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名方60首讲记
1257600000032

第32章

第四章 (6)

(配伍)

酸枣仁与川芎酸枣仁味酸收敛,功能养血安神,能够补肝体;川芎辛香走窜,入肝经,能够调达肝气,疏畅气机,能助肝用。二药同用,酸收与辛散同用,即补肝体与助肝用同用,相反相成,具有养血调肝安神之妙。

(应用)

本方原为“虚劳虚烦不得眠”而设,现今理解为肝血不足,虚火上炎之虚烦失眠,是治疗失眠的主方,症见虚烦失眠,心悸盗汗,头晕目眩,口燥咽干,舌红,脉弦细等。而以失眠、心悸、盗汗、头晕目眩、脉弦细为辨证要点。

现多用本方治疗各种失眠、神经衰弱、抑郁症、焦虑性神经症、高血压病、心脏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属肝血不足,虚热内扰者。

应用本方时,首先,要抓患者的体质状态,即肝血不足,虚热内扰的状态,如形容枯槁,身体消瘦,爪甲、口唇色淡,发枯花白,质脆易折,容易疲劳,心烦,易出虚汗等。

其次,要抓主证,患者就诊时以失眠为主诉,以盗汗自汗、心悸、头晕等为着眼点。本方所治失眠,或彻夜不眠,或入睡困难,或多梦易惊,或睡眠浅而易醒。其失眠可能与情绪有一定的关系,但情绪不是主要因素。在无情绪的影响下,酸枣仁汤证患者的睡眠仍然不佳。此类患者,一般不伴有急躁暴怒,面红目赤,口舌生疮,舌红苔黄等肝火上炎之象。

石冠卿教授认为“酸枣仁汤乃治疗不寐证之良方”,方中“酸枣仁当用炒枣仁,用量常在18~30g”,他强调“肝为刚脏,全赖阴血以滋之,用药不宜刚而宜柔,不宜伐而宜和,当于甘凉、辛润、酸降、柔静中求之,故方中川芎用量宜轻,一般在3~5g,以免助燥生热。”(《河南中医》,2002;6:13)

《辽宁中医杂志》(1995;4:164)刊登一病案。董某,男,64岁,顽固性失眠伴头痛、头晕,步态不稳4年,2年前行脑CT检查提示为脑动脉硬化。近1年来失眠更加突出,甚至通宵达旦,或虽能短暂入睡,但睡后梦多易醒。开始每晚服用1~2片安定能入睡4小时左右,以后增至6~8片才能入睡。近半年来即使服7~8片也不能很好入睡,要服10片才能入睡,为此患者十分苦恼而来院治疗。刻诊:除上述症状外,还有心悸盗汗,头晕目眩,神疲乏力,精神萎靡,舌红少苔,脉弦细。究其因邻居对自己的房产有侵权行为,便焦虑不止。此病机为情志所伤,肝气不疏,郁而化热,耗伤肝阴,肝之阴血不足,心失所养,神不守舍所致。治以养血安神,清热除烦。方以酸枣仁汤加栀子、龙骨、牡蛎、夜交藤。连服上方3剂后,症状明显减轻,再服6剂,症状消失若无,睡眠恢复正常。以后停药观察,但停药不到半月,睡眠又较困难,安定又从2片增至10片,又服原方6剂后,睡眠再次恢复正常。如此已连续反复6次,且每次反复要服中药,一服就能安然入睡。

上例说明,酸枣仁汤治疗上述疾病有效,这与酸枣仁汤的镇静安眠作用有关。停药后易复发,提示本方在取得疗效后,需要继续服用以巩固疗效,至肝血不足的状态得以改善后方能停药。

本方除治疗失眠外,还可以治疗多寐,可见本方对睡眠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对神经系统具有调节、改善或营养等作用。《类聚方广义》记载吉益东洞先生治一病人,昏昏不醒,如死之状,已五六日,用此方速效。

对于本方的理解不能单纯地以其镇静的药理作用来解释。本方要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这要取决于机体所处的状态。如果是失眠,本方能镇静安神;如果是嗜睡,本方则发挥醒神的功效。

(加减)

1.酸枣仁汤合甘麦大枣汤酸枣仁汤主治肝血不足,虚热内扰之心神不安。若伴有精神恍惚、喜悲伤欲哭、虚汗等脏躁等,可配伍甘麦大枣汤。

2.酸枣仁汤合栀子豉汤酸枣仁汤主证虽以肝血不足为主要病机,若胸闷心烦等虚热上扰之象较著者,可配伍栀子豉汤以增强其清热除烦的功效。

(名家论述)

1.《金匮要略心典》清·尤怡人寤则魂寓于目,寐则魂藏于肝。虚劳之人,肝气不荣,则魂不得藏,魂不得藏故不得眠。酸枣仁补肝敛气,宜以为君。而魂既不归,容必有浊痰燥火乘间而袭其舍者,烦之所由作也。故以知母、甘草清热滋燥;茯苓、川芎行气除痰,皆所以求肝之治,而宅其魂也。

