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古今性疾病验方选萃
1254100000005

第5章 阳痿 (4)

第一节阳痿 (4)

【组成】人参、巴戟天各60克,茯苓(白)、山药、牛膝、杜仲、当归、肉苁蓉、五味子、益智仁各30克,枸杞子、熟地黄、山茱萸各90克,续断、远志、蛇床子各45克,菟丝子、鹿茸各15克。【用法】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2次,空心淡盐水送下50丸,临卧用酒再送50丸。【功效】补肾壮阳,益精。【按语】本方适用于肾阳不足,精液虚损之阳痿,精冷如水,遗精早泄,精液不足等。

羊 睾 丸 汤

【组成】阳起石30克,紫石英15克,淫羊藿、台参、黄芪、生枣仁各12克,巴戟天、葫芦巴、炒白术、茯苓、木香、陈皮各9克,炙甘草6克,羊睾丸1对为引。【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功效】益气健脾,温肾壮阳。【按语】本方适用于脾气不足,肾阳虚弱之阳痿、遗精、气短乏力、神疲、纳差便溏、腰膝酸软、阴茎湿冷、小便清长等。

犊髓全阳膏

【组成】小牛犊1只,黄芪500克,官桂、高良姜、陈皮、甘草、川椒各120克,食盐30克,黄酒150克。【用法】将上药和酒同入锅内,用水添至8分,小火熬肉,待烂如泥,取骨槌髓尽化,滤去肉骨药,存稠汁,浓缩,用瓷瓶收贮,随意服用,以尽为度。【功效】健脾温肾。【按语】本方适用于脾肾气虚之阳痿精少,身倦肢乏,食欲不振。

菟丝芡实丸

【组成】鹿角胶3克,鹿角霜6克,菟丝子、黄精各10克,熟地黄24克,芡实12克,柏子仁、山药、山茱萸各15克。【用法】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6克。每日2次,早、晚各服1丸,温开水送下。【功效】补肾健脾。【按语】本方主治脾肾两虚型阳痿,阴茎不勃起不坚,头晕目眩,腰膝酸软,肢体乏力,气短神疲等。

暖肾助阳汤

【组成】党参、炒白术、炒山药、桑螵蛸、炒芡实各9克,巴戟天、覆盆子各15克,附子、肉桂各45克,肉苁蓉3克。【用法】先将桑螵蛸、巴戟天、覆盆子用盐水炒。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功效】温肾壮阳。【按语】本方适用于脾肾阳虚型阳痿,以及因房事过度引起的缩阴症。

增精汤

【组成】蛇床子12克,九香虫6克,露蜂房10克,淫羊藿、桑螵蛸各15克,五味子20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功效】益肾壮阳。【按语】本方适用于肾阳虚损,阳痿不起之症。

复方蛤蚧散

【组成】蛤蚧1对,葱籽、韭菜子各60克。【用法】将3物瓦上焙干,研末,分成12包,性交前2小时服1包,用黄酒送服。【功效】壮阳起痿。【按语】本方壮阳起痿,有迅速抗痿作用,每于性交前服用,效果较好。

敷阳固精丸

【组成】熟附子1个,川芎、杜仲(姜汁炒)各30克,山药(炒)、补骨脂(炒)、小茴香(炒)各120克,菟丝子(酒蒸)240克,人参、黄芪(酒炒)、官桂、巴戟天(去心酒浸)、锁阳(酒煮)各60克。【用法】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空心服9克,开水送下。【功效】补肾壮阳。【按语】本方适用于脾肾阳虚型早泄、阳痿、精液清冷。

鹤龄丸

【组成】鹿茸、人参、穿山甲各30克,熟地黄18克,生地黄、酒当归各15克,石燕子、大海马各1对,淫羊藿、细辛各3克,肉苁蓉、锁阳各27克,天冬、川牛膝、酒补骨脂、炒砂仁、地骨皮、青盐、紫梢花各12克,枸杞子、附子、麻雀脑各9克,甘菊花45克,杜仲、公丁香、朱砂、白凤仙子各75克,炙甘草18克,红蜻蜓10对。【用法】本丹又名龟龄集丹,因制作工艺复杂,不易自制,可选购成药“龟龄集”。每服015克,放手心内用舌舐之,黄酒送下,以干物少许压之。【功效】温补命门。【按语】本方主治命门火衰,精寒肾冷,阳痿遗精,久无子嗣,阴寒腹痛,目眩耳鸣等。

三、滋养肾阴类方

三甲复脉汤

【组成】炙甘草、白芍药、阿胶(烊化服)各18克,生地黄、麦冬、牡蛎各24克,生鳖甲、生龟甲各30克,火麻仁15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早、晚分服。【功效】补阴和阳,滋养精血。【按语】本方适用于肾阳亏虚型阳事不举,或勃而不坚,五心烦热,口干,舌质红少苔,脉细数等。

