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老药新用途
1256800000070

第70章 抗生素 (3)

第一节 抗生素 (3)

【制剂】片剂:每片40mg。注射液:每支20mg(1ml),40mg(1ml),80mg(1ml)。滴眼液:8ml(40mg)。

【注意】

1.本品有抑制呼吸作用,不可静脉推注。

2.若用量过大或疗程延长,本品仍可发生耳、肾损害,应密切注意。

3.本品用于链球菌感染无效。由链球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不宜应用。

4.对于肾功能不全者或长期用药者,应进行药物监测。

【临床新用途】

1.治疗隐翅虫皮炎有人用硫酸庆大霉素治疗隐翅虫皮炎患者,经3~5d治疗,痊愈率100%,而用炉甘石洗剂外搽的对照组经1周治疗,痊愈率60%,差异显著。方法:庆大霉素注射液适量,外搽患处,2/d。外搽庆大霉素前,先用1∶5 000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患处。如皮损较严重时,可同时口服氯苯那敏、麦迪霉素、红霉素等药。

2.治疗皮肤溃疡用庆大霉素加蜂蜜治疗皮肤溃疡病患者,用药1周后溃疡面即见好转,在2~6周内治愈。作者认为,庆大霉素具有抗炎、抗菌作用,蜂蜜也有抗菌、消炎、消肿、清洁、收敛功效,二药合用,有协同功能,达到治疗目的。方法:用当年产蜂蜜100ml加入庆大霉素32万U,混合。溃疡面先用生理盐水清洗,擦干,周围用75%乙醇消毒,然后用棉签将庆大霉素蜂蜜制剂均匀地涂抹在溃疡面上,2~3/d,创面暴露。

3.治疗痤疮硫酸庆大霉素为氨基糖苷类广谱抗生素。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发现其对痤疮有颇为满意的疗效[任守荣,赵丕烈.老药新用治疗痤疮.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4,14(6):257]。毛秀保等用硫酸庆大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囊肿性痤疮患者20例,均获得了显著的效果。本组临床病例均为男性,年龄21~38岁,病程15d~2年余。治疗方法:局部常规消毒后,用7~8号针头将生理盐水注入囊腔反复抽吸,抽出脓血及干酪样物,最后注入硫酸庆大霉素1.5万~3万U。结果:应用硫酸庆大霉素治疗痤疮患者20例,硫酸庆大霉素注入囊腔2~4d后吸收,局部变平,光滑,均用药1次后获得治愈。治程中未见不良反应。经随访3~6年,均未见1例复发。[毛秀保,穆春玲.庆大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囊肿型痤疮20例.中华皮肤科杂志,1991,24(1):45]

4.治疗声带小结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38例,均用庆大霉素8万U,地塞米松5mg,生理盐水40ml,雾化吸入,1~2/d。酌用抗生素;激素。均7d为1个疗程。治疗组并用中药内服:桔梗、生甘草、桃仁、生地黄、红花各10g,射干5g,川芎7g,蒲公英15g。口干、便秘者,加枳壳、葛根;咽痛、咳嗽者,加柴胡、浙贝母。每日1剂,水煎服。结果:两组分别治愈31,20例;好转7,9例;无效2,9例;总有效率分别为95%,76%。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张艳慧.中西医结合治疗声带小结40例.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12(2):114]

5.治疗消化性溃疡有人发现6例经幽门螺杆菌受体拮抗者持续治疗6个月而未愈合的十二指肠溃疡病人,经检查全部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经用庆大霉素治疗后,5例幽门螺杆菌被清除,溃疡愈合,另1例溃疡虽未愈合,但溃疡明显缩小。所以对顽固性溃疡应仔细检查有否幽门螺杆菌,对于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顽固性溃疡应进行Hp的根除治疗。[胡伏莲.杨桂彬.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及其治疗的现代概念.新医学,2001,32(9):563]

氯霉素

【别名】左霉素。

【药理】本品为抗生素类药,有广谱的抗菌作用。对革兰阳性和阴性细菌均有效,其中尤以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流感杆菌、痢疾杆菌等较为敏感,对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也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对结核杆菌无效。本品口服吸收快,不受食物和金属离子的影响;肌内注射吸收较慢,维持时间较久,能透过血-脑脊液屏障。可用于治疗伤寒、副伤寒、尿路感染、百日咳、胆道感染、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等。外用治疗沙眼或化脓菌感染。

【制剂】片(胶囊)剂:每片(胶囊)0.25g。注射液:每支0.25g(2ml)。滴眼液:8ml(20mg)。眼膏:1%,3%。

【注意】

1.本品肌内注射可引起较剧烈疼痛,并可致坐骨神经麻痹而造成下肢瘫痪,故宜慎用。

2.本品用于新生儿和早产儿,可引起循环衰竭(灰婴综合征),故禁用。

3.精神病人应用本品,可引起严重失眠、幻视、幻觉、猜疑、狂躁、忧郁等精神症状,应禁用。

4.长期应用本品,可能引起视神经炎、共济失调,以及由于菌群失调而致的维生素缺乏和二重感染等。

5.本品的主要不良反应有粒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消化道反应有恶心、呕吐、食欲缺乏、舌炎、口腔炎等。

【临床新用途】

1.治疗压疮有人用0.25%氯霉素注射液治疗Ⅱ度、Ⅲ度压疮,创面愈合快,效果显著。方法:用盐开水或生理盐水洗净创面,然后用75%乙醇消毒皮肤,用棉签蘸氯霉素液直接涂于创面上,4~6/d。同时,注意保持局部清洁干燥,暴露创面,不要盖纱布,避免受压,以促进消炎、收敛和肉芽组织生长。

