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疾病预防控制“三基”
1255300000014

第14章 免疫规划 (4)

第3章 免疫规划 (4)

②不合格接种原因。

③未接种原因。

(2)调查方法

①评价县级以上单位接种率,组群抽样法。

②评价乡级接种率,批质量保证抽样法。

3.接种率评价

(1)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常规报告接种率的评价

①评价内容及方法。常规报告接种率的及时性、完整性和正确性评价。及时率:在规定时限内报告单位数占应报告单位数的比例。完整率:在规定时限内实际报告以及无漏项单位数占应报告单位数的比例。正确率:报表中无逻辑性、技术性错误的单位数占应报告单位数的比例。

②常规报告接种率的可靠性评价。图表法、差值(D)评价法、比值(R)评价法等。比较法:将常规报告接种率与调查接种率进行比较,是否一致,分析不一致的原因;根据疫苗使用情况和出生儿童数估算实际接种率。

(2)调查接种率的评价

①2次调查接种率的比较。

②调查接种率是否达到国家规定要求。

③近年来本地区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的发生情况。

二、免疫成功率监测

(一)基本理论

免疫成功率监测是从疫苗的免疫效果和接种质量方面对免疫实施的有效性进行监测,监测结果用于评价群体能否阻断相应传染病的流行。同时通过监测找出影响免疫接种质量的有关因素,为改进疫苗质量和免疫接种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二)基本知识

1.被监测对象的确定 根据监测的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包括完成基础免疫后1个月(卡介苗为12周)的儿童,完成加强免疫后2周的接种对象,特殊年龄组的调查对象等。

2.确定监测人数 根据血清学调查的基本原理,每个组不少于29人,一般为50人为宜。

3.免疫成功率 是在接种的样本中检测抗体免疫阳性达到保护性抗体水平人数(调查人数)。

4.疫苗效力 是接种前阴性的样本接种后检测抗体免疫阳性并达到保护性抗体水平人数(调查人数)。

5.阳转率 是接种前阴性的样本接种后检测抗体免疫阳性人数(调查人数)。

(三)基本技能

⒈检验方法、判定标准及免疫成功率指标

2.监测频度及分工

(1)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每年对全省的监测工作提出计划,进行质量控制,同时开展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免疫成功率监测。分析监测结果,进行总结反馈。

(2)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完成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布置的监测任务,并完成书面报告上报。

3.结果与评价

监测工作结束后,应对开展免疫成功率监测疫苗的品种、免疫成功率指标、影响免疫成功率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改进工作的措施,并向上级部门报告和反馈到下级部门。

三、人群免疫水平监测

(一)基本理论

根据接种后人群抗体水平监测结果可评价疫苗接种效果,人群免疫力和阻断相应传染病流行的能力,明确工作的改进方向,并分析出影响人群抗体水平的相关原因。

(二)基本知识

根据监测的目的不同,确定不同的年龄组,每个年龄组样本量不低于29人,以50人为宜。注意年龄组构成的均衡性,不同年龄组调查结果表达的公共卫生学意义不同,如麻疹≤8月龄表示胎传抗体水平,8~18月龄表示基础免疫情况,18~23月龄表示加强免疫情况等。要根据免疫程序和接种的年龄组等因素确定评价的年龄组,并根据近几年的免疫策略进行统一分析。

(三)基本技能

⒈接种率报告和调查

(1)基础资料的收集。包括应种人数、累计应种人数、实种人数、累计实种人数、儿童漏卡率、本辖区人口资料等内容。

(2)进行接种率的报告。

(3)运用组群抽样法(PPS法)、批质量保证抽样法(LQAS),评价省县乡级免疫接种率。

(4)形成规定格式和内容的报告卡册等。

(5)考核评价。免疫成功率和人群抗体水平监测要制订方案,确定监测的目的和抽样方法,选择研究地点,采集标本,检测,结果分析。

2.监测频度及分工

(1)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每年对全省的监测工作提出计划,进行质量控制。分析监测结果,进行总结反馈。

