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老药新用途
1256800000064

第64章 其他生化制剂

第二节 其他生化制剂

脑活素

【药理】本品为脑蛋白水解物,可通过血-脑屏障入脑,促进神经细胞蛋白质合成,使受损伤未变性神经细胞恢复功能,并改善脑能量供应,催化激素系统,改善记忆等。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脑外伤后遗症、大脑发育不全、脑动脉硬化、记忆力减退等。

【制剂】注射液:每支1ml,2ml。

【注意】

1.肾功能障碍者禁用。

2.妊娠早期患者忌用。

3.应用本品偶可引起过敏反应,表现为寒战、低热,有时可见胸闷不适、头痛、气促、呕吐等。一旦出现过敏反应,立即停药。

4.过敏体质者慎用本品。

【临床新用途】

1.治疗突发性耳聋有人用脑活素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效果显著。用法:取脑活素1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中,静脉滴注,每分钟90~120滴,1/d,10d为1个疗程。并同时配合使用维生素(B1,B12,C)等治疗。结果:用本药治疗后,电测听听力曲线上升超过20dB,总有效率为95%;而以丹参或能量合剂治疗的对照组则分别为49%与29%。脑活素明显优于对照组。

2.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在应用吸氧、限制液体入量、脱水、止痉、能量合剂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脑活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总有效率为93%,显著优于仅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用法:将脑活素2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1/d,10d为1个疗程。脑活素是一种由动物脑蛋白中提取的含多种游离氨基酸及低分子肽的肽制剂。据张宝玲等报道,将12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脑活素2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30ml中,静脉滴注,1/d,对照组给予能量合剂治疗,疗程10~20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明显高于对照组75%。经随访,治疗组愈后正常率为77%,显著高于对照组57%[张宝玲,王献民.脑活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60例.实用儿科临床杂志,1997,12(4):287]。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围生期中窒息所致的一种综合征,是引起新生儿死亡及导致伤残儿童最常见的病因之一。长期以来,对本病的治疗均限于综合治疗。[赵明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药物治疗.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0,20(4):242]

三 磷 腺 苷

【别名】腺三磷、ATP。

【药理】本品为一种辅酶,有改善机体代谢的作用,参与体内脂肪、蛋白质、糖、核酸以及核苷酸的代谢。同时,又是体内能量的主要来源。当体内吸收、分泌、肌肉收缩及进行生化合成反应等需要能量时,三磷腺苷即分解成二磷腺苷及磷酸基,同时释放出能量,适用于因细胞损伤后细胞酶减退引起的疾病。

【制剂】注射液:每支20mg(2ml)。注射用三磷腺苷:每支20mg,另附磷酸缓冲液2ml。

【注意】

1.静注宜缓慢,以免引起头晕、头胀、胸闷及低血压等症状。

2.脑出血初期忌用。

3.过敏史者不宜使用。

【临床新用途】

1.治疗胃下垂用ATP 20mg,肌内注射,2/d,25d为1个疗程,间隔5d进行第2个疗程。治疗胃下垂200例,2个疗程有效率达98%。随访6个月无复发。其机制可能与通过乙酰胆碱使胃平滑肌收缩力增强有关。未见不良反应。

2.治疗肾功能不全以ATP 80~120mg/d(加辅酶A200U)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1/d。如用药3d无效,可将ATP增至0.2g(辅酶A增至500U),用药15d为1个疗程,休息7d后开始第2个疗程。治疗肾功能不全30例。结果:20例肾功能不全代偿期患者16例血尿素氮(BUN)及肌酐降低,其中6例血尿素氮及肌酐正常。10例尿毒症患者6例症状减轻,血压下降,尿量增加,4例血尿素氮及肌酐也有所下降。

3.治疗突发性耳聋治疗组61例85只耳,取穴:翳风、风池(均每穴0.5ml)、听会(0.2ml)。分别用三磷腺苷20mg,复方丹参注射液各2ml,山莨菪碱注射液1ml(10mg);穴位注射,隔日1次,7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6例82只耳,用ATP 80mg,山莨菪碱10mg,辅酶A100U,细胞色素C 30mg,低分子右旋糖酐(如过敏用葡萄糖液)500mg;疗程≤1个月加地塞米松10mg,用5d;静脉滴注,1/d;10d为1个疗程。均疗程间隔3d,用1~3个疗程,结果:两组分别痊愈17,16耳;显效23,24耳;有效31,18耳;无效14,24耳;总有效率分别为84%,71%(P<0.05)。[李天印.穴位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61例,疗效分析.中国针灸,2002,22(10):663]

4.治疗桡神经麻痹取穴:①手五里透曲池、手三里透曲池;②外关、阳池;③合谷透后溪、中渚,平补平泻法,得气后,接G 6805-Ⅱ型电针仪,输出端分别接三组穴位,频率100/min,电流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留针30min。取穴:手五里、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每次选2~3个穴,用三磷腺苷20mg,维生素B1注射液100mg,维生素B12500μg,每穴1~1.5ml,穴位注射。均隔日1次,两法交替使用。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3~4d。结果:竖横针加穴位注射治疗桡神经麻痹50例,治愈43例,显效7例,总有效率为100%。[刘岩.竖横针加穴位注射治疗桡神经麻痹50例.针灸临床杂志,2002,18(11):40]

5.改善体外人工授精中精子的质量94对不育夫妇,男(29.68±3.24)岁,女(27.56±2.96)岁,婚龄2~5年。精液检查指标异常。女方经妇科检查、子宫内膜活检、输卵管通气、基础体温测定均无异常发现;血清抗精子抗体阴性。其中64对不育夫妇采用添加三磷腺苷体外精液处理后行宫内人工授精。随机抽取的另30对不育夫妇采用单纯多管上游法体外精液处理后行宫内人工授精。结果:添加ATP组受孕率为45.3%,对照组为30.0%。两组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说明ATP对改善精子的活动有重要的作用,多管上游法体外精液处理中添加ATP可显著提高宫内人工授精的受孕率。[王建国,张国瑞.添加ATP体外精液处理后宫内人工授精治疗不育症.中国综合临床,1999,15(5):458]

6.测定肿瘤对药物的敏感性据报道,刘珊玲采用三磷腺苷生物荧光法对71例新鲜卵巢癌组织标准进行体外药敏试验,化疗药物包括顺铂、依托泊苷、氟尿嘧啶、甲氨蝶呤、平阳霉素、拓扑特肯、多柔比星、美法兰。对67例卵巢癌患者进行了3个以上化疗疗程的随访,采用诊断性四格表计算药敏结果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结果:该法预测的敏感性90.0%,特异性88.2%,阳性预测值95.7%,阴性预测值75.0%,总的预测准确率达89.5%。作者认为,此法为一较准确的、能体现药物对整个瘤细胞群杀伤的、试验周期短的、与临床相关性较好的体外药敏试验方法。[刘珊玲,彭芝兰,楼江燕.三磷酸腺苷生物荧光法应用于卵巢癌体外药敏试验71例分析.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2,18(7):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