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疾病预防控制“三基”
1255300000044

第44章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与控制 (4)

第6章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与控制 (4)

(3)糖尿病:糖尿病也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特别是缺血性脑卒中。因为糖尿病导致大血管损害而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增加。

(4)高胆固醇和高脂血症:某些研究结果显示,血脂水平与脑卒中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5)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6)超重和肥胖:超重与肥胖是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而高血压和冠心病又是脑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因此,认为超重和肥胖是脑卒中的间接危险因素。

(7)吸烟、饮酒、缺少运动、口服避孕药以及年龄、性别、时间季节、遗传因素等。

(二)基本知识

1.脑卒中概念 脑卒中又称为脑血管意外或中风,是由于脑血管异常所造成的突发性神经功能损害。

2.脑卒中的分类 脑卒中按发生的原因不同可分为2类,一类是缺血性脑卒中如脑梗死等,另一类为出血性脑卒中如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3.脑卒中的危害 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和复发率高的特点,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疾病之一,给社会、家庭和个人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

4.脑卒中的诊断依据 临床症状(但不能分类);临床症状+头颅CT;临床症状+MRI(核磁共振成像技术)。

(三)基本技能

1.防治策略 采取全人群和高危人群相结合的策略。以一级预防为主,二、三级预防并重为原则,是降低脑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根本措施。

2.防治措施

(1)一级预防:目的是防止并减少各种危险因素的发生,增加自身的抵抗力,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为主要手段,减少脑卒中的发病。措施是利用全国高血压宣传日的宣传活动,向人们介绍高血压是引起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应积极预防高血压,并坚持合理饮食,戒烟限酒,适当的运动,保持心理平衡等均可预防脑卒中的发生。其次是社区医生每年出一期宣传防治脑卒中的黑板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辖区内的居民宣传防治脑卒中的重要性。

(2)二级预防:目的是及时发现存在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将疾病的进展控制在最小范围。措施是通过每年的高血压、糖尿病筛查,60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以及日常社区门诊,及时发现具有脑卒中危险因素者,对该部分人群开展健康教育,控制危险因素,防止脑卒中的发生。对有轻微脑卒中症状者,建议去上级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一旦确诊将立即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进行治疗,从而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3)三级预防:目的是加强对病人的规范化治疗和康复指导,尽可能地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措施是开展疾病监测并对脑卒中病人进行跟踪随访。

①脑卒中监测,目的是了解当地脑卒中的发病情况,为各级政府制订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是在各级医疗单位中开展脑卒中报病工作,各级报病单位的医生在从事医疗活动的过程中对新发现的脑卒中病人,必须填写相应报病卡,各级医疗单位负责报病的科室负责收集卡片,每月定期上报市CDC,市CDC将上报的脑卒中卡片进行整理审核后录入数据库,并按照新发脑卒中病人的户籍将其相关信息反馈给户籍所在地的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医生则为其建立疾病档案,进行跟踪随访。

②跟踪随访,对已诊断的冠心病病人进行跟踪随访。社区医生为已掌握的病人建立疾病档案,建档率必须达到已登记的冠心病病人总数的80%以上,每年至少随访4次。管理率达50%以上。

③指导康复训练。社区医生定期组织有肢体活动功能障碍的脑卒中病人,在其家人的陪同下,到社区卫生服务站在社区医生的指导下,运用康复器材进行康复训练。

四、肿瘤

(一)基本理论

1.恶性肿瘤的流行特征

肿瘤是一类常见病、多发病。目前,恶性肿瘤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在欧美一些国家恶性肿瘤的死亡率仅次于心血管系统疾病而居第二位。中国卫生部公布2006年我国恶性肿瘤在农村和城市人口中死亡率均居第一位。我国常见的10大恶性肿瘤为胃癌、肝癌、肺癌、食管癌、大肠癌、白血病、淋巴瘤、子宫颈癌、鼻咽癌、乳腺癌。

从世界范围来看,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除宫颈癌和食管癌外,所有恶性肿瘤都呈上升趋势。据世界卫生组织专家预测,2020年全球人口80亿,癌症新发病例将达2000万,死亡1 200万,癌症将是人类的第一大杀手,并成为全球最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恶性肿瘤在世界各国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不同癌肿在不同地区和人群间变化有所不同。我国以胃癌、肺癌和肝癌最为高发。肝癌在我国的分布也有其特点,南方高于北方,东部高于西部,沿海高于内地,以江河三角洲地区和沿海岛屿为多发,提示地理环境及这些地区共有的气候条件可能与肝癌发病有关。恶性肿瘤的分布呈明显的城乡差别,其中肺癌的城乡差别尤为显著,城市高于农村。胃癌等消化系统癌症通常农村高于城市。

恶性肿瘤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不同的恶性肿瘤其高发年龄不同,一般随着年龄的增长癌症死亡率上升,老年人发生癌症的危险性最高。儿童期死亡最多的是白血病、脑瘤和恶性淋巴瘤,青壮年最常见的是肝癌、白血病和胃癌等,肝癌的发病高峰为40岁左右,平均发病年龄约为56岁。从壮年至老年,肺癌、食管癌以及胃癌、肝癌都常见。早育多婚妇女宫颈癌多发。

恶性肿瘤在男女间发病率有所不同,除女性特有的肿瘤外,通常为男性高于女性,其中以消化道癌症与肺癌、膀胱癌较为明显。

癌症的职业分布与职业性致癌因素的分布有关。如职业性膀胱癌多发在染料、橡胶、电缆制造业等。

2.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

(1)行为生活方式

①吸烟饮酒。烟草是恶性肿瘤的罪魁祸首,吸烟与三分之一的癌症有关。已知烟草可导致肺癌、膀胱癌、口腔癌、胰腺癌、肾癌、胃癌、喉癌和食管癌,还可能包括结肠癌。吸烟与肺癌危险度的关系与烟草种类、开始吸烟年龄、吸烟年限和吸烟量有关。有人报道,饮酒与口腔癌、咽癌、喉癌、直肠癌有关。长期饮酒导致肝硬化,继而可能与肝癌有联系。

