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常用中药配伍与禁忌
1252700000012

第12章 泻下药应用与配伍禁忌

第8章 泻下药应用与配伍禁忌

郁李仁

【来源】出自《神农本草经》,为蔷微科植物郁李Prunus japonica Thunb.或欧李Prunus humilis Bge或长柄扁桃Prunus pedunculate Maxim的干燥成熟种子。

【性味功用】辛、苦、甘,平,归大肠、小肠经。功能润肠通便、利水消肿。适用于:①肠燥便秘;②水肿胀满及脚气水肿。

【药理作用】含苦杏仁苷、脂肪油和皂苷等成分。有显著的促进小肠蠕动的作用,亦有镇静及利尿作用,并能抗炎、镇痛。

【用药禁忌】

1.功能润肠通便,可以明显地促进小肠蠕动,凡大便不实、长期腹泻者不宜长期服用。

2.能利水消肿,适用于水肿实证,若水肿因脾虚或肾气虚衰而致者不宜单味药大量长期服用。

3.利水消肿,有伤津耗液之弊,阴虚液亏、津液不足者禁用。形体瘦弱、贫血或产后便秘者忌多服。

4.有镇静作用,老年人、婴幼儿不宜长期服用。

5.胃炎、肝炎、动脉粥样硬化者不宜大量长期服用。

6.孕妇及先兆流产者禁用。

【配伍禁忌】中西药配伍禁忌:不宜与安定类镇静催眠药及麻醉药配伍,易引起呼吸中枢抑制,进而损害肝,影响肝功能。

【炮制用法用量】

1.用法内服宜入煎剂,或入丸、散。

2.用量入煎剂常用量3~9g。忌过量内服,蓄积易发生氢氰酸中毒。

3.不良反应郁李仁中之苦杏仁苷遇酶水解后产生氢氰酸,可致人死亡。

4.中毒救治用3%过氧化氢液、10%硫代硫酸钠液洗胃。中草药治疗:绿豆、甘草各30g。水煎频服。

【饮食禁忌】忌食牛肉、马肉、狗肉。

芒硝

【来源】出自《名医别录》,为含硫酸盐类矿物芒硝族芒硝,经加工精制而成的结晶体。主要含有含水硫酸钠(Na2SO4·10H2O)。

【性味功用】咸、苦,寒。归胃、大肠经。功能软坚泻下、清热泻火。适用于:①实热积滞,大便燥结;②咽喉肿烂、口疮、目赤及疮疡,一般多外用。

【药理作用】主含结晶硫酸钠,为盐类泻药,可增加肠容积、刺激肠壁而致泻。另外,不同硫酸钠的浓度具消炎、利尿等作用。少量多次口服芒硝可刺激小肠壶腹部,反射地引起胆囊收缩,胆囊括约肌松弛,利于胆汁排出。并且具有消肿和止痛的作用。

【用药禁忌】

1.性寒,凡外感风寒、内伤生冷,脾胃虚寒、肾阳虚衰等证忌单味药服用;阳痿、早泄,无精少精患者慎用。

2.功善泻下攻积,适用于实热积滞,无热邪积滞者禁用;缺铁性贫血,白细胞减少者忌用;骨质疏松患者忌用;佝偻病患者忌用;胃癌、直肠癌患者忌用;子宫脱垂患者忌用。

3.肾功能不全和中枢抑制病人慎用;老年痴呆患者忌用;小儿智力低下者忌用;记忆力减退患者慎用;帕金森病患者忌用;早搏患者慎用;慢性苯中毒患者忌用。

4.孕妇禁用。因其苦咸易损伤胎元和引起流产。

【配伍禁忌】

1.中药配伍禁忌①芒硝与硫黄配伍应用可以引起剧烈的肠痉挛和泻下反应,甚至发生硫化物中毒,禁同用;②三棱所含二氧化硅、氧化钙和挥发油等可能与芒硝发生化学反应而改变两药原有的药性,不宜配伍;③忌苦参,大黄为使。

