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老药新用途
1256800000061

第61章 局部麻醉药 (2)

第10章 局部麻醉药 (2)

6.治疗产程进展缓慢有人用普鲁卡因治疗产程进展缓慢患者,其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可明显缩短总产程,有效率为87.3%,两组间差异显著。作者认为,普鲁卡因能可逆性地阻断感觉神经冲动的发生与传导,阿托品可解除平滑肌痉挛,两药合用,可减轻痛感,宫颈松弛。方法:1%普鲁卡因10ml加硫酸阿托品0.5~1mg,常规消毒外阴及阴道并以窥阴器暴露宫颈后,用长穿刺针头将药液注入宫颈3点、6点、9点、12点处,如宫颈水肿严重,暴露不清,可将药全部注入水肿部位。

7.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有人用普鲁卡因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效果明显,治愈率60%,有效率90%。方法:1%普鲁卡因2ml,做下关、听宫和疼痛最显著处封闭,2d 1次。

8.治疗红斑性肢痛症有人用普鲁卡因治疗红斑肢痛症患者48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方法:用普鲁卡因(皮试阴性后)15mg/(k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疗程1周。结果:显效31例,有效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1%。其治疗机制:主要是阻断了过敏因子与中枢神经系统,切断抗体与抗原结合,并有可能抑制机体继续产生抗体,即所谓静脉封闭作用。另一方面普鲁卡因尚有改善机体微循环,尤其对调整自主神经功能更具有现实意义。

9.治疗食管炎有人用普鲁卡因治疗食管炎43例,效果满意。方法:0.5%~1%普鲁卡因液加庆大霉素液混合。每次口服20ml,3~4/d,饭前半卧位或卧位将合剂含于口中徐徐咽下,休息20min。一般12~14d为1个疗程。如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变者,则应进一步检查以排除其他原因。若有假膜样炎症改变者须加甲氧氯普胺片10mg,与MDG同服。结果:本组43例经第1个疗程治疗后全部有效,用药最短2d,最长12d。其中治愈23例,显效15例,有效5例。治疗后3个月对合并慢性浅表性胃炎病人其中19例进行内镜复查,胃镜直视食管下段假膜样炎症消失占65%或炎症消退占35%。黏膜充血水肿消除由红相转为橘红,无瘢痕。

10.解除急性胰腺炎腹痛盐酸普鲁卡因可增加对胰腺供血,利于病变恢复。其镇痛等作用对解除休克有益。用法:按0.1%~0.25%的浓度配制于500ml输液中静脉滴注,1~2/d。

11.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组144例,先用苯巴比妥每次0.1g,肌内注射,30min后,用0.75%普鲁卡因(或0.5%利多卡因)60ml,康宁支通-A每次40mg,维生素B12每次500μg,维生素B1每次100mg,骶管穿刺注入,5~10min注完,5~7d 1次,用4次。20min后,行骨盆牵引。与对照组98例,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16~20ml,加5%葡萄糖注射液(糖尿病用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d,用15d。均用水平骨牵引带牵引,床尾摇高10cm,重量20~40kg,每次30~50min,1~2/d,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28d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分别治愈98,23例;显著进步27,12例;好转10,9例;无效9,24例;总有效率分别为94%,86%(P<0.01)。治愈显效者随访≤72个月,分别复发36,23例。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1)。[钟远鸣.药物注射联合骨盆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42例分析.中医药通报,2003,2(1):59]

12.治疗遗精采用普鲁卡因、山莨菪碱注射液会阴穴封闭疗法治疗遗精患者28例,其中,治愈者20例,显效者5例,好转者3例。取穴:会阴。用0.25%盐酸普鲁卡因15ml,山莨菪碱注射液10mg,穴位注射,深度<1.5cm,每次10~15ml;1/d。[郑海龙.会阴穴封闭疗法治疗遗精28例.上海针灸杂志,2004,23(11):30]

13.治疗呼吸系统过敏性疾病应用穴位注射治疗呼吸系统过敏性疾病22例,用5次后,痊愈6例,显效11例,有效3例,无效2例。取穴:肺俞。用普鲁卡因1ml,醋酸泼尼松12.5mg,穴位注射。两侧穴位交替使用。停用他药。[苏岩.穴位注射治疗呼吸系统过敏性疾病22例.针灸临床杂志,2005,21(12):31]

苯甲醇

【药理】有局部麻醉和防腐作用。亦在药剂防腐上采用本品。

【制剂】注射液:每支2%(2ml)。

【临床新用途】治疗神经性皮炎在暴露病损区,先用碘酒消毒,再用乙醇脱碘,取2ml或5ml注射器,吸入2%苯甲醇液,在病损皮肤外周约0.2cm处进针,一个针眼注射2~4ml即可,若病损范围大,则选2~4个进针点,注射4~10ml,沿病损周围封闭。一般最少2ml,最大10ml。若范围太大,则以分配分期的形式注射。用苯甲醇治疗神经性皮炎30例,其中治愈7例,好转1例,复发2例。对病史短,范围小,则疗效满意,复发机会少;病史长,范围大,则疗效较差,有可能复发。

丁卡因

【别名】地卡因、四卡因、潘托卡因。

【药理】丁卡因是局部麻醉药,表面麻醉穿透力显著,局麻作用比普鲁卡因强,毒性亦较大,能透过皮肤和黏膜。作用迅速,1~3min即生效。维持20~40min。临床上主要用于黏膜麻醉。

【制剂】注射液:50mg(5ml)。

【注意】大剂量应用丁卡因,可致心脏传导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抑制。

【临床新用途】

1.预防人工流产综合征据报道,吴战英等应用丁卡因预防人工流产综合征患者,效果显著,其中疼痛、出冷汗、心动过缓等发生率均低于用索密痛片口服预防的对照组,有显著的差异。方法:常规消毒外阴及宫颈,用宫腔注射器(由子宫造影导管改造而成)探入子宫底部,再向外退0.5cm,边注药边向外退注射器,将0.125%丁卡因药液均匀地喷洒于子宫腔及宫颈内口黏膜处,待1~2min即可手术。作者认为,人工流产手术中对宫颈的牵拉,扩张及负压吸引对宫壁的机械刺激引起内脏迷走神经反射,故导致人工流产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发生。而采用子宫腔内喷洒丁卡因溶液,可明显阻断子宫体的向心传导,避免或减弱迷走神经兴奋冲动的传出,从而使人工流产术操作引起的各种症状明显缓解或消除。应用丁卡因药物的浓度以0.125%为宜,一次性剂量不得超过13mg。

2.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用0.5%丁卡因液滴患眼后,用氟康唑20~30mg,研粉,涂创面,用眼垫封盖8h,2/d。并内服中药:龙胆草、栀子各20g,黄连、荆芥各10g,苍术、赤芍各12g,滑石30g,大黄、甘草各6g。前房积脓消失者,去大黄。每日1剂,水煎服。结果: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28例,治愈2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周至安.中西医结合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28例疗效观察,新中医,2000,32(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