2.《成方便读》清·张秉成夫肝藏魂,有相火内寄。烦自心生,心火动则相火随之,于是内火扰乱,则魂无所归。故凡有夜卧魂梦不安之证,无不皆以治肝为主。欲藏其魂,则必先去其邪。方中以知母之清相火,茯苓之渗湿邪,川芎独入肝家,行气走血,流而不滞,带引知、茯搜剔而无余。然后枣仁可敛其耗散之魂,甘草以缓其急悍之性也。虽曰虚劳,观其治法,较之一于呆补者不同也。

3.《金匮发微》今·曹颖甫酸枣仁汤之治虚烦不寐,予既屡试而亲验之矣。特其所以然,正未易明也。胃不和者寐不安,故用甘草、知母以清胃热。藏血之脏不足,肝阴虚而浊气不能归心,心阳为之不敛,故用酸枣仁以为君。夫少年血气盛,则早眠而晏起;老年血气衰,则晚眠而晨兴。酸枣仁能养肝阴,即所以安神魂而使不外驰也。此其易知者也。惟茯苓、川芎二味,殊难解说。盖虚劳之证,每兼失精、亡血,失精者留湿,亡血者留瘀。湿不甚,故仅用茯苓;瘀不甚,故仅用川芎。此病后调摄之方治也。

半夏厚朴汤

(来源)

本方来源于《金匮要略》,原文如下:

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第二十二篇第五条)

讲解

1.本方提及“妇人”,看来本方多用于女性患者,或者说本方证多见于女性,但并非女性专方。清·吴谦在《医宗金鉴》说:“咽中如有炙脔,谓咽中有痰涎,如同炙肉,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者,即今之梅核气病也。此病得于七情郁气,凝涎而生。……此证男子亦有,不独妇人也。”

2.发病部位在咽喉。

3.主诉为“咽中如有炙脔”。炙脔即烤熟的肉块。形容本方的主治证为咽喉部位的异物感或不适感。

(组成)

半夏一升厚朴三两茯苓四两生姜五两干苏叶二两。

1.半夏能够燥湿化痰,消肿散结。但生品对咽喉具有刺激作用,现临床大多炮制后用。茯苓渗湿利水,与半夏同为治痰之品。前者治“贮痰之器”,即肺;后者治“生痰之源”,即脾。厚朴,功能燥湿行气,下气平喘,其行气导滞之功较著。苏叶既能散风寒,又能行气。生姜既能止呕,又能制半夏之毒。故诸药同用,共奏行气化痰散结之功。

2.苏叶学名紫苏叶,其“紫”以色名之,煎液呈紫色,对于神经质或易呕吐的患者容易产生不良的情结,故有的医生选用苏梗以消除这部分患者的心理猜疑。

(剂量)

1.方中最大剂量的药物为半夏,为一升,合今之130g,次大量为生姜75g。本方半夏为生品,毒性较大,用生姜以杀其毒。同时二药均具有止呕的作用,故本方止呕作用较强。有的中医考虑到半夏炮制过度的问题,而临床应用时多用生品,为制其毒性,必配伍大量的生姜。

2.本方是汉方,剂量换算如下:半夏130g,厚朴45g,茯苓60g,生姜75g,苏叶30g。

3.现临床应用参考剂量为半夏10~30g,厚朴6~15g,茯苓10~30g,生姜15~30g,苏叶或苏梗10~20g。

(用法)

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温四服,日三夜一服。

1.本方煎煮的时间较短。

2.本方服法特殊,“日三夜一服”,即白天服3次,夜间服1次。

3.现临床多分早晚2次服。希望做一下比较对照,研究二种用法有无区别。

(配伍)

半夏配伍厚朴即化痰药与理气药的配伍。此二者的配伍意义须从痰的性质和致病特点谈起。痰为湿浊之邪,其性黏滞,容易阻滞气机;从治疗方面讲,理气有助于化痰。方中半夏燥湿化痰,主治湿痰、寒痰证;厚朴虽为化湿药,但其理气作用较强,既能行气导滞,又利于化痰。

(应用)

本方原为张仲景治疗“妇人咽中如有炙脔”而设,炙脔即为烤熟的肉块,形容咽中如有物堵塞的感觉。《备急千金要方》对此做了形象的描述“咽中帖帖,如有炙肉脔,吐之不出,咽之不下,即所谓咽中如有炙脔也,俗名梅核气。”自此,后世医家便把这种咽喉部的异物感称之为“梅核气”,同时也把本方定为治疗“梅核气”的主方,传至今天,半夏厚朴汤就为了治疗“梅核气”的传统名方。

首先,梅核气的表现是咽喉部有异物感,吐之不出,咽之不下,饮食呼吸等无碍,或咽痒,或咽干。查看咽部,既可以无明显的变化,如咽喉不肿,不红,不痛,扁桃体不大等;也可以看到扁桃体肿大,咽喉暗红而非鲜红,还可以查见咽部的淋巴滤泡增生等。但总的来讲,患者的自我感觉症状明显,而且以此为主,其咽喉部的痛苦与体征大多不成正比。

其次,梅核气患者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吐痰或有清嗓的习惯,吐痰量或多或少,少者仅有清嗓的行为而无痰可出,其有痰者,质地或稀或黏,色白而不黄。