2.中西药配伍禁忌不宜与阿托品等抗胆碱药合用。

【炮制用法用量】

1.用法多冲服,禁入水煎服。

2.用量一般用量为10~15g。

【饮食禁忌】忌食猪肉、冷水;不宜食辛辣之物。

附朴硝、玄明粉

朴硝系将天然土硝,用热水溶解,过滤,放冷析出结晶而成。朴硝煎化同萝卜同煮,放冷析出结晶,即为芒硝。性味、主治略同芒硝。

将芒硝同甘草再煎炼,凝浮于上面之硝块,经风化后,为“玄明粉”(元明粉)。性辛甘而冷,功似芒硝而无咸寒之性,阴中有阳,性稍和缓。胃虚无实热者禁用,忌苦参。

芦荟

【来源】出自《药性论》,为百合科植物库拉索芦荟Aloe barbadensis Miller及好望角芦荟Aloe ferox Miller或其他同属近缘植物的液汁经浓缩的干燥品。

【性味功用】苦,寒。归肝、大肠经。功能泻火、杀虫、解毒、清肝。适用于:①热结便秘;②肝经实火;③小儿疳积,外用可治癣疮,近年亦用于美容。

【药理作用】含芦荟大黄素苷。具刺激性泻下作用;芦荟醇、芦荟苦素能抗肿瘤;芦荟提取物可抗菌、消炎、促上皮细胞再生。芦荟提取物对心脏有抑制作用,并且对肾上腺皮质有某些兴奋作用,芦荟还含有精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酸等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以及胆固醇,脂肪酸类物质以及钾、钠、铜、锌、铬等20多种无机元素和维生素类物质,具有较高的营养保健价值。

【用药禁忌】

1.苦寒,凡外感风寒、内伤生冷,脾胃虚寒、肾阳虚衰等证忌单味药服用。

2.泻下作用较强,若无实热便秘或便秘由虚而致者均不宜服用;佝偻病患者忌用;麻疹患者忌用。

3.芦荟提取物对心脏有抑制作用,心功能不全等心脏病患者不宜长期服用。

4.能够使腹腔、盆腔和肠黏膜充血,患肾炎、溃疡病、结肠炎、盆腔炎、痛经、痢疾及痔疮、便血者忌用。

5.孕妇、先兆流产者忌服。

【配伍禁忌】中西药配伍禁忌:芦荟在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钠)作用下容易氧化而降低疗效,因此不宜合用。

【炮制用法用量】

1.用法宜入丸、散。不宜入煎剂。

2.用量常用量为15~3g;中毒量为9~15g。禁过量内服芦荟,因易发生迟缓性药物中毒。

【饮食禁忌】不宜食辛辣动火之物。

火麻仁

【来源】出自《神农本草经》,为桑科植物大麻Cannabis sativa L的干燥成熟种子。

【性味功用】甘,平,归脾、大肠经。功能润肠通便,适用于:①肠燥便秘;②单纯性肥胖。

【药理作用】主含脂肪油,能润滑肠道;其乙醇提取物有降压、降血脂作用。

【用药禁忌】

1.性滑利,具有缓泻作用,慢性肠炎、腹泻者忌服。

2.有降低血压的作用,低血压患者不宜大量长期服用。

3.久服多用损肾气,加重精关不固和阴茎疲软,故滑精、阳痿者忌久服、多用。

4.青光眼患者忌服。

5.孕妇不宜大量长期服用。

【配伍禁忌】

1.中药配伍禁忌畏牡蛎、白薇;恶茯苓。

2.中西药配伍禁忌不宜与阿托品等抗胆碱药合用。

【炮制用法用量】

1.用法入煎剂或入丸、散。外用可捣敷或榨油涂。入煎剂宜生用、打碎入药。

2.用量常用量:10~15g;中毒量:50~100g,可予抗胆碱药解救。

【饮食禁忌】忌食碱性重的面食和点心和辛辣热性食物,如白酒、胡椒、羊肉、狗肉等。不宜与莲子、乌梅、高粱、豇豆等味涩或酸之品同用。

番泻叶

【来源】出自《饮片新参》,为豆科植物狭叶番泻Cassia angustifolia Vahl或尖叶番泻Cassia acutifolia Delile的干燥叶。

【性味功用】甘、苦,寒。归大肠经。功能泻热通便、行水消肿。适用于:①热结便秘,腹部胀满;②腹水肿胀。

【药理作用】含番泻苷及蒽苷可致泻,番泻叶粉口服可增加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原含量,能缩短凝血时间、复钙时间、凝血活酶时间与血块收缩时间,而助于止血。番泻叶中某些羟基蒽醌类成分具有一定解痉作用。

