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古今性疾病验方选萃
1254100000028

第28章 血精 (2)

第一节血精 (2)

【组成】苍术、黄柏、牛膝、薏苡仁、土茯苓、车前草、荔枝草、连翘、六一散、板蓝根、小蓟、牡丹皮、青黛各适量。【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功效】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按语】本方适用于湿热蕴结,热迫血妄行之血精症,症见血精量多,色鲜红,尿频、尿急、尿痛,小腹痛,口干而黏,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加味三妙丸

【组成】苍术、黄柏、牛膝各9克,地锦草30克,马鞭草、一枝黄花20克,甘草6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功效】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按语】本方适用于湿热下注,热扰精室之血精症,症见精血过多、尿急、尿痛,下腹疼痛,发热,口干黏,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小蓟饮子加味

【组成】生地黄、滑石各15克,小蓟、木通、当归、车前子各12克,黄柏、苍术、蒲黄、藕节、栀子各10克,甘草5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功效】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按语】本方适用于下焦湿热,瘀血阻络之血精症。症见血精量多,色鲜红,有瘀块,伴腰痛,下腹刺痛,尿急、尿频、尿痛,小便黄赤,舌苔黄腻,脉濡数。

蒲交散加味

【组成】生蒲黄70克,滑石、炒栀子、赤芍、当归、生地黄、木通、赤茯苓、生甘草各30克。【用法】共研细末,每次15克,水煎连渣服尽,每日3次。【功效】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按语】本方适用于下焦湿热,瘀血阻络之血精症。

石韦散加味

【组成】石韦、冬葵子、瞿麦、车前子、滑石、牡丹皮各15克,地榆炭30克,知母12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功效】化湿清热,凉血止血。【按语】本方适用于湿热内阻,迫血外出之血精症,症见精血鲜红,尿急、尿频、尿痛,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当归龙荟丸加减

【组成】龙胆草10克,当归、黄芩、黄柏各6克,黑栀子、大黄各9克,黄连5克,赤芍20克,生地黄15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功效】清泻肝火,凉血止血。【按语】本方适用于肝火亢盛,热迫精血妄行之血精症。伴见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尿涩痛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

猪肚丸加味

【组成】猪肚200克,苦参、牡蛎、重楼各30克,白术、黄柏、萆薢各10克,血余炭、红藤、车前子各20克。【用法】先将猪肚洗净,另炖烂与中药汤同服。每日汤剂1付,早、晚各服1次,猪肚因人而宜。【功效】清热化湿,泻浊宁络。【按语】本方适用于下焦湿热之血精症。症见血性精液,胃脘痞闷,不欲食,口渴不欲饮水,阴部坠胀、抽痛、尿频、尿浊、尿时茎中热痛,舌苔黄腻,脉濡数。

血 精 良 方

【组成】盐知母、盐黄柏、土茯苓各20克,女贞子15克,牡丹皮、大蓟、小蓟、地榆炭、车前子、太子参、生黄芪、川楝子各10克,白茅根30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功效】清热利湿,益气坚阴。【按语】本方适用于下焦湿热,气阴两虚之血精症,症见精液鲜红,神疲气短,口干心烦,尿涩痛,色黄赤,阴茎痛痒灼热,舌质红,苔黄,脉濡数或弱。

理血汤加味

【组成】山药30克,生龙骨、藕节、墨旱莲、生牡蛎各15克,海螵蛸、茜草、阿胶各10克,白头翁、生白芍各12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功效】清热凉血,滋阴养血。【按语】本方适用于湿热内蕴,热伤阴血之血精症。症见精血鲜红,五心烦热,口干咽痛,胸脘闷,纳呆,小便黄赤,尿时阴茎疼痛,苔黄腻,脉濡数。

三、温阳止血类方

肾气丸加味

【组成】制附片、肉桂、茯苓、泽泻、牡丹皮各10克,熟地黄、淮山药、炙黄芪、煅牡蛎各20克,杜仲、山茱萸、茜草根各15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功效】温补肾气,固摄精血。【按语】本方适用于肾阳不足,固摄无权而致射精出血,伴见小腹重坠有冷感,腰膝酸软,头昏乏力,便溏,舌淡苔白,脉细弱无力等。

