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常用中药配伍与禁忌
1252700000032

第32章 安神药应用与配伍禁忌 (1)

第18章 安神药应用与配伍禁忌 (1)

朱砂

【来源】出自《神农本草经》,为硫化物类矿物辰砂族辰砂 Cinnabar矿石。

【性味功用】甘,寒,有毒。归心经。功能镇心安神,清热解毒。适用于:①心火亢盛所致心神不安、胸中烦热、惊悸不眠及癫;②疮疡肿毒,咽喉肿痛,口舌生疮。

【药理作用】主要成分为硫化汞(HgS)。亦夹杂有雄黄、磷灰石、沥青质等物质。近年亦有报道,朱砂在人工胃液中含有汞、砷、铅、镉、钡、镁、铁、锌等多种微量元素。朱砂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起镇静和催眠作用。外用能抑杀皮肤细菌及寄生虫,研末作丸外衣,有防腐作用。

【用药禁忌】

1.性寒质重,有镇惊清火之力,长于治疗心火亢盛、心神不宁之症。脾胃虚寒,以及无热证者不宜用。

2.重镇安神,多量久服可以抑制大脑,降低神经中枢兴奋和抑制极化过程的兴奋性,出现睡眠障碍、记忆力减退、神志痴呆等。老年人与小儿的神经系统由于衰退或发育未成熟,最容易受到抑制性的影响。因此,老人和小儿尤其应该避免多量久服。

3.有毒,肝肾功能障碍容易造成毒性物质在体内蓄积,有肝病、肾病患者忌单味药大量服用。

4.孕妇慎用。

【配伍禁忌】

1.中药配伍禁忌①畏磁石;②恶咸水;③不宜与海藻、昆布等含碘丰富的中药配伍,容易产生中毒。

2.中西药配伍禁忌①不宜与溴化钠、碘化钾、硫酸亚铁、亚硝酸盐等还原性药物同用,可以生成溴化汞、碘化汞,或生成金属汞,引起汞中毒或药物性肠炎;②不宜与镇静药、麻醉药同用,可以加重中枢抑制;③不宜与营心丹、护心丹、六神丸、硫酸亚铁、碳酸氢钠同用,产生沉淀,容易增加对肝肾的毒性;④不宜与胃蛋白酶、淀粉酶、多酶片合用,容易使胃蛋白酶疗效降低。朱砂所含汞离子能抑制胃蛋白酶的活性。

【炮制用法用量】

1.炮制以水飞法为佳,其有害物质游离汞及可溶性汞含量最低。水飞和球磨时忌接触金属器具,以免影响朱砂的色泽。忌用火煅,以免汞析出而引起中毒。

2.研末冲服,入丸、散,或拌染他药同煎,或作丸药之挂衣。外用常合他药研末干撒。不宜入煎剂。

3.在细研朱砂时,禁止使用铝匙、铝碗等铝制器皿,服用时也不宜用铝制品。

4.常用量0.1~0.5g。内服不宜过量,也不可持续服用,免致汞中毒。汞中毒可以产生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的中毒症状以及发生口腔炎、胃肠炎、肾脏损害和肝脏损害,甚至出现心血管方面的病变,乃至引起死亡。

5.中毒救治方法。①口服中毒者立即用2%碳酸氢钠溶液洗胃(在服毒后10~15min内,过迟有发生胃穿孔的可能)。必要时可导泻或灌肠(忌用生理盐水,可增加其吸收)。②应用对抗剂:每006g汞用磷酸钠0324~065g,再加醋酸钠0324g,溶于半杯温水中,每小时口服1次,共4~6次。③应用解毒剂:首选二巯丙磺钠及二巯丁二钠,宜小量多次给药,有肾损害者慎用。

【饮食禁忌】①忌食鲤鱼、血制品;②忌海带等含碘丰富的食物;③忌铁器;④食盐可以增加汞盐的溶解度,可以增加汞吸收而加重中毒,因此,服用含汞中药应限制食盐摄入量。

磁石

【来源】出自《神农本草经》,为氧化物类矿物尖晶石族磁铁矿Magnetiteum的矿石。

【性味功用】辛、咸,寒。归肝、心、肾经。功能潜阳安神,聪明耳目,纳气平喘。适用于:①阴虚阳亢所致的头痛眩晕、烦躁不宁、心悸失眠、癫等;②肝贤明虚所致的耳鸣耳聋或视物昏花;③肾虚作喘。

【药理作用】生磁石主要成分为四氧化三铁(Fe3O4)与氧化铁之混合物;煅磁石主含三氧化二铁及醋酸铁;另外含锰、镁、钛、铝等微量元素。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镇静作用,对缺铁性贫血有补血作用。

【用药禁忌】

1.性寒,吞服不宜消化,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者不宜单味药大量长期服用。

2.质重入肾,属于重镇之品,多用、久服有损气之弊。气虚以及脱肛、子宫脱垂等元气下陷者忌用。

3.有中枢神经抑制作用,老年人与小儿的神经系统由于衰退或发育未成熟,最容易受到抑制性的影响,不宜多量久服。

4.肝病或肾病等代谢性疾病患者不宜大量服用。

5.孕妇慎用。

【配伍禁忌】

1.中药配伍禁忌恶牡丹、莽草;畏黄石脂。

2.中西药配伍禁忌不宜与四环素类、异烟肼、利福平同用,可以形成络合物影响吸收;不宜与强的松龙片配伍,容易生成难溶物而降低生物利用度;不宜与维生素C配伍,氧化后失去作用。与镇静药、麻醉药、补铁类制剂同用时应减小用量。

