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古今性疾病验方选萃
1254100000047

第47章 前列腺肥大 (2)

第八节前列腺肥大 (2)

【组成】党参、黄芪、王不留行、牡蛎各30克,白术20克,山茱萸、炮穿山甲各15克,莪术12克,三棱、川芎各10克,肉桂5克,水蛭6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1个月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功效】益气健脾,补肾化瘀,软坚散结。【按语】本方适用于前列腺增生症。

益肾活血汤

【组成】熟地黄、山茱萸、茯苓、当归、桃仁、红花、丹参、夏枯草、玄参各10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早、晚各服1次,连续服药3个月为1个疗程。【功效】补肾养阴,活血散结,通利水道。【按语】本方适用于前列腺增生症。

滋肾丸

【组成】肉桂、大黄(后下)、穿山甲各10克,知母、黄柏、牛膝各15克,黄芪、金钱草各30克,芒硝8克(溶服),桃仁12克,茯苓、滑石各20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药渣煎水,温水坐浴,并定期给患者做前列腺按摩。【功效】补肾益气,化瘀开结。【按语】本方适用于前列腺增生症。

癃 闭 宣 汤

【组成】夏枯草、牛膝、苦参各15克,瞿麦10克,琥珀6克,海藻、昆布、路路通、淫羊藿各12克,黄芪24克,肉桂末(冲服)4克。【用法】每日1剂,同时口服舍尼通375毫克,每日2次,疗程3个月。【功效】温肾益气,清热通淋,祛瘀散结。【按语】本方适用于前列腺增生症。

扶正活血汤

【组成】山药、枸杞子、泽兰、僵蚕各15克,黄芪30克,巴戟天12克,熟地黄、桔梗各10克,虎杖、丹参各20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共得药液400毫升左右,早、中、晚分次温服,50日为1个疗程。【功效】健脾益肾,宣肺活血。【按语】本方适用于前列腺增生症。

补中益肾逐瘀汤

【组成】黄芪50克,人参(另煎)、枣皮、石菖蒲各10克,肉桂粉(冲服)3克,琥珀粉(冲服)、炮穿山甲粉(冲服)各6克,仙茅、王不留行、川牛膝各15克,丹参、淫羊藿各20克,甘草5克。【用法】每日1剂,早、晚水煎服。10日为1个疗程,服用2个疗程以上。服药期间忌酒、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功效】补中益肾,逐瘀散结。【按语】本方适用于前列腺增生症。

补肾活血散结汤

【组成】菟丝子、山茱萸、覆盆子各15克,肉桂15克,牛膝、王不留行、泽兰各12克,牡蛎30克(先煎),黄柏、桃仁、鳖甲(先煎)各10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2次口服。【功效】补肾活血,软坚散结。【按语】本方适用于前列腺增生症。

六八汤

【组成】熟地黄、山药各30克,山茱萸、滑石、牛膝各15克,云茯苓、刘寄奴各12克,泽泻、牡丹皮、车前子(布包)各10克,萹蓄、瞿麦各20克,甘草6克,灯心草3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可随证加减。【功效】补肾滋阴,清热利湿。【按语】本方适用于肾阴不足,湿热下注之前列腺炎肥大。见排尿困难,尿细如丝,甚则癃闭,腰膝酸软,眩晕耳鸣,五心烦热,舌质红少苔或舌质红苔腻,脉数。

补肾益气汤

【组成】肉苁蓉、锁阳、菟丝子或淫羊藿、王不留行各15克,党参、黄芪、象贝母各20克,枳实、穿山甲各10克,益母草30~50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湿热者加用朴、知母各10克,黄柏20克,薏苡仁30克,腰酸甚者加续断15克,狗脊15~30克,杜仲10克。【功效】补肾益气。【按语】本方适用于肾阳不足,中气虚损之前列腺肥大症。排尿困难,尿细如丝,甚则癃闭,腰膝酸软,畏寒肢冷,气短乏力,神疲,舌质淡,脉沉细弱。

化坚汤

【组成】醋炙鳖甲、生牡蛎、皂角刺各30克,胡桃夹6克,夏枯草、瓦楞子、穿山甲、昆布、海藻各15克,生白芍50克,花粉10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功效】化瘀软坚。【按语】本方适用于血瘀型前列腺肥大。症见查前列腺肥大坚硬,排尿困难,尿细如丝,或闭塞不通,面色黧黑,舌质紫暗,有瘀点,脉细涩。

前通汤

【组成】生大黄、赤芍药、炮山甲各10克,嫩桂枝6克,生甘草、光桃仁、川牛膝各9克,琥珀末(冲)3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功效】化瘀软坚。【按语】本方适用于血瘀型前列腺肥大。

