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时尚美容保健实用偏方
1257300000028

第28章 红 斑 狼 疮

第二十四节 红 斑 狼 疮

红斑狼疮是一种累及多个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的结缔组织性疾病。临床表现除皮损外,由于受损的脏器不同而症状不同,有发热、蝶形红斑、皮疹、脱发、血管炎、关节炎及心血管、泌尿系统等多系统症状。多发生于中青年女性,有家族遗传性。中医根据红斑狼疮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同症状,归属于“虚劳”“痹症”“水肿”等。中医认为本病与内外二因有关,内因责于先天不足、肝肾亏虚;外因为热毒为主,热毒炽盛,伤及脏腑,表现为脏腑虚衰而危及生命。

一、先天不足型

病人典型症状表现:皮肤出现环形红斑,有时呈蝶状,同时见腰酸背痛等肾精不足表现,舌淡而胖,或见齿痕,脉细尺弱。

偏方1

【组成】生地黄30克,熟地黄30克,山药30克,女贞子30克,墨旱莲30克,白芍15克,秦艽15克,金银花15克,甘草10克。

【功效】滋补肝肾,养阴通络。

【制法】将上药用沙锅浸泡半小时后,第1次煎30分钟,倒出药物,继续加水,煎煮20~30分钟,两煎合在一起。

【服法】每日1剂,早晚分服。

【疗程】10天为1个疗程。

【来源】来自民间。

偏方2

【组成】生地黄15克,枸杞子10克,何首乌10克,丹参10克,赤芍10克,当归10克,地骨皮10克,牡丹皮8克,知母8克,紫草12克。

【功效】滋补肝肾,化瘀热。

【制法】将上药用沙锅浸泡半小时后,第1次煎30分钟,倒出药物,继续加水,煎煮20~30分钟,两煎合在一起。

【服法】每日1剂,分2次服用。

【疗程】7天为1个疗程。

【来源】来自民间。

偏方3

【组成】生地黄12~15克,黄精10克,制何首乌10克,枸杞子10克,石斛10克,秦艽10克,紫草6克。

【功效】滋补肝肾,解毒。

【制法】将上药用沙锅浸泡半小时后,第1次煎30分钟,倒出药物,继续加水,煎煮20~30分钟,两煎合在一起。

【服法】每日1剂,早晚服用。

【疗程】7~10天为1个疗程。

【来源】《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偏方4

【组成】枸杞子10克,女贞子15克,黄连10克,黄芪15克,黄柏10克,白芍15克,党参10克,山茱萸10克。

【功效】滋阴补肾,活血解毒。

【制法】将上药用沙锅浸泡半小时后,第1次煎30分钟,倒出药物,继续加水,煎煮20~30分钟,两煎合在一起。

【服法】每日1剂,早晚服用。

【疗程】7~10天为1个疗程。

【来源】《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偏方5

【组成】何首乌30克,黄芪30克,丹参30克,鸡血藤30克,熟地黄15克,山药15克,茯苓15克,牡丹皮10克,泽泻10克,甘草6克。

【功效】滋阴补肾,养肝。

【制法】将上药用沙锅浸泡半小时后,第1次煎30分钟,倒出药物,继续加水,煎煮20~30分钟,两煎合在一起。

【服法】每日1剂,早晚服用。

【疗程】10~15天为1个疗程。

【来源】《四川中医》

偏方6

【组成】鱼腥草10克,赤芍10克,蒲公英10克,紫花地丁10克,知母10克,穿心莲10克,白鲜皮10克,白芍12克,冬瓜子12克。

【功效】滋阴补肾。

【制法】将上药用沙锅浸泡半小时后,第1次煎30分钟,倒出药物,继续加水,煎煮20~30分钟,两煎合在一起。

【服法】每日1剂,分2~3次服。

【疗程】10~15天为1个疗程。

【来源】《北京中医杂志》

偏方7

【组成】茯苓15克,山药10克,牡丹皮10克,泽泻10克,丹参10克,女贞子10克,墨旱莲10克,地骨皮10克,甘草3克。

【功效】滋阴养肾,活血化瘀。

【制法】将上药用沙锅浸泡半小时后,第1次煎30分钟,倒出药物,继续加水,煎煮20~30分钟,两煎合在一起。

【服法】每日1剂,分2~3次服。

【疗程】10~15天为1个疗程。

【来源】《云南中医杂志》

偏方8

【组成】黄芪15克,女贞子15克,墨旱莲15克,南沙参15克,北沙参15克,太子参20克,黄精30克,当归12克。

【功效】滋肾养阴益气。

【制法】将上药用沙锅浸泡半小时后,第1次煎30分钟,倒出药物,继续加水,煎煮20~30分钟,两煎合在一起。

【服法】每日1剂,分2~3次服。

【疗程】10~15天为1个疗程。

【来源】《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偏方9

【组成】黄芪30克,甜叶菊12克,紫草12克,山茱萸12克,墨旱莲15克,女贞子15克,鱼腥草15克,牛膝15克,丹参20克。

【功效】扶正祛邪,滋阴补肾。

【制法】将上药用沙锅浸泡半小时后,第1次煎30分钟,倒出药物,继续加水,煎煮20~30分钟,两煎合在一起。

【服法】每日1剂,早晚分服。

【疗程】10~15天为1个疗程。

【来源】来自民间。

偏方10