三才封髓丹

【组成】天冬、熟地黄、人参各15克,黄柏90克,砂仁45克,炙甘草22克。【用法】上药共为细末,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天早、晚各服50丸,用肉苁蓉煎汤送服。【按语】本方适用于由于肾阴虚,相火妄动所致的早泄,阳痿,欲念亢盛,但举而不坚,心烦面赤,失眠多梦,小便黄、五心烦热,舌质红,苔黄、脉细数等。

滋阴起痿汤

【组成】熟地黄20~40克,制首乌40克,枸杞子20克,山药15克,阳起石15~30克,淫羊藿5~10克,麻黄1~3克,黄狗肾粉1~2克(晚睡前冲服)。【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15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无效停药。【功效】滋阴起痿。【按语】本方适用于肾阴不足型阳痿、早泄、遗精。加减法:腰膝酸软加焦杜仲、黄精各15克;失眠多梦加炒枣仁15克,远志12克,或苏叶、百合各10克,肢体怕冷加附子、干姜各10克,肉桂5克;倦怠、自汗加党参、黄芪、山茱萸各15克;头晕胀痛加菊花12克,白芍10克;睾丸潮湿加巴戟天、菟丝子各15克。

地黄寄生汤

【组成】生、熟地黄各13克,天花粉、牡丹皮各10克,牡蛎30克,桑寄生15克,续断、枸杞子、菟丝子、五味子、金樱子各12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功效】滋养肾阴。【按语】本方适用于肾阴虚型阳痿,更适用于中青年阳痿及性功能减退者。

潜阳汤

【组成】生石决明、生鳖甲、生龟甲、磁石、桑寄生各30克,黄柏、炒枣仁、杜仲、牛膝各12克,茯苓、麦冬各15克,灯心草10克,知母9克,附片、肉桂各15克,砂仁2克,山药21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或做成蜜丸服。【功效】滋阴潜阳,起痿。【按语】本方适用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阳痿遗精,口干,五心烦热,眩晕耳鸣,急躁,面赤,大便干结,舌质红,苔少,脉细数。

滋血绳振丸

【组成】黄芪500克,当归、麦冬、熟地黄、巴戟天各250克。【用法】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2次,每次15克,白开水送下。【功效】养血滋阴。【按语】本方适用于血虚阴虚型阳事不举,早泄,心悸怔忡,面色萎黄,唇甲淡白,神疲倦怠,五心烦热,口干,舌质淡或红,苔薄或少苔,脉细弱。

滋阴大补丸

【组成】熟地黄62克,山药、枸杞子、牛膝各47克,山茱萸、杜仲、巴戟天、茯苓、远志、小茴香、五味子、肉苁蓉各31克,石菖蒲16克。【用法】以上诸药与枣肉同捣为蜜丸,每丸重9克。每次1丸,每日早、晚温开水送服。【功效】滋阴益阳。【按语】本方适用于肾阴不足,阴损及阳之阳痿。症见阳事勃起痿软无力,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腰膝酸软,眩晕耳鸣,阴头凉,舌质红,脉细弱。

楮实丸

【组成】楮实(淘沙)、山茱萸各250克,桑螵蛸(锉炒)、枸杞子各62克。【用法】上4味药,捣罗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每服30丸,每日3次,空腹盐汤送服。【功效】补益精血。【按语】本方适用于肝肾阴虚,精血不足之阳痿,眩晕耳鸣,腰膝酸软,毛发干枯等症。

四、疏肝解郁类方

七制香附丸

【组成】香附500克,茯神180克。【用法】一制把香附入泡米水泡一夜,石上擦去毛,晒干;二制陈酒泡一夜,晒干;三制童便泡一夜,晒干;四制盐水泡一夜;晒干;五制牛乳泡一夜,晒干;六制小扁黑豆煮水泡一夜,晒干;七制茯神去木心去皮。二味共为末,炼蜜为丸,弹子大。每服1丸,早晨空心服。【功效】疏肝解郁。【按语】本方适用于精神紧张,情志抑郁,急躁心烦,阳痿早泄,夜梦遗精,百药不效者。

化痰解郁汤

【组成】柴胡20克,淫羊藿、阳起石、麦芽各15克,蜈蚣、当归、川芎、远志各10克,甘草、浙贝母、石菖蒲各6克。【用法】前9味同煎煮,浙贝母、石菖蒲共研极细末,随药液吞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功效】化痰解郁振痿。【按语】本方主治痰湿下注,阳气困遏不伸之阳痿。症见情志抑郁,形体肥胖,阴茎弛纵胀大,肢体困重,小便短少,小腹胀闷不适口黏,舌苔白腻等。