第九节阴 囊 血 肿

阴囊血肿是指血液瘀积于阴囊,导致阴囊肿大的疾病,又称为“血疝”。

一、急性血肿用方

活血化瘀汤

【组成】当归尾、生地黄各15克,赤芍、桃仁、泽兰、白芷、牡丹皮各10克,红花、田三七各6克,川芎、甘草各5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功效】活血化瘀。【按语】本方适用于外伤血瘀型阴囊血肿,症见阴囊肿胀、疼痛,皮肤呈紫暗色或瘀斑状,穿刺可抽出暗红色血液,舌质紫暗,脉弦紧。

血府逐瘀汤加减

【组成】桃仁20克,当归、红花、生地黄、牛膝、炒川楝子各15克,枳壳、赤芍、柴胡、青皮、甘草各10克,川芎75克,山楂50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另外,取生栀子研为细末,用醋调敷患处。【功效】活血化瘀。【按语】本方适用于血瘀型之急性阴囊血肿。

二、慢性血肿用方

行气活血散结汤

【组成】赤芍、桃仁、归尾各10克,枳实、厚朴、青皮、牡丹皮、三棱、莪术各9克,甘草6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功效】活瘀破结。【按语】本方适用于血肿日久形成肿块、阴囊壁变厚等。或用于输精管结扎术后并发阴囊内血肿并精索粘连。

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加减

【组成】红花、桃仁、赤芍、当归、川芎、地龙、土鳖虫、桂枝、猪苓、茯苓、荔枝、甘草、泽泻各10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功效】活血利湿。【按语】本方适用于瘀血停聚,水湿不运之慢性输精管结扎术后并发之阴囊血肿。

三、外用方

落得打洗剂

【组成】落得打、红花、生半夏、骨碎补各9克,甘草6克,葱须15克。【用法】上药加水2碗煎,加醋1两,再煎滚,熏洗患处,每日3~4次。【功效】活血散结。【按语】本方适用于阴囊血肿。

芒 硝 洗 剂

【组成】芒硝30克。【用法】上药以开水冲化,热敷患部,每日2~3次,每次30分钟。【功效】消肿散结。【按语】本方适用于血肿出血停止即可热敷患部。

第十节阴 囊 瘙 痒

阴囊瘙痒为男子自觉阴囊瘙痒不适的一种主观症状,现代医学中的阴囊急慢性湿疹、阴囊神经性皮炎、阴囊瘙痒症、股癣均可出现此种症状,甚至以本病症状为主症。中医称本病为“肾囊风”、“绣球风”、“阴囊风”、“胞漏疮”、“肾脏风疮”。

一、清热利湿类方

萆薢渗湿汤

【组成】萆薢、薏苡仁、黄柏、赤茯苓、牡丹皮、泽泻、滑石、通草各12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功效】清热利湿。【按语】本方适用于湿热下注之阴囊瘙痒,甚或灼热痒痛,局部皮肤潮红,起红疹水疱,搔破流水,浸淫渐大,则糜烂蜕皮,甚则黄水淋漓而黏,舌红,苔薄黄或黄腻,脉滑数。此证多见于阴囊急性湿疹。

清热利湿止痒汤

【组成】柴胡5克,栀子、龙胆草、白鲜皮各10克,赤茯苓、地肤子各12克,车前子30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功效】清肝利湿。【按语】本方适用于肝经湿热下注之阴囊湿疹,小便黄赤而浊。

苦 参 合 剂

【组成】苦参、黄柏、蛇床子、金银花各15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第三煎熏洗患处。【功效】清热利湿,祛风止痒。【按语】本方适用于湿热下注之肾囊风急性发作期。

二、滋阴养血类方

滋阴除湿汤

【组成】川芎、当归、白芍药、熟地黄各3克,黄芩、陈皮、知母、贝母各2克,泽泻、地骨皮、甘草各15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功效】滋阴养血。【按语】本方适用于阴虚血燥之阴囊瘙痒已久,痒剧,夜晚尤甚,阴囊皮肤粗糙变厚,或有脱屑,或皲裂作痛,搔破出血结血痂,兼见心烦、失眠,口干,舌淡少苔或舌红少津,脉沉细或细数。此证多见于阴囊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等。

祛风换肌丸加减

【组成】熟地黄、制何首乌各12克,当归、怀牛膝、大胡麻、威灵仙、天花粉各10克,石菖蒲、炙甘草各3克,苦参6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功效】养血润燥。【按语】本方适用于阴虚血燥之慢性肾囊风,阴囊皮肤增厚变粗,皮纹加深,瘙痒剧烈。

皮癣汤

【组成】赤芍、当归、生地黄、苦参、黄芩、苍耳子、地肤子、白鲜皮、甘草各适量。【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功效】养血祛风止痒。【按语】本方适用于血虚风燥之阴囊瘙痒。阴囊皮肤可见成片扁平丘疹,重则遍及整个阴囊,但见抓痒而不流水,日久皮肤变厚,状如席纹,舌淡红苔白或白腻,脉弦滑。此证多见于阴囊部的神经性皮炎。