(2)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完成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布置的监测任务,并完成书面报告上报。

3.结果与评价 监测工作结束后,应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提出改进工作的措施,并向上级部门报告和反馈到下级部门。

第三节 几种主要疫苗针对传染病的监测与控制工作要点

一、脊髓灰质炎的监测与控制工作要点

(一)基本理论

1.及时发现输入性脊髓灰质炎野病毒,采取措施防止病毒传播,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

2.及时发现脊灰疫苗衍生病毒(以下简称VDPV)及其循环,采取措施控制病毒进一步传播。

3.评价免疫工作质量,发现薄弱环节。

4.监测脊髓灰质炎病毒变异情况,为调整疫苗免疫策略提供依据。

(二)基本知识

1.AFP的定义 所有15岁以下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症状的病例,和任何年龄临床诊断为脊髓灰质炎的病例均作为AFP病例。

2.AFP 病例不是一个单一的疾病种类,而是以急性起病、肌张力减弱、肌力下降和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症候群。常见的AFP病例包括以下疾病:脊髓灰质炎;格林巴利综合征(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GBS);横贯性脊髓炎、脊髓炎、脑脊髓炎、急性神经根脊髓炎;多神经病(药物性多神经病,有毒物质引起的多神经病、原因不明性多神经病);神经根炎;外伤性神经炎(包括臀肌药物注射后引发的神经炎);单神经炎;神经丛炎;周期性麻痹(包括低钾性麻痹、高钾性麻痹、正常钾性麻痹);肌病(包括全身型重症肌无力、中毒性、原因不明性肌病);急性多发性肌炎;肉毒中毒;四肢瘫、截瘫和单瘫(原因不明);短暂性肢体麻痹。

3.高危AFP病例 年龄<5岁、接种OPV次数<3次或服苗史不详、未采或未采集到合格大便标本的AFP病例;或临床怀疑为脊髓灰质炎的病例。

4.聚集性临床符合病例 同一县(区)或相邻县(区)发现2例或2例以上的临床符合病例,发病时间间隔2个月以内。

5.脊灰疫苗衍生病毒病例(简称VDPV病例) AFP病例大便标本分离到VDPV。该病毒与原始疫苗株病毒相比,VP1区全基因序列变异介于1%~15%之间。如发生2例或2例以上相关的VDPV病例,则视为VDPV循环(cVDPVs)。

(三)基本技能

1.主动搜索AFP病例。每隔10天到各有关医疗单位的儿科、神经内科、传染科、骨伤科进行搜索,记录搜索结果并及时汇总上报疾病控制中心。

2.疫情报告与调查。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和工作人员执行首诊负责制,发现AFP病例后,24小时内报告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最快的方式逐级报至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AFP病例报告后,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在48小时内派专业人员对病例开展调查,在临床医生配合下,详细填写“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个案调查表”。

3.标本的采集、保存和运送。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在发现和报告AFP病例的同时,应及时采集或协助疾控中心采集AFP病例的粪便标本。要求在AFP病例麻痹后14天内(越早越好)采集双份标本,间隔24~48小时,每份标本量为5~10g,盛于干净无菌的容器内,冷冻(-20℃)保存,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4.病例随访应于病人麻痹后60天进行病例随访,并将随访结果填入随访表。

5.发生脊髓灰质炎野病毒输入和脊灰疫苗衍生病毒循环时,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卫生部《应急预案》的有关要求处理。

二、新生儿破伤风的监测与控制工作要点

(一)基本理论

1.掌握新生儿破伤风发病与死亡情况。

2.确认高危地区和高危人群。

3.评估消除活动情况,为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策略与措施的调整提供依据。

(二)基本知识

新生儿破伤风的诊断:

1.流行病学史 有分娩史的接生过程及脐部处理消毒不严史或新生儿出生后有局部外伤未经消毒处理史。

2.临床表现 出生后4~6天,少数早至2天迟至14天以上发病。早期牙关紧闭、吸乳困难,继之面肌痉挛呈苦笑面容。四肢肌肉阵发性强直性痉挛,腹直肌痉挛强直如板状,颈项强直呈角弓反张,呼吸肌、喉肌痉挛可致窒息、呼吸衰竭、心力衰竭。

