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古今性疾病验方选萃
1254100000059

第59章 阴冷

第四节阴冷

男子、妇人自觉前阴寒冷,甚者冷及小腹屁股间,阴部出冷汗,或有性欲减退的病证,称为阴冷。相当于现代医学性感异常等病证。

一、温补肾阳类方

加减内固丸

【组成】肉苁蓉、巴戟天、山药、山茱萸、菟丝子各94克,补骨脂78克,石斛、胡芦巴各62克,小茴香31克,附子16克。【用法】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9克,早晚空腹用盐汤各送下1丸。【功效】温补肾阳。【按语】本方适用于肾阳虚衰之阴冷症,伴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腰膝酸冷,阳痿滑精等。

菟 丝 子 丸

【组成】菟丝子(淘去浮者以酒浸七日杵烂焙干)1

000克,茴香子、青盐各100克。【用法】上3味药,捣罗为末,用浸药酒煮为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次20~30丸,空腹温酒送服。【功效】补虚益气,壮元阳。【按语】本方适用于肾阳虚损之前阴寒冷,性欲淡漠,精冷不育,腰酸畏寒,阳痿早泄,小便清长,舌质淡体胖,脉沉细等。

安 息 香 丸

【组成】安息香、天雄(炮裂去皮脐)、硫黄(研)、阳起石(研)、附子(炮裂去皮脐)、钟乳(研)、白矾(熬令汁枯研)、木香、蛇床子(炒)、白龙骨(研)各31克。【用法】上10味药,捣研为末,更合研3日,用黄狗外肾去筋膜细研,用酒熬成膏,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次20丸,温酒送服。【功效】补元阳,益气血。【按语】本方适用于肾阳虚之阴冷,性欲减退,腰酸背冷,神疲畏寒等。

石英温肾汤

【组成】紫石英、熟地黄、山药、女贞子、菟丝子、淫羊藿、巴戟天、附子、肉桂、当归、艾叶各适量。【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功效】补肾壮阳,温肾散寒。【按语】本方适用于肾阳虚型阴冷症,伴畏寒喜热,性欲淡漠,腰膝酸软,神疲乏力,夜尿量多,舌质淡体胖,苔白,脉沉细弱等。

补肾匮痿汤

【组成】阳起石、巴戟天、胡芦巴、淫羊藿、仙茅、肉苁蓉、川续断、菟丝子、枸杞子、五味子、何首乌、山茱萸各适量,羊睾丸1对。【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功效】温肾壮阳。【按语】本方适用于肾阳虚衰之阴冷症,伴阳事不举,腰酸,畏寒怕冷,眩晕健忘,小便失禁等。

二、温经祛寒类方

五积散加味

【组成】麻黄、白芷、附子、苍术、厚朴、陈皮、甘草、半夏、茯苓、川芎、当归、肉桂、枳壳、白芍药、干姜各适量。【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功效】温经散寒,祛湿。【按语】本方适用于寒犯前阴之阴冷症,伴见面色白,足蜷卧,口淡不渴,痰涎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质淡,苔白而润滑,脉迟或紧。

麻黄附子细辛汤

【组成】麻黄、附子、细辛各适量。【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功效】温经散寒。【按语】本方适用于寒犯前阴之阴冷。伴畏寒蜷卧,面色白,口淡流涎,小便清长,舌质淡,苔白滑,脉沉紧。

三、清肝经湿热类方

清魂汤

【组成】柴胡、生甘草、酒黄柏各6克,升麻、泽泻、当归尾、羌活、麻黄根、汉防己、龙胆草、茯苓各3克,红花少许,五味子20个。【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功效】清利肝经湿热。【按语】本方适用于肝经湿热,闭阻阴器经脉,阳气不通,阴器失于温煦之阴冷,伴见阳痿,阴部汗出,尿黄臊臭,阴囊湿痒,烦闷口苦,苔黄,脉弦。

龙胆泻肝汤加减

【组成】龙胆草、栀子、黄芩、泽泻、柴胡、木通各6克,生地黄、车前子、牛膝各9克,甘草3克,薏苡仁12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功效】清肝泻火利湿。【按语】本方适用于肝经湿热之阴冷症,伴见阴囊湿痒,腥臭,急躁,口苦胸闷,胁痛,苔黄腻,脉弦滑等。

第五节阴汗

阴汗是指外生殖器及周围部位经常汗多,且汗味多臊臭的病证。也称冷汗。

一、温补肾阳类方

加减内固丸

【组成】肉苁蓉、巴戟天、山药、山茱萸、菟丝子各94克,补骨脂78克,石斛、胡芦巴各62克,小茴香31克,附子16克。【用法】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9克,早、晚空腹用盐汤各送下1丸。【功效】温补肾阳。【按语】本方适用于肾阳不足之阴汗出,阴囊湿冷,腰膝酸软,畏寒肢冷,阳事不举,早泄,小便清长,舌质淡,脉沉迟。

安 息 香 丸

【组成】安息香、天雄、硫黄、阳起石、附子、钟乳、白矾(熬令汁枯研)、木香、蛇床子、白龙骨各31克。【用法】上10味药,捣研为末,更合研3日,用黄狗外肾去筋膜(焙)细研,以法用酒熬成膏,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丸,温酒送服。【功效】补元阳,益气血。【按语】本方适用于肾阳虚衰之阴汗,伴腰膝酸软,畏寒肢冷,阳痿、早泄,舌质淡,脉沉细。

二、清热利湿类方

龙胆泻肝汤加减

【组成】龙胆草、黄芩、栀子、生地黄、车前子、泽泻、柴胡、木通、当归、甘草、薏苡仁各适量。【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功效】清肝泻热,利湿。【按语】本方适用于肝经湿热,湿热下注之阴汗症,阴囊潮湿,伴有臊臭,胁肋胀痛,口苦、目赤,阴茎萎软,小便黄赤,舌苔黄腻,脉弦数。

清魂汤

【组成】柴胡、生甘草、酒黄柏各6克,升麻、泽泻各5克,当归尾、羌活、麻黄根、汉防己、龙胆草、茯苓各3克,红花少许,五味子20个。【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功效】清利肝经湿热。【按语】本方适用于肝经湿热之阴汗症,见两大腿阴汗,阴囊湿痒臊气,口苦,阳痿,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

固真汤

【组成】柴胡、升麻、知母、龙胆草、羌活、黄柏、泽泻、炙甘草各适量。【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功效】疏肝清热利湿。【按语】本方适用于肝经湿热之阴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