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老药新用途
1256800000068

第68章 抗微生物用药

第14章 抗微生物用药

第一节 抗生素 (1)

青霉素

【别名】苄青霉素、青霉素G。

【药理】本品有抑、杀菌作用,对革兰阳性球菌和阴性球菌的抑制作用强,对革兰阳性杆菌、气性坏疽梭菌、放线菌等,也有作用。主要用于治疗菌血症、败血症、猩红热、丹毒、肺炎、脓胸、腭扁桃体炎、中耳炎、蜂窝织炎、疖、痈、急性乳腺炎等疾病。

【制剂】注射用青霉素:每支(瓶)0.24g(40万U),0.48g(80万U),0.6g(100万U)。

【注意】

1.青霉素可致过敏反应,用前要按规定的方法进行皮试。

2.大剂量应用本品,可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如反射亢进、知觉障碍、幻觉、抽搐、昏睡等,并可致短暂的精神失常,停药或降低剂量即可恢复正常水平。

3.本品不宜鞘内给药。

4.青霉素钠盐或钾盐的水溶液均不稳定,应现配现用,必须保存时,应置冰箱中,以在当天用完为宜。

【临床新用途】治疗消化性溃疡有人将51例幽门螺杆菌阳性,6个月内未服用过H2受体阻断药和抗菌药物的消化性溃疡27例,加用青霉素80万U,2/d,肌内注射治疗。其中治愈25例,显效1例,总有效率为96%。

阿 莫 西 林

【别名】羟氨苄青霉素。

【药理】本品对革兰阳性菌的作用与青霉素G近似,对绿色链球菌和肠球菌的作用较优,对其他菌的作用则较差。临床上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系统、脑膜炎、心内膜炎,胆道、肠道感染以及泌尿系统等。对产气杆菌则无效。

【制剂】片(胶囊)剂:每片(胶囊)0.125g,0.25g。

【注意】青霉素过敏者忌服本品。

【临床新用途】治疗消化性溃疡有人用阿莫西林治疗消化性溃疡,取得较好效果。方法:阿莫西林每次0.5g,3/d,口服。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4周愈合率为88%,6周愈合率为94%;幽门螺杆菌转阴率93%,6周转阴率100%。

四环素

【药理】四环素为广谱抗生素。对大多数革兰阳性和阴性细菌、立克次体、沙眼衣原体、肺炎支原体、肠内阿米巴原虫、阴道滴虫、霍乱弧菌、牛放线菌、淋球菌、淋巴肉芽肿菌等均具有抗菌作用。现主要用于立克次体病、布氏杆菌病、支原体肺炎、螺旋体病、衣原体病,也可用于敏感的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所引起的轻症感染。对回归热和梅毒螺旋体,可作为青霉素过敏者的替代药。对斑疹伤寒、恙虫病及支原体引起的肺炎均有特效,常作为首选药。

【制剂】片剂:每片0.125g,0.25g。胶囊剂:每粒胶囊0.25g。注射用盐酸四环素:每瓶0.125g,0.25g,0.5g(1mg=盐酸四环素1000U)。

【注意】

1.肝、肾功能不全者,宜慎用本品。

2.孕妇、哺乳期妇女及8岁以下的儿童禁用。

3.本品对消化道的刺激性较大,服药时应多饮水,并避免卧床服药,以免药物滞留食管后,形成溃疡。

4.本品宜空腹服用。因食物可阻滞本品的吸收,使生物利用度显著下降。

5.过敏反应主要是皮疹、荨麻疹、光敏性皮炎、哮喘等。

6.长期大量口服可引起严重肝损害。

【临床新用途】

1.治疗肝性胸腔积液有人将四环素注入胸腔内治疗肝性胸腔积液,效果满意,胸腔积液完全消失或基本消失,总有效率100%。作者认为:四环素具有明显酸性,注入胸腔后,可引起无菌性炎症反应,破坏浆细胞,阻碍液体分泌,促进纤维化粘连,使积液消失。方法:经X线和超声检查胸腔积液定位后,做胸腔穿刺抽液,然后将四环素0.15g溶于生理盐水10ml中,注入胸腔内。10~14d后,可再次抽出胸腔液,注入四环素每次0.25g,共2~4次。注药前尽量将胸腔积液抽尽,一般每次可抽600~1200ml,速度不宜过快。注药后患侧可有胸背部闷痛、灼热及低热等反应,1~2d可自行消失。

2.治疗癌性胸腔积液据报道,有人用四环素治疗癌性胸腔积液患者,效果满意,使胸腔积液完全消退或基本消退,总有效率100%。方法:先做胸腔闭式引流,观察24h无胸腔积液再流出后,将四环素0.5g溶于30ml生理盐水中,从引流管注入胸腔内,再以生理盐水50ml冲洗引流管,然后将其夹住,变换体位以让胸腔充分接触药物。12h后放开引流管,观察6h,引流液不超过60ml可拔管;如引流液>60ml,则重复给药1次,一般不超过2次。

3.治疗自发性气胸有人采用四环素注入胸腔内治疗自发性气胸5例,于3~19d全部治愈,平均治愈时间9.8d。方法:取四环素0.5g溶于2%普鲁卡因8ml中,再加50%葡萄糖注射液40ml,经胸腔穿刺或闭式引流管缓慢注入胸腔内,每1h变换体位1次,持续4h,而后用持续正压或负压闭式引流出胸腔内气体与液体。5d后胸透未见肺充气,再重复治疗1次,气胸可迅速治愈。

4.治疗内痔出血有人用四环素治疗内痔出血患者,内痔一般在6~10d消失。1次注射止血率80%。方法:取四环素0.25g溶于2%普鲁卡因6ml中。病人取胸膝卧位,插入肛镜显露痔核,针头刺入内痔黏膜下基底部的痔静脉丛间隙中,抽吸无回血即可推注药物,使痔膨胀为灰白或透明,黏膜血管纹理清晰为宜,每个痔注入药液约2ml。

