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古方新用:临床一通百通的奥秘
1254000000009

第9章 半夏散及汤

第八章 半夏散及汤

【方源】 《伤寒论》。

【组成】 半夏(洗)、桂枝、甘草各等份(9克)。

【用法】 水煎两次兑匀,分两次温服。

【主治】 少阴咽中痛者。

【方解】 少阴主枢,热气不能从枢而出,逆于经脉而咽痛者,为甘草汤证,寒气不能从枢而出,逆于经脉而咽肿痛者,为半夏散及汤证。方中半夏运枢,桂枝解肌,甘草缓痛,使内外之经脉通而少阴之枢机利,则咽痛自愈。

【应用】 急性喉炎:急性喉炎是喉黏膜弥漫性炎症病变,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祖国医学认为是风寒之邪客于咽喉,症见声音嘶哑、脉紧或迟。治疗时,用本方散寒驱风。

逍遥散

【方源】 《和剂局方》。

【组成】 柴胡四钱(12克),当归、白芍各三钱(9克),白术二钱(6克),茯苓四钱(12克),甘草二钱(6克),加煨姜、薄荷。

【用法】 水煎两次兑匀,分两次温服。

【主治】 肝家血虚火旺,头痛目眩,颊赤口苦,倦怠烦渴,抑郁不乐,两胁作痛,寒热,少腹重坠,妇人经水不调,脉弦大而虚。

【方解】 本方由四逆散加减而成,为疏肝理脾的常用方剂。方中当归、白芍养血柔肝,柴胡疏肝解郁,助少许薄荷以增强其疏散条达之功,茯苓、白术、甘草培补脾土,煨姜与当归、白芍相配,意在调和气血。

【应用】

1.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内分泌系统的常见病,系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过多所致。症见性情急躁、易怒,甲状腺肿大。祖国医学认为,肝主情志,肝气郁结则急躁易怒。治疗时,用本方疏肝解郁,再合消瘰丸(见黄芪建中汤下乳腺增生症),软坚散结。如效果不显著,应请西医诊治。

2. 腮腺炎 腮腺炎俗称痄腮,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急性高热过后,腮腺肿大不散者,可用本方合消瘰丸治疗。因该部位属少阳经脉所循行,少阳与厥阴相表里,厥阴属肝,发热过后,病属里证。故呼吸道隔离治疗后,用本方合消瘰丸,疏肝解郁,软坚散结。

3. 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是指乳腺内腺管腺体增生胀大,按之不痛,祖国医学认为是肝郁所致。治疗时,仍用上方。

4. 肝大、脾大 肝大、脾大,属于祖国医学的胁痛、积聚或癥瘕等病证范围。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多因情志郁结、饮食失节等引起肝脾两伤,肝失疏泄条达,以致肝气郁结,故两胁胀痛。气郁则血行不畅,形成气滞血瘀,发生肝大、脾大。中西医结合治疗时,可用上方疏肝解郁、软坚散结。

病案举例

窦某,女,3岁,兰州市人。1972年5月24日初诊。

患儿右侧耳根部肿胀、疼痛十多天,西医诊断为腮腺炎。右颈部触及如鹅蛋大小之较硬肿块,局部疼痛,但不发热。

方用本方合消瘰丸治之:当归9克,芍药9克,柴胡12克,茯苓12克,白术6克,甘草6克,煨姜3克,薄荷3克,生牡蛎9克,玄参9克,浙贝母9克。水煎分二次服。三剂。

二诊:患儿服上药后,局部肿块缩小如鸡蛋大小,局部变软,疼痛减轻。

连服十余剂后,肿块消失,病属痊愈。

誅 体会:耳后为少阳胆经部位,肝胆相表里,因不发热,说明表证已解,即从里治。故用本方以疏肝解郁,合消瘰丸以软坚散结,获得满意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