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老药新用途
1256800000072

第72章 合成的抗菌药 (2)

第二节 合成的抗菌药 (2)

4.治疗恶性疟疾有人用诺氟沙星治疗无并发症恶性疟疾患者9例,达到痊愈目的,并且近期无复发。方法:诺氟沙星每次0.4g,口服,12h 1次,3d为1个疗程。[倪根珊.老药新用数则(诺氟沙星治疗恶性疟疾).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1,11(10):452]

5.治疗恙虫病用诺氟沙星治疗恙虫病患者,2~3d可退热,5~6d症状体征消失,均治愈。作者认为诺氟沙星可强力抑制病原体DNA回旋酶,从而阻断病原体DNA复制。方法:诺氟沙星每次0.3~0.4g,口服,3/d;儿童20mg/(kg·d),分3次服,疗程5~7d。

6.治疗中耳炎有人取诺氟沙星滴眼剂1支(8ml含药24mg)加地塞米松5mg摇匀。首次用药前必须用3%过氧化氢溶液清洗,棉签拭净,滴入药液,每次3~5滴,2/d。症状明显好转后改为1/d,5~8d为1个疗程。一般用药1~2个疗程。治疗化脓性中耳炎53例62耳。用药6个月的疗效:急性化脓性中耳炎42例48耳,治愈38例43耳,好转4例5耳,总有效率为100%。慢性化脓性中耳炎11例14耳,治愈4例5耳,好转5例7耳,有效率86%(耳),无效2例2耳,无效率为14.3%(耳)[孙燕,于和,魏玲,等.中耳炎的局部药物治疗.新医学,2001,32(3):170]。21例患者36耳均予诺氟沙星滴眼液治疗中耳炎。治疗结果:治愈16例29耳,好转3例4耳,无效2例3耳,总有效率为92%。治疗中未发现不良反应。[郑积文,史永进,王书文.对“中耳炎的局部药物治疗”的验证,2002,33(5):293]

小檗碱

【别名】黄连素、盐酸小檗碱。

【药理】经实验证明,本品对细菌只有较弱的抑菌作用,但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百日咳杆菌、白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以及阿米巴原虫都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最近报道,盐酸黄连素能使菌体表面的菌毛数量减少,使细菌不能附着在人体细胞上,而起到治疗作用的。

【制剂】片剂:每片0.025g,0.05g,0.1g。胶囊剂:每粒胶囊0.1g。复方黄连素注射液:每支2ml。

【注意】若盐酸黄连素注射液,遇有结晶后,可温热溶解再用。

【临床新用途】

1.治疗慢性胆囊炎据报道,邓明皓应用黄连素治疗慢性胆囊炎患者165例,效果显著。方法:治疗组,口服黄连素,每次200mg,3/d;对照组42例,用消炎利胆片或维生素B2口服,两组均为30d为1个疗程,计3个疗程。结果:黄连素组总有效率为88%,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0%。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邓明皓.黄连素治疗慢性胆囊炎165例近期疗效观察.江苏医药,1991,17(10):552]

2.治疗子宫颈糜烂采用复方黄连素注射液治疗子宫颈糜烂患者,经用药1~2个疗程后,治愈率为98%。方法:用复方黄连素注射液在宫颈3点、6点、9点、12点处各选1点,注入复方黄连素注射液2ml至浆膜下,使局部出现1个约1cm×1cm的小丘,1/d,10d为1个疗程。注射点应选择在糜烂面与正常组织交界处,不可注射在糜烂面上。同时,注射点应每日更换,不能连续注射。进针后宜无回血才可注射药物。注射宜缓慢,2ml药液必须在1~2min注完。月经后3~7d才能注射,第2次注射在下次月经周期后进行。注射时若有腹部不适,稍休息即可恢复。治疗期间严禁性生活。复方黄连素注射液是由硫酸黄连素与甲氧苄氨嘧啶混合制成的溶液。因此,对磺胺类药物过敏者慎用或忌用。

3.治疗糖尿病据报道,石守道等采用黄连素片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60例,效果显著。方法:内服黄连素片,每次0.3~0.5g,3/d,疗程1~3个月。结果:60例中,血糖2周后开始下降者30例,空腹血糖在2个月后达到理想控制标准,其症状好转时间与血糖下降时间基本一致。实验表明,应用黄连素治疗糖尿病有效,可能与促进胰岛素B细胞再生及功能恢复有关[石守道,等.老药新用治疗糖尿病.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1,11(4):162]。另有人用黄连素治疗老年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58例,亦获佳效。用法:口服黄连素每次0.3~0.5g,3/d,温开水送服。以后按每周血糖值调整剂量。以每次0.1g递增,最大量小于2g/d,待见效后持续1周,再按血糖递减剂量,以0.6g/d维持量继续治疗。另加达美康80mg/d,15d为1个疗程,连续用药3个疗程后观察效果。40例中,显效者20例,有效者18例,无效者2例,总有效率为95%。疗效明显高于单用黄连素的18例对照组。[崔星来,等.黄连素加小剂量达美康治疗老年Ⅱ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3,13(10):620]