【组成】生地黄30克,熟地黄30克,丹参15克,知母10克,黄柏10克,茯苓10克,牡丹皮10克,丹参15克。

【功效】滋阴补肾养肝。

【制法】将上药用沙锅浸泡半小时后,第1次煎30分钟,倒出药物,继续加水,煎煮20~30分钟,两煎合在一起。

【服法】每日1剂,早晚分服。

【疗程】7~10天为1个疗程。

【来源】《河南中医》

二、热毒型

病人典型症状表现:来势急,症状较重,连日壮热不退,面赤如妆或见红斑,咽干燥渴,渴喜冷饮,关节酸痛,困乏无力,脉滑数,舌红苔光,或有黄苔。

偏方1

【组成】当归10克,生地黄10克,蝉蜕10克,荆芥10克,防风10克,牛蒡子10克,牡丹皮10克,赤芍10克,紫草10克。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和营。

【制法】将上药用沙锅浸泡半小时后,第1次煎30分钟,倒出药物,继续加水,煎煮20~30分钟,两煎合在一起。

【服法】每日1剂,早晚分服。

【疗程】7~10天为1个疗程。

【来源】《吉林中医药》

偏方2

【组成】生地黄10克,牡丹皮10克,赤芍10克,紫草10克,玄参10克,甘草3克,金银花10克,连翘10克。

【功效】清热解毒,和营卫。

【制法】将上药用沙锅浸泡半小时后,第1次煎30分钟,倒出药物,继续加水,煎煮20~30分钟,两煎合在一起。

【服法】每日1剂,分2~3次服用。

【疗程】7~10天为1个疗程。

【来源】《中医杂志》

偏方3

【组成】生地黄30克,金银花15克,白茅根30克,牡丹皮10克,天花粉15克,玄参15克,黄柏15克,石斛15克。

【功效】清热解毒。

【制法】将上药用沙锅浸泡半小时后,第1次煎30分钟,倒出药物,继续加水,煎煮20~30分钟,两煎合在一起。

【服法】每日1剂,分2~3次服用。

【疗程】7~10天为1个疗程。

【来源】《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偏方4

【组成】生地黄60克,水牛角30克,赤芍15克,牡丹皮10克,玄参10克,麦冬10克,石斛10克。

【功效】清热解毒滋阴。

【制法】将上药用沙锅浸泡半小时后,第1次煎30分钟,倒出药物,继续加水,煎煮20~30分钟,两煎合在一起。

【服法】每日1剂,早晚服用。

【疗程】7~10天为1个疗程。

【来源】《山西中医》

偏方5

【组成】水牛角30克,蒲公英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金银花10克,牡丹皮10克,赤芍10克,紫草15克,紫花地丁15克,黄连3克。

【功效】清热解毒散结。

【制法】将上药用沙锅浸泡半小时后,第1次煎30分钟,倒出药物,继续加水,煎煮20~30分钟,两煎合在一起。

【服法】每日1剂,早晚服用。

【疗程】7~10天为1个疗程。

【来源】《浙江中医杂志》

偏方6

【组成】水牛角50克,生地黄40克,茯苓25克,金银花15克,紫草20克,牡丹皮15克,知母15克,连翘15克,升麻10克,大黄10克。

【功效】清热解毒和营。

【制法】将上药用沙锅浸泡半小时后,第1次煎30分钟,倒出药物,继续加水,煎煮20分钟,两煎合在一起。

【服法】每日1剂,早晚服用。

【疗程】7~10天为1个疗程。

【来源】《中医药学报》

偏方7

【组成】生地黄20克,赤芍15克,紫草15克,板蓝根15克,水牛角30克,牡丹皮12克,金银花12克,栀子10克。

【功效】清热解毒。

【制法】将上药用沙锅浸泡半小时后,第1次煎30分钟,倒出药物,继续加水,煎煮20~30分钟,两煎合在一起。

【服法】每日1剂,早晚服用。

【疗程】10~15天为1个疗程。

【来源】《河南中医》

偏方8

【组成】泽泻20克,生地黄12克,牡丹皮12克,赤芍12克,连翘12克,玄参30克,麦冬30克,益母草30克,茯苓15克。

【功效】利湿解毒。

【制法】将上药用沙锅浸泡半小时后,第1次煎30分钟,倒出药物,继续加水,煎煮20~30分钟,两煎合在一起。

【服法】每日1剂,早晚服用。

【疗程】7~10天为1个疗程。

【来源】《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偏方9

【组成】竹叶10克,石膏10克,金银花10克,大青叶10克,栀子10克,知母10克,牡丹皮10克。

【功效】清热利湿解毒。

【制法】将上药用沙锅浸泡半小时后,第1次煎30分钟,倒出药物,继续加水,煎煮20~30分钟,两煎合在一起。

【服法】每日1剂,早晚服用。

【疗程】7~10天为1个疗程。

【来源】《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偏方10

【组成】水牛角15克,生地黄10克,牡丹皮10克,紫草10克,金银花10克,知母10克。

【功效】利湿解毒。

【制法】将上药用沙锅浸泡半小时后,第1次煎30分钟,倒出药物,继续加水,煎煮20~30分钟,两煎合在一起。

【服法】每日1剂,早晚服用。

【疗程】7~10天为1个疗程。

【来源】《浙江中医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