济生肾气丸加味

【组成】山药30克,菟丝子、山茱萸、桑螵蛸各12克,炒杜仲、鹿角霜、墨旱莲、大蓟、小蓟各15克,泽泻、车前子各6克,肉桂3克,附子5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功效】温肾补精,止血利湿。【按语】本方适用于肾阳不足之血精症。

杜仲附桂汤

【组成】制附子、肉桂、当归、炙甘草、白术、香附各10克,熟地黄、淮山药、党参、炙黄芪各20克,山茱萸、枸杞子、杜仲、乌药、肉苁蓉各12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功效】温肾益气。【按语】本方适用于脾肾阳虚型之血精症,症见精中带血,下腹坠有冷感,腰膝酸软,眩晕乏力,气短神疲,腹胀纳呆,便溏,舌质淡,脉细弱。

加味黄土汤

【组成】土炒白术、熟地黄、阿胶(烊化服)各9克,黄芩6克,炮附子45克,灶心土12克,甘草3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功效】温脾摄血。【按语】本方适用于脾阳不足,气不摄血之血精症。伴腹胀纳差、便溏,面色白,脉细弱等。

四、补气养血及其他类方

紫珠茅根汤

【组成】紫珠草、白茅根、地耳草各30克,茜草、牡丹皮、栀子各10克,蒲黄12克,三七粉3克(冲服),匍伏堇、白花蛇舌草各15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后取汁混合,分3次在半空腹时温服。【功效】清利凉血,化瘀止血。【按语】本方适用于血精症。

参芪知柏地黄汤

【组成】黄芪、党参各30克,黄柏、生地黄、女贞子、墨旱莲、蒲黄、龙骨、海螵蛸、蒲公英各15克,枣皮、知母各10克。【用法】水煎,每日1剂,最长服35剂,最短服8剂,平均18剂。【功效】补气益肾,清热利湿,止血。【按语】本方适用于血精症。

理血汤

【组成】山药30克,生龙骨、牡蛎各18克,生白芍、白头翁、阿胶各9克,海螵蛸12克,茜草6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活血。【按语】本方适用于血精症。

凉血活血汤

【组成】水地丁、水牛角、苎麻根、白茅根各30克,墨旱莲、地榆各20克,姜黄、藕节、桑寄生、葎草、血余炭各15克,栀子、大蓟、小蓟各10克,琥珀粉5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2次服用,7日为1个疗程。服药期间,禁用其他药物,忌食燥热刺激食物以及饮酒。【功效】凉血活血。【按语】本方适用于血精症。

加味圣愈汤

【组成】生地黄、熟地黄、白及(打碎)、黄芪各15克,仙鹤草、墨旱莲各30克,人参9克,当归10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功效】补气养血,止血。【按语】本方适用于气血两虚之精血症,血色淡而稀,面色不华,气短乏力,神疲,舌质淡,脉细弱。

人参养荣汤加减

【组成】黄芪、熟地黄、白及各15克,白术、茯苓、白芍、五味子各12克,陈皮、当归各10克,甘草6克,人参9克,仙鹤草30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功效】补气、养血、摄血。【按语】本方适用于气血不足,不能摄血之精血症,伴见神疲乏力,心悸怔忡,失眠多梦,面色萎黄,腹胀纳呆,舌质淡,脉细弱等。

澄精汤

【组成】大黄(后下)、桃仁、红花、当归、萆薢、茯苓、泽泻、牛膝各10克,丹参、王不留行各15克,甘草、三七参(冲服)、芒硝(烊化)各6克,蜈蚣1条,赤小豆、白茅根各30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功效】活血化瘀。【按语】本方适用于瘀血阻滞,血不归经之精血症。伴会阴部刺痛,抽痛,尿道涩痛,大便干结,舌质紫或有瘀点,脉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