当 归 饮 子

【组成】当归、川芎、白芍、生地黄、防风、白蒺藜、荆芥各45克,何首乌、黄芪、甘草各3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功效】养血柔肝祛风。【按语】本方适用于血虚风燥之阴囊瘙痒,见阴囊隐隐作痒,如有虫行,局部皮肤正常或仍见抓痕、血痂,或见面色无华,眼目干涩,眩晕耳鸣等。

三、补肾健脾类方

温阳燥湿汤

【组成】菟丝子、补骨脂各12克,仙茅、小茴香、益智仁、苍术、云茯苓各10克,蛇床子9克,生薏苡仁18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功效】温肾助阳,健脾利湿。【按语】本方适用于肾阳虚衰之肾囊风,阴囊潮湿发凉,汗出瘙痒,阴囊肥厚,四肢不温,腰膝酸软,畏寒喜暖,舌质淡,脉沉细。

五积散

【组成】白芷、川芎、炙甘草、茯苓、当归、肉桂、芍药、半夏各94克,陈皮、炒枳壳、麻黄各188克,苍术750克,桔梗375克,干姜、厚朴各125克。【用法】除肉桂、枳壳另研为末外,余药共为粗末,慢火炒令色转,摊冷再入前2味药末和匀,待用。每服9克,加生姜3片,水煎热服。【功效】温经散寒,除湿止痒。【按语】本方适用于脾肾阳虚,下焦寒湿之阴囊汗多,潮湿发凉,瘙痒亦轻,腰膝无力,下肢肿胀沉重,舌质胖淡,苔白润,脉沉缓。

蛇 床 子 丸

【组成】蛇床子1克,续断、山茱萸、肉苁蓉(酒浸切焙)、桑寄生、远志、菟丝子、莨菪子各16克。【用法】上药共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1日1次,每次服20丸,空腹盐汤送下。【功效】温补肾阳,祛风除湿止痒。【按语】本方适用于脾肾阳虚,下焦寒湿之阴囊湿痒。

四、外用方

干荷散

【组成】牡蛎(烧)、蛇床子、干荷叶、浮萍草各等份。【用法】上药共研粗末,每用15克,水300~500毫升,煎3~5沸,滤渣,待温后淋洗阴囊。【功效】祛风燥湿,杀虫。【按语】本方适用于阴囊湿润及肿痛。

肾囊风神方

【组成】鳖甲、蛇床子、白芷各等份。【用法】上药共研细末,以香油调敷。【功效】祛风燥湿杀虫。【按语】本方适用于肾囊风瘙痒不舒。

狼毒膏

【组成】狼毒、槟榔、硫黄、五倍子、川椒、枫子肉、蛇床子各9克。【用法】上药共为细末,用香油100毫升,煎沸入皮硝9克,再煎沸,须再入猪胆汁1个,和匀调上药搽敷患处。【功效】祛风燥湿,杀虫止痒。【按语】本方适用于肾囊风、湿热为患,疙瘩作痒,搔之疼痛者。

参矾散

【组成】车前草、蛇床子各15克,白矾、白芷各9克,苦参、土茯苓各30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500毫升,洗敷患处,早、晚各1次,每次30分钟。【功效】祛风燥湿,清热止痒。【按语】本方适用于急性阴囊湿疹,皮肤红色丘疹,潮湿糜烂,瘙痒难忍。

复方蛇百汤

【组成】蛇床子、百部、土槿皮、川椒、枯矾各等份。【用法】上药浓煎,外洗阴部,每日早、晚各1次。【功效】杀虫止痒。【按语】本方主治阴囊瘙痒症。

艾熏方

【组成】雄黄、白矾、花椒粉、艾叶各适量。【用法】以上诸药均研细,卷成条状粘好,点燃外熏患处,每日早、晚各1次。【功效】清热止痒。【按语】本方适用于湿热下注之阴囊瘙痒。

苦参汤

【组成】苦参30克。【用法】煮水频洗,每日3~5次。【功效】清热止痒。【按语】本方适用于湿热下注之阴囊瘙痒。

枯矾散

【组成】青黛20克,枯矾、炉甘石(用醋淬之)、黄柏粉、孩儿茶各10克。【用法】共研细末,蓖麻油加至100毫升调匀,备用,用时,先将患部洗净,取上药反复涂擦。1日2次。皮损部若有渗液、糜烂煮,可直接取上述干药粉按压在患处。用药数天后,患部出现干燥、脱屑,可改用青黛油膏(青黛75克,凡士林30克)。【功效】清热燥湿止痒。【按语】本方适用于阴囊湿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