2.治疗阴道炎据报道,王克森等用复方氯霉素甘油治疗阴道炎患者30例,其中痊愈者18例,占60%;显效者7例,占23%;好转者5例,占17%,总有效率为100%。方法:氯霉素25g,己烯雌酚0.1g,丙三醇加至1000ml。取氯霉素、己烯雌酚加入热丙三醇(丙三醇用水浴加热到80℃左右)中,不断搅拌溶解,最后加丙三醇至1000ml,用多层消毒纱布过滤即得。用法:先用1∶1 000苯扎溴铵溶液棉球擦洗外阴。再以扩阴器扩张阴道,用1∶1 000苯扎溴铵液棉球擦净阴道分泌物,用消毒干棉球擦干。以带尾的消毒棉球浸润复方氯霉素丙三醇液后涂布阴道,然后将棉球放置于阴道后穹窿处,使棉球尾端留于阴道口,嘱咐患者于22~24h后自行取出即可。[王克森,董桁,徐传新,等.复方氯霉素甘油的制备及临床疗效观察.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2,12(5):207]

3.治疗急、慢性中耳炎及急、慢性外耳道炎据报道,用复方氯霉素滴耳油治疗急、慢性中耳炎及急、慢性外耳道炎100例,效果显著。具体做法是将氯霉素2.5g,苯酚2g,氢化可的松0.05g加入20ml 95%乙醇中搅拌使溶解,加丙三醇至全量搅匀,分装。滴耳,每次2~4滴,3/d。随访54例,总有效率为100%。特别是对急性中耳炎初期患者,止痛效果优于其他滴耳药物。[孙燕,于和,魏玲,等.中耳炎的局部药物治疗.新医学,2001,32(3):170]

去甲万古霉素

【别名】凡可霉素。

【药理】本品对革兰阳性菌有迅速而强烈的杀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本药相当敏感。另外,对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淋球菌等比较敏感。与其他抗生素无交叉耐药性。本品对革兰阴性杆菌、分枝杆菌、拟杆菌、真菌等不敏感。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耐青霉素黄色葡萄球菌所引起的各种严重感染如败血症、肺炎、心内膜炎等。对溶血性链球菌性败血症、肺炎球菌性肺炎、肺脓肿等也有较好的疗效。

【制剂】注射用盐酸去甲万古霉素:每瓶0.4g(40万U)[相当于万古霉素约0.5g(50万U)]。

【注意】

1.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2.本品不可肌内注射,若肌内注射可致剧烈疼痛。

3.应用本品后,可引起口麻、刺痛感、皮肤瘙痒、嗜酸细胞增多、药物热、感冒样反应以及血压剧降、过敏性休克反应等。

【临床新用途】

1.治疗抗生素引起的假膜性肠炎据报道,用去甲万古霉素治疗抗生素引起的假膜性肠炎,效果显著。方法:去甲万古霉素每次125~500mg,4/d,口服。作者认为,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临床上常出现因服用抗生素后引起的腹泻,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抗生素改变了病人肠内的菌丛,一旦菌丛中有难辨梭状芽胞杆菌过度生长,即可产生大量霉素而引起结肠炎。去甲万古霉素口服不易吸收,在肠内浓度高,可杀灭难辨梭状芽胞杆菌。因此,去甲万古霉毒是治疗假膜性肠炎的特效药。另有人用万古霉素为主治疗假膜性肠炎,效果显著。治疗组28例与对照组26例,均用万古霉素每次0.5g,4/d,口服。同时,治疗组用生脉散:人参、五味子各10g,麦冬20g,每日1剂水煎代茶频饮。用白头翁汤:白头翁30g,秦皮、黄连、黄柏各15g,水煎取液200ml,保留灌肠,2/d。

结果:止泻、纠正失水、退热时间治疗后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0.05)[郭智涛.中西医结合治疗伪膜性肠炎.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0,6(1):12]。另有人用万古霉素治疗假膜性小肠结肠炎患者,亦获显著效果。方法:应用内镜检查、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17例抗生素诱发性结肠炎患儿进行检查。停用原来抗生素,应用万古霉素、甲硝唑等药物,辅以十六角蒙脱石每次3~12g,2~3/d,空腹冲服,连用7~10d及支持疗法:转移因子口服,丙种球蛋白肌内注射或白蛋白静脉滴注,输血浆等。万古霉素口服,50mg/(kg·d),分4次口服。甲硝唑10~40mg/(kg·d),静脉滴注。住室彻底消毒,隔离患者,避免交叉感染。结果:17例确诊为假膜性小肠结肠炎(PMC),均系青霉素、林可霉素、头孢唑啉、红霉素为主要致病原。3~5d后,缓解13例,1周后缓解3例,1例白血病患儿因病情加重死亡。作者认为,免疫功能低下为致病重要因素。内镜检查及ELISA对该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阎石,窦运修,孟晓晖.伪膜性小肠结肠炎17例临床分析.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0,2(3):217]

2.治疗细菌性眼内容炎本病是常见的眼内严重感染,万古霉素在美国等国家已被推荐为眼内容炎早期治疗。据报道,钟建等评价万古霉素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眼内容炎,亦获满意疗效。方法:应用万古霉素球内注射治疗眼内容炎16例(A组),并与庆大霉素球内注射疗法18例(B组)进行了病例对照观察。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相似,但显效率A组为50%,B组为16.07%,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钟建.万古霉素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眼内容炎疗效观察.临床眼科杂志,1998,6(5):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