【炮制用法用量】

1.入煎剂或入丸、散。宜煅后入药。内服未经煅制或未煅透的磁石,均可以发生腹痛之症。

2.常用量入煎剂10~30g,入丸、散1~3g。入煎剂宜先煎。

【饮食禁忌】不宜与鲤鱼同用。

琥珀

【来源】出自《名医别录》,为古代松科植物如松树、枫树等渗出的树脂埋藏地下,经年久转化而成的化石样物质。

【性味功用】甘,平。入心、肝、膀胱经。功能镇惊安神、活血化瘀、利尿通淋。适用于:①心悸,失眠多梦,惊风癫;②血瘀肿痛,经闭痛经,心腹刺痛,癥瘕积聚、跌打损伤,痈肿疮毒等;③小便不利或癃闭。

【药理作用】琥珀主要含树脂、挥发油。尚含琥珀氧松香酸、琥珀松香酸、琥珀银松酸、琥珀脂醇、琥珀松香醇、琥珀酸等。具有中枢抑制作用,能明显减少小鼠自主活动,延长戊巴比妥引起的小鼠睡眠时间;对大鼠听源性惊厥、小鼠电惊厥及士的宁引起的药物性惊厥,均有对抗作用。

【用药禁忌】

1.甘平淡渗而泄利。长于利尿通淋、活血化瘀。善治热结膀胱,小便不利,淋病尿血之症。凡属阴虚内热、无瘀滞者,不宜服用,以免损伤阴液,加重病情;小便频数者不宜服用。

2.有抑制中枢神经作用,老年人、婴幼儿慎用。

3.有活血化瘀的作用,有凝血障碍者慎用。

4.女性月经期、妊娠期慎用。

【配伍禁忌】中西药配伍禁忌:琥珀小剂量可以增强巴比妥类的中枢抑制作用,二者不宜同用。

【炮制用法用量】一般研末冲服。琥珀入煎加热,易溶结成团,难奏药效,不宜入煎剂。

珍珠

【来源】出自《开宝本草》,为珍珠贝科动物马氏珍珠贝Pteria martensii(Dunker)或蚌科动物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Lea)或褶纹冠蚌Cristaria plicata(Leach)(Lea)等双壳类动物受刺激形成的珍珠。

【性味功用】甘、咸,寒。入心、肝经。功能镇心定惊,明目除翳,解毒生肌。适用于:①惊悸、癫、惊风;②目赤肿痛,翳障胬肉等眼病;③创面久不愈合以及疮疡不敛,咽喉腐烂等皆可以外用。

【药理作用】珍珠主要含有碳酸钙,还含有银、铅、钡、锂、铝、铜、铁、镁、锰、钠、锌、硅、锶等无机微量元素。具有镇静、杀菌、美容等作用。珍珠提取液对离体兔肠有抑制作用。

【用药禁忌】

1.性寒,凡阳虚、气虚证,外感风寒或内伤生冷等患者不宜服用。

2.有镇静安神的作用,对中枢神经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老年人及婴幼儿忌用。

3.含有碳酸钙等矿物质,肝肾功能障碍者忌大量服用,以免引起矿物质以及各种微量元素在体内的蓄积而加重病情。

4.各种疮毒如内毒未尽者,不宜用珍珠外用,用后恐难收口。

5.孕妇慎用。

【配伍禁忌】中西药配伍禁忌:①不宜与四环素类、异烟肼同用,形成络合物,降低溶解度,影响吸收;②不宜与洋地黄同用,增强作用和毒性;③不宜与磷酸盐(磷酸氯化喹啉、磷酸可待因等)、硫酸盐(硫酸亚铁、硫酸甲苯磺丁脲)等同用,可以产生沉淀,使疗效降低;④不宜与小檗碱同用,容易降低疗效。

珍珠母

【来源】出自《海药本草》,为蚌科动物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 (Lea)或褶纹冠蚌Cristaria plicata (Leach)或珍珠贝科动物马氏珍珠贝Pteria martensii(Dunker)的贝壳。

【性味功用】咸,寒。归肝、心经。功能平肝潜阳,清肝明目。适用于:①阴虚阳亢所致的头痛眩晕,烦躁失眠,耳鸣等;②肝热目赤羞明,或肝虚目昏、夜盲等;③研细外用,有燥湿收敛之功,可用于湿疮瘙痒等。

【药理作用】各种珍珠母含碳酸钙,含量达80%~90%;亦含碳酸镁、磷酸钙、角蛋白和多种元素等。马氏珍珠贝角蛋白中含甘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丝氨酸、缬氨酸、胱氨酸、蛋氨酸、精氨酸、组氨酸、酪氨酸等20余种氨基酸。珍珠母所含微量元素与珍珠基本相同。对肝损伤有保护作用,能使肝细胞损害减轻,谷丙转氨酶的恢复加快。有抗过敏作用,口服粉剂有中和胃酸及收敛作用。

【用药禁忌】

1.珍珠母咸寒清降,善治肝阳上亢、心虚有热等。脾胃虚寒之消化系统慢性疾病者及非实火郁热之象者,不宜大量服用。

2.珍珠母粉剂有中和胃酸的作用,因此慢性萎缩性胃炎等消化液分泌减少者忌用。

3.有重镇安神的作用,老年人和婴幼儿不宜大量长期服用。

【配伍禁忌】中西药配伍禁忌:同珍珠。

【炮制用法用量】入煎剂宜先煎,否则有效成分不易析出。

龙骨

【来源】出自《神农本草经》,为古代哺乳动物(如象类、犀牛类、三趾马等)的骨骼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