②膳食、饮水。食物结构的不合理以及与食物有关的各种致癌因素,大约导致了三分之一的癌症,其致癌机理正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动物脂肪及肉类可以增加乳腺癌、结肠癌和前列腺癌的患病机会;习惯食用霉变粮食者发生肝癌、食管癌的危险性增加;食物的烹调不当,可产生亚硝胺等致癌物质,有研究显示,吃某些烟熏、腌制食品,发生胃癌的危险性增加。饮水同样与某些癌症的发生有关。江苏启东东南面40多个乡肝癌死亡率高达80/10万,而北面3个乡肝癌死亡率约为20/10万,这种地理分布与医疗条件、经济水平、食物供应上并无明显联系,其主要区别在于饮水条件不同。

③不良生活方式。不良的生活方式、卫生习惯和性紊乱等可能都与恶性肿瘤的增加有关。

(2)环境理化因素

①化学因素。通过流行病学调查证实环境中的化学因素对人类有致癌作用的达30多种。主要有多环芳烃等,其中苯并芘致癌活性最强,可引起人的皮肤癌和阴囊癌。职业环境中约有21种化学物质被确认为致癌物,包括砷及砷化合物、石棉、联苯胺、沥青焦油、氯乙烯、苯等,所致肿瘤主要有肺癌、膀胱癌、白血病、皮肤癌和肝血管肉瘤等。

②物理因素。物理性致癌因素目前比较肯定的有电离辐射、紫外线、慢性灼烧、机械性与外伤性刺激等,其中电离辐射最重要。在1945年8月原子弹在日本广岛、长崎爆炸后的幸存者中,白血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

③生物因素。病原微生物及毒素作用可引起多种肿瘤。现已证实EB病毒与鼻咽癌,单纯疱疹型病毒和人类乳头瘤病毒与宫颈癌,乙肝病毒与原发性肝癌均密切相关。

④机体因素。遗传易感性、精神因素、年龄、性别、先天情况等。

(二)基本知识

1.肿瘤概念

肿瘤是指生长于某种器官但却与该靶器官不相协调的组织团块的异常增生。

2.肿瘤的分类和命名

机体任何部位的任何组织都会发生肿瘤,可发生良性瘤,也可发生恶性瘤,因此肿瘤种类繁多,特性各异,必须进行科学的分类和命名。正确掌握肿瘤分类和命名的原则及方法,有助于对肿瘤采用ICD10正确编码,开展肿瘤监测。

有的按肿瘤的组织起源分类,有的按肿瘤的生长特征分类。在实际工作中,常常把两者结合起来。肿瘤的分类通常是以其组织发生(即来源于何种组织)为依据,每一类别又分为良性与恶性两大类。

(1)良性肿瘤:良性肿瘤通常生长缓慢,呈膨胀扩展,边界清楚,常有包膜;肿瘤分化好,色泽及质地接近正常相应组织,组织形态及细胞形态变异较小,核分裂象不易见到,各种细胞器、膜结构、细胞连接变异不大;一般不复发或仅少数复发,不转移,通常预后良好。

(2)恶性肿瘤:恶性肿瘤通常生长迅速,呈浸润性生长,可破坏周围组织,无包膜或者仅有假包膜;肿瘤分化差,组织及细胞形态与其相应的正常组织相差较大,显示异形性,排列紊乱或极性丧失;细胞核形状不规则,常有不同程度的深染,核仁增大增多,核分裂象增多,并出现病理性核分裂象;肿瘤内多出现继发性改变,如出血、坏死、囊性变、感染等。超微结构也有不同程度改变。肿瘤细胞代谢功能不正常,核酸代谢旺盛,酶谱改变,细胞的遗传性有显著改变。肿瘤浸润广泛,经常复发,容易转移,危及生命。

(三)基本技能

1.防治策略

(1)坚持预防为主方针:“预防为主”是我国疾病预防的基本策略。恶性肿瘤的预防可分成三级预防。一级预防是指病因预防;二级预防指的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三级预防是指尽量提高治愈率、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注重康复、姑息和止痛治疗。三级预防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构成了肿瘤预防策略的全部。

(2)加强恶性肿瘤的监测:建立恶性肿瘤监测系统,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癌症登记和监测,动态了解癌症发病及死亡变化趋势,探讨癌症的危险因素,对于制定国家卫生发展规划和癌症预防控制计划、评价癌症防治效果、有效控制癌症在我国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2.预防措施

(1)一级预防:目的是让居民了解生活和环境中的致癌、促癌物质,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合理膳食,控制感染。措施是开展健康教育。市CDC和乡镇卫生部门结合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如在主要场所设点宣传,聘请医院的肿瘤专科医生,现场解答咨询者提出的有关肿瘤防治方面的问题、发放与当年肿瘤宣传周宣传主题内容相关的宣传单等。社区卫生服务站根据宣传主题内容出一期黑板报,向居民宣传肿瘤防治知识。

(2)二级预防:目的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将恶性肿瘤控制在早期,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措施是:

①加强健康教育。结合一级预防,教会居民认识癌症前期的10大症状和哪些是致癌物质,在生活中如何做到饮食平衡、吃健康食品、锻炼身体、合理用药、保护环境等。结合世界无烟日、肿瘤防治宣传周和控烟项目等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控烟工作。

②开展肿瘤筛查。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和当地的癌症的发病情况,不定期地开展乳腺癌、宫颈癌和肺癌等的筛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