只要具备上述2点就可诊断为临床诊断病例。

(三)基本技能

1.监测 医院每旬开展新生儿破伤风病例的主动监测,并实行按旬报告和零报告。

2.病例报告 任何医疗卫生单位或人员发现新生儿破伤风疑似病例后,应按要求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按照乙类传染病报告要求进行网络直报。

3.调查与控制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病例报告后按照《新生儿破伤风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尽早对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根据调查情况提出相应的疫情控制意见。

疫情处理:对确诊病例周围可能存在更多的新生儿破伤风病例进行病例主动搜索;针对存在的问题开展宣教活动。

三、麻疹的监测与控制工作要点

(一)基本理论

1.及时发现麻疹病例,了解麻疹发病的流行病学特点。

2.分析人群麻疹免疫状况,确定易感人群,预测并采取措施控制麻疹暴发。

3.为制订控制麻疹暴发,调整加速麻疹控制有关策略与措施提供依据。

4.为将来制订消除麻疹有关策略与措施积累经验。

(二)基本知识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发疹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很强,麻疹易感者与麻疹患者密切接触,其发病率可高达95%以上。麻疹好发年龄为1~5岁,占总发病数的80%左右。

临床症状:全身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发热(38℃或更高);咳嗽或上呼吸道卡他症状,或结合膜炎;起病早期(一般于病程第2~3天)在口腔颊黏膜见到麻疹黏膜斑(Koplik氏斑);皮肤红色斑丘疹由耳后开始向全身扩展,持续3天以上呈典型经过。

(三)基本技能

1.病例报告

任何医疗卫生单位或人员发现疑似麻疹病例要按照乙类传染病的报告要求进行网络报告。

2.标本采集

(1)血液采集:医疗机构在发现麻疹病例或疑似麻疹病例时,应负责采集病人全血(最好在出疹3天后采集)2~3ml,无污染;标本送检表填写完整;血标本或分离血清(>0.5ml)分离血清放置4℃冷藏,分离后血清3天内及时送达所在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2)鼻咽拭子的采集、处理、运送和保存:鼻咽拭子标本采集时间在出疹后0~3天内,超过3天一般就不要再采集。咽拭子用无菌棉拭子稍蘸含有2%血清Eagle′s液体,用力在鼻咽部和咽喉部擦拭,获得上皮细胞,然后将棉拭子在采样管中折断(注意手指接触部位不能放入标本采样管),将拭子放到有旋转盖的并装有病毒保存液的冷冻管中后旋紧盖子,放入保温箱冷藏运输(4~8℃)至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冻存于-70℃冰箱(注意尽量不要反复冻融)。

3.流行病学调查

对麻疹疑似病例进行调查,填写麻疹疑似病例个案调查表,重点要调查病例的出疹日期、麻疹疫苗的免疫史和周围接触范围等。

4.疫情处理

(1)病人的隔离与治疗:发现疑似或诊断病例,应立即隔离,隔离期直至出疹后5天。并发肺炎者延长隔离期至出疹后10天。对病人进行对症治疗和防治并发症。

(2)对易感者的应急措施:对病人周围未发病的易感人群不论其免疫史如何,立即实施麻疹疫苗的应急接种,48小时内接种率要达到85%以上。

(3)暴发疫情的处理:在一个自然村(居委会)、托儿所、幼儿园、学校等小范围内,于最长潜伏期(21天)内发生5例或5例以上病例,则作为暴发。发生暴发疫情时,应填写“麻疹暴发病例调查一览表”,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同时向省和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开展所有疑似麻疹暴发疫情调查,及时采集病人血样进行实验室检测;边调查边采取相应控制措施。如消毒隔离、麻疹疫苗应急接种等,从一开始时就应采取,而不必等实验室确认是否为麻疹暴发。

四、百日咳的监测与控制工作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