【用药禁忌】

1.性寒,凡外感风寒、内伤生冷,脾胃虚寒、肾阳虚衰等证忌单味药服用;阳痿、早泄患者慎用。

2.味苦,泻下作用较强,久服易损耗正气,体虚年迈、久病、津亏便秘者应慎用。

3.内服可致盆腔充血、损伤胎儿元气,故孕妇、先兆流产及盆腔炎患者禁用。月经期不宜用。

4.可强烈刺激大肠,故溃疡、慢性胃炎及胃肠出血者禁用。

【配伍禁忌】中西药配伍禁忌:不宜与阿司匹林等消炎镇痛药同用,两者合用易诱发上消化道出血;在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钠)作用下容易氧化而降低疗效。因此不宜合用。

【炮制用法用量】

1.用法宜入煎剂,或用温开水泡服。因有效成分易被破坏,治疗便秘时忌久煎,宜后下。

2.用量温开水泡服:1.5~3g,煎服:5~9g。用量应先以小剂量试用,逐渐加量。获效后应逐渐撤减,不宜大剂量久服。

【饮食禁忌】不宜与牛羊肉醋等酸辣动火之物同食。

大黄

【来源】出自《神农本草经》,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或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 ex Balf或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 Baill的干燥根及根茎。

【性味功用】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功能泻下攻积、泻火解毒、凉血止血、活血化瘀。适用于:①大便秘结,胃肠积滞;②热毒疮疡、齿龈肿痛及烧烫伤;③血热吐血、衄血、咯血等;④各种瘀血。

【药理作用】含蒽醌苷能刺激大肠排便;大黄酚可缩短凝血时间;大黄素和大黄酸能利尿、抗肿瘤;蒽醌衍生物另具抗菌消炎、利胆保肝、降压扩血管和降低血清胆固醇等多种药理作用。

【用药禁忌】

1.性寒,凡外感风寒、内伤生冷、脾胃虚寒、肾阳虚衰等证忌单味药服用;麻疹患者不宜用;阳痿、早泄,无精少精患者慎用;早搏患者慎用;记忆力减退患者慎用。老年痴呆患者忌用;帕金森病患者忌用;小儿智力低下者忌用。

2.泻下攻积作用强大,易伤人体正气,久病体弱者慎用。凡脾胃虚寒,便溏腹泻的患者忌单味药服用;缺铁性贫血、白细胞减少患者忌用;胃癌、直肠癌患者忌用;骨质疏松患者忌用;佝偻病患者忌用;慢性苯中毒患者忌用;子宫脱垂患者忌用。

3.可加重盆腔充血,故妇女经期及盆腔炎患者禁用。

4.有降血压和扩张血管的作用,低血压患者不宜长期服用。

5.孕妇慎用。

【配伍禁忌】

1.中药配伍禁忌黄芩为使。

2.中西药配伍禁忌①不宜与核黄酸、烟酸、咖啡因、茶碱等药同用;②不宜与铁剂、洋地黄等药物合用;③不宜与胃蛋白酶、多酶片等合用;④不宜与四环素、利福平、磺胺类药合用,有可能发生中毒性肝病;⑤不宜与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维生素B6、维生素C合用,因其能使大黄的抑菌作用降低;⑥不宜与异烟肼同用,容易形成鞣酸盐沉淀,使吸收减少,影响疗效;⑦大黄与苯巴比妥、磺胺、青霉素、复方阿司匹林等药物存在交叉过敏现象,不宜同用;⑧酚妥拉明可以拮抗大黄的止血作用,不宜同用;⑨氯霉素可以降低大黄的泻下作用,不宜同用;⑩药用炭、鞣酸蛋白、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钠)可以减少大黄的吸收,不宜同用。

【炮制用法用量】

1.用法泻下宜生用,忌久煎,宜后下或开水泡服;活血酒制;止血则多炒炭用。

2.用量常用量为5~10g,中毒量为60~90g。

【饮食禁忌】忌冷水,恶干漆。禁食猪肉。欲取通利者,不得骤进谷食,大黄得谷食便不能通利。