再次,患者大多伴有呕吐,或容易呕吐,或有呕吐的倾向。如患者闻到不良的气味,或听到秽语恶言,或看到他人晕车晕船等呕吐时即出现呕恶,或患者自述容易晕车等,多视为容易呕吐的体质,即张仲景所言“呕家”。

还有,此类患者大多伴有全身症状,如胸闷脘痞,胁痛乳胀,嗳气不舒,呕恶食少,或厌食,或贪食偏食,情绪不稳等。其主诉多而杂,但不管哪一系统疾患,多数为患者的自我感觉,而不伴有器质性病变,即便伴有也大多不严重。

本方之所以能够治疗梅核气,就在于本方具有降逆化痰,理气散结的作用,可以说是治疗梅核气的专方。

现代常用本方来治疗慢性咽炎、咽喉异物感、癔症、神经官能症、抑郁症、顽固性失眠、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炎、食管痉挛、反流性食管炎、各种呕吐、梅尼埃病等属于痰凝气滞者。

本方治疗咽中不适或咽中有痰等均有良效。2008年5月,10岁的儿子(胖壮,平素易呕,属于“呕家”)患感冒已愈,唯有清嗓的行为,吐痰清稀而量不多,用半夏厚朴汤原方(姜半夏10g,厚朴10g,茯苓20g,苏梗10g,生姜一大块)一剂即言痰消咽利,二剂其症若失。笔者去药店抓药时,处方中写明“半夏”,问店主付我何种半夏?答曰予水半夏。为何?答曰:便宜。遂要求改予姜半夏,店主声明姜半夏价昂。然水半夏虽价廉,但药效不佳,仍购姜半夏。

以前讲课时,总以为处方中写半夏时,绝大部分药房或药店应给予姜半夏或清半夏,故处方中写半夏即可。无论如何也不应付予水半夏。可以这么说,水半夏具有一定的化痰作用,但几无止呕作用,我校附属医院的曲生健主任也有这个经验。适逢此事,建议应用本方时,处方中要写明姜半夏。

本方中半夏用量大,故适用本方的患者大多为半夏体质,黄煌教授指出半夏体质的表现是:“营养状况较好,目睛有光彩,肤色滋润或油腻,或黄黯,或有浮肿貌,但缺乏正常的光泽;形体并不羸瘦,肥胖者居多。主诉较多而怪异,多疑多虑,易于精神紧张,情感丰富而变化起伏大,易于出现恶心感、咽喉异物感、黏痰等。脉象大多正常,或滑利。舌象多数正常,或舌苔偏厚,或干腻,或滑苔黏腻,或舌边有两条由细小唾液泡沫堆积而成的白线,或有齿痕舌。”

体质的辨别对于本方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加减)

1.四七汤来源于《简易方》,由半夏五两,茯苓四两,紫苏叶二两,厚朴三两组成,即由半夏厚朴汤去生姜而成。功能行气降逆,化痰散结。主治情志不畅,与痰搏结,状如破絮,或如梅核,在咽喉之间,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或中脘痞满,气不舒快,或痰涎壅盛,上气喘急,或因痰饮中结,呕逆恶心等。

2.半夏厚朴汤合四逆散黄煌教授常将二方合用,并名之八味解郁汤。本方辨证要点有:首先,患者往往同时具有消化系统和精神神经系统的症状,如腹胀、呕吐恶心、食欲不振、容易紧张、发怒、压抑、睡眠不佳、感觉异常等;其次,特征性的症状甚为关键,如咽喉异物感、四肢常冷等;再者,对患者体质状态要准确把握,此类患者的体质可总结为“敏感”,对外界刺激无论生理或心理耐受力都不高,譬如对疼痛、天气变化敏感,对别人看法十分在意等等,性格多思多虑,情绪容易波动,肌肉较坚紧,腹部按之有抵抗感或胀痛,腹直肌多呈紧张状态,肤色多暗,呈青黄色或黄暗。(《江西中医药》,2007;6:13)

(名家论述)

1.《金匮要略心典》清·尤怡此凝痰结气,阻塞咽嗌之间。半夏、厚朴、生姜,辛以散结,苦以降逆。茯苓佐半夏利痰气。紫苏芳香,入肺以宣其气也。

2.《高注金匮要略》清·高学山妇人心境逼窄,凡忧思愤闷,则气郁于胸分而不散。故咽中如有炙脔,嗳之不得出,咽之不得下者,留气之上塞横据而不降不散之候也。故以降逆之半夏为君,佐以开郁之厚朴、宣郁之生姜,加渗湿之茯苓,以去郁气之依辅,散邪之苏叶,以去郁气之勾结。则下降旁散,而留气无所容矣。

3.《中国医学大辞典》今·谢观此方以半夏降逆气,厚朴解结气,茯苓消痰,尤妙以生姜通神明,助正祛邪,从紫苏之辛香,散其郁气。郁散气调,而凝结自化。后人之七气汤,盖取法于此。

苏子降气汤

(来源)

本方来源于《备急千金要方》,原名紫苏子汤,原文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