疏肝汤

【组成】柴胡、何首乌、陈皮、川芎、白芍各15克,甘草10克,枸杞子25克,香附、仙茅、淫羊藿、韭菜子各20克。【用法】水煎服,1日1剂,早、晚分服。【功效】疏肝解郁,滋肾养肝。【按语】本方适用于肝气郁结,肝肾失养之阳痿,伴见情志改变,眩晕耳鸣,腰膝酸软等。

郁肝愈痿汤

【组成】柴胡、当归、白芍、茯苓、郁金、九节菖蒲各10克,薄荷、淫羊藿、菟丝子各30克。【用法】水煎服,1日1剂,早、晚分服。【功效】疏肝解郁,滋肾养肝。【按语】本方适用于肝气郁结,宗筋痿软之阳痿。

三子逍遥汤

【组成】柴胡75克,蜈蚣1~2条,甘草10克,当归、白芍、茯苓、菟丝子、蛇床子、五味子各15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15天为1个疗程。【功效】疏肝养筋,滋养肝肾。【按语】本方适用于肝气郁结,肝肾失养之阳痿,情志改变,腰膝酸软,眩晕耳鸣等。

疏肝清利汤

【组成】柴胡、枳实、苍术各9克,黄柏、知母各10克,丹参、当归、路路通各12克,白茅根、薏苡仁各20克,牛膝15克,龙胆草8克。【功效】疏肝,利湿,通络。【按语】本方适用于肝气郁结,湿热阻滞,脉络不通。症见少腹胀坠,阴茎痿软不举,或举而不坚,急躁易怒,小便黄赤,或见尿黄浊,阴茎黯青,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数。

理气活血汤

【组成】柴胡8克,玫瑰花、郁金、当归、小茴香各10克,丹参21克,路路通12克,吴茱萸7克,炮姜10克,甘草6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功效】疏肝解郁,活血起痿。【按语】本方适用于肝气郁结,勃起充血缓慢,阴茎黯青,情志抑郁,心烦急躁,善叹息,小便余沥等。

达郁汤

【组成】升麻、柴胡、川芎、香附、桑白皮、白蒺藜、橘叶各适量。【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功效】疏肝解郁,宁神定志。【按语】本方主治失志抑郁,肝失疏泄之阳痿,伴抑郁不舒,心神不宁,胸胁满闷,食不甘味,失眠多梦,或遗精、早泄等。

宣志汤

【组成】熟地黄、巴戟天、枣仁、远志、山药各15克,人参、白术、当归各10克,茯苓12克,升麻、柴胡6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功效】宁神补肾,升阳振痿。【按语】本方适用于大卒惊恐而致阳痿,伴见心悸易惊,胆怯多疑,夜多噩梦,舌苔薄白,脉弦细等。

铁翁先生交感丹

【组成】茯神120克,香附500克(碎去毛,用新米泔浸一宿,炒黄色)。【用法】上药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日1次,每次1丸,空心细嚼,用降气汤送下。【功效】解郁安神。【按语】本方适用于精耗神衰,心多惊怖,怔忡,饮食减少,虚冷遗精,阳痿不兴。

疏肝解郁汤

【组成】柴胡、当归、白芍、云苓、郁金、九节菖蒲各10克,薄荷6克,淫羊藿、菟丝子各30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内服,连服10日为1个疗程。【功效】疏肝解郁,温肾补精。【按语】本方适用于肝气郁结,肾阳不足型阳痿,伴见急躁心烦,两胁胀痛,少腹胀坠,阴茎发冷,精液清冷,小便清长等。

解郁活血汤

【组成】当归12克,柴胡、川芎、红花、桃仁、郁金、菖蒲、牛膝、甘草各10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功效】疏肝活血。【按语】本方主治肝气郁结,瘀血阻滞之阳痿不举,伴见情志改变,少腹胀痛,睾丸附胀,舌质暗或有瘀点,脉弦。

五、补益心脾类方

益气壮胆汤(自拟名)

【组成】人参5克,菟丝子、山药、茯神各1克,远志10克,石菖蒲9克,枣仁、白芍、柴胡各15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另朱砂1克,大枣30枚,将枣煮熟去皮核,枣肉与朱砂捣匀,于临睡前服。【功效】益气壮阳。【按语】本方益气壮胆,适用于气虚胆虚之证。症见阴茎痿软不举,气短乏力,心悸神疲,胆怯善惊,多疑善虑,夜多噩梦,舌质淡,脉多小弦。

磁朱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