5.治疗鞘膜积液有人用四环素治疗鞘膜积液患者,效果显著,治愈率88%,总有效率97%。方法:皮肤消毒后,用9号针头刺入积液囊腔内,将积液抽净,然后将四环素0.5g溶于生理盐水6~10ml中,加入2%利多卡因2ml,沿原针头注入鞘膜腔内,保留20min,再将药液抽出。拔出针头后,局部用消毒棉球贴敷包扎。2周后如有积液再现,依法再治疗1次。

6.治疗良性肾囊肿有人用四环素治疗良性肾囊肿患者,总有效率为96%。方法:在B超引导下,用7号或9号穿刺针抽出囊液。囊液量<100ml者,将四环素0.5g加入相当于1/10囊液量的生理盐水中,注入囊腔中;囊液量>100ml者,四环素1g加入生理盐水10ml中,注入囊腔。治疗后可有肾区疼痛,一般3h后可消失。

7.治疗阴道壁囊肿和巴氏腺囊肿用四环素治疗阴道壁囊肿和巴氏腺囊肿患者,效果满意,治愈率90%,其中1次注射治愈率70%。方法:患者取膀胱截石位,消毒后用8号针头穿刺将囊腔内液体尽量吸净,然后换注射器,将10%四环素液经原针头注入囊腔,注入量为2~5ml(可根据囊肿大小适当增减)。注射后每隔1个月复查1次,如有囊液蓄积,依法再治疗。四环素可以用注射用水或0.5%~1%利多卡因配制。囊液吸出后,需做细胞学检查。注药结束拔出针头后,宜在囊壁稍加轻轻按揉,以让药液与囊壁充分接触。囊肿如有感染,应先做抗感染治疗,炎症消退后再做处理。

8.治疗甲状腺囊肿有人用四环素局部注射治疗甲状腺囊肿15例,可使囊肿消失而愈,其中注射1次痊愈者40%~60%。方法:常规消毒皮肤后,停止吞咽运动,用9号穿刺针连接50ml注射器做囊肿垂直穿刺,吸尽囊液后,将盐酸四环素0.5g溶于生理盐水5ml中,再加入2%利多卡因2ml,沿原针头注入2~7ml。药液在囊腔内留置6h后抽出。2个月后囊肿未消退,可重复治疗1次。还有人将囊液全部抽尽后,注入静脉用四环素液1ml(内含四环素0.125g或0.25g)。观察6个月,并同时口服甲状腺片80~120mg/d。在此期间有囊肿复发,再依同样方法用四环素治疗。

9.治疗坐骨节囊肿有人用盐酸四环素治疗坐骨节囊肿患者,收到可喜的疗效,治愈率为96%,好转率4%,明显优于仅做抽囊液治疗的对照组。方法:患者取胸膝位或侧卧抱膝位(患侧臀部在上),常规消毒后用9号针头于坐骨结节顶端(最隆起处)刺入囊腔内,抽净囊液,另用一注射器将静滴用盐酸四环素0.5g溶于生理盐水3~5ml中加入2%利多卡因2ml的混合液沿原针头注入囊腔内。如为双侧结节,对侧以同样方法治疗。2~3个月未愈,可重复治疗1次。以上方法,必须在囊肿处皮肤无感染或皮疹;穿刺部位宜选在囊壁最薄处,囊内液应抽净;药液不可注入囊腔外,以防囊外组织发炎、水肿、坏死。

10.治疗腋臭有人用盐酸四环素治疗腋臭患者,结果治愈率97%,总有效率100%,其中1次注射治愈率90%。其作用可能与盐酸四环素呈酸性有关,注射后使汗腺及周围组织萎缩、变性、汗腺功能丧失。方法:取盐酸四环素1g溶于1%普鲁卡因30ml中,配成浓度为3.33%的溶液。患者仰卧位,双上肢外展,显露腋窝使皮肤平坦。剃去腋毛,消毒后在腋毛分布区两点以10°~15°进针至真皮层和皮下浅筋膜内,呈扇形浸润注射药液,每侧注入药液15ml(含盐酸四环素0.5g)。退针后局部按摩片刻,促进药液均匀吸收。注射后局部硬块多在1个月后吸收。

11.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近年来国外应用四环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取得显著疗效。研究其作用机制可能为①抗炎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四环素类药物可干扰磷脂酶A2,从而减少白三烯和前列腺素致炎物质的合成(近来也有相反的报道);米诺环素使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滑膜组织胶原酶活性下降;四环素类可显著抑制氧自由基等对软骨和骨的损伤而发挥抗氧化作用。②免疫调节作用:四环素能明显抑制白细胞趋化,影响中性粒细胞吞噬和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还可使巨噬细胞趋化性受到抑制,破坏线粒体蛋白合成。实验发现其可阻止鼠胸腺细胞增殖。用米诺环素可使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的C反应蛋白、IgM型类风湿因子滴定度明显下降(而白蛋白不受影响)。C反应蛋白的下降与血清白介素-6(IL-6)降低高度相关。[田静.四环素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国外医学(抗生素分册),2002(1):7]

12.抗氧自由基作用据报道,四环素类药物可清除或抑制吞噬细胞产生的氧自由基(ROS)及能消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对O2的清除以米诺环素最强,其他药强度依次是土霉素>多西环素(强力霉素)>四环素。对羟自由基(OH)的清除仅米诺环素有明显的作用。[杨森,冯艺戎,张学军,等.四环素类药物抗氧自由基作用.中国药理学通报,1999,15(5):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