4.治疗心律失常傅文录应用黄连素治疗心律失常患者,效果颇佳。采用48h动态心电图观察黄连素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00例,其中显效率为38%;有效率为62%。全组期前收缩的总平均值从(452±421.8)/h下降至(271±352.7)/h(P<0.001)。用黄连素治疗心律失常患者31例(其中阵发性房颤、频发性房早各2例,阵发性室上速7例,频发性期前收缩16例,频发性交界性期前收缩4例,并有29例曾用过两种以上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效),内服黄连素片,每次0.4g,3~4/d。结果:显效者20例,有效者9例,无效者2例,总有效率为93.55%。又治疗老年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68例,在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效的情况下,应用黄连素片,每次0.3g,4/d,21d为1个疗程。平均起效时间为6.4d。总有效率为79%。[傅文录.黄连素的临床新用.中成药,1992(1):24]

5.治疗高血压有人用黄连素片治疗高血压患者,效果显著。方法:内服黄连素片,每次0.4~0.6g,3~4/d,28d为1个疗程。结果:用黄连素治疗高血压患者63例中(其中Ⅰ期35例,Ⅱ期28例),用药4~6d血压开始下降,7~10d达最低值,平均收缩压下降(3.8±1.7)kPa,舒张压平均下降(2.5±1.5)kPa,降压总有效率达74.62%。

6.治疗心力衰竭运用黄连素治疗心力衰竭患者37例,经用药1~2个疗程后,可明显减轻症状,心衰缓解,心功能改善Ⅰ~Ⅱ级,总有效率为85.9%。方法:内服黄连素片,每次400mg,餐前服用,3/d,温开水送服,7d为1个疗程。黄连素不能取代传统药物治疗,对危重病例和运用黄连素疗效不佳者,宜及时加用或换用强心、强尿、扩血管等药治疗。

7.治疗消化性溃疡钟惠珍采用黄连素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42例,经用药2个疗程后,治愈率为70%,而对照组采用复方氢氯化铝或胃得乐治疗痊愈率仅为34.2%。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用法;内服黄连素片,每次0.4g,4/d,温开水送服,6周为1个疗程,可连续服2~3个疗程[钟惠珍.黄连素治疗消化性溃疡42例分析.实用医学杂志,1991,7(5):265]。黄连素具有保护胃肠黏膜,促进胃溃疡愈合的作用。方法:口服黄连素每次0.4g,2/d,4~6周为1个疗程。治疗消化性溃疡48例,治愈率76%。

8.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内服黄连素0.2g,维酶素1g,猴菇菌0.75g。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37例,在主要症状缓解,病理变化及胃黏膜改善等方面,均疗效显著。[唐选训.联用黄连素、维酶素、猴菇菌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7例疗效观察.广西医学,1995,17(4):355]

9.治疗高脂血症据报道,勾祥辉等应用黄连素治疗高脂血症患者59例,效果显著。用法:口服黄连素片,每次0.5g,3/d,温开水送服。结果:采用黄连素片治疗高脂血症患者45例,并与口服烟酸肌醇酯40例作对照。其中应用黄连素组总有效率为90%,烟酸肌醇酯组为50%,黄连素明显优于烟酸肌醇酯组[勾祥辉,宗永学.黄连素治疗高脂血症59例.人民军医.1995(2):36]。另据报道,孙杰给予37例原发性高血脂患者口服黄连素0.3~0.4g,3/d。结果:患者治疗前后TC,TG,Apo-B均有明显降低,而Apo-Al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25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显效20例(80%),有效5例(20%),总有效率为100%;28例高三酰甘油血症患者,显效21例(75%),有效7例(25%),总有效率为100%[孙杰.黄连素降脂作用的临床观察.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22(4):269]。

10.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李长城采用黄连素(每次0.3g,3/d)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4例,并以乳酸菌素(每次6片,3/d)作对照,用药时间为2周。结果:黄连素组总有效率为70.6%,乳酸菌素组为35.4%,两者有显著性差异;黄连素的腹泻缓解率为84.4%,黏液便缓解率83.3%,稀便缓解率82.1%,腹痛缓解率76.6%,腹胀、里急后重,排便不尽感缓解率分别为69%,68%,62%,均明显优于乳酸菌素组。[李长城.黄连素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4例.中原医刊,2003,30(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