)之说,分别予左金大黄泻心汤、左金二陈汤为主而获效。这两例治验也给我们颇多的启迪,正如《医验录》所云:“天下事莫便于套,亦莫害于套。"详审细察,随证而变是我们临证施治的准则,这方面张老为我侪做出了极好表率。

四、协调气机,恢复平衡

气化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若人体气化异常则发生疾病。危急重证患者的病情常常是正气虚弱,邪气嚣张,证候繁杂错综,甚至真假难分,显示了人体气机纷乱的病理特点。故在急证治疗中,无论是扶正,抑或是攻邪,张老均是从协调气机,恢复正常气化入手,以求化凶为吉。

案10 呕血、便血(上消化道出血)

马男,20岁。一诊:1974年5月24日。胃脘隐痛,频频发作,昨夜便血紫暗量多,今晨突晕厥,面萎黄,神倦懒言,舌淡脉细。脾胃虚寒,气衰失统,血溢大肠,拟健脾温中,归脾汤最合拍。党参、黄芪、仙鹤草各30克,地榆炭15克,炒白术、当归、茯苓、阿胶(烊冲)各9克,木香6克,炙甘草4.5克,大枣7枚。4剂。

二诊:1974年5月28日。便成形色黄,隐血阴性,余无不适,脉细苔薄。便血止后,气血两亏,调补以善后。原方去地榆炭加砂仁1.8克。服6剂出院。

原按:本例因劳倦过度,损伤脾气,气失统摄,血无所归,而致便血;失血过多,血虚不能上荣于脑,故晕厥;当用归脾汤益气摄血。张老指出:“用本方治疗便血者应重用党参、黄芪30~60克,才能达到益气摄血之目的。同时又可大补脾胃之气,能助生血之源,即所谓阳生阴长、气旺血生之意。"

评述:患者因大量便血而使中阳困馁,气虚下陷。若单纯止血则仅可治标,故突出补气升阳为法,投大剂归脾汤,使气举而血摄。张老用本方治便血重用参、芪30~60克,非如此难收益气升提、举陷摄血之佳效,充分体现了他协调气机的治疗思想。《景岳全书·血症》云:“血动之由,惟火惟气耳。"又曰:“动者多由于火,火盛则迫血妄行;损者多由于气,气伤则血无以存。"此案乃属典型的气伤血难存之案。近代名医唐宗海在所著《血证论》中强调:“存得一分血,便保得一分命",故若见出血之症,均应立即查明病因,从本施治,不可浪投止血套方,以免贻误病情或变生它疾。

案11 呕血、便血(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发出血、不完全性幽门梗阻)

陆男,49岁。一诊:1974年9月7日。胃有积热,并有湿滞,口苦秽臭,大便秘结,食入胀痛,反酸呕吐,初为食物残渣,后为咖啡色液体,脉弦滑,苔黄腻。热伤胃络,湿阻气逆故呕血,前人云:“阳明之气下行为顺。"急调其脾胃,冀气顺吐止,则血不奔脱。槟榔15克,炒茅术、生半夏、焦山楂、炒神曲各9克,川厚朴、陈皮、炒黄芩、生姜、沉香片(分吞)各6克,炒川黄连2.4克。2剂。

二诊:1974年9月9日。中脘胀痛已减,便畅、吐平,但食后胃脘绞扰,脉弦小,苔黄腻渐化。肠胃湿热之滞有渐化之机,前法出入。炒薏苡仁18克,炒茅术、制半夏、茯苓、焦山楂、炒神曲各9克,陈皮6克,川厚朴4.5克,炒川黄连1.8克,沉香片1.2克(分吞)。7剂。

三诊:1974年9月16日。中脘胀痛已舒,便畅纳可,苔转薄白腻。脉仍弦小,再拟健脾化湿,活血理气。茯苓、丹参各9克,炒茅术6克,陈皮、半夏、檀香各4.5克,川厚朴、甘草、砂仁(后下)各3克。3剂。

原按:张老认为,凡吐证,不论吐食、吐痰或是吐血,皆胃之咎。胃为阳明,多气多血。而本例证见一派胃热湿滞交阻之象,胃失和降,络脉受损,气逆则血溢也。故用芩连平胃散合小半夏汤清化止呕,佐以沉香、槟榔降气,令阳明之气得以和降,气和则血循经,而再无血溢上逆之患也。

评述:陆男被西医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发出血、不完全性幽门梗阻。病人呕咖啡色液体,口苦秽臭,便秘腹痛,脉弦滑,苔黄腻,证系热伤胃络,湿阻气机,气逆而上,导致病势重笃。《素问·厥论》曰:“阳明厥逆,喘咳身热、善惊、衄、呕血",诚以阳明胃乃多气多血之经,而唐容川更明言:“阳明之气下行为顺……急调其胃,使气顺吐止,则血不致奔脱矣。"另明代名医缪仲淳亦提出治血三要诀,其中有“宜降气不宜降火,宜行血不宜止血",张老此处立法,正合三家之言也,故能2剂病去大半。而生半夏之用,亦极具匠心。考降胃气之品,以半夏最捷,历代医家治吐衄恒善用之;近贤张锡纯以其配赭石及竹茹等凉降胃气之品,组成“寒降汤",治吐衄"因热而胃气不降者";又以半、赭合干姜等组成“温降汤",治吐衄“因凉而胃气不降者",堪称最擅用半夏者。但据首届国医大师朱良春研考,“半夏用治吐衄等证,不仅在于能降胃气,其本身即有良好的止血消瘀作用。"道出血证用半夏的真谛,并言半夏外敷亦可止血,学者可试用之。然半夏毕竟有小毒,生用内服时当佐入较多的生姜同煎,方可无虞!

案12 癃闭(痔手术后尿潴留)

邹女,54岁。一诊:1975年3月29日。禀体肾亏,近又行痔疮手术,血气损伤,遂致小便癃闭,涓滴不通,留置导尿管排尿已月余,屡用中西药物未能奏效,无法拔除。刻诊,脉弦细,两尺弱,舌红暗苔薄,大便很少。证属阴虚下焦积热。《内经》曰:“膀胱不利为癃。"拟益肾清热以助气化而利尿。车前子(包煎)、鲜何首乌各30克,制熟地黄15克,山药、朱茯苓、甜苁蓉、桃仁泥各12克,山茱萸、炙升麻各9克,炒知柏各6克,肉桂丸4.5克(分吞)。5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